第066卷 元代习俗史

 

  本卷提要
  元朝是北方蒙古族在13世纪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本书对这一时期的蒙古、汉等中心民族和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分别从节令、服饰、饮食、起居、婚姻、丧葬、祭祀、禁忌、娱乐等方面展示了元代特有的生活习俗,书中不仅介绍了元代平民百姓生活方式、习俗,而且也揭示了贵族统治者奢侈糜烂的生活状况;不仅介绍了单个民族富有特色的诸多习俗事象,也阐述了元代各民族人民习俗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勾画出了元代华夷兼容的习俗文化图像。
  一、元代习俗概述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朝代,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虽然多沿袭了前代,但比起前代更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风采。就其习俗而言,元朝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各民族经济文化传统各异,民族关系繁杂多变,所有这些决定了元代各民族习俗带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元朝又是北方蒙古民族、色目人和汉族等各民族统治集团联合治理的朝代,故阶级关系复杂,阶层差异和区别十分明显,因此,元代各民族生活习俗中深深打上了各阶级和阶层的烙印。此外,元朝虽然统治时间短,但由于社会变革迅速,民族交往频繁,各种矛盾斗争激烈,促使习俗在形成发展时间上,显示出特定时代标志的特征。但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元代习俗又和元代的其它文化现象一样,显示出具有传承性特征。传承性是习俗发展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性特征,具有普遍性,因此,传承性是元代习俗文化中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对元代习俗的这些特征,作一简略的分析。
  (一)民族性
  在元代的习俗文化诸特征中,其民族区别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因为,有元一代,民族之众多,居民结构之复杂,是历代王朝所不能比拟的。除元代历史上占特殊地位的蒙古民族以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之外,还有在中国领土上建立过强大封建帝国的契丹、女真、党项、畏吾儿等诸多民族,还有在中国南北方世代居住繁衍的其他少数民族以及陆续从西域、中亚等地移居中国的色目人。
  在这些民族中很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很强的自身特征,有些习俗事象,几乎完全异于其他民族的习俗事象。即使是同一类习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具有不同特点。
  1。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元代各民族经济生活、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物质生活习俗的多样性,首先在食俗方面,就蒙古族而言,在元代,他们仍然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因此他们的饮食等物质生活习俗,与他们所经营的游牧经济息息相关,如,他们吃的是牛羊肉、奶制品,喝的是马、牛、羊乳等,所以彭大雅说,蒙古人 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彘、曰黄鼠、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河源之鱼。 ①这虽然不免有些夸大其辞之嫌,但确实说明了蒙古人饮食习俗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植物性食料为主的汉族等农业民族的饮食习俗中是看不到的。元代各民族饮食习俗,同样都以熟食为主,但做法大不相同。蒙古牧民食物中, 火燎者十之九,鼎烹者十二三, ①与内地汉族烹调食俗大有径庭。
  其次,元代各民族间,在服饰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在质料方面,以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衣着质料多为家畜或野兽毛皮。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产的貂鼠、银鼠毛皮是乃自古是高级服饰质料。元时有专职猎貂鼠、银鼠部落,以供帝王贵族之用。汉族等定居的农业民族衣服主要与种植业有关的丝、麻、棉纺织品,元时依然未改变这种状况。但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棉花种植得到全面推广,棉纺技术也有所提高。从而棉布成为内地定居民族人民主要的衣料。
  ①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本,第6 页。
  此外,衣着样式方面的民族区别,也很突出。蒙古人多穿袍,汉人称之为团衫 ,南人则称 大衣 ,贵贱皆如之。其袍式宽大而长,大袖,袖口收缩。贵族妇女有的袍长曳地,行时须两女奴拽之。系腰和皮帽即鞑靼帽也是蒙古人服饰的特点。所以叶子奇说: 帽子系腰,元服也。 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已婚贵妇所戴的顾姑冠则是元代极为特殊的一种首饰,它的质料和形制,自古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蒙古人的这些服饰习俗,相异于继承唐宗传统的元代汉族以及国内其他民族的服饰。
  其次,在居住习俗方面,元代各族也有各自的特色。蒙古等北方民族穹庐则是一种适合于游牧生活的移动性住室,虽然大小、形制有所不同,但皆属于迅速拆卸和搭盖起来的圆形房屋,它最适合于北方民族游牧生活。这种活动性住室决不同于内地定居民族的土木住屋。蒙古族统治集团入住中原,在大都安照中国的传统,居住在宏伟壮观的宫禁中,但他们仍然喜爱居住帐房,元初就建立了宫帐斡耳朵制度,历朝相传。叶子奇《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称: 元君立,另设一帐房,极金碧之盛,名为斡耳朵。及崩即架阁起。新君立,复自作斡耳朵。 这些 极金碧之盛 而可搭可拆的特大宫帐与中原汉族永久性的宏伟壮丽的宫阙形成鲜明的对照。
  2。精神生活习俗方面精神生活习俗岁时节序包括婚俗、丧俗、祭祀、宗教信仰习俗和娱乐习俗等等。
  在岁时节序方面,元朝各民族基本上沿袭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因此这方面的民族特征,显而易见。比如,汉族的元旦、元宵、清明寒食节、重午、七夕、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本身以及各节日的习俗诸事象,都显示着汉族人民节日习俗中的民族特征。蒙古人也把正月称为 白月 ,正月初一人们穿白色服装,相互赠送 白色 礼物,这与蒙古人尚白习俗有关。
  元代各民族婚姻习俗,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比如,在元代蒙古人中仍流行抢婚的遗风,在战争中征服敌人后夺取其妻女,在法律上已认可。还有在部分蒙古人中流行的 冥婚 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姻形态。又如,蒙汉两族中都存在着招婿婚,但汉族中流行的招婿婚远比蒙古族的形态多样。
  如,养老女婿、年限女婿、出舍女婿、归宗女婿等,它们也各有特征,形成了元代汉人招婿婚的特点。
  在婚姻俗制方面,同样是一夫多妻制,但在各民族间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如汉族传统中不管妻妾有多少人,但 正妻 须一人,而蒙古族婚姻俗制中,虽然有妻妾之分,但不是特别严格,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妻妾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在婚礼方面,蒙古人的 吃不兀勒札儿 是一种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婚俗事象。 不兀勒札儿 是指羊的颈喉,许婚时吃羊喉,意示定婚不悔,坚久不离,百年合好。只有以羊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游牧民中才会形成这种习俗事象。又如,女真人婚俗中的 拜门 一节未见于蒙古婚俗,又与汉族婚俗中的 拜门 不同,是具有女真人特色的习俗。
  ②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1 页。
  其次,在丧俗方面,在元代的各民族丧葬习俗,多承袭了前代的传统,土葬习俗在很多民族中流行,其中蒙古人的土葬习俗是颇具特色的。那就是他们埋葬死者后不立冢。《黑鞑事略》中说: 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 叶子奇也说过,元帝陵无冢①。因此,从成吉思汗到元诸帝陵地具体地点,至今未知。这种丧俗在古今中外所罕见,可谓极为奇特的习俗事象。
  元代畏吾儿人丧葬习俗也是相异于元代其他民族。比如,人死后,亲眷 女孩儿、媳妇儿每带白孝,散发者。内于若有亲眷孩儿每做和尚合带的孝呵,交肩甲上挂白财帛者,俗人每散发者。 ②畏吾儿人丧俗中还有棺槨上刻太岁头、灵车前树大丧盘子,挂甲,唱走灵马等等。
  此外,汪古人 遇父母之丧则■面而哭 ③的习俗,更富有特色。元代汉族的丧葬习俗则是沿袭了唐宗以来的旧习俗,也有元代其他民族的丧俗中所看不到的内容,此不赘。
  其三,在元代各民族祭祀宗教信仰习俗方面,也有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事象。如,汉、蒙同样祭天地、但祭祀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汉族传统的祭天习俗是宫廷和民间两种形式。帝王的祭天在南郊举行,其规模之宏大,程序之繁杂、自不待言。而蒙古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和方法祭天。那就是他们为上帝塑造很多偶像,以敬献饮食致祭,祭祀的方法是把酒食 洒奠 在偶像上面,或抛洒在地上。
  元代宫廷的 烧饭 致祭也是很有特色的祭祀礼俗。他们在举行 烧饭 祭祀时,把祭祖、祭亡灵的酒食等供物焚烧掉。并把祭祀所剩之食物,所有参加致祭者共同分享。
  在宗教信仰习俗方面蒙古人的 烧琵琶 占卜吉凶以及 札答 之术呼风唤雨等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事象。
  其四,在娱乐习俗方面,首举汉族的围棋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游戏。在元代,下围棋这一汉族传统娱乐习俗,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发展,成为上层贵族和文人喜玩的一种游戏。此外,汉族打双陆、猜枚等各种娱乐以及蒙古人的 玩石阿 即打髀石,也富有民族特色。
  总之,元代各民族生活习俗中有很多事象是某一民族所独有的。这些是元代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当然,元代习俗中不但有民族性,而且还有地域性特色。因为,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以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既使同一个民族中,习俗也能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详述。
  ①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第 60 页。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丧礼》, 畏吾儿丧事体例.《海王顿古籍丛刊》,中国书店 1990 年影印本(下同),第 461页。
  ③   《蒙鞑备录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行本。
  (二)阶级与阶层的差别
  习俗的主要属性之一,是习俗事象中显示的阶级和阶层的差异。这是指各民族内部的共有习俗惯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和阶层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经济地位与手段的不同,习俗形式的繁简不同等诸方面。
  1。在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在元代各民族生活习俗诸事象中,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阶级与阶层差别最为鲜明。
  首先是饮食习俗方面,比如,同样是以马乳为饮料,但蒙古帝王所饮马乳与普通牧民所饮马乳不同。徐霆在《黑鞑事略》中说: 初到金帐,鞑主饮以马奶,色清而味甜,与寻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者大不同,名曰黑马奶。……只此一次得饮,他处更不曾见,玉食之奉如此。 这就是说,帝王所饮马奶是 色清而味甜 ,普通人喝的是 色白而浊,味酸而膻.元人忽思慧《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宫廷玉食几百则,这些饮食物与普通百姓酸黄虀、淡白粥比较,可谓天壤之别。尤其是在汉族饮食习俗方面的贵贱之异,尤为明显,就元代而言,也是非本文所能概述。
  其次,在服饰方面,同样是长袍,普通人穿的是粗布袍,腰系杂采绦;穷苦人穿的是 黑花山羊羔答忽(袄子) ,帝王贵族则着十分珍贵的貂鼠答忽,元朝诸帝及大臣们所穿的质孙服则是从西域进献的纳失失,即金丝锦缎、怯绵里即剪茸等为质料的一色服。
  元廷于延祐元年(1314年)还为 彰贵贱,表诚敬 ,规定了服色等第。
  规定称: 上得兼下,下不得僣上。违者,职官解见任,期年后降一等叙,余人决五十七下。 ①元廷以服色等第来维护服饰上的阶级和阶层差别,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中国服饰史上罕见的举动。
  其三,住室与交通工具方面的阶级、阶层差别也是元代习俗中十分明显的。比如,蒙古人不管帝王、那颜阶层或普通百姓都住毡房即穹庐,但毡房的大小乃至形制、内外装饰都有差异。普通人住的住室, 如鸡笼状,门高仅五尺,出入必低头。 ①而帝王贵族所住的昔剌斡耳朵即金帐则是比普通帐幕大得多,可容数百人及千人, 阈与柱皆以金裹.尤其是汉地宏伟壮观的宫廷建筑与穷苦百姓的 漏星堂 是无法比较的。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完备的车舆制度,元代皇帝所乘舆辂有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多种。其中象辂即象轿是元代特有的乘舆,就是用象驾御的巨辇,把它装饰的金碧辉煌,玉珞极尽。每年皇帝在大都上都之间 巡幸 时,有蕃官骑象前导或御象以驾巨辇。这些都显示了封建等级的区分,上下有别,贵贱有章。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944 页。
  ①   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
  2。精神生活习俗方面阶级与阶层的差别,又表现在元代各族人民精神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如,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祭祖、祭神以及宗教信仰习俗和娱乐游戏习俗等等。
  首先在岁时节序方面,元代同前代一样,岁时节令是全民族的共同习俗,但其中也能显示出阶级与阶层差别。这里仅举一例:清明寒食节是元代的重大节日,元廷规定放假三天。在此节日里人们上坟祭祖。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 ①而穷苦人的清明寒食节是另一种情形。他们迫切希望摆脱贫困,在清明节这一天, 竟以菽黍秸纽作圆圈,自以此圈套其首自足,掷之水中,云脱穷以讫。 ②这些记载足以说明元代岁时节令习俗中显示出的阶级差别。
  其次,在婚俗方面,元代不论汉族或蒙古族以及党项即唐兀忒人中都流行一夫多妻制,妻妾多则几百,少则几人。但这些拥有众多妻妾的人都是帝王将相、富豪商贾。而一些穷苦人往往 不能娶妇,故使作赘。 ③还有一些贫苦人无力维持生计,把妻子典卖给家财富足的男子。另外在聘财、婚礼等方面的阶级差别也较为明显。此外元代的 驱良婚 ,更能说明问题。所谓驱口是战争中俘获的人口及其子孙后代,即男女奴婢。驱口男女只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家。元廷以明令禁止驱口与良人之间的婚姻,违者坐罪。
  良人娶驱,判徒刑二年;良妇嫁驱, 则合做驱 ④。
  其三,在丧葬习俗方面,元代各民族一般都施行土葬和火葬、天葬等葬式。但同一种习俗事象中出现的阶级阶层差异也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丧事的规模、随葬品的丰俭等等。我们对元代帝王、贵族丧事的规模以及随葬品的奢靡之极,不必多赘,就民间的富足人家和穷苦人家丧葬之间的差异也是很突出的。一些富人, 殡葬之际,彩结丧车,翠排坛面,鼓乐前异,号泣后随 , 布设路祭,乱动音乐,施引灵柩,远■正街。 ①江南的一些富人的丧葬 以侈靡为孝,凡有丧葬,大其棺槨,厚其衣衾,广其宅兆,备存珍宝,偶人、马车之器物,亦有将宝钞籍户   葬。 ②而有些贫苦人家不能如期举行葬礼,尸骨也无地安葬,因此,不得不长期停柩不葬,其原因是 贫乏不能胜丧.说明元代丧俗中的阶级阶层差别还是很大的。
  其四,在元代祭祖、祭神灵等祭祀活动是全民族性的,不分贵贱上下,但在这共同的习俗里还存在着明显的阶级与阶层差异。主要表现在祭祀规模、仪式、祭品等方面。对元代帝王、贵族祭祀活动规模之大、仪式之繁琐、祭品之奢靡自不待言。就民间富裕人家与贫困之家的祭祀中也显示出较大的区别。有些富人在清明节时,肩担春盛担子,手提红干腊肉,上坟祭祖,而有一穷人则 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些纸钱,酒店门首又讨了半瓶酒,食店里又讨了一个馒头 ,上坟祭祀其死去的父母和公公婆婆,他又怕父母和公公婆婆在地府 争这馒头闹将起来 ,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把馒头 劈做两半个,一半供养公公婆婆,这一半供养父母亲。 ③这些虽然是文学作品的夸张描写,但也确实说明了元代祭祀习俗中显示出的阶级阶层差异。
  ①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3页。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7页。
  ③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嫁娶.④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良人不得嫁娶驱收.①   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大德典章遗文》,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0 页。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葬礼》, 禁约厚葬.③   元杂剧《老生儿》,第三析,白,见明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一册,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 377页。
  最后,在娱乐习俗方面。娱乐活动,也是不分贵贱,为人类的共同习俗,但其中也有阶级和阶层的差异。比如,围棋和象棋、打双陆、拆白道字等游戏主要流行在 管军元帅 、文人、大家闺秀或富足人家以及上层风流中。
  元杂剧《玩江亭》,第一折,白: 小可人酆州人氏,姓牛名璘. 家中颇有些资财,……平日之间,好打双陆,下象棋、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所不道,无般不晓。 而贫苦百姓则 不会投壶打马,则惯拨麦看牛。 ①打马,即打双陆。这些又说明,元代的娱乐习俗中也能看出阶级和阶层的差异。
  总之,在元代习俗中阶级和阶层的差别是很突出的,上述仅是若干个举例而已。此外,元代习俗还显示出民族不平等或民族压迫和剥削的事实。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提一下,恕不详述。
  (三)历史性
  生活习俗在发展的时间上,或特定的时代里显示出的特征,叫做习俗的历史性特征。对元代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变革的年代,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各民族生活习俗在不少事象中显示出了时代的特征。
  1。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元代各民族人民物质生活习俗,虽然多承袭了固有传统,但有些方面也呈现出一些时代特色。
  首先,在服饰习俗方面,元代各民族人民的密切来往,导致他们服饰文化的交流,从而在习俗文化中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时代特色,即历史性特征。
  比如,质孙服是蒙古族贵族传统服饰。在重大节日饮宴时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凡参加宴会者,都要穿单色服,叫做质孙服。质孙服为冠帽相配,冬夏质孙服种类达五十多种,在元代其款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元代末年,一度流行一种仿高丽式的衣服、靴帽。直至 四方衣服鞋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 ①似类例子很多,此不赘。这些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服饰,随着元朝的覆亡而从中原汉地消失。
  在饮食习俗方面,元代又基本上承袭了原有的传统,但由于改朝换代,民族交往,生产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元一世又显示出与前代有所不同的历史特点。比如,在元代,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空前交流,促使元代饮食习俗的改变,宫廷饮食习俗尤为突出。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载录的宫廷御膳几百种,则是民族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晶,又是元代饮食习俗为历史性特点的有力的见证。该书中记载的菜肴和面点类食品,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用羊肉或羊五脏作为主要原料。这是元宫廷饮食的一大特征。它也影响了民间饮食文化。在元代羊酒 是大小饮宴必备的饮食物。此外,元宫廷饮宴中的 喝盏 之俗也有时代特色,这里就不详述了。
  ①   《太平乐府》卷 9,元无名氏散套《耍孩儿?拘刷行院》,见《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342页。
  ①   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6 页。
  2。精神生活习俗方面元代的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祭祀、信仰习俗以及娱乐等精神生活习俗方面,也显示出了时代的或历史的特色。
  首先,在岁时节序方面,元代虽然基本上沿袭了各民族固有的岁时节令传统,但也不乏带有时代烙印的新内容。比如,宫廷贺正之俗中,正月一日,内八府宰相领礼部中书相国,以外国大象进献皇帝②。还有十月一日以后的 送寒衣节 ,祭上坟,扫黄叶,开垛场,除夕之日■除不祥为目的的 洒净 等活动都有元代特征。此外,元代的大都,后来的北京地区经久流行的正月十九日燕九节是始于元代。农历正月十九日是全真道宗师丘处机诞辰日,是日大都人民致酹祠下,逐渐演变为节日,一直流行到现在。
  其次,婚丧嫁娶等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蒙古等北方民族的收继婚。父亲死后,儿子可以以财产的形式继承其生母以外父亲的妻子;兄弟死后可以娶嫂或弟媳为妻。元初仍流行此俗。至元代此俗有所改变。据《元史?脱脱尼传》载:哈剌不花死,其妻脱脱尼年二十六岁。哈剌不花前妻有二子,已成年,尚未娶妻,都想收继她, 脱脱尼以死自誓 , 二子渐惧谢罪,乃析业而居.说明蒙古人收继婚俗渐趋改变,成为过去。
  在丧葬俗制方面,蒙古人实行火葬,始于信佛教以后,元时才流行的习俗。而汉族的火葬习俗流行较早。对汉族的火葬习俗,元廷以 实灭人伦,有乖丧礼 为由,明令禁止。但由于火葬是既方便,又卫生的丧葬习俗,终未能阻止。
  在祭祀以及宗教信仰习俗方面,元代蒙古人偶像崇拜习俗是与蒙古人古老的萨满教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天地神灵塑为毡像,早晚致祭,顶礼膜拜。
  但后来由于蒙古人改信佛教,在一部分人中偶像崇拜逐渐失去往日的兴盛。
  蒙古族的烧饭祭祀也是元皇室主要的祭祀活动之一,但这种习俗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习俗史上,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元朝北迁而消失。
  再如,元廷 游皇城 是元代的重要的信仰习俗。至元七年(1270年)
  元世祖采纳帝师八思巴的建议,在大明殿御座上置一白伞盖,顶部用素缎,上书写金字梵文,意为 镇伏邪魔护安国刹.定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举行启建白伞盖佛事,以各色仪仗导引,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谓与众生驱除不祥,导引福祉①。周游皇城时出动数千人,有庞大的仪仗、乐队和戏队,首尾排列三十余里。可谓一代之制。但这种重大活动随元朝的灭亡而宣告结束。又如, 射草狗 、 脱旧灾、迎新福 等元廷重要的崇教信仰习俗也同 游皇城 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但这些活动的有关记载告诉我们,元代崇教信仰习俗中仍显示出一些历史的特征。
  (四)传承性
  习俗的传承性是习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规律性的特征,它具有普遍性。因为习俗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承认,代代相传,各种恶俗陋习也往往以其因袭守旧的习惯势力传至后代。习俗文化的这种传袭与断承的活动特点,元代习俗中也普遍存在。
  1。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元代各族人民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习俗中显示出的传承性是很突出的。
  首先在服饰方面,蒙古人的服饰有明显传承特点,元代的蒙古人服饰,竟可在古匈奴人服饰中找到丝迹。元代皇帝衮冕及百官服多承袭了汉唐以来的传统,官吏以长袍为主,其样式,都是右衽,大袖,盘领,下长过膝。老百姓中汉人、南人多袭宋代衣衫形式。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2页。
  ①   《元史》卷 77 ,《祭祀》6 , 国俗旧礼 ,第 1926 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旧的保守习惯,从唐代已有的汉族妇女缠足之恶俗,在元代仍盛行。
  其次,在饮食习俗方面,饮食是诸多习俗事象中最有稳定性的因素。在元代习俗中传承性特点尤为突出的仍然是饮食习俗。在元代,以蒙古为代表的诸游牧民族来说,肉类和乳类仍然是他们食物的基础。元代宫廷御膳虽然与前代有所变化,但对广大的汉族人民来说,仍然是主食为五谷,辅食为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主食仍然以面食为主,米食为副。饮料为各种酒类和茶。
  其三,起居习俗的传承性也很明显,元代蒙古人住室帐幕,承袭了蒙古先民以及古代北方其他民族移动性住室传统,只不过形制和大小有所变化而已。在元代内地汉族的土木建筑物、以及帝王官阙制度,未因受北族的传统而改变。
  2。精神生活习俗方面在元代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遍存在传承性特征。
  首先,在岁时节日习俗方面,汉族的元旦庆贺、正月十五日元宵灯会、三月清明寒食节上坟祭祖、踏青郊游;五月五日端午节 插艾虎、悬硃符 以及南方的赛龙舟,北方的射柳捶丸;七夕节 种五生 、祭赛牛郎织女神;重阳节,登高,食糕粿、饮菊酒;十二月八日吃朱砂粥;除夕之夜各种活动,都承袭了前代传统。
  其次,婚姻习俗方面,我国汉族自古以来就有了完备的结婚习俗。早在元初,元廷就根据 汉儿人旧来体例 ,参照朱熹《家礼?婚礼》,酌古准今,拟定了《至元婚礼》。朱熹作《家礼》时为简便计,将 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中的 问名 、 纳吉 舍去,又并 纳征 、 请期 为一礼,所以实际上只有 纳采 、 纳征 、 亲迎 三礼。元代《至元婚礼》内容包括: 议婚、纳采、纳币(即纳征)、亲迎、妇见舅姑、庙见、婿见妇之父母等凡七条。很显然,元代的婚姻礼俗中虽然有新的内容,但仍然承前代朱熹《家礼》和 汉儿人旧来体例 者居多。
  其三,在丧葬习俗方面,元代各族中仍流行土葬这一通用葬式,汉人都立坟,有家族坟地或坟院。此外,在汉人丧葬习俗中的丧事、丧服、服丧等内容也多承袭了前代。就丧服而言,元代汉族完全沿袭了固有的 五服 的传统;元时还继承了在职官员父母亡,丁忧三年的制度,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此外,元代帝王祭祀天地、太庙、社稷、先农、宣圣、岳镇海渎,以及官府、民间的祭祖先、神灵活动,大都沿袭前代。蒙古族的祭祀与宗教信仰习俗内容多来自元以前蒙古各部或同类古代游牧民族的习俗。
  最后,在娱乐习俗,蒙古族的摔跤、骑射、打毬、打髀殖、射柳等习俗事象,都能在蒙古族先民或同一地区的古代北方其他民族中找到源头。尤其是汉族的围棋、打双陆、击鞠、捶丸等游戏,都承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传统保守习惯势力,在元代娼妓之俗仍然盛兴,比起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之,上述这些都说明了元代习俗本身所具有的传承特征十分鲜明。但这些习俗事象的传承性不是绝对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在不同地区、民族的传播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地 走样 ,有时变化很大。元代也不例外,对此仅提一下,恕不详述。
  二、节令习俗
  元代的节令习俗也基本上沿袭了前代的传统,同时包含一些蒙古人的特色。又有一些新的内容,有些是随着宗教传播以及社会的其它变革造成的。
  由于元代民族众多,各民族间的节令差别也很大,非本文所全面叙述的内容。
  因此,我们这里主要介绍蒙古族和汉族中流行的主要节日习俗。
  (一)蒙古族的纪年与节日
  古代蒙古人在日常游牧、狩猎生活中逐渐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及季节变化,并创造了适合于他们生产生活的历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畜牧经济的特点,形成了他们的节日习俗。而他们的节日又往往与祭祖、祭佛联系在一起。
  1。纪年对游牧民族来说,与日常生活联系最大的是寒暑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草青草枯的更替。寒来暑往,草青草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逐步形成了年的概念,并产生了纪年的习俗。
  据《元朝秘史》等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用十二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即十二兽名纪年法。即,一鼠(qulugana)、二牛(üker)、三虎(bars)、四兔(taulai)、五龙(luu)、六蛇(mogai)、七马(mori)、八羊(qonin)、九猴(biC   i)、十鸡(takia)、十一狗(noqai)、十二猪(gaqai)。每十二年循环一次。如前所述,从这些动物的蒙古语名称分析,蒙古人很早就使用了这种纪年法。
  据记载,元代蒙古语中表现 年 的词汇有两个。一是 桓 (今音为on),另一是 只勒 (jil)。用十二动物名表示年代时只能用jil这个词。
  他们还用春(qabur)、夏(jun)、秋(namur)、冬(übül)等表示四季的名称。至于 月份 的名称则与 月亮 没有区别,都称sara①。
  元代的蒙古人又把每一季分成三个月,如,春季初月、夏季中月等;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但并不像汉族或后世的蒙古人一样用数字称呼月名,而是每个月都有其专门的名称。根据《元朝秘史》和元代编纂的《蒙古译语》(1340年刊本作《至元译语》),古代蒙古人的十二个月名称记载如下:
  







  



  ①   本书中记录蒙古等非汉语词汇的音标为拉丁字母。为了更准确地记录蒙古语有些音节,某些字母上增加了几种符号。对引文中的音标一律未改动。
  从上述月名可以看出古代至元代蒙古人的月份名称绝大部分来自各种禽兽之名。如目前已搞清词意的月名中二、三、四、七、八、九、十、十一月之名皆与禽兽名有关。据此推断,有些不明词意的月名也许亦与某种禽兽之名有关。
  总之,元代蒙古人纪年、纪月法是与游牧、狩猎生活有关的富有特色的纪年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2。节日如前所述元代蒙古人,一年四季节令是与其纪年法相适应的,而且各种大小节令也较多。这里仅介绍几种。
  白节:是蒙古人重要的节日。蒙古人把正月又称C   agansara(白月),所以又把白节称作 白月.蒙古人在元初,入主中原之前就有庆贺白节之俗。定宗二年(1247年)
  六月出使蒙古首都喀剌和林的张德辉谈蒙古人过白节习俗时说: 比岁除日,辄移帐易地,以为贺正之所。日大宴(晏之讹)所部与帐前,自王以下,皆正月晦,复西南行。 ①可见古代蒙古人同他们后代一样,以一月作为一年的始端,举行三天的庆贺活动。元朝时期,蒙古族庆贺 白节 之俗,与汉族新年之俗的相互影响,使之更加隆重热烈。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到: 据查,鞑靼人是以西历二月份作为新年的伊始。这一日大汗和他的疆土上的所有的臣民,都依照惯例穿上白衣。按他们的观念,这是吉祥的象征。他们这种做法,是希求得一年到头在生活中都能够万事如意,快乐安康……贵族、王子和各阶层的人也在各自的家中互相赠送白色礼物,并且欢天喜地地相互祝贺,……还有大批漂亮的白马,敬献给大汗。 ①白是吉祥、纯洁的象征。因此,蒙古人在正月里穿白色服,相互赠送白色礼物,骑白马,用白色马奶酒祭祖先。
  马可?波罗又说,元旦,百官向大汗呈献的礼物的数目列成九乘九。如马匹应为九乘九,即八十一匹,黄金、布匹等皆如此。尚九数是蒙古旧俗,这应该是元廷贺正中的蒙古习俗。
  蒙古人从信奉喇嘛教以后, 白节 中又增添了一些内容。如,各家各户请喇嘛诵经除灾。各地喇嘛寺庙都要举行法会,寺庙前旗杆悬挂红布。正月十五日有些大型寺庙法会上跳 禅木 (C   am,梵语,跳鬼之意)其意为捉妖驱鬼禳除不祥,预祝一年的平安。表演时由一些喇嘛扮作鬼神,头戴假面具,穿着各种颜色奇异服装,手持各种法器或降魔宝剑,踏着伴奏的宗教乐器声跳舞。
  蒙古人中,一年除 白节 之外,还有二次祭祀性节日,即,四月九日和九月九日的洒马奶节。张德辉《岭北纪行》中说: 至重九日,王师麾下会于大矛(牙字之误)帐,洒白马湩,脩时礼也。其什器皆用禾桦,不以金银为饰,尚质也。……四月九日,率麾下,复会于大牙帐,洒白马湩。什器亦如之。每岁惟重九、四月九,凡致祭者再,其余节则否。 这里说,四月九日和九月九日 洒白马湩 节是一年中的重要的两个祭祀性节日。因为在蒙古人的观念中九是个圣数。所以,节日定在四月九日和九月九日。祭祀中的什器皆用禾桦制的,不用金银什器,这是回顾历史传统的一种表现,可见这种祭祀性节日由来已久。
  ①   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 100《岭北纪行》。
  ①   《马可波罗游记》,汉译本,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02页。
  蒙古族传统节日往往与祭祀结合起来之外,不像定居民族节日那样在固定的日期内进行,而是按季节择日或结合畜牧经济密切相关的大事。
  有元一代,宫廷施行两都巡幸制,皇帝一般每年的四月到八月在上都,他们在上都期间过不少节日,其中大部分活动是按 国俗 举行。此不赘述。
  (二)宫廷与汉族民间节令
  元代宫廷和民间岁时节序,基本上沿袭了历代形成的传统。但有些节令礼俗还是有所变化,且有新的内容。
  中统五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颁布圣旨条画规定: 京府州官员,……
  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公务急速不在此限,钦此。 ①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二月,中书省客省使也速忽都答儿奏: 在先初十日,二十日、三十日,每月三次放假有来。……如今初一日、初八日、十五日、三十三日、乙亥日,……这日数里,放假呵,奉圣旨:那般者,钦此。 ②说明,在元代,法定假日,名目之多,是历代所少见的。这些假日中,元正、寒食、七月十五、十月一日、重午、重九等都是传统的节日,下面介绍其中的若干项。
  1。元旦元旦,汉族传统节日。元旦庆贺之风俗始于汉武帝,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后为历代沿用。而元旦之称则始于南北朝。每逢元旦,历代皇宫,行朝贺礼。而民间则有拜年、飞贴、宴饮、玩赏等习俗。
  元代继承了上述传统。在元旦早晨, 百官待漏于崇天门下 ①,及时,入朝行庆贺礼。元人傅若金诗《次韵元日朝贺》中描写元代正旦朝贺情景时写道: 宫漏崔朝烛影斜,千官鸣玉动晨鸦。交龙拥日明丹扆(yǐ,音椅,古代一种屏风),飞风随之绕画车。宴罢戴花经苑路,诗成传草到山家。 ②从诗中反映来看,元代元旦朝贺也在五更。正月一日,百官在烛光灯影中上朝,玉佩叮   鸣响,连早晨酣睡中的乌鸦都被惊醒了。朝贺后还要赐御宴并带花以示欢庆。朝贺以后,百官脱去公服, 与人相贺 ,相贺之时, 赠与手帕。 ③《析津志》载元代宫廷元旦之俗时云: 丁酉年(1297年)正月一日,内八府宰相领礼部中书省相国,以外国大象进上,并说纳粟补官选。
  自此后常于斡耳朵聚,涓日入中书署事,设大燕,成典也,六部如之。 ④这是前代所没有的礼俗。《马可波罗游记》中亦称,元旦这一天皇宫中举隆重的大象仪仗队。
  ①   《元典章》卷 11 ,《吏部》卷 5,《职制》2 ,《放假》, 放假日头体例.②   同上。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2页。
  ②   陈衍辑撰:《元诗纪事》,卷 15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46页。
  ③   《通制条格》卷 8,《仪制》, 公服私贺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 125页。
  京市官员,虽然已在官府聚会,但仍行岁时庆贺之礼, 相尚往还迎送,以酒酝为先,若肴馔,俱以排办于案卓矣。如是者数日。 ①这时在大都 车马纷纭于街衢(qú,音渠,大路),茶坊、酒肆,杂沓交易。 ②在外路府州司县遇正旦,也拜贺行礼。他们 勾集诸色社直行户妆扮,预先月余整点,将寺观祝寿万岁牌迎引至于公厅置位,或将万岁牌出其坊郭郊野之际以就迎接,拣选便于百姓观看处所,然后官吏率领僧道抬舁坛面、铙钹、鼓板、幢幡、宝盖,差遣诸色行户妆扮社直、娼妓、宫监之类,沿街摆拽。 ③每圣节仪亦如之。
  2。元宵节元宵节,亦称 上元节 、 元夕节 ,简称 元宵 ,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晚举行。以通宵张灯,供人观赏为乐,故又叫 灯节.元代亦流行正月十五上元观灯风俗,宫廷更加隆重。元初,忽必烈已在大都宫中挂灯赏灯。据说,宫中有世皇即忽必烈所穿制过的珍珠垂结灯,殿上还有七宝漏灯。早在元初,始建大都时,忽必烈问刘秉忠定 大内 方向。
  刘秉忠告诉他,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忽必烈表示同意,并封该树为 独树将军 ,赐以金牌。此后每逢元宵,此树上面挂各种花灯, 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树旁诸市摆摊,出售各种米甜食、饼■、枣面糕,酒肉茶汤应有尽有,游人至此留恋忘返。此景在武宗、仁宗时期大为盛兴。
  又据《元史?张养浩传》记载,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后,适值元宵,即在内庭张灯为鳌山.古代传说中说,海上有巨龟背负神山。后世每逢灯节,即模象其形,把许多彩灯扎架而起,供人观赏,谓之鳌山。
  曾瑞卿杂剧《留鞋记》,第三折,《小上楼》: 我……为贪着一轮皓月,万盏花灯,九街车马,更漏深,田地滑,游人秱杂,鳌山畔把他来撇下。 ①《词林摘艳》卷二,无名氏散套《黄钟画眉序?元夜》: 禁苑点花灯,彩结鳌山胜蓬瀛。 《盛世新声》,《双调新水令?风城佳节赏元宵》: 风城佳节赏元宵,绕鳌山瑞云笼罩。 这些举例说明元代宫廷、官府元宵佳节盛况。在民间,上元观灯之俗仍很兴盛。大都的居民从十三日开始悬灯,一直到十六日为止。所以元人熊梦祥《析津志》中说: 十六日名烧灯节,市人以柳条挂焦■(duī,音堆,古时一种蒸饼)于上叫卖之。 ②烧灯,即燃灯。
  ④   同上。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3页。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3页。
  ③   《通制条格》卷 27 ,《杂令》, 拜贺行礼 ,第 286页。
  ①   明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三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274 页。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3页。
  元代民间元宵节盛况,在元杂剧等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如: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白: [社火鼓乐摆开科],[外扮老人里正同上云:]……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帖放花灯,与民同乐。老的,咱每做火儿看灯,走一遭去来。[做看灯科][衙内领随从上云:]今日是元宵节令,小的每随俺看灯耍子去。……[正末扮包拯便衣领张千上云:]老夫姓包名拯,……官府龙图阁待制,……时遇上元节令,纷纷扬扬下着国家祥瑞。 ①以上戏文说明,在元代每逢元宵节令,从官家到民户,从城里到城外,都要帖放花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老人到小孩,都要观赏花灯,欢度佳节。据记载,元宵节皓月上空,花灯闪烁,是男女情人幽会的好时机。
  元杂剧《留鞋记》中就描写了郭秀才与王月英在元宵佳节幽会的故事。该剧还多处描绘了元代上元节令美丽的景色和热闹的场面。如:第二折: 你看那月轮呵光满天,灯轮呵红满街,沸春风管絃一派,趁游人拥出蓬莱。莫不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莫不是双凤云中驾辇来 , 你看这般月色,映着一片灯光,宝马香车,往来不绝,果然是好景致也。看一望琼瑶月色,似万盏璢璃世界,则见那千朵金莲五夜开,笙歌归院落,灯火映楼台,把梳妆再改 ②。
  戏文中的元宵佳节月光灯火美丽动人,竟使这位 生的桃腮星眼蛾眉 的小姐自愧不如,想要再改梳妆。
  3。燕九节元宵节过后,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亦称 烟九 、 宴九 等。是汉族民间节日,元时流行于大都。源于纪念名道士丘处机。丘处机,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号长春子。1219年,应成吉思汗召请,率弟子十八人,到西域雪山,晋见成吉思汗,进言止杀,讲解长寿,深得器重,赐号 神仙.东归后,住燕京太极宫(旧址在今北京白云观西侧),受命掌管天下道门,全真道得以大盛。他也深得百姓尊敬。死后即葬于白云观内,因丘处机的诞辰是夏历正月十九,大都人至是日致酹祠下,逐渐演变为燕九节。
  是日,大都士女倾城前往 南城长春宫、白云观、宫观蒇(chǎn,音产,完成)扬法事烧香,纵情宴玩以为盛节,犹有昔日风纪。 ①
  4。清明节清明节,亦称 植树节 、 踏青节 ,时间在三月间。在古代,清明节前原为寒食节,有禁用烟火,只食先期做好的冷食之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后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为同一个节日。元代以 清明寒食 称之。
  有关寒食节的时间,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冬至后105日,一说103日。
  元代采用105说。故元杂剧中多称 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 、 一百五日清明节令.清明节是元代一年四季重大节日之一。元廷规定放三天假。三月三日这一天宫廷派遣大臣代祀三皇等古帝王及岳渎,并在宫中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对此《析津志》中描写道: 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然后无各称其家道也。 ②这显然是受蒙古人影响的清明节礼俗,因为记载中没有反映清明节扫墓祭祖、食用寒食等汉族固有习俗。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726 页。
  ②   《元曲选》,第三册,第 1269 页。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3页。
  清明节期间汉族民间家家户户上坟祭祖,郊游踏青,饮宴玩耍,热闹非凡。在元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如:《老生儿》,第三折,白: 时遇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我将着这春盛担子、红干腊肉、同着社长上坟去来。 ①春盛担子,清明节踏青游春或赴郊外时携带的食担。红干腊肉则是寒食节食物。
  《杀狗劝夫》,第一折,白: [正末上云:]小生孙虫儿,将着这一分纸,一瓶儿酒,今日是一百五日清明节令,上坟去咱。 ②以上二例反映了元代民间一些富足人家和普通人过清明节的情形。而最贫苦人家过的清明节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盼望摆脱贫困,在三月三日这一天, 竟以菽黍秸纽作圆圈,自以此圈套其首自足,掷之水中,云脱穷以讫。 ③
  5。重午重午,元时也简称午节,在五月五日。元廷颇重视此节, 以为大节 ,民间又称 蕤宾节.元人熊梦祥词云:五月天都庆端午,
  艾叶天师符带虎,
  玉扇刻丝金线缕。
  怀荆楚,
  珠钿彩索呈宫籞. 进上凉糕并角黍,
  宫娥彩索缠鹦鹉,
  玉屑蒲香浮绿醑。
  葵榴吐,
  銮舆岁岁先清暑。 ①这首词勾勒出了元宫廷每年端午节时的情景。节前三日开始,宫廷为过节做准备。中书礼部向皇帝进御扇,扇面上有各种金丝刺绣。有人物、故事、花木、翎毛、山水、界画等, 极其工緻,妙绝古今。 ②资政院、中正院、将正院也进各种精制宝扇。宣徽院等衙门向元廷还进献金纱、金罗、金条、彩索、金珠、翠花、花钿、奇石、胭脂以及酒醴、凉糕、香粽、金桃、御黄子等物。仅是节向朝廷进献费用,每年达五千余定,数量相当可观。此外,在节日里上自三公宰辅、省院台,以及中贵官都互相馈赠画扇、彩索、拂子、凉糕等,以此礼之。因此,元廷用于本节的费用就更大。
  ②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2页。
  ①   《元曲选》,第一册,第 376页。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 99 页。
  ③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7页。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8、219 页。
  ②   同上。
  由于重午节凉糕等物需求量大,在大都于节前二三日小商贩在街头用芦苇架棚,出售各种凉糕等。此外,在市场多出售艾虎、泥大师、彩线符带牌等,以供民间的节日需求。在民间,端午节前一天,人们用艾叶做虎形,或剪彩为小虎,戴头上或悬在门上,用于驱邪。《词林摘艳》卷二,《南吕贺新郎?雨■梅天》中有 插艾虎,悬殊符 之句,即是。人们还用泥做小人,以艾叶为头、以蒜为拳,谓之泥大师,置于门上,以驱邪。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或官府、民间,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举行各种娱乐活动,以度佳节。如,在北方,射柳击毬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如: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白: 今日是五月端午蕤(ruì,音芮)
  宾节令,……众官庆贺蕤宾节令,都要打球射柳。 在南方这一天进行划龙船比赛。所以《盛世新声》,《中吕粉蝶儿?殿阁生凉》中有: 虎艾遍门悬,龙舟也齐荡桨 之句。但至元十三年(1293年)时朝廷曾一度因其 无益且 聚众不便 而予以禁止①。
  6。七夕节此节在元代不论宫廷还是民间,都是很重要的节令。此节相传的故事有牵牛星和织女星在鹊桥相会,还有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长生殿里盟誓。元人熊梦祥的描写元宫廷及大都七夕节风俗的一首词中有 堪怜惜,星前月下遥相忆 , 年光掷,长生殿里空尘迹 等语句②。可以认为在元人中上述有关七夕节的传说都在流传。此外,在元人杜仁杰散套《商调集贤宾?七夕》中有 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 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投机。沉李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③这些诗句描绘了元人七夕节习俗的一幅图画。如,张挂鹊桥图是元代七夕节风俗之一。《析津志》载,大都的 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④ 金盆内种五生 即上述熊梦祥词中的 化生 ,这也是元代七夕节流行的习俗之一,在七夕节前几天,把箓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磁器里生芽后,用红蓝彩线束起来,七夕那天,用以供养牵牛星。《析津志》已载, 都中人民,此日迎二郎神赛愿。 ⑤摆设摩诃罗以供牛郎织女,也是元代流行的七夕习俗之一。摩诃罗,梵语音译,又有摩候罗、磨喝罗、摩合罗、磨合罗等多种异译。它本是佛经中的神名,通常用土、木、玉等雕塑,以加衣饰的小人形,元时亦称 巧神.七夕节临近,城中小商贩,仍以芦苇等架棚,出售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人们抢着买。
  元大都的另一种七夕习俗为,富足人家举行家祀, 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云送寒衣,仍以新土覆盖。 ①在上都,这天命师婆即蒙古巫师择定吉日,敕太史在吉日 洒马戾,洒后车,辕軏指南,以俟后月 ②,为大驾南返做好准备。
  ①   参见《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祈赛等事 ,第 306页。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0页。
  ③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上),中华书局 1964 年版,第 34 页。
  ④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0页。
  ⑤   同上。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0、221 页。
  7。立秋、重阳节等立秋,这一天,元代也放假,这时皇帝还在上都,山野树叶已呈红色。
  太史奏某日为立秋,就要摘红叶,选择吉日,铺张筵席,侍臣进献红叶。立秋这天 三宫太子诸王共庆此会,上亦簪秋叶于帽,张乐大燕,名压节序。 ③大驾南返前,八月初,上都一带紫菊和金莲盛开, 至是时,上位宫中请太宰,皆簪紫菊、金莲于帽。 ④当时上都有位年逾七十的老画家,他善于画紫菊、金莲、野草、闲花。朝廷官员往往买他的画,作为馈赠礼物的土产品,或作簪珥红叶,皇帝也这样,谓之赏红叶。这些礼俗,是前代所没有的。
  重阳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此日人们登高,食糕粿、饮菊酒,元时民间亦如此。人们还以面为糕相互馈赠,小商贩还在街头架棚叫卖各种糕祼,情况如七夕、午节。而有的小商贩,以小扛车,沿街叫卖。
  此时元帝已从上都回到大都,这天在宫中举行菊节,自有常制。 士庶官员亦以追节重,往还燕礼如常故事。 ①十月一日以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在皇城东华门外,朝廷命武官开射圃常年国典。又称 开垛场.十月古史院选择一天,都府差官在东华门外做苇芭, 南向北三所,北向南如之,约三百步。
  西一所即储皇、诸王等,二所为省院宰辅,第三所为武职枢所。安措定,候旨。 ②及时先由太子发三矢至高远,名射天狼,俗称射天狗,发三矢而止,而后宰执,诸王接着发数矢,射毕,在别殿开设盛宴,这是 国典 即蒙古礼俗。
  十一月,冬至日,太史院进历,皇帝、储皇、三宫、省院、台、百司、六部、府寺监并进。历有国子历、畏吾儿字历、回回历等。接着,大都市中开始卖新历。是日,宰相亲率百官恭贺,向皇帝递献手帕,随贡方物。士庶人家也相互祝贺、馈赠礼物。
  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日, 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 ③大都官员、士庶则食朱砂粥。元人孙国敕《燕郊游览志》: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 煮粥后互相馈送。帝师也向皇帝进献粥饭。
  在年近除夕时,呪师 于宫中大明殿牌下,西蕃呪师以扇鼓持呪,供羊、马、牛、酒等物,陈设于殿庭。呪师数人,动梵乐念呪,两人牵手巾,一人以水置其中,谓之洒净。 ④接着,把各种肉置于桶中,二人抬出殿前,一人手拿一把黑旗前面导引,出红墙门外,于各宫绕旋,自隆福宫,兴盛宫出,驰马击鼓举饶奔跑,出顺承门外二里头,把桶中各种肉类抛洒以济人民,谓之驱邪,如此这般,宫廷一年的生活在宗教气氛中结束,而民间除夕之俗,亦如既往,在此不赘。
  ②   同上。
  ③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4页。
  ④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1页。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3页。
  ②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1、224 页。
  ③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1、224 页。
  ④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24页。
  三、服饰习俗
  元朝是蒙古民族建立的帝国。其民族之多,地域之广,是元以前历代王朝所不能比拟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密切交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服饰文化也不例外,各民族人民基本上保持原来传统服饰的同时,在与其他民族的来往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吸收了他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服饰文化。所以元代各民族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她具有本民族服饰习俗的特殊性和华夏服饰文化的兼容性。
  (一)蒙古族的服饰
  每个民族所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所经营的经济生活形态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因素决定了该民族的服饰习俗特点。元代蒙古族人的服饰与蒙古高原沙漠绿地、寒冷气候和游牧狩猎等经济生活紧密相联。随着元帝国的建立和与比邻民族来往的加强,蒙古族服饰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蒙古族服饰也同样影响了其他民族服饰文化。
  1。容貌特征容貌: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外貌与今蒙古人无大差异。南宋赵珙《蒙鞑备录》: 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 13世纪中叶来蒙古的西方传教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jonnofplanocarpin)在他的游记《蒙古史》中对当时的蒙古人身体容貌特征,进行了描写,他说; 鞑靼人同一切其他的人是十分不同的,因为他们两眼之间和两个颧骨之间较其他民族为宽。他们的面颊也相当突出在他们的嘴上面;他们有一个扁平的和小的鼻子,他们的眼睛是小的,他们的眼皮向上朝向眉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腰部是细的,但也有少数例外;他们的身高几乎都是中等。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人长胡子,虽然有些人在上唇和下巴有一些髭须,而这些髭须他们不加修剪。 ①威廉?鲁不鲁乞(willianofRubruck)在他的《东游记》中说,蒙古 妇女们是惊人地肥胖,一般认为,她们的鼻子越小,就越美丽。 ②关于元代蒙古人的外貌特征,除上述描述之外,还有一些史书插图绘画、帝王肖像可以参照。
  发式:由于元代蒙古人的发式极为特殊,故各种文献中记述较多。男人的发式,赵珙《蒙鞑备录》: 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耳?)者总小角,垂于肩上。 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 鞑主剃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 《长春真人西游记》说: 男子结发,垂两耳。
  ① [英] 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7页。
  ②   《出使蒙古记》,第 120页。
  加宾尼对蒙古男人发式描述甚详。加宾尼说: 在头顶上,他们像教士一样把头发剃光,剃出一块光秃的圆顶,作为一条通常的规则,他们全部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三指宽,而这样剃去的地方就同上述光秃圆顶连结起来。在前额上面,他们也都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二指宽,但是,在这剃去二指宽的地方和光秃圆顶之间的头发,他们就允许它生长,直至长到他们的眉毛那里;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像妇女那样;他们把它编成两条辫子,每个耳朵后面各一条。 ①鲁不鲁乞在《东游记》中写到: 男人们在头顶上把头发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方块前面的左右两角继续往下剃,经过头部两侧,直至鬓角。他们也把两侧鬓角和颈后(剃至颈窝顶部)的头发剃光,此外,并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垂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他们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 ②蒙古语把 当前发 即前额骨那里的一簇头发,叫做kegül,《元朝秘史》第五六节作 客古里 ,旁译为 ■揫.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八: 蒙古之俗,剃顶之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 怯仇儿,即 客古里.蒙古语把垂于肩上的两条辫发,叫做shibülger。《元朝秘史》同节作 失不勒格儿 ,旁译作 练椎.至元末蒙古男人发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元末明初人叶子奇说: 其发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 ①至于蒙古妇女的发式,文献中记载较少。加宾尼谈到男人发式时说到; 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像妇女那样。 可见,女人的发式与男人也有相似之处。鲁不鲁乞说; 在结婚以后,妇女就把自头顶当中至前额的头发剃光,…… ②并把两边头发编成两条辫子,垂于两肩及胸前。结婚前无须把头顶的发剃光,编发与已结婚女子同。直到如今,蒙古族未婚妇女将头发中分,编成两条发辫,垂于胸前,可能是古代shibelger的遗风。此语在卫拉特、鄂尔多斯、巴林等方言中仍在使用③。元代蒙古妇女还用一种化妆品涂搽面孔④。《蒙鞑备录》: 妇女往往以黄粉涂额。 这些涂搽粉,用什么作原料,不清楚。《黑鞑事略》徐霆补注: 妇女美色,用狼粪涂面。 不足证。王国维也说 狼粪涂面,疑有误字。 ⑤
  2。衣着关于13世纪蒙古人衣着,南宋使臣彭大雅写到 其冠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人顶' 故姑'.其服右袄而方领,旧以毡、毛、革,新以紵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龙凤,无贵贱等差。 ⑥这是元代早期蒙古人的衣着。但语焉不详。因此我们在所见史料范围之内,分别阐述元代蒙古人之衣着。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7页。
  ②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19页。
  ①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1 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20页。
  ③   有关 shibelger一词,参见村上正二《モンゴル儿秘史》1 ,74页注八;斯钦朝格图《蒙古语词根词典》,第 1520 页。
  ④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20页。
  ⑤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第 8页。
  ⑥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行。
  顾姑冠:在元代蒙古人衣着中,顾姑冠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首饰。自古至今,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因此在这里多用纸墨,详述如下。
  顾姑冠是蒙古语kükül之译语,还有罟罟、括罟、故姑、罟姑、故故、固姑、姑姑、罟罛、罟冠等多种译写。又据《元朝秘史》等文献记载,顾姑冠亦称 孛黑塔 ,是蒙古语bogta之音译。
  蒙古妇女结婚后一定要戴顾姑冠的。普兰诺?加宾尼也说: 已经结婚的妇女……在她们头上,有一个以树枝或树皮制成的圆的头饰。这种头饰有一厄尔高,其顶端呈正方形;从底部至顶端,其周围逐渐加粗,在其顶端,有一根用金、银、木条或甚至一根羽毛制成的长而细棍棒。这种头饰缝在一顶帽子上,这顶帽子下垂至肩。这种帽子和头饰覆以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
  不戴这种头饰时,她们从来不走到男人们面前去,因此,根据这种头饰就可以把她们同其他妇女区别开来。 ①这里加宾尼虽然未说出其名称,但据其描述,显然是蒙古已婚妇女所戴孛黑塔或顾姑冠。
  顾姑冠的形制,《蒙鞑备录》: 妇女 : 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饰之。 《长春真人西游记》: 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徊。《黑鞑事略》: 妇人顶故姑。 徐霆疏: 霆见其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上述记载对顾姑冠的描述还是较为简略。对这种头饰的描写之翔实具体,莫过鲁不鲁乞的《东游记》:妇女们也有一种头饰,他们称之孛哈(bocca),这是用树皮或她们能找到的任何其他相当的材料制成的。这种头饰很大,是圆的,有两只手能围过来那样粗,有一腕尺多高,其顶端呈四方形,像建筑物的一根圆柱的柱头那样。这种孛哈外面裹以贵重的丝织物,它里面是空的。
  在头饰顶端的正中或旁边插着一束羽毛或细长的棒,同样也有一腕尺多高;这一束羽毛或细棒的顶端,饰以孔雀的羽毛,并饰以宝石。富有的贵妇们在头上戴这种头饰,并把它向下牢牢地系在一个兜帽上,这种帽子的顶端有一个洞,是专作此用的。她们把头发从后面挽到头顶上,束成一种发髻,把兜帽戴在头上,把发髻塞在兜帽里面,再把头饰戴在兜帽上,然后把兜帽牢牢地系在下巴上,因此当几位贵妇骑马同行,从远处看时,她们仿佛是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的兵士;因为头饰看来像是一顶钢盔,两头饰顶上的一束羽毛或细棒则像一枝长矛。 ①bocca,即bogta之误译。
  根据上述各家有关描述,早期蒙古妇女所戴顾姑冠的材料,以蒙古土产的桦树皮、柳条、毡、野鸭、鹤等的羽毛之类为之。其实体而言,最初系在树皮(桦树皮)制作的圆筒形的顶上饰以鸟兽的羽毛。当然,戴此头饰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同,装饰也有所差异的。但此时的顾姑冠仍然是一种适用于狩猎游牧民族的较为原始的高帽。待至蒙古兴起,建立帝国,欧亚各地丰富的特产品、贵重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元帝国乃至蒙古本土。珍奇华丽的金、银、珠玉以及竹,珍珠、绢布、孔雀的羽毛成为顾姑冠的材料。
  从而其形制也有所变化。元《析津志》: 罟罟,以大红罗幔之。胎以竹,凉胎者轻。上等大,次中,次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属,饰于其前后。
  复以珠缀长条,禒饰方絃,掩络其缝。又以小小花朵插带,又以金累事件装嵌,极贵。宝石塔形,在其上。顶有金十字,用安翎筒以带鸡冠尾。出五台山,今真定人家养此鸡,以取其尾,甚贵。罟罟后,上插朵朵翎儿,染以五色,如飞扇样。先带上紫罗,脱木华以大珠穿成九珠方胜,或叠胜葵花之类,妆饰于上。与耳相联处安一小纽,以大珠环盖之,以掩其耳在内。自耳至颐下,光彩眩人。环多是大塔形葫芦环。或是天生葫芦,或四珠,或天生茄儿,或一珠。又有速霞真,以等西蕃纳失今为之。夏则单红梅花罗,冬以银鼠表纳失,今取暖而贵重。然后以大长帛御罗手帕重系于额,像之以红罗束发,莪莪然者名罟罟。以金色罗拢髻,上缀大珠者,名脱木华。以红罗抹额中现花纹者,名速霞真也。 ①鄂多立克在《东游录》中叙述元汗廷情况时说到: 已婚者头上戴着状似人腿的东西,高为一腕尺半,在那头顶上有些鹤羽,整个腿缀有大珠;因此若世界有精美大珠,那准能在那些妇女头上找到。 ②所记无疑就是孛黑塔,顾姑冠。上述两项所记载之顾姑冠,其富丽之概,远非蒙古早期可比。无论使用的材料,还是形制样式都发生很大变化。现存图像以及新发现的实物也证明这些变化。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8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300页。
  一般来说,顾姑冠为已婚贵族妇女的头饰。但也有下层官员之妇女以及异族妇女所戴者。当然形制或装饰较简陋。《事林广记?服用原始》: 固姑,今之鞑靼、回回妇女戴之,以皮或糊纸为之,朱漆剔金为饰,若南方汉儿妇女,则不得戴之。 帽笠: 帽子系腰,元服也。 元代蒙古男子也十分讲究戴帽。但在文献中对这些帽子的形制描绘的很少。加宾尼说: 他们戴的帽子同其他民族的帽子不同,但是,我不能够以你们所能了解的方式来描绘它们的形状。 ①彭大雅在他的《黑鞑事略》中说,蒙古人冬帽而夏笠。冬帽指的是多见于文献的皮帽。即鞑靼帽,就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成吉思汗画像中所画的鞑靼帽。
  这种帽子形制,叶子奇说: 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 ②皮帽也是妇女们所戴的帽子。叶子奇说: 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 ③元蒙古人帽笠装饰也很讲究。贵族以金玉做顶。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说: 北人……帽则金其顶。 《南村辍耕录》记一故事: 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待,风吹坠石上。击碎御赐玉顶。 ④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受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影响,首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①   《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05页。
  ②   何高济译《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华书局版 1981 年版,第 74 页。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8页。
  ②   《草木子》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1 页。
  ③   同上。
  ④   《南村辍耕录》卷十五 河南王 条,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85页。
  长袍:蒙古语称deel或terlig。西方传教士加宾尼,对他所见到的蒙古人衣着描述尤为详尽。他说: 男人和女人的衣服是用同样的式样制成的。
  他们不使用短斗篷、斗篷或帽儿,而穿用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制成的长袍,这种长袍从上端到底部是开口的,在胸部折叠起来;在左边扣一个扣子,在右边扣三个扣子,在左边开口直至腰部。各种毛皮的外衣样式都相同;不过,在外面的外衣以毛向外,并在背后开口;在背后并有一个垂尾,下垂至膝部。
  已经结婚的妇女穿一种非常宽松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 ①关于蒙古妇女的衣服,赵珙说: 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两女奴拽之。 ②鲁不鲁乞在他的《东游记》中写道: 姑娘们的服装同男人的服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略长一些。……
  在结婚以后,……穿一件同修女的长袍一样宽大的长袍,而且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更宽大一些和更长一些。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在右边扣扣子。在这件事上,鞑靼人同突厥人不同,因为突厥人的长袍在左边扣扣子,而鞑靼人则总是在右边扣扣子。 ③上述这些对蒙古袍的描写是相似的,可见长袍是元代蒙古人最常穿的衣服。他们的长袍,根据四季气候选择厚薄不同质料缝制。
  系腰:蒙古语称büse。蒙古袍和系腰是相配的。因为系腰是权威的象征,因此,一般情况下,蒙古男人穿袍子多束腰带。难怪叶子奇《草木子》卷之三下《杂制篇》称: 帽子系腰,元服也。 流传至今的一些元代绘画作品也证明了上述说法。
  《元朝秘吏》第一一七节记述了帖木真与札木合二人交换金带的故事。
  原文为 阿勒坦不薛.《元史》卷四十三《顺帝纪》中称这种系腰为: 金系腰.《华夷译语(鞑靼馆下续增)?衣服门》中出现 安坛不薛(金带) 、 哈石不薛(玉带) 、 蒙昆不薛(银带) 、 额别儿不薛(角带) 等系腰名。从质料看,元代蒙古人系腰,除上述金、银、玉、角以外,无非是皮或各种布帛而已。当时蒙古普通牧民以羊牛皮作腰带。金、银、玉系腰必然是少数那颜贵族所有。《元朝秘史》所载金带,是草原贵族帖木真与扎木合从篾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歹亦儿兀孙掳获的。
  蒙古人系腰带,颜色与袍子相协调。鲁不鲁乞说,蒙古妇女们 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 ①男子系腰处多佩腰刀,颇洒脱威武,叶子奇《草木子》卷之三下《杂制篇》: 北人茶饭重开割。其所佩小篦刀,用镔铁定铁造之。价贵于金,实为犀利。王公贵人皆佩之。 ②答忽:元代蒙古人衣服中有一种皮袄。蒙古语叫daqu。郑所南《心史?大义集》绝句十首,其八: 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原注: 搭护胡衣名。金牌胡爵。 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五《服饰》 搭护 条; 搭护,元衣名.《元朝秘史》中数次描写了搭■,第九六节:答忽,旁译 袄子 ,第一五二节仍作 答忽 ,旁译 皮袄.据该书记载,贫苦百姓穿的是羊皮袄,如,克烈部王汗七岁时被篾儿乞人掳去给他穿着黑花山羊羔答忽,舂碓。
  而草原贵族穿的是貂鼠袄子(bulagandaqu)、银鼠袄子(keremündagu)。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8页。
  ②   《蒙鞑备录》,清华学校研究院刊行,《蒙古史料校注四种》,第 13页。
  ③   《出使蒙古记》,第 120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20页。
  ②   《草木子》,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8 页。
  《元史》卷七八《舆服志》冕服: 天子质孙,冬之服凡十有一等,……服银鼠则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 原注: 俗称曰襻子答忽.貂鼠袄子或银鼠袄子也是人们相互间馈赠的佳品。据《元朝秘史》记载,少年帖木真为了得到漠北强部首领王汗的支持,把一件珍贵的黑貂鼠袄子赠送给王汗。王汗 好生喜欢着 ,当场表示,作为黑貂鼠袄子回奉, 你离了的百姓,我与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与你完聚。 有元一世,由于蒙汉文化交流的加强,答忽的穿着,不仅限于蒙古人,其他民族人民也经常穿这种衣服,称搭■、搭护。元武汉臣《生金阁》剧三折正末白: 孩儿吃下这杯酒去,又与你添了一件绵搭襻么。 ①据史料分析,答忽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元史?舆服志》中的 襻子答忽 即有扣襻的答忽。《元史语解》卷二四名物门: 达呼,皮端罩也。 卷七十八作答忽。 这是无袖皮背心之属。即没有双袖的上衣。《事物纪原》卷三 半臂: 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今俗名搭护。 《居易录》: 搭■衫也。 指的即这种皮衣。另一种答忽是毛皮外套。翟灏《通俗编》卷二五《服饰?搭护条》:郑思肖(按即郑所南)诗:' 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 自注:' 搭护,元衣名'.按:俗谓皮衣之表里具而长者曰搭护,颇合郑诗意。 此与后来满洲人皮长外套打呼同。
  打呼即搭■、答忽、答胡、搭护。至于元剧中所谓 绵搭■ ,犹云 绵袄.与蒙古人答忽名同而实异,是元代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汉式答忽。
  搀察:这是蒙古语C   am Ca的音译。此名指衬衫、衬衣、长衫、短褂、短袄、上衣;布罩衣等多种衣服,突厥人也有这种衣服。但对元代蒙古人来说,是指特定的一种衣服。该名称见于《元朝秘史》第五五节,旁译作 衫儿.总译:'你想我呵再娶的妇人就唤做我的名字者。' 就脱下衫儿与她做纪念。 由此看来,这是衬衫、衬衣之类的内衣。在元代译作 合罕衫.裤子:蒙古语称阿母都(mudu)①因为蒙古人常穿长袍,裤子未能引起中外旅行家们注意。鲁不鲁乞只说了一句:蒙古人 也用毛皮做裤子 ②。
  夏季用其它布帛、绵缎缝制。元代蒙古人的裤子样式也和其他游牧民族那样便于骑射,适合于游牧生活。
  靴:蒙古语称忽都速(gutusun)。元代蒙古人一般都要穿靴子。这是适合于狩猎游牧生活的服饰。从制作质料来看,有皮靴、毡靴、从式样来看有长统的和短统的。
  皮靴,古代蒙古人的皮靴有马、牛、羊皮靴,也有鹿皮靴。《元朝秘史》第一一四节描写了一个五岁男孩。他 穿着一件粉皮水貂鼠接来的衣裳,戴一个貂皮帽,穿一双鹿蹄皮的靴.鹿蹄皮结实、耐磨,是做皮靴理想的原材料。元蒙古人中还流行一种叫做 不里阿耳靴.蒙古人用不里阿耳人技术制作这种皮靴,故名。鲁不鲁乞在他的《东游记》中写到,蒙古人从斡罗思、摩薛勒、大不里阿耳送来的珍贵毛皮作衣服穿着。最初的不里阿耳靴是这样产生的。元中后期蒙古人不里阿耳靴不一定是从不里阿耳进的皮做的,而仅存其名称而已。
  ① [明] 臧晋叔编:《元曲选》第四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728 页。
  ①   《至元译语》,贾敬颜、朱风汇编《女真译语、蒙古译语》,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7页。
  ②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19页。
  兀剌靴:这是元代蒙古人穿的一种皮靴。后传至内地,流传至今。
  兀剌,蒙古语ula的音译。《元朝秘史》第二五四节:兀剌,旁译 脚底.《华夷译语?身体门》:脚底作 兀剌.《登坛必究?衣服门》卷二二 译语 :靴底作 古堵速五剌.即兀剌。可见, 兀剌 原指脚底、靴底后引申为一种靴。
  兀剌靴是元代蒙古人,尤其庶民百姓穿的一种皮靴。后来传至中原,渐渐汉族人民也习惯于穿这种靴,成为一种时髦的靴。举当时文学作品中描写为证。
  元无名氏杂剧《渔樵记》,第二折,旦儿白: 投到你做官,直等的那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眼,北斗打呵欠,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剌靴,蚁子戴着烟毡帽,王母娘娘卖饼料。 《杨六郎调兵破天阵》剧头折净白: 发垂双练狗皮袍,脚穿兀剌忒清操。 《宋大将岳飞精忠》剧楔子铁罕白: 赢了的赏,输了的罚,一人一双歪兀剌。 高安道皮匠说谎套: 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 兀剌靴,充有乌拉草以御寒的皮靴。直到解放前内蒙古、东北地区人民仍穿着这种靴。
  毡靴:元代蒙古人多穿毡靴。郑所南《心史?大义集》绝句十首,其八: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原注: 行在十三门,搭护胡衣名。金牌胡爵。 如前所述,搭护是蒙古人的衣服,騣笠也是蒙古人经常戴的帽子。可见毡靴是蒙古人穿的靴子。这里描绘的是一位 胡将.他穿着搭护衣,头戴一种马鬃编制的帽子,足蹬毡靴。
  服装质料:上述史料说明,波斯等外地服饰质料,对元代上层贵族服饰的影响。对此,鲁不鲁乞写道: 从契丹和东方的其它国家,并从波斯和南方的其它地区,运来丝织品、织绵和棉织品,他们在夏季就穿用这类衣料做成的衣服。从斡罗思、摩薛勒(moxel)、大不里阿耳、帕思哈图和乞儿吉思(kerkis)并从在北方的降服于他们的许多其它地区,给他们送来各种珍贵毛皮,他们在冬季就穿用这毛皮做成的衣服,……穷人则用狗皮和山羊皮做穿在外面的皮袍。他们也用毛皮做裤子。再者,富人的衣服用丝棉作铺絮,这是非常柔软、轻便和温暖的。穷人的衣服则用棉花和较为柔软的羊毛作铺絮。 ①但鲁不鲁乞所说的那些高级质料都是蒙古征服那些地区之后得到的。其实蒙古国土上的动物毛皮也是很珍贵的。其中首推上节所言貂鼠皮和银鼠皮是远近闻名的衣服质料。主要产区是额尔古纳河流域和贝加尔湖附近森林地区。元代蒙古皇帝冬装主要是用这种毛皮作的。成吉思汗乃至元时,中亚有些回回商人不远千里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欲购貂鼠青鼠而去。帖木真在遇到麻烦时,把一件黑貂皮袄赠送给克烈部王汗,请求得到他的帮助,王汗竟然说 作为貂皮袄子的回奉,必以完聚你溃散之民.正由于貂鼠皮珍贵,元代一度以貂皮作皮货交易上的流通物。如《元典章》卷三八《兵部?放皮货则例》中详细规定着以貂皮折纳其它皮货的标准数量等。
  ①   《出使蒙古记》,第 119页。
  此外,蒙古人不仅喜爱土拨鼠肉,而且用它的皮毛作服装质料。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兽品》: 塔剌不花,一名土拨鼠。……皮用番皮,不湿透,甚暧。 《至元译语?衣服门》:番皮作 答胡 ,即蒙古人的皮质上衣。足见塔剌不花皮作为衣服质料,被列为元代皮货之列。元代文献中也能反映蒙古人确实以塔剌不花皮作衣的事实。《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伯颜在外征伐,军队乏食, 令军士有捕塔剌不欢之兽而食者,积其皮至万,人莫知其意,既而遣使辇至京师,帝笑曰:' 伯颜以边地寒,军士无衣,欲易吾缯帛耳。' 遂赐以衣。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蒙古地区盛产土拨鼠,并且其肉可食,毛皮可作衣服质料,又可用它来交换内地的布帛。
  (二)朝廷冠服
  中国朝廷冠服源渊颇古,并且上下有别,贵贱有章,充分显示了封建等级的区别。至元初, 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忽必烈即位前后,在此方面发生一些变化, 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 即 近取金、宋,远法汉、唐.所谓 旧俗 、 国制 指的都是蒙古的一些礼俗。
  1。朝廷冠服元代的朝廷冠服包括天子冕服、皇太子冠服、官吏公服、祭服以及天子质孙服、百官质孙服等。
  天子冕服:关于元朝皇帝冠冕,《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 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綖之左右,系黈纩二,系以玄紞,承以玉瑱,纩色黄、络以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纲结,通翠柳调珠。綖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珠钿窠纲结,翠柳朱丝组二,属诸笄,为缨络,以翠柳调珠。簪以玉为之,横惯于冠。 有关皇帝的礼服,据传言: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 此外,对其它服饰,如裳、中单、蔽膝、玉佩、大带、玉环绶、红罗靴、履、靺等的形制,质料,皆有详尽的规定。
  元代冕服始于宪宗, 初冕服自此始。 ①后来,至元十二年(1275年)、大德十一年(1307年),根据《太常集礼?唐制》,又对冕服进行在形制和质料方面的调整。
  至延祐七年(1320年),英宗命礼仪院使传旨, 令省臣与太常礼仪院速制法服。八月,中书省会集翰林、集贤、太常礼仪院官讲论,依秘书监所藏前代帝王衮冕法服图本,命有司制如其式 ①。
  皇太子冠服:《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载: 衮冕,玄衣,纁裳,中单、蔽膝、大绶,朱靺,赤舄。 至元十二年(1275年),根据《太常集礼》,拟制皇太子冠服: 用白珠九旒、红丝组为缨,青纩充耳,犀簪道。
  青衣、朱裳,九章。五章在衣,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白纱中单,青褾襈裾。革带,涂金银钩■。蔽膝、随裳色,为火、山二章。瑜玉双佩,四采织成大绶,间施玉环三。白靺,朱舄,舄加金涂银釦.②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根据唐宋制,拟制皇太子衮冕,但 以拟其制,未果造。 ③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935 页。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3 页。
  官吏公服:元朝文武百官公服多从汉唐,以长袍为主,长袍式样,大袖、盘领、都是右衽。一品用紫色罗袍,上绣大独科花,直径五寸,束玉偏带。
  二品着紫罗服,上绣小独科花,直径三寸,束花犀偏带。三品仍服紫罗袍,上绣散答花纹,径二寸,无枝叶。四品、五品穿紫罗袍,上绣小杂花,径一寸五分。三品四品束黄金荔枝偏带。六品、七品穿腓色衣,上绣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九品穿绿罗衣,无文。五品以下束乌犀偏带。
  提控都吏目公服:罗窄衫,黑角束带,舒脚,幞头;礼生公服:穿茶合罗窄衫,舒脚,幞头,黑脚束带;典吏公服:罗窄衫,黑角带,舒脚、幞头。
  巡检公服:与上同。
  儒官服色:春秋释奠、天寿节行礼,诸儒各服唐巾襺带,学正师儒之官都以常服到班陪拜。
  元朝官吏所戴幞头, 漆纱为之,展其角。 元高文秀杂剧《遇上皇》,第四折,《双调新水令》: 这纱幞头直紫襽,怎如白缠带旧细衫。又不会阔论高谈,休想我做官滥。 也有交角幞头。 鞓用朱草。靴,以皂皮为之。 ①鞓,皮革制的腰带。
  祭服:元朝祭服基本上继承了前代传统,包括社稷祭服、宣圣庙祭服、曲阜祭服等。
  社稷祭服:青罗袍,白纱中单,红梅花罗裙,蓝、红织锦铜环绶绅,红梅花罗蔽膝,白罗方心曲领。带类有蓝素紵丝带、银带、铜带、镀金荔枝带、角带、铜束带等。冠类有:冠、水角簪金梁冠、纱冠、獬豸冠、笼巾纱冠。
  还有黑漆幞头。鞋袜有:革履、皂靴、白绫袜、紫紵丝抹口青毡袜。佩戴饰件有佩、铜珩璜、玉珩璜等。手板有木笏、象笏。此外,还有紫罗公服、黄绢单包複等服装。
  元朝宣圣庙祭服,包括献官法服、执事儒服和曲阜祭服。至大年间太常博士李之绍、王天祐建议:皇帝亲自致祭时 冕无旒,服大裘而加衮,裘以黑羔皮为之。臣下从祀冠服,历代所尚,其制不同。集议得依宗庙见用冠服制度。 ②关于释、老、孔门祭服,《庙学典礼》卷一 释典服色 称: 中书省吏部,至元十年二月二十九日符文:……窃见外路官员、提学、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变常服,以供执事,于礼未宜。……释、老二家、与儒一体,彼皆黄缁(zi,音子,黑色)衣,以别其徒,独彼孔门,衣服混然,无以异于常人者。自此以往,拟合令执事官员,各依品序穿着公服。外据陪位诸儒,亦合衣襽带唐巾,行释菜之礼,似为相应。 ①可见,孔子祭服,元代仍承袭前代,未作改动。
  ②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3 页。
  ③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4 页。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9 页。
  ②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6 页。
  ①   王■点校:《庙学典礼》(外二种),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14页。
  质孙服:亦称只孙服,蒙古语jisun音译,意为 颜色.陶宗仪言:只孙服者,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 ②加宾尼在蒙古期间参加了贵由汗(元定宗)即位大典,他看见蒙古宗王将臣们每日更换衣服一次,与会之人着一色衣,而其颜色每日不同: 第一天,他们都穿白天鹅绒的衣服,第二天——那一天贵由来到帐幕——穿红天鹅绒的衣服,第三天,他们都穿蓝天鹅绒的衣服,第四天,穿最好的织锦衣服。 ③《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 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 天子质孙,冬之服十一等,服纳石失(原注:金锦也)、怯绵里(原注:翦茸也),则冠金锦暖帽。服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原注:宝里,服之有襽者也),则冠七宝里重项冠。服红黄粉皮,则冠红金答子暖帽。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原注:俗称曰襻子答忽)。夏之服凡十五等,服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则冠宝顶金凤钹笠。服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于金锦),则冠珠子捲云冠。
  服纳石失,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则冠珠缘边钹笠。服白毛子金丝宝里,则冠白藤宝贝帽。服驼褐毛子,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则冠金凤顶笠,服金龙青罗,则冠金凤顶漆纱冠。服珠子褐七宝珠龙答子,则冠黄牙忽宝贝珠子带后簷帽。服青速夫金丝阑子(原注:速夫、回回毛布之精者也),则冠七宝漆纱带后簷帽。
  百官质孙,冬之服凡九等,大红纳石失一,大红怯绵里一,大红官素一,桃红、蓝、绿官素各一,紫黄、鸦青各一。夏之服凡十四等,秦纳石失一,聚线宝里纳石失,枣褐浑金间丝蛤珠一,大红官素宝里一,大红明珠答子一,桃红、蓝、绿、银褐各一,高丽鸦青云袖罗一,驼褐、茜红、白毛子各一,鸦青官素带宝里一①。
  马可?波罗也注意到元朝这种贵族服装。他说,元宫廷每年隆重节日有十三个,节日期间 大汗穿上华丽无比的金袍,同时有整整二千的贵族和武官由他赐给同样颜色和样式的衣服。不过布料没有那样富丽罢了。但是那些衣服也是金黄色的丝织品。 ②质孙服是帽、袍、带、靴子配套的。每宴皇帝更换任何一种特别衣服时,朝廷的贵族也改穿样式相同的衣服。有些贵族衣服上面嵌有珍珠、宝石和其他宝物,皇帝的这种服装的富丽和名贵可想而知。
  至于质孙服的质料,饰件多与波斯有关。据有人考证:纳石失:波斯语NASEE的音译,意即金丝锦缎,与《元史》原注 金锦 同;怯绵里:波斯语KHAMEL的音译,意为立绒或■茸制品;比肩:波斯语BEEJAD的音译,一种红宝石的名称;都:波斯语DORR的音译,意为珠宝、尤指珍珠;答纳:波斯语DANA的音译,意为颗粒、大粒、圆粒。 答纳都 意即大颗粒珍珠;速不:波斯语SOBHE的音译,意为串珠, 速不都 意为串起来的珍珠串;毛子:波斯语MAS的音译,亦称ALMAs,意为金钢钻、钻石;牙忽:波斯语YAQUT的音译,意为红宝石;速夫:波斯语SUF的意译,原意为羊毛、亦指毛料或粗毛料①。
  ②   《南村辍耕录》卷 3, 只孙宴服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376页。
  ③   《出使蒙古记》,第 60 页。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8 页。
  ②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01页。
  2。服色等第元朝服色有严格的等第。下不僭上, 以彰贵贱,表诚敬.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十二月诏中说: 比年以来,所在士民,靡丽相尚,尊卑混淆,僭礼费财,朕所不取。贵贱有章,益明国制,俭奢中节,可阜民财。 ②并命中书省定立服色等第。
  服色等第中首先规定:蒙古人、充怯薛诸色人等不在禁限。惟不许服龙凤文。而汉人、高丽、南人等充怯薛者,并在禁限。体现了民族等级的差别。
  其次,职官除龙凤外,一品、二品服浑金花,三品服金答子,四品、五品服云袖带襽,六品、七品服六花,八品、九品服四花。系腰,五品以下许用银,并减铁。其三,命妇,即受有封号的妇女衣服:一品至三品服浑金、四品、五品服金答子,六品以下惟服销金,并金纱答子。首饰,一品至三品许用金珠宝玉,四品、五品用金玉珍珠,六品以下用金、惟耳环用珠玉。其四,庶人、诸色目人中的不在行营帐者,诸乐艺人等衣服:不得服赭黄,惟许服暗花紵丝、丝?绫罗、毛毳,帽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样。首饰许用翠花,并金钗錍各一事,惟耳环用金珠碧甸,余并用银。其五,使人、娼家衣服:皂隶公使人,惟许服?绢。娼家出入、止服皂褙子①。
  此外,元朝廷对娼妓 娼妓之家 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中书省查察而得, 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士庶同着衣服,不分贵贱。
  拟将娼妓各分等第,穿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长亲属裹青头巾,妇女紫抹子,俱要各各常穿戴。仍不得戴笠子,穿金衣服。 ②元朝对娼妓之家的服色规定表明了对娼妓的态度和政策。
  中书省为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又列赏罚声明称: 服色等第,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违者,职官解见任,期年后降一等叙,余人决五十七下。违禁之物,付告捉人充赏。有司禁治不严,送监察御史、廉访司究治。御赐物,不在禁限。 ③
  (三)汉族士庶及平民服饰
  元代汉族士庶与平民服饰基本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遗风。尤其南人服饰,没有因受北方蒙古人统治而改变。但有些杂居区的汉人服饰,不同程度地受到他族的影响。
  ①   叶奕良:《关于中的 质孙服 等的探讨》,《东方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②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42 页。
  ①   《元典章》卷 29 《礼部》卷 1 礼制贵贱服色等第 条,中国书店,第 450页;《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44 页。
  ②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 9,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7页,③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44 页。
  1。头饰男人头饰:元代士庶及平民巾帽也有不同。其中,幞头这一包头巾,不仅官吏贵族所戴,也是士庶及平民百姓的头饰。但质料与形制方面有所不同。
  平民百姓幞头质料,以粗布青纱为主。官员所戴幞头形制与宋代长脚幞头相似,只是展角较偏后,也有用交角幞头。而士庶所戴的幞头,一般多用唐巾。
  唐巾亦称唐帽。元代杂剧中多有描写,如,元代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二折,《中吕粉蝶儿》: 按唐巾将俺这角带频挪。 元无名氏杂剧《硃砂担》,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我将这带鞓来搀,我把这唐巾按。 元无名氏杂剧《蓝采和》,第三折,白: [正末拍板引俫儿上云:]金陵不住,直至汴梁,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撤云阳,腰系编带,舞袖衫长,倒大大来幽静也呵。 上述戏文中所描写的戴唐巾者,不是买卖人,就是士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中所说,唐巾, 非士大夫服也,今率为士人服矣。甚是。元明时唐巾已不是帝王冠了。而是一种各阶层人士皆可戴的头饰。
  抹额,古代汉族男人束额之巾。亦称抹头、包头等。以各色纱绢为巾,裹在头额上。
  在元代,抹额也是男人们所戴头饰之一。元剧《三夺槊》,第二折,《哭皇天》: 来日你若那铁幞头抹额,乌油甲皂罗袍,敢教你就鞍心里惊倒。 《三战吕布》,第三折,白: 紫金冠,分三叉;红抹额,茜红霞;绛袍似烈火,雾锁绣团花。 《小尉迟》,第二折《醉春风》: 我与你忙上铁幞头,紧拴了红抹额。 可见抹额是元代男人中官员或武士的服饰。
  磕脑,元代男人裹头的头巾,抹额之属。亦作搕脑。
  《盛世新声?亥集》、小令《庆东原》: 宽穿领布袍,歪戴顶磕脑。 戏文《张协状元》八: 有采时提一两个大虫,且落得做袍搕脑。 有时作 虎磕脑.如《哭存孝》二《尾声》白: 将我虎皮袍,虎磕脑、铁燕挝与邓夫人,就是见我一般也。 《张协状元》一,《犯思园》白: 如何打扮?虎皮磕脑虎皮袍,两眼光辉志气豪。虎磕脑 ,用虎皮制成的磕脑,多为武士所戴。孤本《哭存孝》,记有 虎磕脑盔.更是武林壮士头饰。
  妇女化妆及其头饰: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载,元代妇女用一种 发■ 泽润头发,这种 发■ 粘性强,须用水浸洗才能解梳。同书卷九又载,元代妇女还用一种 面花子 的化妆品饰面。
  元代贵妇中有戴花钿(diàn)的习俗。花钿,古代妇女妆饰,亦称花钗,花胜。以金玉、杂宝做成各种花形,或饰发,或贴于额头。
  元杂剧《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上马娇》: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①同剧第二本,第三折《新水令》: 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污。则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 ②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1980年,中华书局,第 261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1980年,中华书局,第 280页。
  元剧《张生煮海》,第一折《油葫芦》: 风■仙袂绛绡红,则我这云鬟高挽金钗重,蛾眉轻展花钿动。 ③《词林摘艳》卷四唐以初散套《点绛唇?漏尽铜龙》: 钿窝儿里粘晓翠,腮斗儿上晕春红,包藏着风月约,出落着雨云踪。 上述戏文中的 钿 为 花钿 的简称。钿窝,贴钿花的地方。从上举例可知,元代贵族妇女所戴花钿有 翠花钿 、 双蛾花钿 、 晓翠花钿 等多种式样。
  元代妇女戴一种叫做头面的头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条: 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
  之类。 可见宋时已有此头饰。从戏曲文学作品的描写来看,元代贵妇多戴此饰。
  元杂剧《鲁斋郎》,第一折《油葫芦》: 逼的人卖了银头面,我戴着金头面。 ①杂剧《刘弘嫁碑》,第二折,《幺篇》白: 金银玉头面三副,不少么?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元和令》白: 但你妹子那里人情去,穿的那一套衣服,戴的那一副头面,替你妹子提领系,整钗镮.②《后庭花》,第一折《金盏儿》白: 你把你那饰头面都拿下来与我,放你两个放走了罢。……李顺,你看这钗镮头面咱。 《百花亭》,第三折《酷葫芦》白: 解元,妾身只有这付金头面,钏镯俱全,与你做盘缠去。 我们从上几则举例可知,元代妇女所戴头面是金银或玉质的;头面与钗镮是相配的,头戴头面,以钗镮簪之。
  元代妇女也戴包髻,缀璎珞。包髻,古代妇女用来兜髻的头巾。将头发挽结于头顶曰髻。宋元袭五代之风,尚高髻。因而需用包髻。璎珞,亦称缨络。古代一种用珠玉贯串而成的装饰品。贵族妇女缀于领部,当时文献中经常与妇女包髻同举①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折桂令》: 他是不曾惯傅粉施朱,包髻不仰不合,堪画堪图。 ②贾仲名撰杂剧《金安寿》,第三折,《双雁儿》: 团衫缨络缀珍珠,绣包髻鸂鶒(xīchì)袱。 ③元杂剧《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齣[裴女唱:]《赚煞尾》: 我按不住风流俏胆,连理枝头谁下看,对菱花接上瑶簪,过得南山,则少个包髻团衫。 ④
  ③   《元曲选》,第四册,第 1704 页。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845页。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 195页。
  ①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110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89 页。
  ③   《元曲选,》,第三册,第 1100 页。
  ④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 667页。
  2。衣服元代汉族士庶及平民衣服种类以及式样、色彩极为丰富,这里仅介绍其中的有些内容。
  团衫:本是北方蒙古、女真传统服饰。在元代贵贱通服。陶宗仪云: 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唯处子则不得衣焉。 ⑤处子,即处女。《金史?舆服志》: 女真妇人,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后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 这是女真式团衫。在元代,团衫,即袍,成为各族通服。而包髻,缨络、团衫则汉族妇女盛饰而被人们所青睐。
  有趣的是按元代礼俗,娶妾订婚礼品中须有包髻、团衫、绣手巾。
  元杂剧《望江亭》,第三折,《调笑令》白: 许你和张二嫂说:大夫人不许他,许他做第二个夫人,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 关汉卿杂剧《调风月》,第一折《尾》: 你可休言无信,[云:]许下我包髻、团衫、?(ch6u,同 绸 )手巾,专等你世袭千户的小夫人。 上盖:是元人上身外衣,它是一种比较体统、华美的服饰。元代文学作品中有描写,如:元无名氏杂剧《陈州粜米》,第三折,《梁州第七》白: [旦儿云]:好老儿,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来。与你做一领硬挣挣的上盖,再与你做一顶新帽儿,一条茶褐绦儿,一对干净凉皮鞋儿。 元代很多地方男女老少都穿用汗衫。亦称汗替、汗塌。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五: 汗塌,衬衫也。 《事物纪原》: 实录曰:汉高祖与项羽战争之际,汗透中单,遂有汗衫之名。在元代汗衫、汗塌同指一种汗衣。
  元剧《林乐堂》,第二折《乌夜啼》: 请同知自向跟前望,夫人为甚么汗塌泾残妆。 《词林摘艳》卷一,刘庭信小令《醉太平?走苏卿》: 破荷叶庶着歪靴靿,旧汗替绞了杂毛套,油手巾改做布裙腰,这的是子弟每下稍。 《董西厢》卷七《越调?雪里梅》: 一领汗衫与裹肚非足取,取是俺咱自做。 上述实例说明汗衫是元代各阶层人士内衣。
  背子:亦称背搭、背褡、背心、坎肩,是元代流行的一种无袖短衣。
  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煞尾》,你不肯顶簪冠披鹤氅闲遥遥。……
  则要你穿背子、戴冠梳。 ①《度柳翠》,第三折《满庭芳》: 你早则轮回也那绣衣、你和这衫儿永别,将背子道个安置。 ②《赵礼让肥》,第一折《后庭花》: 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 从上述几则实例来看元人所穿背子,是与 簪冠 、 鹤氅 和 绣衣 形成鲜明对照的 破背褡.但也有质料华丽,制作讲究的背子。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云: 今背子为妓妾辈常服,良贵唯燕亵服之,乃元、明时乐伎所著卑褙遗制。 元廷规定 娼家出入,止服皂背子 ,但未规定质料和式样、装饰。
  元代士人或平民,冬季服装多是布袍或皮棉袄子。元剧《刘行首》,第二折《笑和尚》 嗤嗤嗤扯碎布袍,支支支顿断麻绦。 ③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一 贤孝: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胞,则凡上盖之服或可曰袍。 这里所说的布袍为单布袍,冬季布袍为夹的或加棉之袍。
  ⑤   《南村辍耕录》卷 11贤孝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40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326 页。
  ②   同上书,第 1347 页。
  ③   同上书,1326页。
  元人所穿的袄子,是蒙汉各族人民通用之服饰,蒙古语称dahu(搭■)。
  清翟灏《通俗编》: 俗谓皮衣之表里具而长者曰搭■。 这里所言搭■,即皮袄。元剧《生金阁》第三折《牧羊关》白: 孩儿,吃下这杯酒去,又与你添了一件绵搭■么? 可见元人所穿的袄子是皮质的和绵布的。
  唐裙:元代妇女服饰,多效唐,是元代妇女通用服。唐裙即一例。
  《太平乐府》卷五,赵显宏小令《刮地风?别思》: 人比前春瘦几分,掩过唐裙。 ①同书卷七关汉卿散套《斗鹤鹑?女校尉》: 款侧金莲,微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舞袖低垂。 ②《阳春白雪》后集五,无名氏散套《风入松?詠金莲》: 微露金莲唐裙下,端的是些娘大,刚半札。 上述举例说明,唐裙在元代妇女中颇流行,并且以 金莲唐裙 为妇女美的标准。近年出土的唐永泰公主墓中壁画上的众妇女,均穿长裙、拖地,上系于腰的上部。这就是唐裙。
  元代妇女不分贵贱皆系一种兜肚。亦称抹胸、裹肚。《清稗类钞?服饰类》中称: 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尺方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 《元诗选》载宋无诗《鲸背吟乳岛》: 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 鸡头肉,指妇女之乳,始于唐杨贵妃。说明抹胸是妇女胸间小衣。
  元代妇女所系裹肚分里外两种。上述宋无诗描写的是里裹肚,一般都用布料做成。元杂剧《拜月亭》第一折《醉扶归》: 都绷在我那睡裹肚薄棉套里,我紧紧的着身缚。 此亦其例。系在衣服外面的裹肚,用绸、绫、布等料做成,多绣有各种图案,元杂剧中多有描写:元剧《后庭花》,第二折《牧羊关》: 你为我置一顶纱皁头巾,截一幅大红裹肚。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么编》白: 书却写了,无可表意。只有汗衫一领,裹肚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琴童,你收拾得好者。 这些戏文中描写的是系在外面的裹肚无疑。
  元代的普通妇女一般都系腰裙,亦称裙腰儿。这是一种半边裙子。
  元剧《调风月》,第一折《尾》: 休交我逐宵价握雨携云过今春。先交我不系腰裙,便是半簸箕头钱扑个復纯,交人道眼里有珍,你可休言而无信。 同剧第二折《尾》: 本待要皂腰裙,刚待要蓝色髻,则这的折桂攀高落得的。(交,教之别字)
  《董西厢》卷五《大石调?玉翼蝉》: 乎摸着裙腰儿做势煞。 上述戏文中的描写都说明,腰裙是元代劳动妇女的常服。
  3。鞋类元人的鞋有很多种。而且因民族、地域以及人们地位、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北人多穿靴,而内地人民以鞋为主。靴次之。
  鞋,内地汉人的鞋类中有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缠足妇女所穿的 半弓 和非缠足妇女穿的靸鞋等。农夫耕作时穿屝、屦(jù)、橇等各种鞋。
  ①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第 211页。
  ②   同上书,266 页。
  皮鞋布鞋,分冬季穿的和夏季穿的。夏季的叫 凉鞋.元剧《陈州粜米》,第二折《梁州第七》所记 干净凉皮鞋儿 即是。冬季皮、布鞋多见于官服,此不赘。元人中多流行的兀剌靴是来自北族的皮质或布质足衣。兀剌靴对内地汉族的影响,前已述及,在此亦不赘。
  八答麻鞋,亦称八答鞋、八踏鞋。元平民或道人隐士多穿之。这是一种有耳穿孔的麻鞋。
  元杂剧《黑旋风》,第一折《滚绣球》白: 你这般茜红巾,腥衲袄、干红褡膊、腿绷护膝、八答麻鞋、恰便似烟薰的子路,墨染的金刚。 ①元剧《硃砂檐》第二折《隔尾》、《玩江亭》,第二折、《女贞观》,第一折《么》中皆有所描写,足以证明八答麻鞋在元代流行广。至于该鞋名,可能是穿这种鞋走路着地时发出 八答、八答 地声,故名。《水浒》第二十回: 身穿一领黑绿罗袄,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 看来腿绷护膝、足蹬八答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装束。
  元代还流行其它各种麻鞋。元杂剧《赵礼让肥》,第一折《后庭花》: 歪蔓笠头上搭,粗棍子手内拿,破麻鞋脚下靸。 靸,穿鞋只套上脚尖,将后跟压倒,拖着走。
  元代非缠足的妇女穿一种无后帮鞋,叫做靸鞋。这种鞋只能套着脚尖穿。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说: 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跟,名曰靸鞵. 妇女非缠足者通曳之。《炙毂子杂录》引《实录》云:靸鞵、舄,三代皆以皮为之,朝祭之服也。始皇二年遂以蒲为之,名曰靸鞵. 二世加风首,仍用蒲。晋永嘉元年用草,宫内妃御皆著,始有伏鸠头履子,梁天监中,武帝易以丝,名解脱履。至陈、隋间,吴、越大行,而模样差多。唐大历中,进五朵草履子。
  据此,则靸鞵之制,其来甚古。 ②从上述记载来看,元代的靸鞵已非宫女之著。
  元代汉族妇女缠足,皆穿弓鞋。《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煞尾》: 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③弓鞋,一般三寸全长,布制,亦有缎制,鞋面多绣花鸟图案,也有作凤头形的。上剧描写的正是凤头弓鞋。
  弓鞋,底中弓起,合于脚骨之裹折者。所以元人又称弓鞋为 半弓.元剧《张生煮海》,第一折《油葫芦》: 袖儿笼,指十葱,裙儿簌,鞋半弓。 ①元代农民所穿的屝、屦、橇等鞋为适合于农耕,便于劳作的足衣。
  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鞋,而履则是用麻编织的鞋。所以元王祯说: 屝,草屦也。屦,麻履也。 ②关于屝,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七称: 蒯菅柔韧自编成,不换仍呼不借名,长问绿蓑衣底著,雨行偏称野夫情。 屝的编织较粗,屦反之。因此王祯云: 今农人春夏则屝,秋冬则履,从省便也。 ③关于履,王祯称: 织麻成屦足相容,嗜好殊非蜡屐同,未拟平生著几緉(liǎng),且凭践履有深功。 ④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688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 18靸鞵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25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301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704 页。
  ②   《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 1981 年 11 月版,第 258、259 页。
  橇,在泥里行走之鞋。它是 制木板以为履,前头及两边高起如箕,中缀毛绳,前后系足底;板既阔,则举步不陷。今海陵人泥行及刈过苇泊中皆用之。⑤可见橇只限于泥土里行走之具。
  4。来自高丽服饰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末年,一度流行一种仿高丽式的衣服、靴帽。关于它的起因,权衡《庚申外史》称: 祁后亦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高丽婉媚,善事人,至则多夺宠。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以故,四方衣服鞋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此关系一时风气,岂偶然哉! ①奇后,指元顺帝皇后完者忽都,高丽人。可见。高丽衣服、鞋帽初起于后妃、贵族,后渐传至民间。对此,《张光弼诗集》卷三《宫中词》亦云: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载,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着过御前来。 此诗句说明, 方领过腰半臂载 为当时元宫流行的高丽衣服式样。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亦云: 杜清碧先生本应召次钱唐,诸儒者争趋其门。燕孟初作诗嘲之,有' 紫藤帽子高丽靴,处士门前当怯薛' 之句,闻者传以为笑。用紫色椶藤缚帽,而制靴作高丽国样;皆一时所尚。 ②说明当时高丽鞋帽衣着流行之势,非同一般。
  ③   同上书第 258、259 页。
  ④   同上书第 158、259 页。
  ⑤   同上书,第 258、259 页。
  ①   任崇岳著:《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 6月版,第 96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 28 , 处士门前怯薛 ,第 346页。
  四、饮食习俗
  在每个民族文化领域中,饮食是最有稳定性和特征性的因素。而有元一代,帝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决定了饮食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但随着国内各民族乃至与外部民族来往的日益密切,各民族饮食习俗相互影响,又呈现出元代饮食习俗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因此要观察元代饮食习俗时,须注意上述两方面。
  (一)蒙古族的饮食
  对古代蒙古人来说,乳类和肉类是他们饮食物的基础。因此,元代蒙古人的饮食习俗仍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但由于元代各民族之间文化联系的加强,蒙古族饮食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我们要观察元代蒙古族饮食习俗时,既要考虑历史传承,又要注意当时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交往的条件带来的文化变迁。
  1。肉类食品元早期蒙古人食品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野兽肉类。一是家畜的肉类。除此之外,有些部落还食用粮食,穷困时也以食野菜度日。南宋使臣彭大雅在他的《黑鞑事略》中写道: 其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彘、曰黄鼠、曰顽羊(原注:其背骨可为杓)、曰黄羊(原注:其背黄尾如扇大)、曰野马(原注:如驴之状)、曰河源之鱼(原注:地冷可致)。牧而庖者以羊为常,牛次之,非大宴,不刑马。火燎者十之九,鼎烹者十二三。 徐霆补注云: 霆住草地一月余,不曾见鞑人杀牛以食。 ①据十三世纪成书的《元朝秘史》一书载,当时蒙古人的饮食物是烤鹿肉,煮腊羊肉,以及猎来的野鸭、河鱼、羊羔、羯羊、山地的羱羊等,穷困时吃野生杜梨、山丁、红蒿、野葱、野韮、野蒜和土拨鼠。又据该书,色楞格河流域的篾儿乞人舂米以食。
  加宾尼谈到蒙古人饮食时说: 他们的食物包含一切能吃的东西。因为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 ②他说,蒙古人吃肉吃得如此之少,其他民族简直难以依靠它生存下去。在吃肉时,他们之中的一个人把肉切成小块,另一个人用刀尖取肉,送给每个人。他们把骨头上的肉吃得一干二净,在骨髓被吸尽以前,他们不允许把骨头丢给狗吃。
  加宾尼说,蒙古人早晨吃些小米稀粥。白天他们就不再吃东西;不过,在晚上,他们每人都吃一点肉,并且喝肉汤。夏天多喝马奶,少吃肉。这里提到的稀粥,即在史料中经常出现的 乳粥.做法是以粮煮粥和以乳汁。
  所以元人有 晨餐乳粥碗生肥 之句。元代中后期在漠南有些地方,蒙古诸部与汉人杂处,其食物以粮食为主,自不待言。
  蒙古狩猎民族由于饲养的牲畜不多,主要以猎获物为食。晚秋季节,牲畜膘肥,人们开始准备冬食,同时将暖季的食肉切成肉条,悬挂之俟其阴干;或用烟熏干,以备食用。
  ①   《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本,第 6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7页。
  在元代,无论是狩猎的或是游牧的蒙古人,缺乏食物时,都以土拨鼠补充。
  土拨鼠,蒙古语为tarbaga,复数为tarbagad。元代汉文文献中塔儿巴合、打剌不花、塔剌不花、塔剌不欢、獭剌不花等译写。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卷三 兽品 : 塔剌不花,一名土拨鼠,味甘无毒,主治野鸡瘘疮,煮食之宜人,生山后草泽中,北人掘取以食,虽肥,煮则无油,汤无味,多食,难克化,微动气。……头骨去下颏肉令齿全,治小儿无睡,悬之头边,即令得睡。 以土拨鼠为食,蒙古旧有此俗。据《元朝秘史》第八九节载,少年贴木真一家穷困潦倒, 打捕土拨鼠、野鼠吃着过活了.《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 二十二年秋,宗王阿只吉失律,诏伯颜代总其军。先是,边兵尝乏食,伯颜……又令军士有捕塔剌不欢之兽而食者,积其皮至万…….塔剌不花不仅是人们缺乏食物时极方便的补充食物。也是元代蒙古人宴席上的珍品。当时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雍熙乐府》卷七哨遍打围套: 打剌米浑托中放着打剌不花,从头儿吃罢,从头儿把…… 同卷又: 酥泛洒银瓶锣锅里旋,盐烧肉钢签炭火上叉,打剌酥、哈剌扑哈、土思胡先把,蒙赤兔忙拿。 打剌酥即酒。 哈剌扑哈 、答剌扑哈之讹。打剌不花也是元代祭祀用品之一。《元史》卷七四《祭祀三》: 牲斋庶品……至元十七年,始用沅州麻阳县包茅、天鹅、野马、塔剌不花(原注:其状如獾)、野鸡、鸧、黄羊、胡寨儿(原注:其状如鸠)、湩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 , 鲤、黄羊、塔剌不花,冬季用之。 野菜: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前,除少数部落之外,皆无蔬食,要说吃菜蔬,那就是山韮(qaliiarsun)、野韮(mangkirsun)、红蒿(südün)、狗舌草(C   iC   igina)、山丹根(jaugasun)等野菜。拉施特《史集》中也说:此地之根名曰速都孙。速都孙即sudun。据《元朝秘史》第七四、七五节,贴木真父亲被害后,百姓四散,家境贫困,吃上述野菜及野果度日。在此虽有文学作品夸张之嫌,但这确实反映了当时蒙古人穷困时以野菜为食,尤其是征战中乏食,以野菜充饥,以渡难关,是常事。《元史》卷二七《伯颜传》言: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边兵尝乏食,伯颜令军中采蔑怯叶儿及蓿敦之根贮之,人四斛,草粒称是,盛冬雨雪,人马赖以不饥。蔑怯叶儿、蓿敦 即《元朝秘史》等七四、七五节中所说的 忙吉儿速 和速敦.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菜品 条中罗列了元人蔬菜品种四十六种,其中的山丹根等是蒙古人常食的野菜种类。
  2。乳类饮食物元代蒙古人的乳类饮食,无非是他们所饲养的牛、马、羊、骆驼等家畜的乳类加工的饮食物。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写到,当时蒙古人的饮食物为 马乳与牛羊酪.马湩是元代蒙古人最主要的饮料,牛、羊、骆驼乳次之。还有牛、羊、驼乳加工的乳制品,也是他们的补充食品。
  马乳:汉文史料中有时称作 马湩.赵珙《蒙鞑备录?粮食》: 鞑人地饶水草,宜羊马,其为生涯,只是饮马乳;以寒饥渴。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出入只饮马乳。 加宾尼也在《蒙古史》中说: 如果他们有马奶的话,他们就大量喝它。 马奶分生马奶和熟马奶两种。生马奶蒙古语中称sün,《元朝秘史》第八五节作 循 ,旁译为 生马奶子.熟马奶子蒙语叫做esüg。《元朝秘史》作 额速克.蒙古人的取马奶的过程,鲁不鲁乞在《东游记》中写到: 他们在地上拉一根长绳,绳的两端系在插入土中的两根桩上。在九点钟前后,他们把准备挤奶的那些母马的小马捆在这根绳上。然后那些母马站在靠近它们小马的地方,安静地让人挤奶。如果其中有任何母马太不安静,就有一个人把它的小马放到它腹下,让小马吮一些奶,然后他又把小马拿开,而由挤奶的人取代小马的位置。就这样,当他们收集了大量的马奶……倒入一只大皮囊里…….这些刚挤下来的马奶即生马奶- sün。《黑鞑事略》亦云: 手捻其乳曰泲。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 徐霆补注: 霆常见其日中泲马奶矣。
  亦常问之,初无拘于日与夜。泲之之法,先令驹子啜,教乳路来,却赶于驹子,人自用手泲下皮桶中,却又倾入皮袋撞之。寻常人只数宿便饮。 这种马奶显然是属于熟马奶,即 额速克.如前所述,esüg一词在《元朝秘史》中数度出现。第八五节:锁儿罕失剌 家的记号,是把鲜马奶子灌到[盛]酸马奶子[皮囊]里,从夜间一直拌搅到天明。 ①额速克,酿制时撞挏次数时间的不同而其性味大不相同。徐霆在《黑鞑事略》中说: 初到金帐,鞑主饮以马奶,色清而味甜,与寻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者大不同,名曰黑马奶。盖清则似黑。问之,则云:此实撞之七八日,撞多则愈清,清则气不膻。只此一次得饮,他处更不曾见,玉食之奉如此。 按蒙古语黑为kara,马奶为额速克, 黑马奶即karaesüg。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六《行帐八珍诗》序: 麆沆,马酮也。汉有挏马官。注曰:以韦革为夹兜,盛马乳挏治之,味酢可饮。 麆沆,即黑马奶之属。
  鲁不鲁乞在《东游记》中说蒙古人喜欢用马奶作的饮料忽迷思和哈剌忽迷思,即黑忽迷思。马可波罗也在他的游记中说,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kos-mos)。对于忽迷思的酿制方法及其性味,鲁不鲁乞在他的游记中有详细的载录。他说,他们 就把奶倒入一只大皮囊里,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开始搅拌,这种棒的下端像人头那样粗大,并且是挖空了的。当他们很快地搅拌时,马奶开始发出气泡,像新酿的葡萄酒一样,并且变酸和发酵。他们继续搅拌,直至他们能提取奶油。这时他们尝一下马奶的味道,当它相当辣时,他们就可以喝它了。在喝马奶时,感到像喝醋一样刺疼舌头;喝完以后,在舌头上留有杏仁汁的味道,井使胃感到极为舒服。它甚至使那些不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头脑的人喝醉了。它也非常利尿。 有关哈剌忽迷思(karakomos)的酿制,鲁不鲁乞写到: 为了供贵族们饮用,他们也用这种方法酿造哈剌忽迷思,即黑忽迷思。马奶是不凝固的。……他们酿造黑忽迷思时,搅拌马奶,直至奶中所有的固体部分下沉到底部,像葡萄酒的渣滓那样,而纯净的部分留在上面,像乳清或白色的发酵前的葡萄汁那样。渣滓很白,这是给奴隶们吃的,它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
  纯净的液体则归主人们喝,它无疑是一种非常好喝的饮料,并且确实是很有效力。 ①《道园学古录》卷二三《句容郡王世绩碑》: 世祖皇帝西征大理,南取宋,其种人(按,指钦察入)以强勇见信,用掌畜牧之事,奉马湩以供王食,马湩尚黑者,国人谓黑为哈剌,故别号其人哈剌赤。 《元史?土土哈传》:钦察部班都察 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曰哈剌赤。黑马乳 ,即鲁不鲁乞所说的黑忽迷思或哈剌忽迷思。哈剌忽迷思与esüg相同。
  ①   札奇斯钦译文,见《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第 92 页,台湾。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17页。
  牛乳:牛奶是元代蒙古人中仅次于马奶的饮食物。牛乳的吃法很多。鲁不鲁乞说: 从牛奶中,他们首先提取奶油,然后把奶油完全煮干,然后,把它收藏在羊的胃里,这种羊胃,是他们保存起来专作此用的。他们不在奶油里放盐,然而由于煮过很长时间,它并不变坏。他们把它保存起来,以供冬季食用。 蒙古人从牛奶中大量提取奶油。其方法是用一根特制的棒——搅拌杵(bligür)搅拌牛奶。已提取奶油的牛奶叫做airan①,这种奶很酸。他们用airan作一种叫做格鲁特的食品。对它的制法,鲁不鲁乞记述到: 提取奶油后留下的奶,他们让它尽量变酸,然后煮之使成为凝固的奶块,又置于阳光下晒干,这样它就坚硬如铁渣一般,他们也把它收藏在袋子里,以备冬季食用。在冬季缺奶时,他们把这种酸奶块(他们称之为格鲁特grut)放在皮囊里,倒入热水,用力搅拌,直至它溶化于水,结果这水就成为很酸的水,他们就喝这种水来代替奶。 ②马可?波罗也说 他们还作一种干燥的固体奶块,随身携带,充当食物,它的制法如下:先将乳煮开,取出浮在上面的乳脂,放在另一个器皿里做乳油,因为这种乳脂留在乳中乳就不能干燥。把已取出乳脂的乳,晒干后就成为上述干燥乳块。行军时,他们每人带十磅在身边,必要时,早晨将半磅放进装葡萄酒用的小革袋里,加上适当的水挂在马鞍上。这样随着马的步伐搅拌革袋中的奶块溶解,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倒出来饮用。 ①这种奶块就是鲁不鲁乞所说的格鲁特,但从取出乳脂到制作奶块的过程与上述方法有所不同②。可见元代蒙古人作格鲁特有两种方法。
  驼乳:元代蒙古人饲养骆驼,又吃驼乳,普兰诺?加宾尼说: 他们也喝母羊、母牛、山羊,甚至骆驼的奶。 ③他把驼乳排最后。其实,驼乳是营养极丰富的饮料原料。同其它家畜奶一样,蒙古人用驼乳作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用骆驼乳作出来的奶制品,呈琥珀色,营养丰富,并且不易变硬,长期保存鲜嫩。
  《元史》卷一六九《谢仲温传》: 己未(1259年),大军围鄂,令督诸将。时守江军士乏食,仲温教之罾鱼,以充其食,帝喜谓侍臣曰:' 朕思不及此。饮以驼乳,他日不忘汝也'. 可见,当时驼乳是很贵重的饮料。
  元代蒙古人称驼乳为airan或airag④。《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 尚舍寺,秩正四品。掌行在帷幙帐房陈设之事,牧养骆驼,供进爱蘭乳酪。 爱蘭 即airan。
  元代蒙古人一直把驼乳当作贵重饮料,由上层贵族飨用,而且他们认为,驼乳能防病治病,益于健康。元代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卷三: 驼乳(原注:系爱剌),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壮筋骨,令人不饥。 爱剌,即 爱兰 或 爱亦剌黑.
  ①  airan,即 airag. 元代蒙古人称驼乳为 airan或 airag. 见本文驼乳条,而突厥语诸语族中 airan是指羊、牛、骆驼乳作的饮料。当时鲁不鲁乞在钦察汗国突厥人中接触到这种饮料,所以他称牛奶作的饮料为 airan. ②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17页。
  ①   マルコ?ホ″- 口《东方见闻録》(1 )爱宕松男译注,平凡社,152页。
  ②   至今蒙古人仍用这些方法取奶油,作格如特(gorot )。
  ③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7 页。
  ④   《华夷译语》饮食门、《卢龙塞略》饮食门均作驼乳为 爱亦剌黑.
  至于蒙古人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匈奴时期,以蒙古诺颜山匈奴贵族墓中发现的茶叶为证。元代蒙古人也部分饮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了各种茶,是乃蒙古皇帝飨用的茶。但元代一般老百姓的饮茶不很普遍。有关入主中原蒙古人的饮茶习俗,在以后章节中介绍。
  3。酒类元代蒙古族喜爱饮酒,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之然。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有四种酒。一是蒙古人自己酿造的马奶酒——忽迷思。其它三种为米酒、葡萄酒和蜂蜜酒。蒙哥汗宫廷中有一精美的酒具,平时把这些酒装在里面,以备饮用。这酒具是 一棵大树,在它的根部有四只银狮子,每一只狮子嘴里有一根管子,通到树顶上,管子的末端向下弯曲。在每一根管子上面,有一条镀金的蛇,蛇的尾巴盘绕在树干上。这四根管子中,一根管子流出葡萄酒,另一根管子流出哈剌忽迷思,即澄清了的马奶,另一根管子流出bai,即蜂蜜酒,另一根管子流出米酒,称为ter-racina。 ①下面我们对这几种酒,略加介绍。
  米酒:蒙古人称darsu- darsun。此语很早见于史书。《元朝秘史》第二八一节作 荅剌速 、旁译为 酒 ,《至元译语?饮食门》,《华夷译语?饮食门》,均同。
  元朝以前,有些靠近内地的蒙古部已经掌握了酿造这种酒的技术。《元史》卷一一八《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传》: 时西北有国曰乃蛮,其主太阳可汗遣使来约。欲相亲附,以同据朔方。部众有欲从之者,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弗从,乃执其使,奉酒六尊,具以其来告太祖。时朔方未有酒,太祖饮三爵而止,曰:' 是物少则发性,多则乱性。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汪古部首领。
  汪古部为今阴山农耕部落。这里 酒 可能是米酒。 时朔方未有酒 ,似属舛误,如果北方无酒,成吉思汗对 酒 如此了解如何解释呢!
  成吉思汗以后的蒙古帝王贵族中嗜酒成瘾者大有人在。《元朝秘史》第二八一节: 斡歌歹皇帝说:' 自坐我父亲大位之后,……差了四件:一件即嗣大位,沉湎于酒。'这里 酒 的原文为 孛儿、荅剌速.斡歌歹汗(太宗)嗜酒,汉文、波斯文史书记述颇多。兹仅举《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 帝素嗜酒,日与大臣酣饮,楚材屡谏,不听,乃持酒槽铁口进曰:' 曲蘖能腐物,铁尚如此,况五脏乎!' 帝悟,语近臣曰:' 汝曹爱君忧国之心,岂有如吾图撒合里者耶?' 赏以金帛,敕近臣日进酒三錘而止。 还有一些史料记述元代蒙古人嗜酒之事。此不举。
  有元一代,darasun,不仅是蒙古人喜爱的一种饮料,而且被内地人民所喜爱。从而该语被汉语借入,作 打剌苏、打剌稣、打辣酥、打剌酥、嗒辣苏、嗒辣酥、打剌孙、答剌苏、答剌孙 等。下面是有关元人饮用darasun,在元文艺作品中的例子。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94页。
  元无名氏杂剧《小尉迟》,第二折,《清江引》: 去买一瓶打剌酥吃着耍。 ①刘唐卿杂剧《降桑椹》,第一折,《金盏儿》白: [王伴哥云:]白厮赖,他四位长者都回去了。俺两个每人再吃两碗回去罢。[白厮赖云:]哥也,俺打剌孙多了您兄弟莎搭八了,俺牙不、约儿赤罢。 ② 牙不 、 约儿赤 系蒙古语,皆为 走 之意。
  关汉卿杂剧《哭存孝》,第一折,白: [冲末净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着吃,喝的莎培八,跌倒就是睡 ③。米罕、抹邻、弩门、速门、撒因均系蒙古语,分别为miqan(肉)、morin(马)、nomun(弓)、sumnn(箭)、sayin(好)之音译。
  《词林摘艳》卷三无名氏散套《哨遍?鹰犬从来无价》: 盐烧肉钢签炭火上叉,答剌苏俺吃剌。 元代文学作品中此类例子很多,此不俱举。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作品中不少是取材于前代或非蒙古人的生活。但作品中的主人公饮darasun,讲蒙古语。说明元代各族间文化联系的密切以及darasun对其他民族的影响。
  darasun酒也是元宫廷主要御酒之一。因而元宫中专设掌管darasun之官。
  《元史》卷八《舆服志?仪卫》,殿上执事条: 酒人凡六十人,主酒二十人。 原注: 国语曰答剌赤。 又卷九九《兵志?宿卫四》怯薛: 掌酒者曰答剌赤。 答剌赤,即darasuC   i(答剌速赤)之略语。答剌速赤之官曾与博儿赤等官一道授符①。足见帝王贵族喜欢饮用daradsu酒。
  葡萄酒:蒙古人饮用葡萄酒,初见于《元朝秘史》第一八一节。十三世纪蒙古人称葡萄酒为 孛儿.鲁不鲁乞说蒙古人有四种酒:葡萄酒、米酒(terracina),哈剌忽迷思和蜂蜜酒(bal)②。说明葡萄酒一直是蒙古人的主要饮料之一。但加宾尼和鲁不鲁乞都说,当时的蒙古人葡萄酒都是 从遥远地区运送到他们那里.在元代,葡萄酒作为宫廷饮膳,被蒙古皇帝及贵族饮用,称为法酒。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 法酒 : 每发于冀宁等路造葡萄酒。
  八月至太行山中,辨其真伪,真者不冰,倾之则流注。伪者杂水即冰凌而腹坚矣。其久藏者,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冰而此不冰,盖葡萄酒之精液也。饮之则令人透液而死。二三年宿葡萄酒,饮之有大毒,亦令人死,此皆元朝之法酒,古无有也。 法酒,相对私酒而言的。法酒是按照官方定的配方比例釀造的酒。在元代作为法酒,葡萄酒在山西太原等地(冀宁路)釀造。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葡萄酒,益气,调中,耐饥,强志。酒有数等,有西番者有哈剌火者,有平阳太原者其味都不及哈剌火者田地酒最佳。 ①哈剌火者,即哈剌火州,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此地自古盛产葡萄,味美甜香,是葡萄酒极好原料。所以山西等地产葡萄酒皆不及哈剌火者葡萄酒。至此,葡萄酒就不只是蒙古人喜爱的饮料,而且全国各地都普遍流行,并传至今天。
  除上述几种酒类之外,元代蒙古人中还有蜂蜜酒和阿剌吉酒。阿剌吉酒,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去介绍。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517页。
  ②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第二册,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426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42 页。
  ①   《元史》卷 10 《世祖本纪》七,第 201页。
  ②   《出使蒙古记》,第 172页。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16页。
  (二)汉族饮食习俗
  元代内地汉族的饮食同样继承了中国古代饮食习俗的主要传统。保持定居农业民族饮食文化的各种特征。但由于蒙古、色目各民族大量移居内地,带进了他们各自饮食风习,对汉族传统饮食习俗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元代宫廷饮食习俗的影响日甚。就以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中所记几百种食品中,不仅记录了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食品,而且更多的是华夷兼容的食品新品种,极大的丰富了汉族传统饮食习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内地人民饮食习俗,文献中虽记述,但一鳞半爪,无法看清其全貌。因此我们的介绍只能在所掌握的资料范围之内,力图勾勒出元代汉民族饮食习俗及汉族与其他民族间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
  1。面食品元代汉族人民的主要食品中面食占很大比重。其中包括面、馒头、饼、饺饵(角儿)等很多种类。
  面:汉族及有些少数民族传统面食,元代亦流行,品种也多。就仅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就记有乳饼面、鸡头粉撧面、春盘面、皂羹面、山药面、挂面、经带面、羊皮面等。其中汉族传统面食者居多。此外其它文献又记述了拖面、细索面等多种面。
  春盘面,对人体有 补中益气 之作用。原料为白面、羊肉、羊肚肺、鸡子、生姜、韮黄、蘑菇、台子菜、蓼牙、胭脂等。其作法:把白面和好细切成面,用其它佐料做汤,下面,次下胡椒、盐醋调和而食。
  春盘面是汉族传统食品与元代少数民族食品结合而成的一种面食。羊肉、羊肚肺是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重要食品原料。而白面、鸡子、生姜、韮黄、蘑菇等是内地汉族人民的主食、副食原料。并且 春盘 是古代汉族岁时节物,流行较广。每逢立春日,人们用生菜、水果或其它食品置于盘中为食或相赠。可见,春盘面也是元人立春日食用或相赠之食品。
  经带面,《饮膳正要》中讲述的经带面是以羊肉、蘑菇等为原料的宫廷膳食。而民间的这种面叫做 经带阔面.元李文蔚杂剧《蒋神灵应》,第一折《尾声》白: 古来自有能征将,谁比我将军快吃食?白米闷饭吃二十碗,硬面烧饼■九十,经带阔面轮五碗,捲煎烂蒜夹肉吃。 经带面,顾名思义,是一种宽边面。经带阔面,尤为宽而粗面,是普通老百姓食品。
  皂羹面,其性能: 补中益气.原料,白面、羊胃子,调料为红面、胡椒、盐醋等。做法:白面六斤,细切面。煮熟洗净的羊胃子,切数块,下调好的汤中熬煎而食。
  羊皮面,是很有特色的一种面。原料中有羊皮、羊舌和羊腰子等。山药面和挂面也是汉族传统面食中做法特殊的食品,主要表现在其副料和调料上。此不举。
  除《饮膳正要》的记述之外,元代各种文献中描述了元人几种面条。如,重罗面,元代人食用的一种细面。
  关汉卿杂剧《蝴蝶梦》第三折《叨叨令》: 叫化的些残汤剩饭,那里有重罗面,你不想堂食玉酒琼林宴。 ①这里把重罗面与 堂食玉酒琼林宴 相提并论,与 残汤剩饭 相对照。晋束皙《饼赋》: 重罗之面,尘飞雪白。 说明重罗面起源之古原料之精美。而重罗之名亦说明此食品的制作程序。可见重罗面非百姓常食。
  细索面,细索,即细条之意。细索面,细长面,元代人传统面食。元无名氏杂剧《谇范叔》第二折,《牧羊关》: 敢怕吃那细索面、醒酒汤,便是油汁水瀽污也何妨。今日个为公子设佳筵,怎倒与小生做贱降。 ②此例说明,细索面可能是一般人生日食品。生日食面条,从古有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 是月巷陌杂卖 条: 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之类。 可见细索粉、细索面之类食品,宋代已有之。
  馄饨,一种薄面皮包馅的食品。汉唐宋几代盛行。元代也流行较广。元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记畅师文: 一日作馄饨八枚,知府早食之。其法每枚用肉四两,名为' 满楪红' ,知府不能半其一。 可见元时馄饨形制与今不同。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 馄饨方 : 乔公仲山,官吏部郎中,好古博雅,仍喜谐谑,所交皆名人才士,公家制馄饨得法,常苦宾朋需索。一日与每客前先置一帖,且戒云:' 食毕展卷。' 既面取视,乃制造方法也。大笑而散。自后无复言矣。 此故事说明,元时馄饨是朝廷官吏或 名人才士 的食品。而且它的制法也不十分普及。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第一卷中记述了鸡头粉馄饨。鸡头,芡之别名,鸡头粉馄饨,芡仁面粉馄饨。其做法: 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右件同熬成汤,滤净。用羊肉切作馅,下陈皮一钱,去白生姜一钱,细切五味和匀。次用鸡头粉二斤,豆粉一斤,作枕头馄饨,汤内下香粳米一升、熟回回豆子二合、生姜汁二合、木瓜汁一合,同炒葱、盐匀调和。 ①这是一种汉族与其他民族食品原料混合而成的宫廷肴馔,因为回回豆子是当时回回地面 种植的一种豆类。羊肉是回回等民族人民喜爱的食品原料。
  饺饵,一种有馅的半圆形的面食。《正字通饺》: 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泾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谈角如矫,因呼饺饵,   为饺儿 可见饺饵亦称粉角或饺儿。今称饺子。
  元人称饺饵为角儿,流行较广。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几种角儿。
  水晶角儿,作馅原料,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生姜。细切原料作馅,与盐酱拌匀,用豆粉作皮包之。水晶角儿皮透明,故名。
  撇列角儿,作馅原料,羊肉、羊脂、羊尾子、新韮。白面作皮。其煮法,鏊(ào音傲,烙饼用平底■)上炮熟.即今河北、辽宁、吉林等地流行的锅贴或锅烙的做法同。把捏起的饺子排于炉上鏊之内,锅热后淋以油、水,熟后连排铲起,翻置盘内,食之。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642页。
  ②   《元曲选》,第三册,第 1208 页。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1 页。
  时萝角儿:馅与撇列角儿相同。把白面、蜂蜜与小油拌入锅内,用滚水搅熟作皮,包馅。煮熟食用。
  饸饹,亦称合酪、合落儿、和饹、合罗、河漏、■■。右代汉族农村一种面食,元代很多地方亦流行。
  元孙仲章杂剧《勘头巾》,第三折,《挂金索》: [带云:]孩儿也,[唱:]你若说实情呵,我可便买与你个合酪吃。……[丑云:]哥,多着些花椒油儿。 ①元剧《西游记》二本三六齣,白: 等他们来家,教他敷演与我听,我请他吃分合落儿。 同折,《收江南》: ■子面合落儿带葱韮。 又,《雍熙乐府》卷六散套《粉蝶儿?悭吝》: 添换上,是荞麦面的饸饹。 我们从上述实例可知,当时饸饹是用■子面或荞麦面做的,做出来上浇花椒油等调味品吃。元王祯《农书》卷二《百谷谱集》, 荞麦 条: 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做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向,供为常食。 ②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载其做法:将钻有六七个小孔的牛角放在汤锅上,挤压事先和好的面团,使其过孔成细条,落入沸汤中煮熟捞出后,再加肉羹之类浇头。
  至元代可能已易牛角为木制床或饸饹机(亦称饸饹床子)。今北方有些地区仍有这种食物和吃法。
  胡饼,汉族民间传统面烙食品。汉代末年已在中国流行。制法出于胡地,故名。在元代,胡饼也是汉族民间常食之一,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描写。
  《西游记》六本二一出,《天下乐》白: 你且卖一百文胡饼来,我点了心呵,慢慢和你说经。 《虬髯翁》第一折《寄行草》: 胡饼也充的俺饥。 从上述例子看出,当时有人以卖胡饼为生,而有些人以吃胡饼充饥。
  说明胡饼是普通人的食物。但胡饼制法与原料等的不同,有时也能够挤入宫廷肴馔之列。如据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元宫廷膳食中有一种叫做 围象 的食品,它的原料为羊肉、羊尾子、藕等十几种。用好肉汤调麻泥、姜末,与原料同炒熟。然后以葱盐调和而成。人们食用时, 对胡饼食之 ,谓之围象。
  烧饼:汉族及有些少数民族人民传统面烙食品。元时流行甚广,与馒头一样是民间最普通食品之一,汉魏时从西域传入中国。曰 胡饼 ,盛于唐,有 蒸胡饼 ,炉焙的称 炉胡饼.炉制胡饼上着芝麻称烧饼。
  元剧《蒋神灵应》第一折,《尾声》白 古来自有能将,谁比我将军快吃食?白米闷饭吃二十碗,硬面烧饼■九十,经带阔面轮五碗,捲煎爛蒜夹肉吃。 元孙仲章杂剧《勘头巾》,第三折《挂金索》白: [正未云:]你这廝不中用,即没合酪,就是馒头烧饼也买几个来可也好那。[丑云:]舅舅你不提这烧饼我就想不起来了。 ①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载录了两种烧饼,一曰黑子烧饼,一曰牛奶子烧饼。
  黑子烧饼,做法:白面,五斤;牛奶子,二升;酥油,一斤;黑子儿,一两,微炒。放盐、碱少许同拌和面作烧饼。牛奶子烧饼做法与上同,只原料中无黑子儿,而以一两微炒茴香代之。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680页。
  ②   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90 页。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1680 页。
  蒸饼,与烧饼一同,从西域传至中国,亦称 炊饼.杨万里《食蒸饼》诗何家笼饼须十孚,肖家炊饼须回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为什么把蒸饼称作炊饼呢?《青箱杂记》卷二: 仁宗庙讳贞(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 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述了蒸饼的做法: ■饼,经捲儿一同:白面十斤,小油一斤,小椒一两,炒去汗,茴香一两炒。右件隔宿,用酵子盐碱温水一同和面。次日入面接肥,再和成面。每斤做二个入笼内蒸。①■饼,即蒸饼。《水浒传》二十四回: 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开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 蒸饼,炊饼,■饼,一物异名。做法皆 入笼内蒸 ,可见其 蒸饼 为正名。蒸饼也是宋、元人 暧女 之品。《东京梦华录》卷五 娶妇 : 三日,女家送彩段,油蜜蒸饼,谓之蜜和油蒸饼。其女家来作会,谓之暧女。 《侯鲭录》卷三: 世之嫁女,三日送食,俗谓之煖女。 煖女,即暧女。
  旋饼,亦称春饼,汉族岁时传统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把调就的面糊,在平底■上一旋转而成之饼,其薄如纸,故亦谓之薄饼或单饼。元时民间亦流行。
  元杨文奎杂剧《儿女团圆》,楔子,白: [福童云:]老社长,你若过去见了俺叔叔,只说这家私亏了韩大(按,福童之父),我便买羊头打旋饼请你。……[社长云:]孩儿,家私都是你拿了也。羊头薄饼将来我吃。[净打社长科云:]老弟子孩儿,有甚羊头薄饼,不得工夫买哩,改日请你吃罢。 ①此例中前言旋饼,后言薄饼,证明旋饼亦称薄饼。
  元无名氏杂剧《神奴儿》,第二折,《牧羊关》: 你害渴时有柿子和梨儿,害饥时有软肉也那薄饼。 旋饼也是宋元时立春之食品。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引唐阙名《四时宝镜》: 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明清亦有此俗。元前代后世皆有此俗,元亦有此俗无疑。
  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载了一些元时饼类,诸如肉饼儿、渴忒饼儿、官桂渴忒、荅必纳饼儿、橙香饼儿等。多为少数民族特色食品。
  总之,在元代各族人民中流行很多种类的饼类食品。它们是普通百姓的主要食品之一,难怪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写到: 都中经纪生活匠人等,每至晌午以蒸饼、烧饼、软■子饼之类为点心。 馒头:我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用面粉加水发酵蒸熟。其形圆而隆起。
  本有馅。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 馒头 条,馒头起源于三国时期武侯诸葛亮。
  据文献记载,馒头是元代汉族民间最普遍的面食之一。元代文学作品中对馒头的描写,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作品中描写穷苦人用馒头祭祖的场面。
  此不一一举例。
  ①   《饮膳正要》卷 1,《聚珍异馔》,第 98 页。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455页。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就记载了仓馒头、鹿奶肪馒头、茄子馒头、剪花馒头等几种馒头。仓馒头,细切羊肉、羊脂、葱、生姜、陈皮等原料与盐酱等调料拌合作馅;鹿奶肪馒头主要以鹿奶肪、羊尾子为馅;茄子馒头以羊肉、羊脂、羊尾子和嫩茄子为馅。上述两种馒头调馅法与仓馒头同。皆亦白面作皮。剪花馒头做馅。原料为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做馅法也同于上述。但把馒头包好后,用剪子把馒头剪雕成各种花样,并以胭脂染花,蒸熟食用。从这些说明中可知,元时馒头有馅。
  上述几种馒头都以羊肉、羊脂为馅,表现了北方游牧民族食物的风俗。
  并其花样、调味品之多,是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食品所不能比拟的。说明这些食品是元宫廷膳师为上层贵族阶级精心研制的宫廷膳食,与民间流行的馒头在原料和制法上有所差别。
  此外,《饮膳正要》一书中又讲述了天花包子、藤花包子等,其作馅原料与上述馒头无异。做法:把作馅原料细切之后,与盐、酱等调料拌合作馅,用白面作薄皮蒸熟而食。看来元时的馒头和包子的差别在于皮的厚薄和形状的不同。
  荷莲兜子,亦与天花包子相似的食品。其作馅原料,羊肉、羊尾子、鸡头仁、松黄、八檐仁、蘑菇、杏泥、胡桃仁、必思荅仁、胭脂、栀子、小油、生姜、豆粉、山药、鸡子、羊肚肺、苦肠、葱、醋、芫荽叶。制法:馅与盐酱等五味调和拌匀,用豆粉皮包之,入小饭碗内蒸熟。熟后拿出,上浇松黄汁,食之。荷莲兜子,形状像莲瓣包子,故名。
  ■■:这是元代汉族以及其他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面制食品,即今
  馒头之属。又作磨磨、
  、■■、波波。元文学作品多有描写:
  马致远杂剧《黄粱梦》,第四折《倘秀方》: [洞宾云:]师父,我讨些茶饭与孩儿吃来。[正末唱:]他怀里又没点点,与孩儿每讨■■。 《酷寒亭》,第二折,《小桃红》白: 你两个且起去揩了眼泪,我买嬷嬷你吃。 《隔江关智》,第三折《醋葫芦》白: 我们荆州一个纸钱买个大嬷嬷。 《词林摘艳》卷一刘庭信小令《醉太平?忆旧》: 白肉面番做了糠磨磨,软羊羹变做了■和和。 上述实例说明元时■■是广大劳苦大众的常食。它与馒头的差异为馒头有馅,而■■无馅。该食品明、清乃至今天仍然是民间常食。现在仍有些地方把馒头叫馍馍或称饽饽。
  2。米食品等元代汉族人民,尤其是南部地区流行米饭。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以及元王祯《农书》中载录的稻米、粳米、粟米、青粱米、白粱米、黄粱米、■米等是元人各种米食的原料。
  元代内地汉族人民中流行的米食种类较多,如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白米闷饭、粳米干饭之外还有北方人的水饭,农村普通百姓的和和饭、喜庆节日食品欢喜团等。还有各种稀饭,即粥。下面对民间有特点的和和饭、水饭、欢喜团儿以及《饮膳正要》中载录的几种粥饭,加以介绍。
  水饭:今北方人,夏季以米煮饭,用冷水泡之,待凉透之后食用,谓之水饭。从元代戏曲作品内容来看,元人中也流行水饭。郑德辉杂剧《伊尹耕莘》,第一折,白: 俺虽是荘农田叟,闲游北疃南荘. 新捞的水饭镇心凉,半截稍瓜蘸酱。 ①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写到: 都中经纪生活匠人等,……
  早晚多便水饭。人家多用木匙,少使筋,仍以大乌盆大杓就地分坐而共食之,菜则生葱、韭蒜、酱、干盐之属。 看来,水饭加稍瓜、生葱、韭蒜蘸酱,是元代北方普通百姓喜爱的食品之一。
  我国南方人称粥为水饭,清翟灏《通俗编?饮食?水饭》: 《周礼》浆人注:' 凉兮寒粥若糗杂水也。' 按凉兮,江北所谓膏梁水饭即此。 古人不仅食用这种水饭,而以此为祭品。据文艺作品中的反映,元代有此俗。
  元无名氏杂剧《赚蒯通》,第二折,《么篇》,白: 既然如此主意要去,令人与我将的那纸钱、水饭过来。[卒子云:]理会的。[卒子拿纸钱水饭当面前祭科]。[正末唱:]《快活三》,我为甚的■一碗浆饭水,浇一陌纸钱灰,则为咱行军数载不相离。……[韩信云:]蒯之通,你敢风(疯)了你,怎生将纸钱水饭在我跟前烧泼,可是为何? ①可见,水饭不仅在元人中流行并且用它来祭祀亡灵。
  欢喜团儿:用糯米制成的一种食品,制作和食用欢喜团,是汉族民间的一种岁时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元剧《鸳鸯被》,第三折,《么篇》白: 如何受不过苦楚,不怕他不随顺我,我买欢喜团儿你吃。 又《五马破曹》,第一折,《鹊踏枝》白: 好老叔,开个路儿,我家去也,改日再来和你睹欢喜团儿耍罢。 据记载,欢喜团是新年时飨众之食物。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吉祥之意。
  其制法:取净白糯米若干,在数九寒天蒸熟,冻散,炒之使米膨胀,春节期间以饴糖掇炒米,使之成团。
  粥饭,米粥是元代北方各族人民的主要饮食之一。当时蒙古人虽然很少吃干饭,但早餐须有稀粥。此风又带进元宫廷,乃至中原。《饮膳正要》一书中,干饭、闷饭载录无几,而多记稀粥为证。该书中有乞马粥、汤粥、粱米淡粥、河西米粥、生地黄粥、华拨粥、良姜粥、鸡头粥、桃仁粥、萝卜粥、小麦粥、荆芥粥、麻子粥等近二十种粥饭。
  乞马粥、河西米粥,系当时回回等民族的饮食习俗有关,另述,而汤粥、粱米淡粥是当时汉族民间粥类无疑,其原料单一,做法简单。而羊骨粥之类十几种粥饭则是宫廷高级营养佳肴。其原料,除各种米之外,有羊骨、猪肾、羊肾以及枸杞、山药、桃仁等天然补品。所以忽思慧把这些稀粥列于 食疗诸病 之属。
  汤食:元代内地人民饮食中汤类食品占很重要的地位。种类也多。仅《饮膳正要》一书中载录的汤类食品达三十多种。其中除回、蒙等民族人民传统汤食以外,很大一部分是汉族传统汤类,如鲤鱼汤。其中有一部分是元代各族人民汤食文化交流的新产物。有一些是忽思慧自己研制的新汤食。如炒狼汤就是一例。他说: 古《本草》不载狼肉,今云性热治虚弱,然食之未闻有毒。今制造用料物,以助其味,暖五脏温中。 ①炒狼汤,狼肉以外的原料为草果、胡椒、哈昔泥、华拨、缩砂、姜黄、咱夫蓝,它们的作用是以助狼肉味性。
  ①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 516页。
  ①   《元曲选》,第一册,第 74 页。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7月版,第 71 页。
  《饮膳正要》一书第二卷载录了五味子汤、人参汤、仙术汤、杏霜汤、四和汤、枣姜汤、茴香汤、破气汤、白梅汤、木瓜汤、桔皮醒酲汤等各种汤食。这些汤类主要是为补助治疗各种疾病,强身健体之疗膳。如五味子汤, 生津解渴,暖精益气 ;杏霜汤, 调顺肺气,利胸膈,治咳嗽 ;破气汤, 治元藏虚弱腹疼胸膈闭闷 ;桔皮醒酲汤, 治酒醉不鲜,呕噫吞酸.羹食类: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述了元人很多种羹类食品。如,河■羹、杂羹、荤素羹、葵菜羹、台苗羹、羊脏羹、羊背骨羹、白羊肾羹、鹿肾羹、羊肉羹、椒面羹、鲫鱼羹、猯肉羹、青鸭羹、野鸡羹、鹁鸽羹、驴头羹、狐肉羹、熊肉羹、羊肚羹、葛粉羹、獭肝羹等。而前五种为以羊肉、羊头、羊肚肺,草果、乞马、陈皮、白面、回回豆子、蘑菇、杏泥、胡椒、豆粉、姜、胡萝卜炒葱以及青菜、芫荽、葵菜、台子菜等蔬菜为原料的食品。这些羹食的性能一般都是补中益气,顺气治癃之类,是日常副食。而后多种羹类则是以羊、猯、鹿、驴、狐、熊、獭等走兽以及鸭、鹁鸽等飞禽和鲫鱼肉、内脏和一些调味品为原料的羹食,其性能力 食疗诸病 ,是宫廷疗膳佳肴。
  在元代,民间还有不少种羹饭。其中和和饭是一例。和和饭是元代农民或下层贫民所食杂菜羹饭。又作和和,意同。元代戏曲作品中多有描写。《村乐堂》第三折,《么篇》白: 着你娘做些酷累来,又是和和饭来。 《雍熙乐府》卷六散套《粉蝶儿?悭吝》: 早饭白粥才食过,到晚来又插和和。 同上: 馒头皮晒作酱,黄叶馅插和和。 《词林摘艳》卷一刘庭信小令《醉太平?忆旧》: 近新来贫病两相磨,怎生般奈何!白肉面番做了糠磨磨,软羊羹变做了虀和和。 从上述诸例可知,它是与白粥、馒头皮、黄叶馅儿、糠磨磨等粗饭淡汤相当的食物。顾学颉等言: 旧时,农村里用极粗劣面粉作糊充饥,这种食品叫做: 糊糊 (hùhu),与' 和和饭' 相类似。和、糊,双声。 ①肉脯:元代已经掌握了加工制作肉脯的技术。肉脯包括牛、羊、鹿等兽肉脯。
  元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白: 渴饮羊羔酒,饮飡鹿脯干。 此例说明鹿脯干是与羊羔酒相提并论的美食。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述了牛肉脯。其性能为治脾胃久冷不思饭食。原料:牛肉,五斤去脂膜,切作大片;胡椒,五钱;华拨,五钱;陈皮,二钱去白;草果,二钱;■砂,二钱;良姜,二钱。制法:细末生姜汁五合、葱汁一合,盐四两,同原料拌匀。腌二日取出,焙干,肉脯就作出。任意食用。
  腊肉:在元代除游牧民族之外,内地定居民族也食用腊肉。
  元武汉臣杂剧《老生儿》,第三折,白: [张郎同旦儿上诗云:]……
  时遇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我将着这春盛担子、红干腊肉,同着社长上坟去。……[引孙上云:]……冬至来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时务。
  你看财主家何等风光。单则我凄凉坟墓,并没甚红干腊肉,并没有甚清香甘露。 ①元杂剧《生金阁》,第一折,白: 下次小的每安排些红干腊肉,春盛担子■儿小鹞、粘竿弹弓、花腿闲汉,多鞁几匹从马,郊外打猎走一遭去。 ②
  ①   《元曲释词》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8 页。
  ①   《元曲选》,第一册,第 377-378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717 页。
  上述例子说明,红干腊肉是元代财主富豪食品。也是清明节祭祖的供品。
  因为红干腊肉既香美可口,又无水分,携带方便,保存期长,也是人们清明寒食节踏青郊游时的理想食品。
  3。饮料元人的饮料也是很丰富的。内地汉人原有的饮料与各入主中原的蒙古、色目人饮料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元代饮料文化,带来饮物习俗的变迁和发展。就酒类而言,元蒙古征服者从西域引进阿剌吉酒及其技术,引起了中国酿造史上的一场革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蒙古、突厥语各民族称烧酒为阿剌吉(araki)就是一例。又如茶叶,内地汉族饮茶风俗,至元尤盛。影响了蒙古等游牧民族,又以这些游牧民族乳汁饮料习俗相结合出现了各种奶茶。诸如此类,实例很丰富。因此我们观察元代饮物习俗时仍从上述几方面去考虑。
  ①茶我国各族人民饮茶风习,源远流长。在元代,不但广大的汉族人民喜饮茶水,北方的蒙古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茶叶成为这些食肉饮乳民族最优良的佐食饮料。
  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我国,茶叶只能产于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元王祯说: 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凡茗煎者择嫩芽,先以汤泡去熏气,以汤煎饮之。……然末子茶尤妙。先焙芽令燥,入磨细研碾,以供点试。凡点,汤多茶少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极匀,又添注入,回环击拂,视其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度。其茶既甘而滑。……蜡茶……择上等嫩芽,细碾入罗,杂脑子诸香膏油,调剂如法。即作饼子制样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漍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异。 ①王祯所列三种茶,是从煎法角度划分的。他又说,这三种茶中, 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 , 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 ;知末子茶煎 法者甚少 ;茗茶煎法极普遍。 今南方多效此法.可见,在元代 茗茶 煎法是一种发展趋势,逐渐渗透到民间和上层饮食习惯中。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又提到了元人饮用的传统的和新发展的茶品种。
  金子茶: 系江南湖州末茶。 即王祯《农书》所记末茶。
  范殿帅茶: 系江浙庆元路造进茶芽,味色绝胜诸茶。 《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亦称 范殿帅茶.紫笋雀舌茶: 选新嫩芽,蒸过为紫笋。有先春、次春、探春,味皆不及紫笋雀舌。 紫笋,宋熊蕾《宣和北苑贡茶录》说, 建(福建建宁)有紫笋而腊面.可见 紫笋是指茶叶的颜色形状.关于 雀舌 ,熊蕃说: 凡茶芽数品,最上如上芽,如雀舌鹰爪。 可见 雀舌 亦指茶叶的形状。
  先春、次春、探春,系紫笋的品种,因为这些品种之采摘时间晚,故 味皆不及紫笋雀舌.川茶、藤茶、夸茶: 皆出四川。 可考者为夸茶。在宋代夸茶是贡茶中的极上乘。《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称 建宁夸茶.关于它的制作,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称, 将已拣热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蜓其上,……。
  ①   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 1981 年 11 月版,第 163页。
  燕尾茶: 出江浙江西.这是熊蕃所指茶芽中的第三品 中芽.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茶芽有数品,……次曰中茶,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一枪两旗,形似燕尾,故名。
  枸杞茶: 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原注:忌与酪同食).这种茶可能是藏族等西域诸民族喜欢的酥油茶发展而来的宫廷御茶。
  香茶:有白茶一袋、龙脑成片者三钱、百茶煎半钱、麝香二钱,拌合研细,再用熬成粥样的香粳米调合成剂,印作饼,犹今砖茶。
  玉磨茶:用上等紫笋与苏门炒米各五十斤,筛净后一同拌和,入玉磨内磨成茶。炒米是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方便食品,可见 玉磨茶 是北方游牧民食物与南方饮物合成的一种宫廷饮料。
  炒茶: 用饭锅烧后,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而成。 忽思慧说: 马思哥油:取净牛奶子,不住手用阿赤(原注:系打油木器也。)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酥油。 ① 马思哥 疑即 乌思哥 之讹。 乌思哥为蒙古语esug~usug之音译。《元朝秘史》第二八、八五节作 额速克 ,《至元译语?饮膳门》作 兀宿 ,系马奶或牛奶同冶而成的饮料。
  在搅拌奶子的过程中提取的奶油称作 乌思哥油 (usug- yintos),其炼取法与上述同。可见炒茶是乃元代蒙古皇帝飨用的奶茶,是今蒙古人喜欢的奶茶之前身。
  兰膏: 玉磨末茶三匙,头曲酥油同搅沸汤点之。 点,即点茶,又说泡茶,注汤于盏中,使茶叶浮起,谓之点茶。《董西厢》卷四《仙吕赏花时》: 只怕我今宵瞌睡呵,先点建溪茶。 《梧桐雨》,第二折《叫声》: 酒注嫩鹅黄,茶点鹧鸪班。 上面例中说的都是点茶习俗。
  酥签: 金字末茶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之。 此茶宋时已有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 是月巷陌杂卖 条作 素签.从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来看,元时亦盛行此品。
  马致远杂剧《岳阳楼》,第二折,《贺新郎》白: [郭云:]师父要吃个甚茶。[正末云:]我吃个酥佥。[郭云:]好紧脣也。我说道师父吃个甚茶?
  他说道吃个酥佥。头一盏吃了个木瓜,第二盏吃了个酥佥。这师父从来一口大,一口小。 ②无名氏杂剧《度柳翠》,第二折,白: [旦儿云:]师父,长街市上不是说话去处,我和你茶房里说话去来。[正末云:]你也道的是。兀的不是个茶房。茶博士,造个酥佥来。 ①上述三种汤煎法,均是在末茶中加入酥油,与枸杞茶一样,反映了我国北方有些民族的饮食特征。
  此外,忽思慧《饮膳正要》中所列茶叶有些是北方本土产的茶种。如,温桑茶: 出黑峪。 黑峪,亦称黑谷。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以北地区,早在金代就有这种茶树。并已设官坊加工制造,但主管官员 不亲尝其味,但采民言为温桑,实非茶也.可见这种作物与真正的茶树是有区别的。但这种植物能够满足当地百姓饮用之需,政府重视了它的种值。
  ①   《饮膳正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影印本,第 115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342 页。
  女须儿: 出直北地面,味温甘。 女须儿,语种、语义不详,想必系北语。 直北 元时指中国北方地区。因为真正茶树不能在直北地区生长,故,女须儿者,应是北方游牧民族权充饮料的一种植物。
  西番茶: 出身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 《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作 西番大叶茶.元时的 西番 指的是今西藏和四川西部广大地区。
  酥油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奶制品,可见西番茶和藏族的关系极密切。
  据忽思慧《饮膳正要》的记载,元时朝野饮用茶叶名目繁多。而且在宫廷中泡茶之水也很讲究。大都之西山 玉泉水,甘美味胜诸泉。 是乃宫廷点茶之水上乘。自至大初邹店井华水最贵重。这里有一段故事: 武宗皇帝幸柳林飞放,请皇太后同往观焉。由是道经邹店,因渴思茶,遂命普阑奚国公金界奴、朵儿只煎造。公亲诣诸侯选水,惟一井水味颇清甘,汲取煎茶以进。上称其茶味特异。内府常进之茶,味色两绝。乃命国公于井所建观音堂,盖亭井上以栏翼之。刻石纪其事。自后御用之水日必取焉。所造汤茶,此诸水殊胜。邻左有井皆不及也。 ①上述文字说明邹店井水是武宗之后诸皇帝时期宫廷主要点茶之御水。
  ②酒类元代酒类很多。除中国传统酒类之外,还有葡萄酒等元代从西域传至中国的新酒。下面介绍几种酒。
  阿剌吉酒:元代蒙古、汉等民族人民喜饮的一种酒。阿剌吉,阿拉伯语arag的音译,烧酒之意。本阿拉伯- 波斯烧酒,元初通过蒙古人传至中国。
  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 法酒,用器烧酒之精液取之。
  名曰哈剌基。酒极浓烈,其清如水,盖酒露也。……此皆元朝之法酒,古无有之。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 米谷品 : 阿剌吉酒,味甘辣,大热有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 阿剌吉,亦作阿里乞、哈剌吉、哈剌基。许有壬《詠酒露次解恕斋韵序》: 世以水火鼎錬酒取露,气烈而清,秋空沆瀣不过也。虽败酒亦可为。其法出西域,由尚方达贵,今汗漫天下矣。译曰阿剌吉云。 有关阿剌吉酒制法:《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集《造曲法》之一: 南番烧酒法(番名阿里乞):右件不拘酸甜淡薄,一切口味不正之酒,装入分一甏,上斜放一空甏,二口相对。先于空甏边穴一窍,安以竹管作嘴,下面安一空甏,其口盛住上竹嘴子。向二甏口边,以白磁碗楪片,遮掩令密,或瓦片亦可,以纸筋捣石灰厚封四指。入新大缸内坐定,以纸灰实满,灰内埋烧熟硬木炭火二三斤许下于甏边,令甏内酒沸,其汗腾上空甏中,就空甏中竹管内却溜下所盛空甏内。其色甚白,与清水无异。酸者味辛,甜淡者味甘。
  可得三分之一好酒。此法腊煮等酒皆可烧。 以上材料说明,阿剌吉酒即烧酒,其制法是在元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
  其原料为葡萄酒、枣酒、好酒以及 一切味不正之酒 ,色白如水,性味甘辣,有消冷坚积,去寒气的作用。
  羊羔酒:亦称羊羔。汉族传统美酒。《事物绀珠》: 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 元代颇流行此酒。
  ①   《饮膳正要》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22页。
  陈以仁撰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白: [冲末李克用上云:]……
  番番番,地恶人欢。骑劣马,坐雕鞍,飞鹰走犬,野水秋山,渴饮羊羔酒,饥飡鹿脯乾。 ①无名氏《谇范叔》,第一折,《金盏儿》: 俺只见瑞雪舞鹅毛,美酒泛羊羔。 ②刘唐卿杂剧《降桑堪》。第一折,《尾声》: [正末唱:]尽今生乐陶陶,饮香醪,满捧羊羔。 ③元王举之小令《折桂令?羊羔酒》: 杜康亡肘后遗方,自坠甘泉,紫府仙浆。味胜醲醍醐,酞欺琥珀,价重西凉。凝碎玉金杯泛香,点浮酥凤ō镕光。锦帐高张,党氏风流,低唱新腔。 ④这支曲子对元代羊羔酒的名贵可口,描绘非常细致,说明了元代人对此酒的了解和喜爱。
  元忽思慧也在《饮膳正要》中云: 羊羔酒,依法作酒,大补益人。 说明在元代,羊羔酒也属于法酒,即照官定的配方比例酿造的酒,是宫廷御酒。
  米酒,亦称白酒,即上述darasun,在元代不论蒙古族或其他民族都以darasun或 米酒 称之。如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录了一种米酒。叫做 小黄米酒.其性味: 性热不宜多饮,昏人五脏烦热,多睡。 ①从文献记载来看,西凉米酒在米酒中最为名贵。明朱有燉《元宫词》: 白酒新úu36827X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以西凉打喇苏。 西凉打剌苏即西凉米酒或西凉白酒。有时把此酒简称: 西凉.元王举之小令《折桂令?羊羔酒》: 杜康亡肘后遗方,自坠甘泉,紫府仙浆,味胜醲醍醐,醲欺琥珀,价重西凉。 这里从味、色、价等几方面描绘了羊羔酒。
  说明西凉白酒为仅次于羊羔酒的美酒。
  泥头酒:宋元时期用泥巴封口的坛装酒。制作并饮用泥头酒,是旧时汉族民间的一种饮食习俗。泥头,即酒坛封口的泥巴。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二回: 店主人却捧出一尊青花瓮酒来,开了泥头,倾在一个大白盆里。 又三十八回: 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开了泥头。 宋元时期美酒多以泥封坛口,因亦有以似泛称美酒。元杂剧中也有类似描写。《举案齐眉》一折: 我是豪家张员外,一气吃瓶泥头酒,则嚼肉鲊不吃菜。 茅紫酒:元人饮用此酒的记载见于戏曲。《看钱奴》二《滚绣球》: 见哥哥酒甚着磁■台,香浓也胜琥珀。哥哥也你莫不道小人现钱多卖,问甚么新酿茅紫。 关于茅紫的性味,《韩子》: 茅紫为苦硬。 释: 言苦硬之酒如茅紫火易过也。 王谌《渔父词》词: 春浪急,石矶寒,买得茅紫味亦酸。 可见宋元时期茅紫是并非香浓美酒,而是味苦性烈,苦硬酸辣烈性酒,是民间廉价酒。
  ①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 554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1203 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 426页。
  ④   《全元散曲》下,中华书局 1964 年版,1320页。
  ①   陈高华点校:《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4 页。
  (三)北方其他民族饮食
  有元一代,在东北, 直北 和西北地区居住着很多其他少数民族,还有从西方移居中国的很多色目人。他们的饮食物品种也多,其习俗与蒙古和汉族不一。但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介绍几种。
  1。回族饮食元代回族当时称回回,元色目人之一。元回回饮食物种类很多,其俗亦颇俱特色。但元代回族人民的饮食物及其习俗未能完全记录下来。因此我们在本节中简要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
  在流传至今的元代饮膳书籍中,忽思慧《饮膳正要》一书较多地讲述了 回回饮食.面食:《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鸡头粉撧面、羊皮面、秃秃麻食(原注:系手撇面)等面食,应该是元回回食物。鸡头粉撧面,以回族人民喜爱的羊肉和回回豆子作汤料。羊皮面,以羊皮、羊舌、羊腰子为汤料。这是内地汉族中少见的食品。秃秃麻食是元代回回人民中流行的食品之一。其作法: 白面,六斤作秃秃麻食,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右件用好肉汤下妙葱调和匀,下蒜酪香菜末油水滑。 14世纪中期高丽通行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中,描述元朝官员吩咐驿站的管事道: 你将那白面米,捏些匾食,撇些秃秃云思。 秃秃云思,即秃秃麻食。《朴通事》注云: 秃秃云思,一名手撇面。……剂法如水滑面,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以盘盛。用酥油炒片羊肉,加盐、炒至焦,以酸甜汤拌和,滋味得所。别研蒜泥调酪,任别加减。使竹签签食之。作法与《饮膳正要》所记相似。
  秃秃麻食为回族食品,又见元代一些文艺作品。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白: 小人江西人。姓张名保。因为兵马嚷乱,遭驱被掳,来到回回马合麻沙宣差卫里,往常时在侍长行为奴作婢。他家里吃的是大蒜、臭韭、水答饼、秃秃茶食。我那里吃的、我江南吃的、都是海鲜。 秃秃茶食,即秃秃麻食。秃秃茶食为回回马合麻沙宣差卫里食品,因此,秃秃茶食是回回食品无疑。
  元无名氏杂剧《延安府》,第二折,白: [回回官人云:]兀那厨子,圣人言语,着俺这八府宰相在此饮酒,你按排的茶饭,都不好吃,……都是二菩萨、济哩必牙、吐吐麻食。 ①吐吐麻食,即秃秃麻食。该戏文中罗列了不少回回食品名,吐吐麻食是其中之一。
  汤食:《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载了诸多汤食。其中马思荅吉汤、沙乞某儿汤、木瓜汤、鹿头汤、颇儿必汤等应是元回回人中流行的汤食。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主要原料不同之外,配料中皆有羊肉、草果和回回豆子。唯鹿头汤殊异。其主要原料是鹿头蹄。其作法: 用哈昔泥豆子,大研如泥与鹿头蹄肉同拌匀,用回回小油四两同炒入滚水熬令软。下胡椒三钱、哈昔泥二钱、华拨一钱、牛奶子一盏、生姜汁一合、盐少许调和。 ②《饮膳正要》一书中还记述了杂羹、荤素羹、大麦筭子粉、鸡头粉、血粉等副食和各种饼和馒头。其中有不少与回回食品有关。这是元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同时也表现了元代回族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921页。
  ②   《饮膳正要》,卷 1, 聚珍异馔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56页。
  水答饼:是一种煎食的面食品,元人中很流行。据《酷寒亭》,第三折,水答饼是元代回回人食品。同剧同折《菩萨梁州》白: 我张保在那里等出家火。那尧婆教那两个孩儿烧着火。那婆娘和了面,可做那水答饼,煎一个,吃一个。那两个孩儿在灶前烧着火。看着那婆娘吃,孩儿便道:' 奶奶,肚里饥了。' 那婆娘将一把刀子去盘子上一划,把一个水答饼划做两块,一个孩儿与了半个。那孩儿欢喜。接在手里,翻来翻去,掉在地下。 ①至于它的做法,不很清楚,但据上述描写分析,与今煎饼相似。
  2。 畏兀儿茶饭 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一书中还记述了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搠罗脱因,即 采畏兀儿茶饭.其原料为白面、羊肉、羊舌、山药、蘑菇、胡罗卜、糟姜等。做法与内地民间食品殊异。还有河西米汤粥、河西肺等。元时的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唐兀(党项)族地区。因此,上述食品指的是唐兀族食品。河西米汤粥对人有 补中益气 之作用,以羊肉、河西米为原料。
  做法是 熬成汤、滤净,下河西米,淘洗净,次下细乞马、米葱、盐、同熬成粥。或不用乞马亦可。河西肺的原料是羊肺,韭面、酥油、胡椒、生姜汁。做法是用盐调和匀,灌肺煮熟,用汁浇食之。 《饮膳正要》记述了一种叫做撒速汤.称之为 西天茶饭名.西天,我国佛教徙称佛祖所在之处,亦指古天竺。元统治者笃信西藏佛教。有时把西藏也称西天。所以撒速汤是古印度或西藏流传至中国内地的食品。 撒速汤 , 治元藏虚冷、腹内冷疼、腰背酸疼。 其原料为羊肉,两脚子头蹄一付,草果四个、官桂三两、生姜半斤、哈昔泥如回回豆子两个。做法: 右件用水,一铁络熬成汤于石头锅内盛顿,下石榴子一斤,胡椒二两,盐少许,炮石榴子,用小油一杓、哈昔泥,如豌豆一块、炒鹅黄色微黑汤末子油去净澄清,有甲香甘松、哈昔泥酥油烧烟薰瓶封贮,任意。 八儿不汤,亦《饮膳正要》一书中载录的 西天茶饭 之一。茶饭,元代习用语,犹今饮食物。八儿不,古尼泊尔之名balbu的音译。今蒙古语中仍称古尼泊尔为balbu。元人称八儿不为西天或天竺。
  八儿不汤对人体有 补中下气宽胸隔 的作用。其原料为羊肉、草果、回回豆子、萝卜等。其作法: 右件一同熬成汤、滤净,汤内下羊肉,切如色数大,熟萝卜、切如色数大,咱不蓝一钱、姜黄二钱、胡椒二钱、哈昔泥半钱、芜荽叶、盐少许调合匀。对香粳米干饭食之,入醋少许。 ①
  ①   《元曲选》,第三册,第 1008 页。
  ①   《饮膳正要》,第 53 页。
  (四)饮宴习俗
  饮宴礼俗是元代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宫廷和民间饮宴习俗。由于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帝国,因此在饮宴习俗中包含着许多蒙古族的礼俗成份。
  1。宫廷饮宴元代蒙古皇帝很重视宴飨。元人王恽说: 国朝大事,曰征伐、曰搜狩、曰宴飨,三者而已。 ①这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说法。但确实说明征伐、搜狩、宴飨在元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宴飨的目的一是穷奢极侈的享乐,二是以宴飨作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场合。如王恽所说: 虽矢庙谟,定国论,亦在于樽俎餍饫之际。 ②所以, 国有朝会、庆典、宗王、大臣来朝、岁时行幸、皆有燕飨之礼 ③。凡新皇帝即位,群臣来朝,岁时行幸,上尊号,册立皇后、太子以及元旦、圣节、祭祀、春搜、秋狝、诸王朝会等等活动,都要在宫殿里大摆筵席,燕飨作乐。
  在元代,在大都的大型宴会均在大明殿举行。大汗坐在北方,面孔朝南,皇后坐在他的左边。皇子、皇孙和其他皇亲国戚在右边,座位比较低,他们的头和皇帝的脚成水平线。其他诸王、那颜的座位就更低了。皇媳、皇孙媳和大汗的其他亲属以及那颜夫人,都在左边入座,席位同样依次降低。还有大部分一般那颜贵族,都是坐在大殿地毡上进餐。在大殿外还站着一些人。
  在大殿中央,即大汗的御案前面有一个大酒海,亦称酒局。据《元朝秘史》记载,蒙古语称此物为 秃速儿格(tus{rge) 这是蒙古帝王贵族宫帐门口盛酒等饮料及置杯皿的器具。为宫殿宴会备酒湩而特设的。一般参加宴会的人多,所需酒湩之量也大巨,故这种酒局也颇大。大明殿设置的是 木质银裹漆瓮 , 金云龙蛇绕之,高一丈七尺,贮酒可五十余石 ④。平时殿内设膳人(蒙语称 保兀儿臣 bu' rC   in)、酒人掌司御宴。《南村辍耕录》卷二一 劈正斧 条: 天子登极、正旦、天寿节御大明殿会朝时,则一人执之,立于阶下酒海之前。 《元史》卷八○《舆服志》, 殿上执事 条: 酒人凡六十人:主酒(原注:国语曰答剌赤)二十人,主湩(原注:国语曰■剌赤)二十人,主膳(国语曰博儿赤)二十二人。冠唐帽,服同司香。
  酒海置漏南,酒人北面立于酒海南。 即大宴时酒人立于酒海南,面北,以与皇帝宝座遥遥相对。
  凡参加宴会,并有座位的人,每两人的桌前摆一酒壶,并配有一个金属制的杓子,形状很像带柄的酒杯,还有金银餐具。宴飨也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则。元柯九思《宫词》一十五首: 万国贡珍罗玉陛,九宾传赞捧珠簾。大明前殿筵初秩,勋贵先陈祖训严。 注云: 凡大宴,世臣掌金匮之书者,必陈祖宗大札撤以为训。 ①札撒(jasag),蒙语音译,义为法令、法度。
  大札撒指成吉思汗大札撒。即宫殿大朝宴时首先由 勋贵 读一段成吉思汗大札撒方可行宴。
  元末人陶宗仪描述元宫廷大宴时写道: 天子凡宴飨,一人执酒觞,立于右阶,一人执柏板,立于左阶。执板者抑扬其声,赞曰' 斡脱!' 执觞者如其声和之曰' 打弼!' 则执板者节一拍。从而王侯卿相合坐者坐,合立者立。于是众乐皆作。然后进酒。诣上前。上饮毕,授觞,众乐皆止。别奏曲。
  以饮陪位之官,谓之喝盏。……' 斡脱' 、' 打弼' 彼中方言。 ②斡脱,系蒙古语uutuai的音译,意为 请喝 或 请用.对这种礼节,马可波罗也说,当皇帝 传呼饮酒时,侍者在奉上饮食之后,后退三步跪下,朝臣和所有在场的人都同样匍伏在地上。同时,一个庞大的乐队鼓乐齐鸣,直到陛下饮完后才停止奏乐,于是,所有人才从地上起身,恢复原来的姿势.凡出席宴会的所有人饮酒时,一定要把酒杯高举过头,然后才饮用。
  ①   《秋涧集》卷 57 《吕嗣庆神道碑》。
  ②   《秋涧集》卷 57 《吕嗣庆神道碑》。
  ③   《经世大典序录》,《礼典》 燕飨 ,见《元文类》卷 4. ④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 21 《宫阙制度》,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50页。
  ①   陈高华点校:《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 21喝盏 条,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62页。
  宴罢散席后,在大殿中各种杂艺表演者和乐器演奏者表演节目。为皇帝和列席者殷勤献技。
  质孙宴:元朝皇帝每年在大都或上都,以各种名目大摆筵席。出席这种 内廷大宴 的人,都需穿着皇帝赐予的贵重服装。宴会上,预宴者的服装从皇帝到卫士、乐工都是同样的颜色。 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①。因此这种宴会称为 质孙宴 ,又作只孙宴。虞集《道国学古录》卷二三《句容郡王世跡碑》: 国家侍内宴者,每宴必各有衣冠,其制如一,谓之只孙。 关于上都的质孙宴,周伯琦的《诈马行》诗序中道: 国家之制,乘舆北幸上京,岁以六月吉日,命宿卫大臣及近侍,服所赐只孙珠翠金宝衣冠腰带,盛饰名马,清晨自城外各持采杖,列队驰入禁中,于是上盛服御殿临观,乃大张宴为乐。陈百戏,如是者凡三日而罢。其佩服曰一易,太官用羊二千噭,马三匹,他费称是,名之曰只孙宴。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为诈马筵。 又王祎《王忠文全集》卷六《上京大宴诗序》: 凡预宴者,必同冠服,异鞍马,穷极华丽,振耀仪采而后就列,世因称曰奓马宴,又曰只孙宴。
  奓马者,俗言其马饰之矜衒也;只孙者,译言其服色之齐一也。 可见,只孙宴又称诈马宴或奓马宴。但王祎对 诈马 一词的解释不一定准确②。
  质孙宴另一种项目就是大宴前诵读成吉思汗大札撒。杨允孚《滦京杂咏》诗注云: 诈马筵开,盛陈奇兽,宴享既具,必一二大臣,称成吉恩汗皇帝札撒,于是而后,礼有文,饮有节矣。 马奶子宴:这也是元代蒙古皇帝宫廷宴会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历八月启程离开上都以前,要举行马奶子宴。杨允孚《滦京杂咏》云: 内宴重开马湩浇,严程有旨出丹宵。羽林卫士桓桓集,太仆龙车款款调。 说明马奶子宴的盛况。
  2。上层名流饮宴在元代除宫廷各种名目的饮宴享乐筵席之外,上层贵族阶级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筵席。这些筵席包括中国各民族上流社会的饮宴。而其一是元统治民族蒙古族的习俗之外,还有更多的是内地汉族人民固有习俗。这里主要介绍蒙古族比较著名的饮宴风俗。
  北八珍,亦称 蒙古八珍.元代蒙古族的一种饮宴风俗。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 ……谓迤北八珍也。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玄玉浆即马奶子。 所谓八珍即用于高级宴席的八种佳肴。其中,醍醐是牛乳中反复提炼出来的精华。麆为糜之幼羔,麋为獐的古称。獐肉鲜美,麆肉更为鲜嫩,为高级野味。麆沆,应是麆产之属,恐不是奄察语之麆沆①。野驼蹄也是富有营养的佳肴,与熊掌齐名。鹿唇,又称犴达犴唇,珍奇野味;驼乳,养身补品,亦为治疗痞疾之良药。驼乳糜,用驼乳调和的米粥。天鹅炙,烤天鹅,总之它们是元代珍贵食品和饮料。元代由宫廷专职御用厨师博尔赤(buurC   i)制作。元朝皇帝举行大宴时,作为 御用膳 ,也作为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一种荣典。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8 页。
  ②   据韩儒林先生考证,诈马为波斯语 xj āmah 之音译,其义为 衣(《元代诈马宴新探》,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四期),而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整羊席:亦称 全羊席.整羊,蒙古语称S uus。蒙古族传统高级宴席。
  元时亦流行此俗。在喜庆大宴或招待贵宾时摆此席,以示隆重和完美。
  鲁不鲁乞在蒙哥汗宫廷中参加了一次全羊席宴会。出席宴席的人先饮用米酒(darasun)、红葡萄酒和忽迷思。宴会进行到出席者全都喝醉时,食物被拿来了,先拿来一只整羊的羊肉①。但鲁不鲁乞没有详细叙述当时蒙古人整羊席的习俗。一般筵席开始,主伺即诵一段颂祝词,然后由一名晚辈或侍从用蒙古刀割下几块羊头肉,奉给在场的长辈祭献天地、火神。然后大家用刀割肉进餐。其中自然有长幼、尊卑、男女有序,礼节繁杂。此不赘言。
  整羊的制法有两种:一是把收拾干净的整羊煮熟,即可。另一种方法是烤制或蒸制。其方法载于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先在地上做一个三尺高的炉子,炉内可容一只整羊,周围用柴草等将炉身烧红,以铁丝网盛收拾好的整羊放入炙热的炉中,然后用柳技覆盖,再用土封好,待羊肉焖烤熟后,取出食用,别有风味,肉质鲜嫩。名曰柳蒸羊。
  羊背子,蒙古族民间传统菜肴。元代称 挈设 ,而后来称 乌叉之宴.元末人叶子奇言: 挈设,盖茶饭中之体荐也。胡语言挈设。上宾则用羊背皮、马背皮之类。其余宾用前手后手之类。或鹅则用胸于上宾。余宾多寡随分。 ②胡语,指蒙古语。挈设,可能指 羊背子 ,但 羊背子 的含义又包括马背和鹅胸等。羊背子作法:取肥羊一只,杀死去头、皮、腿和内脏、从腰窝往前第四肋骨处切断椎骨。将羊背分成两截,再把后部肋骨分开,展平留羊尾,这部分称五叉(uuC   a).同时将前各骨关节连肉分开,不得用刀砍骨,压在后部五叉下面,用白水煮至七——八成熟,即可按原样摆入一大铜盘中。羊背子宴为节日、婚礼、款待贵客的大宴,其繁杂礼节,自不待言。
  肥羊法酒:亦称法酒肥羊。这是元代很有特色的饮食习俗。法酒,相对于私酒而言。在元代私自酿酒是非法的。《通制条格》卷二十, 私酒 条: 皇庆元年(1312年)正月,中书省江浙行省咨:诸人告荻私酒,犯人已有招伏,罪经释免,未审合无理赏。都省议得:告荻私酒,犯人已明白,虽经释免,依例追给。 ① 法酒 一语,唐宋亦有之。但其含义不同。元代的法酒,据叶子奇《草木子》,包括哈刺基酒和葡萄酒,这些酒是前代所没有的。
  肥羊,是建立元帝国的蒙古族和北方其他游牧民族所喜爱的食品,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记载的菜肴和面点类食品,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用羊肉或羊五脏作主要材料。在元代羊肉的烹调方法逐渐丰富起来。经过名厨们的烹炒调制的羊肉佳肴,香美可口,是下酒的极好食品。所有肥羊法酒成了有元一代各族人民极有特征性的饮宴佳肴。它在元代戏剧作品中也有所反映。
  ①   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6 ,《行帐八珍诗麆沆》序: 麆沆,马酮也。汉有挏马。……言挏之味酢则不然,愈挏治则味愈甘。挏愈万杵,香味醇浓甘美,谓之麆沆,奄察语也。 ①   《出使蒙古记》,第 181页。
  ②   《草木子》,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8 页。
  ①   《通制条格》,黄时鉴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56页。
  元无名氏《许范叔》杂剧,第二折,《菩萨梁州》: 则我这……吃黄虀的肚肠,……我吃不得这法酒肥羊。 ②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混江龙》: 这等人动则是忘人恩,背人义,昧人心。管甚么败风俗杀风景伤风化。怎能勾长享着肥羊法酒,异锦的这轻纱。 ③元宫大用撰《范张鸡黍》,第一折,《六幺序》: [王仲略云:]俺许多官人,怎生无一个栋梁之材,似我才学也勾了。哥你也少说少说。[正末云:]有有有。[唱:]都是些装肥羊法酒人皮囤。一个个智无四两,肉重千斤。 从上述戏剧作品内容来看,元代所谓肥羊法酒不是 吃黄虀的 人食用的,而是那 栋梁之材 的佳饮美味。
  乡饮酒礼,古代汉族宴饮风俗。流行全国各地。元时亦流行此俗,主要流行于中原和南方。元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庆元守王元行乡饮酒礼。 ①庆元一度改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志?文献志甲编上》,《人物?程端礼》条: 郡守王元恭踵门礼请为学者师,帅阃及旁郡讲行乡饮酒礼,皆俟端礼讨论而后定。 (王元恭系《至正四明续志》一书作者,《庚申外史》作者误其为王元。)《庚申外史》同卷: 绍兴守泰不花行乡饮酒礼。 ② 泰不花 ,《元史》作 泰不华 ,该书卷一四三《泰不花传》云: 至正元年(1341年),除绍兴路总管……行乡饮酒礼,越俗大化。 乡饮酒礼,起源甚古,最早见于《礼纪?乡饮酒礼》,当时由乡大夫作主人设宴招待应举之士。至宋代则由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元代的乡饮酒礼与前代也有所不同,主要由地方官设宴招待 学者师、师阃及旁郡,讨论政事,以厚风俗.
  ②   《元曲选》,第三册,第 1210 页。
  ①   任崇岳:《庚申处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1 页。
  ②   同上书,第 39 页。
  五、起居习俗
  起居,指人们饮食以外的日常一切活动。包括居住、行旅等等。所以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习俗事象也是极为丰富多采的。尤其是元代这种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度中居民起居习俗之多样和繁杂实谓难以想象的。因此,全面系统地描述有元一世各民族起居习俗,在我们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故在此只介绍其中某些内容。
  (一)蒙古族起居
  通观古今,各民族或地区起居习俗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类型不同。古老的蒙古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多沙漠和草原,是游牧、游猎生活的绝妙去处。因此,其文化形态也就是典型的游牧文化。有过多少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迁移和分离、融合,始终未能改变这种基本形态。
  因此,元代蒙古人之起居习俗的各个方面,无不与这种文化形态的内涵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下面所介绍的元代蒙古人住室、行旅等内容亦不例外。
  1。住所蒙古人住室的发展大约经过几个阶段。一是穴居,即利用自然洞穴而居;二是用树枝搭盖窝棚;三是可以拆除或迁移的 活动房.元代蒙古人的住室主要是从第三种住室发展而来的活动性毡帐。此居室具有制做简便,易于装卸,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于游牧等特点。这种居室蒙古人自称为 格尔 (ger)①。汉文文献多称为穹庐、帐幕、毡房、毡帐等。
  十三世纪的史籍中对蒙古人这种居室记述较多。《黑鞑事略》: 其居穹庐,无城壁栋宇,迁就水草无常.徐霆补注云: 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止如南方罘罳,可以卷拿,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背以毡为衣,马上可以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织定硬圈,经用毡挞定,不可卷拿、车上载行。 马可波罗则谓: 蒙古人没有固定的住室,住的是用木竿和毡子搭起来的帐棚,圆形,不用时可以随时折叠起来,卷成一团当作包裹。当他们必须迁徙时,把它们带走。他们在张搭帐幕时,常常把出入口的门朝着南方。 ②《心史?大义略叙》: 北去竟无屋宇,毡帐铺架作房如鸡笼状,门高仅五尺,出入必低头,或笠帽撞帐房,或脚犯户限,俱犯札撒。 札撒,蒙古语 jasag之音译,意为 法度、法令.加宾尼也在他的游记中表述过蒙古人的住室: 他们的住处是圆的,像帐幕一样,是用树枝和细棍构成的。帐顶中央有一圆孔,以便射入光线,同时也使帐内烟可以出去,因为他们经常在帐幕中央生火。帐的侧面和帐顶都是以毛毡覆盖,帐门也是以毛毡作成的。这些帐幕有一些是大的,其它一些是小的,视其主人地位的贵贱而定;有些帐幕能够迅速拆开并重新搭起来,并以牲畜驮运;有些帐幕则不能拆开,而须以车搬运。以车搬运时,较小的帐幕,一头牛拉就足够了,较大的帐幕则须三头、四头或甚至更多的牛,根据其大小而定。 ①
  ① 蒙古包-称始于清代。据《黑龙江外记》载: 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 博' 为' 包'. 博或包,满语 boo之音译,房屋之意。
  ②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62 页。
  总之,蒙古人的格尔是一种用羊毛毡制成的圆形房屋。其结构上分可拆开式和不能拆开式两种。这种居室架子由上下两部分构成。通常高七至八尺,较矮的高只有五尺左右,直径约十二至十三尺,周围环以木条结成的网状围壁,称 哈那 (hana),顶部用木条结成伞形支架(乌尼,uni)组成,围壁与顶部用毛毡覆盖,并用毛绳从各面绑缚。屋顶中央的圆形天窗叫额鲁格(erüge),直径约三至四尺,采阳光,通烟气。帐门须向南或东南开,呈长方形,高约三至四尺,宽三尺左右。分木板门和毛毡门两种。帐内正中部是炉灶或火塘,蒙古语称作golomta,上通天窗。古代蒙古人尤敬火焰,故炉灶及其周围是神圣的。西北角是神龛。主人的床榻安置在北面,其他男人在西边,妇女在左边。
  元代蒙古人住室,除上述较固定的帐幕之外,还有毡子或布帛搭盖的临时凉棚或帐篷,蒙古语称C   a Ca- C a Car。汉文文献中有多种译写。《元朝秘史》第二七五节作 察赤儿 ;《元史》卷四三《顺帝纪六》与《元朝秘史》同。丙种本《华夷译语》、《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皆收此语,不赘。
  这种帐篷搭立,卷拿很方便,故征伐、狩猎或夏季使用这种帐幕。蒙古皇帝入主中原后仍喜爱住这种帐幕。帐内什物亦以金涂饰,故称作 阿勒坦察察尔(金帐)。 ②《元朝秘史》第一八五节出现的 阿勒坦帖儿篾 (旁译为 金撒帐 )者,亦属于这种为筵席临时搭起的大型贵族帐幕。普通牧民的这种帐幕也叫 帖儿篾格儿 ,见于《元朝秘史》第二六六节①。
  在元代,C   a Car一词已借入汉语中,而且内地人也使用这种帐幕。我们可以从有些戏曲、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一事实。如《雍熙乐府》卷七哨遍大打围套: 将牧林即快拴,擦折儿连忙答。 答,即搭。《词林摘艳》卷三作: 将母麟疾快拴,擦者儿连忙打。 牧林、母麟即蒙古语morin(马)的音译。擦折儿、擦者儿即为C   a Car- C a Cer。
  此外,森林狩猎民居住在窝棚,其构造较简单,用木棍支架,外面覆盖桦树皮。蒙古国及元朝时期,有些蒙古部落开始耕种,向定居生活转化,出现了 筑室而居 之民。但这种转化相当缓慢。
  2。行旅古代蒙古人主要交通工具是马、牛、骆驼及车辆。其中马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游牧、狩猎、作战中必备它。成吉思汗对他的下属说过,从马上摔下去的人,怎能再起来继续作战呢!假如他站了起来又怎能与骑马的人战斗呢②!因此,古代蒙古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有马,而且马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南宋使臣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说:蒙古士兵 人二三骑或六七骑.《蒙鞑备录》也云: 凡出师,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故马不困疲 ①。据《蒙古秘史》记载,札木合向成吉思汗宣战,动用十三部三万骑,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也动员十三部三万骑应战。如果按每名骑兵备五匹马计算,双方拥有战马多达三十万匹。蒙古地区牧草丰富,适于养马,加之,当时蒙古人养马技术已达到了一定水平,所以蒙古马 以不蹄啮也,千百成群,寂无嘶鸣,下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 ②,井耐饥、耐寒等特点。
  蒙元时期,蒙古人兴起,并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空前大国,除其它因素之外,唯蒙古马是赖,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①   《蒙古史》、《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页。
  ②   王■点校:《庙学典礼》,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8 页。
  ① 帖儿篾 ,蒙古语 terme的音译。今卫拉特蒙古方言中把帐幕墙壁作 terme.引申为帐篷。有些史诗或早期小说中屡见。
  ②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等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第 241页。
  ①   《蒙鞑略录》, 马政.
  牛是蒙古人挽车用的主要动力之一。《黑鞑事略》中徐霆写到, 草地之牛纯是黄牛其大与江南等,最能走,既不耕犁,只是拽车,多不穿鼻.据《蒙古秘史》等文献记载,一般一牛一车,但有时搬运较大帐幕时须套三四或甚至更多的牛,根据其大小而定。
  骆驼是仅次于牛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用它来驮运货物或骑乘。冬季沙漠和干旱地区,骆驼尤为适用。因此《西北域记》中写道: 塞北无江河舟楫,天生驮驼,能负重致远,知泉脉,耐渴饥,军中贾人名之曰旱铅。 ②蒙古族生产方式, 逐水草放牧 ,大群牲畜不可能长年在有限的同一地点放牧,必须经常移动。因此,车辆较早地成为蒙古人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据《元朝秘史》记载,十三世纪蒙古人中就有合剌兀台?帖儿坚、完勒只格台?帖儿坚、哈撒黑?帖儿坚、农合速秃?帖儿坚等多种车辆。第一种是带帐幔的富贵人专用的车。对这种车,马可波罗说,这是 一种双轮的上等轿子车,质量很好,构造精密,上面也用黑毡子覆盖着,虽然整天下着大雨,车子里面的人也不会受潮。 ①到了近代,把这种车称之为kara?terege(黑车)。其用途与元代无异。第二种是指前部有坐席的装载货物的车;第三种,也是车轮比一般车轮高,高贵人士所专用的车。第四种则是仓库用车,羊毛和一时不用什物存放在车上。此外,还有一种载着大帐幕的车。这种车, 车上空,可坐可卧,谓之帐舆 ②,蒙古语叫做 gertergen 或 kamtergen.当时蒙古人不论贫富皆备车,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每逢移动时 车,派而五之,如蚁阵,索■延袤十五里,左右横距,及其直之半 ③。当时到过蒙古地区的长春真人等看到 皂车毡帐,成列数千 ④。元人诗有 玄车轧轧长轰耳,白帐连连不断头 、 车如流水毛牛徢 之句。车辆在蒙古人生活中如此重要,所以往往有以车辆的两个轮子或两个辕子来说明道理之习惯。如,成吉思汗对克烈部王汗说道: 且我与你如车的两辕,一辕折了呵,牛拽不得;如车的两轮,一轮坏了呵,车行不得。我岂不比一条辕,一个轮?么道。 ⑤与蒙古人骑乘有关的是蒙古的驿站制度,始于成吉思汗时期,斡阔台汗时制度化,这种制度是元帝国或蒙古地区重要的交通系统。此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年。由于篇幅所限,无法详述。
  ②   《西北域记》,渐学庐丛书本,第 5页。
  ①   《马可波罗游记》,第 62 页。
  ②   《黑鞑事略》,第 5页。
  ③   《黑鞑事略》,第 5页。
  ④   《长春真人西游记》,蒙古史料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
  ⑤   《元朝秘史》,第 117页。
  (二)宫廷起居
  元代帝王后妃起居习俗大致与前代同。但由于元统治者来自蒙古草原,起居习俗中不免带一些游牧文化特色的内容。下面就对这种特色较浓的宫阙、舆辂、仪仗、两都巡幸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1。斡耳朵宫帐制在元代宫阙制度中,斡耳朵宫帐制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礼俗。
  斡耳朵,亦称斡鲁朵、斡里朵、斡儿朵、窝里陀等,皆蒙古——突厥语ordu(复数为ordus)的音译,意为宫、宫殿。元时蒙古族对宫殿、宫帐的通称。一般指蒙古穹庐式宫帐,区别汉式宫殿而言。
  从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就建立了昔剌斡耳朵宫帐制。昔剌,蒙古语S ira的音译,意为金黄、黄色。昔剌斡耳朵,即黄金宫帐。南宋使臣彭大雅《黑鞑事略》称: 主帐南向,独居前列,妾妇次之,偏扈卫及偏官属又次之。
  凡鞑主猎帐所在皆曰窝里陀。其金帐(原注:柱以金制,故名),凡偏嫔妃与聚落群起独曰大窝里陀。 金帐,即昔剌斡耳朵。这种帐幕比普通帐幕大得多,可容数百人及千人,其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用千余条索拽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
  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汗亦有此种宫帐。志费尼谈到他的一座山中夏营地的昔剌斡耳朵时说道, 它的墙是用格子木制成,而它的顶篷用的是织金料子,同时它整个复以白毡:这个地方叫做昔剌斡耳朵(shira- ordu)。 ①又窝阔台汗在和林附近塔起的一座大帐,其中可容纳千人,这座大帐从来也不拆卸收起。它的有些部件是用黄金做的,帐内复有织物①《元史》卷三《宪宗纪》称:六年五月 幸昔剌兀鲁朵。 昔剌兀鲁朵,即昔剌斡耳朵。可见宪宗孟哥时亦有宫帐。史籍显示,蒙古族统治者,即使统一全国,在中原定都之后,仍喜爱住帐幕。在大都、上都都设有斡耳朵宫帐。《析津志》载, (昔)剌斡耳朵者,即世祖皇帝之行在也。 ②又 南城坊……四斡耳朵:西第一位,名迭住斡耳朵;第二位,世祖斡耳朵;第三位,完者笃斡耳朵;第四位,浑都笃斡耳朵。 ③这些斡耳朵就是元帝王所幸行时所居住的大宫帐。史籍中频繁出现的 行宫 也就是这类斡耳朵而已。
  叶子奇说: 元君立,另设一帐房,极金碧之盛,名为斡耳朵。及崩即架阁起。新君立,复自作斡耳朵。 ④但世祖忽必烈所立帐幕则例外。《元史》卷四三《顺帝纪》六载,把世祖所立毡殿,至顺帝至正十三年才撤, 改建殿宇.除上述宫帐之外,元宫廷也备有可迁移,载于车上的大宫帐。有时也称火室(qoS i)房。元熊梦祥《析津志》: 火室房子,即累朝老皇后传下宫分者。 ⑤元代诗人杨允孚《滦京杂咏》: 先帝妃嫔火失房,前期承旨达滦阳。 火失房,即火室房,就是元代历朝后妃的宫车。元代诗人柯九思《宫词十首》中称: 黄金幄殿载前车 ,指的就是这种车上大宫帐。
  ①   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79页。
  ①   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卷 2,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70页。
  ②   《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6页。
  ③   同上书,第 106页。
  ④   《草木子》卷 2下,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63 页。
  ⑤   《析津志辑佚》,第 217页。 火室 一词亦见《元朝秘史》第 80 节,作 豁失里(黑) ,旁译为 帐房.
  2。舆辂与仪仗舆辂,中国古代皇帝所乘车舆或肩舆即轿子。舆辂习俗事象是中国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着中国皇帝至高无尚的权利以及封建等级的区别。
  元代宫廷舆辂有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之分。其中象辂是很有特色的乘舆。据《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中的描写,象辂的形制与其它舆辂无甚差异。但颜色与装饰不同,象舆上多有 描金象牙雕福海圆龙 或 描金象牙雕行龙、蹲龙描金象牙雕龙.象辂上的这些雕龙二十四条之多,充分体现 象辂 的特点。
  象轿也是元代特有的乘舆。这种象轿始制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 象轿,驾以象,凡巡幸则御之。 关于 象鞴鞍 之制,《元史》卷七九《舆服志》二: 象鞴鞍,五彩装明金木莲花座,绯绣攀鞍绦,紫绣襜襦红锦屉,输石莲花跋尘,锦缘毡盘、红犛牛尾缨拂,并胸攀鞦. 攀上各带红犛牛尾缨拂,鍮石明桃?子,杏叶铰具,绯皮辔头铰具。莲花座上,金涂银香炉一。 ①至此,我们不禁联想到马可波罗所言象舆 宝盆.他说:大汗打猎所经过的一些地方,因为有些隘口狭窄,他就乘坐在二头象的背上。有时则独乘一头,因为这比乘在许多头象上来得方便。
  在其他情况下,他用四头象载着一个木制亭子名叫 宝盆 ,里面可以坐人。
  这种精雕细■的亭子,里面衬着金线织的布作垫,外面挂着狮子皮。 ②马可波罗所言即《元史》所载象轿,就是用象驾御的巨辇。 行幸则蕃官骑引,以导大驾,以驾巨辇。 ③象来自占城、交趾、真腊诸国贡象。元廷把这些贡象饲育于大都析津坊海子之阳。贡象不够用时,元廷就遣使到占城、真腊、龙牙门等地去索取驯象。驯象者也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大象巨辇也应由这些人来驾御。《元史》卷七九《舆服志》二 顿递队:象六,饰以金装莲座,香宝鞍韂鞦辔罽勒,犛牛尾拂,跋尘,铰具。导者六人,驭者南越军六人……。 可见象轿队驾象者皆来自产象国之人。
  仪仗:古代帝王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鼓、武器等。元廷仪仗中皂纛和驼鼓、骡鼓、马鼓等有特色。
  驼鼓, 设金装铰具,花罽(jì,音季,古代用毛做成的毡子之类东西)
  鞍褥橐箧(qiè,音切,小箱子),前峰树皂纛,或施彩旗,后峰树小旗,络脑、当胸、后鞦,并以毛组为辔勒,五色罐(guàn,音贯,古书上指一种玉)
  玉,毛结缨络,周缀铜铎小镜,上施一面有底铜?小鼓,一人乘之,系以毛绳。 ①每行幸,先鸣驼鼓,以威振远迩。并且以试桥梁伏水,然后才大象通过。骡鼓,形制相似于驼鼓而小。
  马鼓, 辔勒、后勒、当胸,皆缀红缨拂铜铃,杏叶铰具,金涂■,上插雉尾,上负四足小架,上施以革鼓一面,一人前引。凡行幸,以马负鼓先驰,与纛并行。 ②
  ①   《元史》,第七册,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974 页。
  ②   《马可波罗游记》,第 107页。
  ③   《元史》卷 79 ,《舆服志》2 ,第 1974 页。
  ①   《元史》卷 79 ,《舆服志》2 ,第 1974 页。
  总之象辂、象骄、驼鼓是元宫廷很有特色的礼俗。所以元人多有描写。
  黄金幄殿载前车,象背驼峰尽宝珠。 ③这里描绘了象轿、驼鼓的华丽装饰。 九月都城秋日亢,马头白露迎朝爽……龙虎台前驼鼓响,擎仙掌,千官迎銮(luán,音峦、铃铛)仗。 ④这里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皇帝幸巡仪仗骆鼓先鸣,威振远迩 的热闹场面。
  3。两都巡幸制元宫廷中有两都巡幸习俗,这种习俗来源于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因而元以前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有此俗。
  元朝两都制,从忽必烈即位之初已开始实行。他每年来往于燕京和开平之间,在开平渡夏、在燕京过冬。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正式定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将燕京改为中都。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上都由原来的主要都城变为陪都。即夏都。叶子奇记载: 元世祖定大兴府为大都,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四月,迤北草青,则驾幸上都以避暑,颁赐于其宗戚,马亦就水草。八月草将枯,则驾回大都。自后宫里岁以为常。①自此,元朝两都制实行到至正十八年(1358年)上都宫廷被农民起义军烧毁为止,长达96年之久。
  元朝皇帝巡幸所遵循的时序,似无固定。如,世祖朝,一般每年夏历二三月从大都出发,八九月返回大都,而顺帝时期,一般每年夏历四月从大都出发,九月回到大都。但整个巡幸时间上大体还是一致的。
  元朝皇帝每年从大都到上都一般走黑谷路。黑谷路,又称黑峪路。元人王守诚《题上京纪行诗后》: 大贺北巡,与扈从之臣同发者,自黑峪道达开平为东道;朝官分曹之后行者,由桑乾岭、龙门山以往为西道,皆出居庸关口北始分,至牛群头驿乃合。各经五六百里,其上川奇险不相上下,而东道水草茂美,牧畜尤便。 ②元朝皇帝每年从上都返回大都时大都走西路,即孛落路(又作孛老路)。元人周伯琦说: 岁北巡,东出西还。 ①指的即此。
  皇帝每年巡幸上京,对元朝来说是重要制度。所以 天子时巡上京,则宰执大臣,下至百司庶衬,各以其职,分官扈从 ②。中书省、御吏台、枢密院三大系统的官员和僚属都要派人参加扈从之外,翰林院的官员也要扈从。
  这些官员、僚属 儒林大老 扈从皇帝,各尽其责,保证大巡期间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作用。元朝皇帝还尤重佛事,所以有僧、道首领也要参加扈从③。
  除上述人员之外,还有怯薛部队和大批的军队扈从皇帝到达上都。
  ②   《元史》卷 79 ,《舆服志》2  ,第 1974 页。
  ③   柯九思:《宫词十首》,陈高华点校《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 5页。
  ④   欧阳玄:《渔家傲?南词》,《圭斋集》卷 4,四部丛刊本。
  ①   《草木子》,卷 3下,《朵制篇》,第 64 页。
  ②   《纯白斋类稿》卷 2,《金华从书》本。
  ①   《扈从诗前序》,《近光集》卷 3. ②   黄溍:《上都御史台殿中司题名记》,《黄金华集》卷 8,《四部丛刊》本。
  ③   《元史》卷 202《释老传》。
  扈从皇帝的人员,要遵循种种规定和习惯。周伯琦《扈从诗后序》: 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椽曹,当扈从者,东出西还,甲乙番次,多不能兼。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扈从的官员也要乘骑限定的马匹。杨瑀《巡幸之禁条》云: 国朝有禁;每岁车驾巡幸上都,从驾百官不许骑坐骟马、唯骑答罕马。答罕马,二岁驹也。延祐间,拜住丞相常骑骡子出入,今则此禁稍缓。 ④累朝皇帝每年巡幸上都,后妃宫车提前从大都到达上都。元熊梦祥《析津志》言: 大驾幸滦京,遵成宪也。火室房子,即累朝老皇后传下宫分者,先起本位,下官从行。 ⑤元代诗人杨允孚《滦京杂咏》言:先帝妃嫔火失房,前期承旨达滦阳。 元柯九思咏诗描绘了后妃宫车去上都的情形: 黄金幄殿载前车,象背驼峰尽宝珠。三十六宫齐上马,太平清暑幸滦都。 ①元朝皇帝每年巡幸上都,都要兴师动众,大摆排场。元人描绘这热闹非凡的场面时写道: ……四月都城冰碗冻,含桃初荐瑛盘贡。……岁幸上京车驾动,近臣准备銮舆从。建德门前飞玉鞚,争持送,葡萄马乳归银瓮。 ②留守大都的官员要护从皇帝到大都以西的大口③。留守上都的官员也有时到黑峪路沙岭纳钵之地迎接皇帝巡幸上都,并在此处举行宫廷小宴④。
  当皇帝从上都回到大都时,留守大都的官员远至居庸关北口或龙虎台迎接⑤。留守官员有时也到大都西北怀来县的 纳钵之地 ,大摆酒宴,庆祝皇帝返回大都   ⑥。元人欧阳玄以诗词描绘了百官迎皇帝回大都时的盛大场面。 九月都城秋日亢,马头白露迎朝爽……龙虎台前驼鼓响,擎仙掌,千官瓜果迎銮仗。 皇帝将要回到大都时, 省院台官大聚会于建德门城上。分东西两班,至丽正门聚会,设大茶饭,谓之巡城会。自此后,则刻日计程迎驾 ⑦。
  元朝皇帝在一年十二月中,平均五个月在上都,因此他们在上都的活动在整个宫廷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这些活动的内容,在其他章节中讲述。
  4。朝会忽邻勒台(quraltai)制度是蒙古族一项古老的传统制度。也称忽里台。
  元代译作朝会或聚会。《元史》卷六七《礼乐志》: 元之有国,肇兴朔漠,朝会燕飨之礼,多从本俗。 在元代,每当新皇帝即位、元旦、天寿节等重大节日,经常举行朝会,后妃、宗王、亲戚、大臣、将帅等都要前来参加, 朝会之信,执礼之恭,诰教之严,词令之类,车马服用之别,牲赍歌乐之辨,宽而有制,和而有容,贵有所尚,贱无不逮,固已极盛大于当时矣。 ①忽必烈即位后,至元八年(1271年),命刘秉忠、许衡始制朝仪。 自是,皇帝即位、元正、天寿节、及诸王、外国来朝,册立皇后、皇太子、群臣上尊号,进太皇太后、皇太后册宝,暨郊庙礼成、群臣朝贺,皆如朝会之仪。而大飨宗亲、锡宴大臣,犹用本俗之礼为多。 ②
  ④   《山居新语》,《知不足斋丛书》本。
  ⑤   《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7页。
  ①   《宫词十首》,陈高华点校《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页。
  ②   欧阳玄:《渔家傲?南词》、《四部丛刊》本《圭斋集》卷 4. ③   《张蜕庵诗集》卷 1《大驾时巡千官送至大口》,《四部丛刊》续编本。
  ④   周伯琦:《纪行诗二十六首》,《近光集》卷 3. ⑤   王恽《奉和寅学士九月迎銮北口高韵》《四部丛刊》本,《秋涧集》卷 23.⑥   周伯琦:《扈从诗前序》。
  ⑦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5页。
  ①   《经世大典序录》 朝会 ,《元文类》卷 41.
  上述诸王朝会中选举大汗,即新皇帝即位是最隆重的一次。它有如下固定的程序:宗王贵族根据候选人公推大汗,被推举为大汗的人申诉理由,再三辞让,预会者又再三敦促,劝他执掌大位。大汗终于服从前可汗遗旨和宗王贵族的劝告,欣然接受。然后按蒙古旧俗,举行即位仪式。志费尼记述窝阔台汗即位仪式时写道:他们脱掉帽子,把皮带扔向肩后,察合台引着他的右手,斡赤斤引着他的左手,把他拥上宝座, 既有老成持重的赞助,又有鼎盛青春的扶持。兀鲁黑那颜(指托雷)举杯,宫廷内外的人都三次跪拜,发出祈祷,说:' 愿他的登基使国家繁荣昌盛!' ……按照往习,所有王公,对合罕表示忠诚,在斡耳朵外三次向太阳叩拜;然后,他们再入内,举行欢乐的盛会。 ③贵由、蒙哥等汗即位仪式,与上述相同,不赘。元代的其他大汗即位仪式大体上是一致的。著名史家奥都剌所著《土地之分割与世纪之推移》(《瓦撒夫书》)中记武宗海山在上都即皇位时载: 海山于星者指定之日时,举行即位典礼。宗王七人坐,海山于白毡上,二王扶其臂,四王举毡奉之于宝座上。一王献盏,诸珊蛮为新帝祝寿,而上尊号曰曲律汗。 ①可见,蒙古大汗即位仪式在元代也无大的变化。
  中国王朝的传统,礼与乐相辅相成。元廷朝会乐与前朝相似而也有区别。
  自成吉思汗征用旧乐于西夏,斡阔台汗征金太常遗乐于燕京,及蒙歌汗始用登歌乐,祀天于日月山。而世祖忽必烈命宋周臣典领乐工,又用登歌乐享祖宗于中书省。既又命王镛作大成乐,并搜集民间所藏金之乐器。 大抵其于祭祀,率用雅乐,朝会、飨燕,则用燕乐,盖雅俗兼用者也。 ②可见,元廷乐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混一前代各王朝的乐,包括西夏、金、宋的乐;二是雅燕并用。朝会、燕飨用的是燕乐。
  朝会是元廷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故诸王、妃子、公主、驸马和各个千户,都要前来参加。在外地的诸王等时常来上都或大都参加朝会。延祐元年(1314年)六月二十二日,中书省奏: 在先诸王妃子公主驸马、各千户每朝现的,并不拣甚么勾当呵,夏间趁青草时月来上都有来。如今推称着缘故不商量了入大都去的多有,依先体例休教入大都去,不拣有甚么奏的并朝现来的勾当呵,夏间来上都者。 ③说明诸王、公主等来京都参加朝会者次数之多。并每次朝会,元政府要支出巨大的经费,其中对朝会者的赐予是耗费巨大的一项。尤其是新皇帝即位,大加赏赐,以此酬谢宗亲、大臣的支持。这种赐予,有时称作 忽里台银.成宗在上都即位, 诸王、驸马赐与,宜依往年大会之例,赐金一者加四为五,银一者加二为三 ①。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十二月规定: 诸王朝会赐与、太祖位,金千两,银七万五千两;世祖位,金各五百两,银二万五千两,余各有差。 ②由于无极限的赏赐,对元廷财政造成极大的困难。
  ②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第 1939 页。
  ③   《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 217页。
  ①   周良霄:《蒙古选汗仪制与元朝皇位继承问题》,《元史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33 页。
  ②   《元史》卷 67 ,《礼乐志》1.③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 8,《仪制》,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124 页。
  ①   《元史》卷 18 《成宗纪》一,第 382页。
  外地诸王、驸马等参加朝会,频繁来往,对地方财政也有很大影响。大德三年(1299年)七月,中书省河南行省一材料称: 窃见四方镇遏诸王、驸马朝会赴阙,未曾起程,先行前路文字,并不开写官员数目,有司避怕罪责,多余准备羊、酒、鸡、猪、鹅、鸭,宿顿处所铺陈地毡,彩绢缴裹柱壁,又于界首用椽箔创搭扫里棚座邀顿,动一科十,动十科百,损民不便。 ③对此元廷不得不以明令限制。
  ②   《元史》卷 19 《成宗纪》二。
  ③   《通制条格》卷 27 ,《诸王经行科   》,第 280页。
  六、婚姻习俗
  婚为礼俗之本。 ① 人伦之道,始于夫妇,夫妇之本,正自婚姻。 ②这是元代人对婚姻的看法,是中国婚姻观在元代的表现。用现代的话来说,人类对自身理性化、科学化、社会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形式便是婚姻,而婚姻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域、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形成不同的习俗惯制。在元代,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其婚姻习俗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景象。
  首先是居于特殊地位的蒙古人的婚姻习俗,特别引人注目。其次人口众多的广大汉族人民的婚姻习俗以及南北众多少数民族和来自西域的色目人的婚姻习俗,都表现出有元一代婚姻习俗惯制的多样性和繁杂性。他们的婚俗又大致上标志着这些民族的家族、亲族甚至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由于元代各民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促使元代各民族婚姻习俗的改革、变化以及相互影响,对元代婚俗增添了新的色彩和特色。
  (一)蒙古族的婚姻习俗
  一般认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家族。而婚姻是家族的构成、发展与延续的源渊所在。因此,在介绍元代蒙古人婚姻习俗时,同时介绍他们家族构成、发展概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婚姻习俗惯制。
  1。婚姻俗制与家庭据文献记载,蒙古族这一古老的共同体中,较早地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并成为蒙古族婚姻制度的主流而牢固地流传下来。《元朝秘史》一开头就说: 成吉思汗的先祖,上天由命的孛儿帖赤那,其妻豁埃马阑勒,到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住着,生一子叫巴塔赤罕.可见,大约八世纪中叶以前蒙古社会中已确立了个体家庭(上限无法确定)。这种家庭由双亲和子女组成。
  孛儿帖赤那到成吉思汗二十三代,各代均个体家庭。这些家庭也是平行的夫妻关系与垂直的亲子关系结构而成的。拉施特说到,蒙古人自古就有记住自己的出身和家谱的习惯,父母对每个新生儿童讲述氏族和祖先的故事,用此作为教育的材料。如此代代相传,因而每个部落都有清楚的谱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和部落的来源①。因而蒙古人中已出现了八代内祖先的称呼。
  如父亲,额赤格(eC   ige);祖父,额不格(ebüge);曾祖,额林赤黑(e-lenC   eg);高祖,不都秃兀(būdūtū);五世祖,不迭- 兀古儿(būdeh一aūkūū);六世祖,禹儿乞(?ūrqi),又称不兀迪(būūti);七世祖,都塔浑(dūtūqūn)。 自七[世]以上无专门术语,一律称做额赤斤——额不干(eC   ige- yinebügen——父祖,祖先)①,说明蒙古以男性为主的一夫一妻个体家庭产生之久远。这种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在元、明、清各代一直延续下来。
  当然,元代蒙古社会中同时存在一夫多妻制。《黑鞑事略》称 其俗一夫有数十妻,或百余妻 ,马可波罗也说, 男人可以随意娶多少妻子 ②指的是那些拥有众多财富的那颜阶级。但这种家庭中,妻妾地位不同,嫡妻(abali)拥有 长妻 、 正室 等名分,地位最高,主管家务。长妻所生子女的地位也随母而尊。但有的后娶妇,因身分高贵或者得到丈夫的特别宠爱,则其地位随之提高。也有妻以子贵,如果正室无子,她的地位就有可能低于其他生子之妻。
  ①   杨讷点校《吏学指南》,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2 页。
  ②   同上书,第 357页。
  ①   《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11 、79-80页。
  十二世纪以前蒙古人严格执行族外婚制,同一个祖先起源的部族之内严禁成婚,用以维持血胤的纯正。元代,这种族外婚制,由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同一血缘和同姓,同骨(yasutan)不能通婚。而不同部落之间有 世为婚姻 的习惯。如,成吉思汗九岁时,其父也速该为他向斡勒忽讷兀惕氏说亲。斡勒忽讷兀惕氏是弘吉剌部的分支,弘吉剌部与成吉思汗所在乞牙惕氏族之间有世为婚姻关系,元代诸帝 正室 大都来自弘吉剌氏。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明代。
  与婚姻俗制与家庭相关联的妇女的贞洁,在蒙古社会中要求较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和他人之妻私通,早期由习惯法来维护。加宾尼在《蒙古史》中写到, 他们有一条法律或者一种风俗,如果发现任何男人和妇女公开通奸,就把他们处死。同样的如果一个处女同任何人私通,他们就把男、女双方都杀死。 ①同一时期的《黑鞑事略》、《马可波罗游记》中亦有同样的记录。后来的成文法中又加以肯定,通奸者处死②。这种峻制一直延续到明清代。
  如上述,家庭由习惯法及成文法保护,蒙古族家庭是比较稳定的。加宾尼在《蒙古史》中说: 他们的妇女是贞节的,在他们中间,人们没有听到在她们这方面有任何可耻行为。 ③马可波罗也对蒙古妇女贞节和家庭和睦安宁赞叹不已。他说: 妇女们非常珍视贞洁,举止端庄,讲礼貌,世界上很少有超过她们的。就是在对待丈夫的爱情和义务上也是如此。她们不但把不贞看成最可耻的罪恶,而且认为这些是最不名誉的。男人对妻子的忠实也很令人钦佩。 ④在家庭中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因为男人在生产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况下,家长由最长辈的男人充当。最长辈的男人死后,其遗孀主持家务。在家庭中妇女的负担是繁重的。鲁不鲁乞描述蒙古族妇女的义务时说: 赶车、将帐幕装车和卸车、挤牛奶、酿造奶油和格鲁特(奶干——引用者)、鞣制和缝制毛皮,……她们也缝制鞋、短袜和其他长袍。 ⑤马可波罗也说: 家庭里面凡有什么买进卖出的商业(生意)由妇女经营。也就是说,丈夫和家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是由妇女准备。 ⑥,至于男人们在家庭中的义务,马可波罗说: 男人的时间,全都用来狩猎、放鹰和军事生活方面。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隼和最优良的猎犬。 ①男人家庭中的义务还有制造弓箭、马镫、马嚼子和马鞍。还建造帐幕和车子,照管马匹并挤马奶,搅拌忽迷思(即马奶),并制造收藏忽迷思的皮囊,他们照管骆驼并把运送的东西装上驼背,照管绵羊和山羊,鞣制毛皮等。
  ②   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3 页。
  ①   《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8 页。
  ②   那木吉拉:《成吉思汗札撒与必里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4页。
  ③   《出使蒙古记》,第 16 页。
  ④   《马可波罗游记》,第 63 页。
  ⑤   《出使蒙古记》,第 121页。
  ⑥   《马可波罗游记》,第 62 页。
  蒙古的家庭财产继承习俗,由正妻的幼子继承父母的家产。《史集》称,缘突厥、蒙古之自古之风俗,首领及其生时,遗其诸长子居于外,分子财产、牲畜与属众;其余则尽属幼子。因为财产继承中地位特殊,所以幼子呼为斡赤斤(otchigin)、意为守灶者。蒙古家庭中兄弟财产的分配原则是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蒙古语 兄六弟四 的谚语充分表现了这一原则。直到最近,蒙古人分家继承财产都是按照长子与末子为主的习惯进行的。
  2。婚姻形态在元代蒙古社会中,婚姻的构成形式,呈现出多样性。这些形式都是展现出婚俗发展的诸特色。从婚姻的性质、方式和手段等观察,元代蒙古人婚姻形式有以下几种。
  抢婚:亦称掠夺婚。这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用抢掠或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性婚姻形态。
  13世纪为止,蒙古社会中仍存在着抢婚的痕迹。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的正妻斡额伦就是从蔑儿乞人抢来的。后来蔑儿乞人记恨此仇,突然袭击贴木真家,抢去孛儿帖夫人。自元代初期,这种掠夺婚似乎不多见。而这种抢婚遗风,变成一种婚礼中的习俗。如婚礼宴会时新娘则逃到亲戚家里躲起来。于是新郎和他的朋友们到处寻找,并用武力将她们抢过来,带回家,佯装使用暴力的样子①。但另一种抢婚在元代蒙古社会中仍在继续,那就是在战争中征服敌人夺取其妻女,其例比比皆是。这种战争中的抢婚还得到早期习惯法与后来的成文法的认可。
  议婚:这是男女双方,通过说媒等方式商议决定婚约的一种婚姻形态。
  这种形式元代蒙古人中比较普遍。一般男方首先提亲,女方通过家族会议等形式决定接受或不接受男方的要求。有时父亲可以为儿子向女方求婚。 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 ②这句古老的谚语充分体现了元代蒙古人议婚习俗。以议婚决定婚约,在元代文献中很多,不赘述。
  交换婚:这是议婚的另一种形式,是古代族外婚的一种。具体内容为两个氏族的男方协议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的做法。元代的蒙古人中也有此俗残余。但已被复杂的政治关系所利用。《元朝秘史》第六五节载: 成吉思汗欲与王汗亲厚上又亲厚,故索桑昆的妹察兀儿与子拙赤,郤将豁真名字的女儿与桑昆子秃撒哈,相换做亲。 (总译)这实际上是蒙古气颜部与漠北强部克烈部之间的政治交易,是他们为了共同称霸蒙古地区为目的的交换婚。但后来由于各自目的不同这门亲事就夭折了。此外,文献记载表明,如果一方提亲,另一方不许亲,提亲一方则认为,对方 小觑 自己。
  ①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63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22页。
  ②   《元朝秘史》,第 66 节。
  入赘婚:在文献中,蒙古人典型的入赘婚形态实例不多见。而入赘婚的另外一种形式在元代蒙古社会中比较普遍。如,男女双方定婚约,结婚后,新郎在女方家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才与妻子一道回父家。成吉思汗第六世祖纳真、成吉思汗本人都是如此。这可能是后来在蒙古社会中流行的入赘之俗的起源。
  收继婚:元代蒙古人还实行收继婚制。马可波罗说,蒙古男人, 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妻子,只有生身母亲例外。他们不能和自己的姊妹结婚,但他们的兄弟死后,可以娶嫂和弟媳为妻。 ①也就是 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 ②。这种婚制,汉文文献中称之为 蒸母报嫂.父亲死后,儿子以财产的形式继承其后母,中国北方古族匈奴到女真、党项、畏吾儿等古代民族都曾有此俗。因此当时蒙古人的婚姻观念中,这不是可耻的。但有元一代,这种婚俗逐渐发生变化。而元廷对此的政策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按至元七年(1270年)的规定,侄儿不得收继婶母。
  冥婚:元代蒙古人中流行冥婚制。马可波罗说: 鞑靼人家里如果有儿子夭亡,而另有一家的女儿也早逝的话,他们就彼此替自己亡故的儿女,像他们在生时一样办理婚姻手续。同时,在一些纸片上,画一些侍从和马匹、各种动物、衣服、金钱和日用器皿,把这些纸片和正式婚约用火焚化,以便送到阴间,供给他们的儿女享用,让他们彼此成为正式夫妻,组织家庭。双方父母办过这种仪式后,也成为亲戚,宛如他们的儿女,真正结了亲一样的来往。 ③这是一种完整而典型的冥婚习俗。在元代,这种婚俗非但蒙古所有,内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中也曾经流行。从源渊去分析,也恐怕非蒙古所固有。
  3。婚礼元蒙古人所谓婚礼是针对议婚而言。经过男方向女方求婚,如果女方同意,就 吃不兀勒札儿(baul jar) (许亲酒)。 不兀勒札儿一词,意为 颈喉 ,这里实际上指羊的颈喉。羊的颈喉筋肉、坚韧、耐嚼。许婚时吃羊颈喉,意示定婚不悔,坚久不离,百年合好。所以 不兀勒札儿 又译成 许婚筵席.议婚要讲聘礼,以马或其它财产示聘。有时聘礼甚厚。所以西方传教士误为蒙古人卖姑娘。据说,成吉思汗反对重聘礼。他说 婚姻而论财,殆若商贾矣。 ①他注重婚姻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因此,元时蒙古贵族与平民一般不相通婚。男女双方既定婚约,就彼此称 忽答 ,即姻亲。
  元代蒙古人婚俗中除上述求婚、许婚、下聘礼、许婚筵席之外还有迎亲、送嫁、结婚筵席等礼俗。入赘婚则,新娘以生母的名义,备办赠送阿姑的礼物,蒙古语称之为 失惕坤勒 (S itgül)。贴木真之妻孛儿帖见阿姑之礼为一件贵重的黑貂鼠袄子。
  ①   《马可波罗游记》,第 63 页。
  ②   《元史》卷 187,《乌古孙良桢传》。
  ③   《马可波罗游记》,第 67 页。
  ①   《元史》卷 118《孛秃传》。
  (二)汉族婚姻习俗
  在元代,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也广泛,因而汉族的婚姻习俗在元代婚姻习俗占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周围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
  元代汉族婚姻礼俗基本上沿袭了原有传统,也有一些前代所没有的变化。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他们婚姻礼俗。
  1。婚姻礼制元代汉人婚姻礼制是在至元八年(1271年)基本上确定下来的,这年九月尚书省礼部呈准施行的婚姻礼制是依据 汉儿人旧来体例 ,参照朱熹《家礼?婚礼》,酌古准今拟订的①。其内容包括议婚、纳采、纳币、亲迎、妇见舅姑、庙见、婿见妇之父母等凡七条。
  朱熹作《家礼》,为简便计,将汉族传统 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中的 问名 、 纳吉 舍去,又并 纳征 、 请期 为一礼,所以朱熹《家礼?婚礼》只存 六礼 中的 纳采 、 纳征 、 亲迎 三礼。元《至元婚礼》中部分保存了《家礼?婚礼》的内容,其他则来自 汉儿人旧来体例.可见元代婚姻礼制是有自身特色。元《至元婚礼》具体内容如下:议婚,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但一定要事先使其媒人往来通言,得到女方同意,然后才能行纳彩礼。其他诸类议婚者,也依此例而行。
  纳彩,亦称下定。男方家主把送往女方的礼品都书于纸,早起,奉此书以告祠堂。若无祠堂,或画影,或写立位牌,亦可。然后以子弟为使者,至女方家行纳彩。女方家主见使者,并奉书以告祠堂。女方家出书以写男方礼品,表示接受,并以礼相待使者。使者复还,男方家主又以告祠堂。纳彩时,主人亲往也可。
  纳市,元代称 下财礼 ,即男方向女方家送聘礼。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纳币礼中也有写财礼单、告祠堂、派使者等程序,皆与纳彩同。其它程序有: 已定筵会,以男为主,会请女氏诸亲为客,先入坐。男家至门外,陈例币物等,令媒氏通报,女氏主人出门迎接。相揖,俟女氏先入,男家以次随币而入,举酒,谓纳币,饮酒,受币讫,女氏主人回礼,婚家饮酒。 接着主人以常礼待宾客。最后婿与女见面, 并去世俗出羞之币.亲迎。男女双方提前选择一天,女方派人到男家铺设婚室。婚礼这一天,天一亮,婿家在婚室中央设灵位,女方家设位于室外。新婿盛装,主人又告祠堂,使子行醮礼,并派子迎亲。 婿出,乘马至女家。俟婿次女家,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婿乘马先行。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婿妇交拜,就坐饮宴。毕,婿出,复入,脱服,烛出,主人礼赞。 登车乘马、设次奠雁之礼,贫穷之家不能办者,从其所便。
  妇见舅姑。第二天清晨,新妇拜见舅姑,接着拜见诸尊长,如果新妇是冢妇(嫡长子的妻子),给舅姑馈赠一些礼物,舅姑作宴款待,作为回礼。
  庙见。第三天,新人到祠堂,即到宗庙参拜祖先。
  婿见妇父母。次日,婿前往妇家,拜见妇之父母,次拜见妇诸亲戚。妇家以礼待婿如常礼。
  ①   王■点校:《庙学典礼》,《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婚礼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49页。
  元廷又在至元八年(1271年)二月,对 民间婚姻聘财等事 作出规定, 仰遍行诸路,照会一体施行.聘礼包括表里、头面,即衣物、首饰等诸物在内,并以宝钞为财,以财畜折充等,不拘此例。
  品官:一品、二品,五百贯。三品、四百贯。四品、五品,三百贯。六品、七品,二百贯。八品、九品,一百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三十贯。
  结婚宴会高下等第,以男方主。品官:不过四味。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婚约已定,但若女年十五,而无故五年不成婚,或夫逃亡五年不还,并听离,而且不退还聘财。
  大德八年(1304年)元廷根据 近年聘财无法,奢靡日增,至有倾资破产,不能成礼,甚则争讼不已,以致嫁娶失时 等情况①,命中书省定立民间聘财等第。施行该等第的原则为 以男家为主,愿减者听,亲礼宴会,务从省约。 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段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
  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段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
  下户:银三两,彩段二表里,杂用绢十五匹。
  本规定只适用于民间,所以重申 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及品官另行定夺.至元八年(1271年)七月元廷根据 民间招召养老、出舍女婿,财钱为无定例,往往多余索要 等情况,另定等第:养老女婿,已定嫁娶聘财等第减半。出舍年限女婿,已定嫁娶聘财等第,三分中不过二分。由于这些婚姻,男方去女家劳动当差,瞻养老人,以此支付了女子部分身价,从而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财物和女子议价交换的过程。
  元代汉族婚姻礼制与前代明显不同的是婚约既定,须立婚书。至元六年(1269年)十二月,中书户部称: 人伦之道,婚姻为大。据各处见行婚礼,事体不一,有立婚书文约者,亦有不立婚书止凭媒约为婚者。已定之后,少有相违,为无婚书,故违元议,妄行增减财钱,或养老出舍、争差年限,诉讼到官。其间媒证人等徇情偏向,止凭在口词因,以致争讼不绝,深为不便。
  省部议得:今后但为婚姻,须立婚书,明白该写元议聘财,若招召女婿,指定养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亲媒的人等画字依理成亲,庶免争讼。 ①元廷此举,不能不说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次大革新或创新。
  元廷还对汉族一夫多妻有明文规定要禁止。至元八年(1271年)二月,中书省规定: 有妻更娶妻者,虽会赦,犹离之。……蒙古人不在此限。 ②规定又称:以至元八年正月二五日已前准已婚为定。 在此以后更娶妻者,若委自愿,听,改为妾,今后依已降条画有妻再不得求娶正妻外,若有求娶妾者许令明立婚书求娶,都省准呈仰依上施行。 又,元廷于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决定: 州县人民有年及四十无子,欲图继嗣,再娶妻室,虽合听离,或已有所生,自愿者,合无断罪,听改为妾。 ③至此,实际上元廷已准许一夫多妻制的存在。
  ①   《庙学典礼》,《元婚礼贡举考》,《大德聘礼》,第 153页。
  ①   《通制条格》卷 3,《户令》,《婚姻礼制》条,浙江古籍出版社版 1986年版,第 37 页。
  ②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嫁娶.
  同姓不婚,也是元代婚姻礼制的一种原则。至元八年(1271年)二月元廷规定: 同姓不得为婚,截自至元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为始,已前者,准已婚为定,已后者依法断罪,听离之。 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月一材料载:义州刘义之女,与另一姓刘的人作养老女婿十五年,生两个孩子。对此尚书省文件称: 今同姓人做夫妻的体例无,么道,说将来呵。礼部官人每定夺得:羊儿年圣旨里,正月以前为妻夫的每根底依旧者,正月以后为妻夫的每根底依着圣旨体例里合听离道有。……今后同姓为妻夫的每教禁约者。不禁约呵,似回回家体例有,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①羊儿年,指的是辛未(1271年)。可见元廷一直以至元八年(1271年)的规定来禁止同姓为婚。
  2。婚姻形式在元代,汉族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而其婚姻习俗发展史也复杂,婚姻的构成形式呈现多样性。下面介绍元代汉族中流行的几种婚姻形态。
  买卖婚:元代汉人中流行的买卖婚不同于古代族外婚议婚的一种发展形式,而是私有制婚俗的一种代表形式。我国古代汉族在结婚过程中要实行的 六礼 ,就有纳彩、纳吉、纳征三大项目,元有纳彩即下定礼和纳币即下财礼两项。这两种仪礼是为议定娶妇的身价而设立的。而财礼的多寡是由品官、庶人品级和贫富的程度而定的。
  元代汉族买卖婚中大多用聘金及金银首饰、衣物、牲畜以及饮食物等,文献中多出现的表里、头面、羊酒等财礼即是。由于招召养老或年限女婿婚姻,男子 嫁 到女方家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劳动、当差、瞻养老人,以此支付了女子部分身价,从而该婚姻聘财为一般嫁娶聘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典妻婚:亦称承典婚。这是买卖婚派生出来的临时婚姻形式,以家财富足男子用财物租用经济贫困,丈夫无力维持生计的女子为特点。宋代已有此俗,元代盛行。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五月,尚书省户部文件称: 议得吴越之风,典雇妻子成俗已久。 ②吴越,指今江浙一带。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六月,中书省御史台呈: 浙东道廉访副使王朝清言……江淮薄俗,公然受价将妻典与他人,如同夫妇。今后拟合禁治,不许典雇。若夫妇一同雇身不相离者,听。如此,不准人伦有别,可以渐复古风。礼部议得:合准王朝清所言禁约。 ①《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称: 诸以女子典雇于人,及典雇人之子女者,并禁止之。若已典雇,愿以婚嫁之礼为妻妾者,听。诸受钱典雇妻妾者,禁。 屡颁禁令,说明,在元代这种陋俗流行颇甚。
  在元代,与典雇妻室同类,穷困妇女典身于他人者,亦有之。如,关汉卿杂剧《五侯宴》,楔子: [赵太公云:]你既不肯嫁人。便典于人家,或是三年,或是五年,得此钱物,埋殡你夫主可不好。[正旦云:]我便要典身与人,谁肯要。 ②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上述戏文说明元代下层妇女典身于人者,不泛其例。
  ③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有妻许娶妾例 ,中国书店 1990年影印本,第 299页。
  ④   《庙学典礼》(外二种),《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聘礼.第 152页。
  ①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同姓不得为婚.②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过房男女.①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典雇妻室.
  指腹婚:俗称 胎婚.这是家长为子女包办预订婚约的婚姻形态。两家女人同时有孕,指腹相约,产后如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元代此风甚盛。
  所以元代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禁止。至元六年(1269年)四月,中书户部文件称: 男女婚姻或以指腹并割衫襟为亲,既无定物婚书,难成亲礼,今后并行禁止。 ③割衫襟,指腹婚俗,即以割孕妇衣襟互相交换作为议定。《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 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止。 可见指腹为婚之俗,在元代较普遍。
  赘婿婚:亦称入赘婚。这是一种母系家族婚制,从妻居、服役婚的古婚遗俗的发展。赘婿婚以女不出嫁,招男方入女家为婿为特点。此俗甚古,古代尤盛,元法律也认可这种婚俗的存在。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尚书礼部《至元婚礼》: 窃见自今作赘召婿之家,往往盖是贫穷不能娶妇,故使作赘,虽非古礼,亦难拟革。此等之家,拟合今权依时俗见行之礼而行。 ①元代的赘婿婚,据元人徐元瑞《吏学指南》一书载录有养老女婿、年限女婿、出舍女婿、归宗女婿等形式。元文献中还提到一种抱财女婿的形式。
  养老女婿,《吏学指南》,《亲姻》, 赘婿 条: 养老,谓终于妻家聚活者。 ②无子之家,招婿依以养老送终、补其世代,故亦称 补代.元杂剧《老生儿》第一折,《赚煞尾》: 我在这城中住六十年,做富汉三十载,无倒断的则是营生的计策,今日眼睁睁都与了补代。 养老女婿,多见于元代文献。在此仅举一例: 大德五年十一月,中书省准陕西行省一材料称: 延安路赵胤告,年老无人养济,将女穿针召到王安讓作养者女婿身故,其房弟王安杰要行收嫂。礼部议得:凡人无后者,最为大事。其赵胤初因无嗣与女召婿养老,不幸婿死,赖有伊可为依倚。合从赵胤别行召婿,以全养老送终之道。都省准拟。 ③上述实例说明,元代有些无子之家,养老女婿身故后,再次召婿,以传宗接代,养老送终。
  抱财女婿:盖与养老女婿同。不同的是女家是富足之人家,而招召女婿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抱全家财,继承遗产。至元十六年(1279年),中书省礼部的一文件称: 彰德路杨阿田凭媒说合张招抚次男羊儿与女春儿作抱财女婿,下讫银绢…… 即是④。
  年限女婿:《吏学指南》,《亲姻》, 赘婿 条: 年限,谓约以年限,与妇归宗。 即女婿有年限地到女家服役,期满带妻子回家。男子到女家不必改姓从女姓。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中书省礼部一文件称: 濬州郭全元召李丑驴作婿十三年,住讫四年身故,外有九年,伊弟李五驴欲行收继,贴住年限。 ①上述材料证明,元代年限女婿所定年限,双方必须严格遵守。
  ②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第一册,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09页。
  ③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嫁娶.①   王■点校:《庙学典礼》(外二种),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50页。
  ②   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91页。
  ③   《通制条格》卷 3   《户令》, 收嫂 ,第 42 页。
  ④   《通制条格》卷 3《户令》, 收嫂.第 41 、42页。
  ①   《通制条格》卷 3,《户令》, 收嫂.第 42 页。
  出舍女婿:亦称舍居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湖湘之民生男往往作赘,生女反招婿舍居,然男子为其妇家承门户,不惮劳苦,无复怨悔。 至元代,出舍女婿之性质似有所变化。《吏学指南》,《亲姻》: 赘婿 条: 出舍、谓与妻家析居者。 舍居婿,男女双方约定年限已满或其他原因,婿带妻室,另立家户,与妻家析居营生者。当然与妻家的关系亦不变。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七月,中书省礼部一份材料称: 东平路申,马元亨告,刘友直元定与妹马三姐作六年舍居婿,未曾过门,前去福州,却娶赵安奴为妻。 ②这里的舍居婿显然与养老女婿不同。
  归宗女婿:《吏学指南》,《亲姻》 赘婿 条: 归宗,谓年限已满或妻亡,并离异归宗者。 我们从上述注解中可知,它同年限婚不同的是双方协定年限期满后与妻室离异回父家。或者妻亡后离妻家回父家,这是有些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 试验婚 的一种形态。
  收继婚:元代汉人中曾流行收继婚。从至元和大德年间中书省文件材料载录来看,元代汉人中收嫂较普遍。至元八年(1271年)十二月颁布的圣旨,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 ③,也就是准许兄收弟媳,弟收兄嫂,即使是已婚的小叔收嫂,也被认为 难同有妻更娶妻体例 ①。按至元七年(1270年)
  的规定,汉人不得收继婶母。大德八年(1304年)五月,中书省枢密院呈: 蒙古军驱王火你赤病故,其妻张秀儿守服六年,有本使菊米娘子将秀儿强要配与火你赤亲侄王保儿为妻。礼部议得:王火你赤妻张秀儿服制已满,其侄王保儿欲行收继,虽系蒙古军驱,终是有姓汉人,姪收婶母,浊乱大伦,拟合禁止。 ②可见在元代,汉人把收继婶母视为 浊乱大伦 ,严格禁止。
  至至元十二年(1275年),兄收弟媳已在实际上亦受到禁止。 至元十二年四月中书省据御史台呈:陕西四川道安察司体察得,前南京路总管田大成收继弟妻阿赵取到招状,拟断八十七下,罢见职,阿赵五十七下,与大成离异。③《元典章》又载,至元十四年(1277年)刑部所准兄收弟媳刑杖断离之例。同书又有 守志妇不收继 、 抱乳小叔不收继 、 嫂叔年甲争悬不收 、姑舅小叔不收嫂 、 兄亡嫂嫁小叔不得收 等等定例。至顺元年(1330年)九月,元廷进一步下敕: 诸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罪④。《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 户婚 : 诸汉人、南人、父没子收其庶母,兄没弟收其嫂者,禁之。 禁令屡颁,说明元代汉人中收继之风亦存。至明代,朝廷亦三令五申禁止收继婚,即证之。
  童婚:这是早婚的一种形式。在元代称 绾角儿婚 或称 绾角儿夫妻.元代民间往往把未成年的儿童结发为姻。在元杂剧中多有反映,如:关汉卿杂剧《魔合罗》,第三折,《么篇》白: 我须是李德昌绾角儿夫妻。怎下的胡行乱做? ①
  ②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嫁娶 ,第 48 页。
  ③   《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收小娘阿嫂.①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叔收嫂又婚原定例.②   《通制条格》卷 7,《户令》, 收继婶母.③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兄收弟妻断离。④   《元史》卷 34 ,《文宗纪》3.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378 页。
  关汉卿杂剧《望江亭》,第二折,《普天乐》: 弃旧的委实难,迎新的终容易。新的是半路里姻眷,旧的是绾角儿夫妻。 ②元无名氏杂剧《神奴儿》,第四折中又有对 绾角儿夫妻 的描写。绾角儿,指孩童额旁左右小髻,用以借称孩童时代。可见, 绾角儿夫妻 就是孩童时期成婚的夫妻。
  在元代民间流行的另一种童婚形式是童养婚。这是我国封建剥削制度加家长制产生的一种婚姻畸形。对此元杂剧等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比如;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乔牌儿》白: [窦天章云:]你敢错认了也。我的女儿叫做端云,七岁上与了蔡婆婆为儿媳妇。你是窦娥,名字差了,怎生是我女孩儿? ③儿媳妇,即童养媳。戏文中叙述的是典型的童养婚形式。
  元代汉人中亦存表亲婚、冥婚、转房婚等其它婚姻形式,在此不能俱举,但在元代特殊的婚姻问题,需要提一下,如 驱良婚.驱良婚,即驱口与良人之间的通婚。这种婚俗,虽然很难列为民俗学上的一种婚姻形式,但在元代社会中,确实有影响。它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社会阶级对立和婚姻俗制。《南村辍耕录》卷十七 奴婢 条: 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孙永为奴婢。……奴婢男女止可互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家,若良家愿娶其女者,听。 元廷明令禁止驱口与良人之间的婚姻,违者有罪。
  良人娶驱,判徒刑二年;良妇嫁驱, 则合做驱 ①。驱良婚又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以 选择气类相同良善之家 为尚②。
  (三)元代婚姻史上的悲剧与变异
  元代末期,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人心不定、谣言四起。对婚俗亦带来各种冲击。故有元一代,出现了前所未闻的悲剧。元后至元年间由于谣言所致竞相嫁娶即一例。
  元末明初人权衡《庚申外史》: 丁丑,至元三年,……六月,天下谣传拘刷童男童女,民间皆望风成婚。 ③《元史》卷三九《顺帝本纪》二: 五月辛朔,民间讹言朝廷拘刷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同书卷五一《五行志》:至元三年,郡邑皆相传朝廷欲括童男女,于是市井乡里竞相嫁娶,仓卒成言,贫富长幼多不得其宜者,此民讹也。 同时代一些 野史 亦载录此事。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谣言》条记载颇为详尽: 后至元丁丑夏六月,民间谣言,朝廷将采童男女,以授鞑靼为奴婢,且俾父母护送,抵直北交割。故自中原至于江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至于巨室,有不待车舆亲迎,辄徒步以往者,盖惴惴焉唯恐使命戾止,不可逃也。虽守土官吏,与夫鞑靼色目人,亦如之,竟莫能晓,经十余日才息。自后有贵贱、贫富、长幼、妍丑匹配之不齐者,各生悔怨,或夫弃其妻,或妻憎其夫,或讼于官,或死于夭,此亦天下之大变,从古未闻也。 ①陶宗议在此文中把这一前所未闻的事件之缘起、涉及的地域、民族和人员、后果详细述及。这是元代社会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婚姻大悲剧。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661 页。
  ③   《元曲选》,第四册,第 1512 页。
  ①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良人不得嫁娶驱奴.②   《吏学指南》(外三种),《善俗要义》, 正婚姻 ,第 358页。
  ③   任宗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9 页。
  除上述特殊原因引起的突变之外,由于元代社会腐败,随之婚俗亦渐趋浑浊,各种矛盾突出,成为元代社会的一种问题。元王结《善俗要义》二三《正婚姻》中说: 近年婚姻之家,贫慕富贵权势,不为男女远图,或结婚之后随即乖争,计较聘财多寡,责望资装厚薄,兴讼连年,紊乱官府,以致男大不婚,女长不聘,妇姑不和,翁婿相怨,伤风害义,莫此为甚。 ②可见在元代社会矛盾冲击传统婚姻习俗,使之畸形发展,甚至到了伤风败俗之程度。
  还有一些人利用传统婚姻风俗,制造事端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 障车 是汉族古代阻拦迎娶的一种习俗。婚嫁时,乡邻亲友拦阻新娘的喜车行进,索取酒食,钱帛,以为戏乐。至元五年(1268年)八月,中书省右三部: 契勘嫁娶之礼必就吉时。今有不畏公法游手好闲人等,但遇嫁娶纠集人众以阵(障之讹)车为名,习蹬婚主及要酒食财物,故将时刻阻误,又因而起斗致伤人命,拟合严加禁治。 ③而有一些人利用民间 婚姻之家召媒求聘,未尝许肯,先吃干羊的习俗, 此家未已,彼家复来 ,吃喝享乐,骗取钱物。
  使得 不惟风俗不厚,而亦婚嫁艰难 ④。此类事情屡屡发生,兹不一一举例。
  总之元代婚姻习俗的有些变态发展,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朝廷及民众为纠正这些现象,作出了种种努力,使之健康发展。他们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元代各民族婚俗的相互影响
  元代各民族婚姻礼制是早在至元八年(1271)就已基本上确定下来的。
  这一年二月的规定称: 诸色目人同类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 ①黄时鉴先生解释本规定时说: 这里包括了三项准则:第一,尊重各民族的婚俗,自族的人自相婚姻,各从本俗法;第二,以男子为中心,各族的人递婚者,以男方婚俗为主;第三,以蒙古人为上,他族男子与蒙古女子为婚,不必以男方婚俗为主。 ②这些解释无疑是正确的。据文献所示,有元一代,一直提倡这些准则,尤其是各族人自相婚姻,各从本俗,此项施行较严格。这看起来,这些准则的实施,似乎禁锢了各民族婚俗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其实不然,在元代各民族人民之间婚俗影响的深度乃至广度而言,元前任何王朝所不可比拟的。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和介绍。
  ①   《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12页。
  ②   《吏学指南》,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57页。
  ③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婚礼》 嫁娶禁约邀拦.④   《通制条格》卷 4,《户令》, 嫁娶.①   《通制条格》卷 3,《户令》, 婚姻礼制.②   《元代礼俗》,载于《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 11 期。
  早在元初,金代女真人的婚俗就影响了内地汉人婚俗。如内地汉人婚礼中的拜门一节就是女真人风俗。元廷于至元八年(1271年)七月明令禁止。
  尚书户部文件称: 即今聘财宴会已有定例,外据拜门一节未曾举复。照得国朝蒙古婚聘并自来典故内俱无如此体例。此系女真风俗,其汉人往往傚学习以成风,徒费男家钱物,致起争讼,甚非理制,若令革去似为便当。 ③这一年九月尚书礼部所定婚姻礼制中已有革去女真拜门一节一项。
  值得说明的是汉族婚俗中的拜门与女真的拜门含义不同。汉族婚俗中的 拜门 是新婚后几天内,婿与妻共同带一些礼物到妻家拜礼。女真拜门为男女婚前生子后男子到女子家拜见女方父母。
  在元前代,汉族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夫多妻制。妻分两类。依礼明媒正娶的女子为妻,非礼私纳的女子为妾。妻只有一人,有妻更娶妻者为重婚,纳妾者不受限制。元蒙古族中亦有一夫多妻制,但与汉族有所不同。蒙古族也分 妻(abali)和妾(tataburi)之分。但妻之数不一定只有一人。入元,中原汉族效法蒙古人 有妻再娶妻 者多起来。对此,元廷以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二十五日为界限,在此以前准已婚为定。在此以后申明禁止,但犯者,仍时有发生。
  北方民族收继婚习俗也对汉族有影响。兄亡弟收嫂,汉族民间固有习俗,以保持血的纯净和防止财产外流,此俗金元之际流行较普遍,而弟亡兄收弟媳以及侄儿收婶母则是汉族婚姻礼俗中所没有的。大德八年(1304年)五月,中书省枢密院文件称:蒙古军驱汉人王火你赤病故,其妻张秀儿守服六年,后王火你赤亲侄王保儿,欲继其婶,被禁止。《元典章》中亦载有类似例子和禁令。王保儿等虽收继婶母未成,但说明汉人中存在收继婚习俗。因为禁令是事实的真实反映。
  蒙古族的同姓不婚之俗影响了汉人。至元八年(1271年)二月元廷规定: 同姓不得为婚,截自至元八年正月二十五日始,已前者,准已婚为定,已后者,依法断罪,听离之。 ①说明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前,汉族中同姓为婚,已成风习。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月尚书省一文件称: 今同姓的人做夫妻的体例无,……羊儿年(辛未,1271年)圣旨里,正月以前为妻夫的每根底依着圣旨体例里合听离道有。 ①此例说明至元八年(1271年)
  元廷规定是根据忽必烈 圣旨 拟定的。而此项 圣旨 来自蒙古人同姓不婚的古老习俗。
  另一方面,汉族的婚俗也影响了蒙古族婚俗。如,蒙古雍吉剌氏的脱脱尼,年二十六时丈夫哈剌不花死了。哈剌不花前妻有二子已成年,尚未娶妻,都想收继她。 脱脱尼以死自誓 , 二子渐惧谢罪,乃析业而居 ②。此例说明,至元代蒙古人婚俗受汉人影响,他们中流行的收继婚等古老习俗渐趋改变。
  ③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 革去诸人拜门.①   《庙学典礼》(外二种),第 152页。
  ①   《元典章》卷 18 ,《户部》卷 4, 同姓不得为婚.②   《元史》卷200 ,《脱脱尼传》。
  (五)异族通婚
  有元一世,蒙古、色目等各民族人士,背井离乡移居中国内地者难以数计。与此相反,内地众多汉人,离别故地,北上草地。他们以军人、农夫、工匠、文武官吏以及奴婢居多。这种南下北上,东移西迁的民族大交流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频繁的来往,共同的生活使他们之间产生各种婚媾,理所必然,势不可挡,因而元代这种异族通婚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及人员众多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勾勒元代异族通婚全貌,绝非本文所能及的。故我仅举数例,略加介绍。
  1。蒙古族与他族通婚在元代异族通婚中蒙古人和汉人、色目人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婚媾占很大的比重。其中蒙古人在统一众多民族和地区,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与汉、女真、契丹等族接触最为频繁,尤其他们入主中原,建立元王朝之后,与汉等民族的关系呈唇齿相依之势。这时蒙汉通婚已达到高潮。
  首先,蒙古人娶他族女。此类通婚,当首推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第四皇后即高度汉化女真人——金卫绍王之女歧国公主。蒙古人称之为 公主合屯.这虽然为城下之盟之婚,但她容貌出众、善事人,被成吉思汗所宠。
  自此,元朝皇帝皆有汉族夫人。皇帝以下诸大臣将领自然都娶汉女为妻妾是早已成为元代上层社会贵族之时尚。此不一一举例。
  尤其是远离故土,深入内地的蒙古人来说,族女本少,难以婚嫁,故惟娶他族女为妻妾,别无他选。现存《元统元年进士录》是一份证明。现将该书中所录蒙古人氏婚姻状况介绍如下①:同同,蒙古囗囗那歹氏,父玉速帖木儿,母囗氏,娶蒙古氏。
  虎理翰,弘吉解人氏②。父伯家奴,母康氏,娶张氏。
  亦速歹,札只剌歹人。父恩知杰,母夏氏,娶囗氏。
  敏安达尔,亦乞列恩人氏。父唐兀歹,母王氏,娶囗氏。
  阿虎歹,左翊蒙古侍卫军户,父忙古歹,母孟氏,生母王氏,娶王氏。
  完迮囗先,忙兀台氏,父保,母揑囗囗,娶师氏。
  朵列图,乞失里台人氏,父完者都,母亦乞烈真氏。娶未。
  囊加歹,察罕达达氏,父教化,母囗囗氏、元氏、娶宋氏。
  也先溥化,弘吉剌氏,父囗囗,母囗囗,娶未。
  买闾,斡罗台氏,父唐兀歹,母宋氏,娶未。
  察伋,塔塔儿人氏,父贴木儿,母博罗氏,娶弘吉剌氏。
  百嘉纳,蒙古人氏,父哈剌,母唐兀氏,娶钦察氏,继哈剌鲁氏。
  博颜达,札剌亦儿人氏,父也先,母王氏,娶未。
  博颜歹,札剌亦儿人氏,父罗罗,母贾氏,娶张氏。
  月鲁不花,逊都台氏,父帖木儿,母朱氏,娶未。
  脱颖,札剌亦儿氏,父军僧,母姬氏,娶宋氏。
  野仙脱因,蒙古氏,父哈剌不花,母囗囗王氏,娶唐兀寇氏。
  囗囗达,燕只吉台氏,父伯都,母许实歹氏,娶未。
  燕质杰,怯列歹氏,父执礼化台,母雍古台氏,李氏,娶张氏。
  以上蒙古族十九家父子中,七人妻妾氏族原缺或未婚之外,十七人与汉族通婚,族内成婚的只有四人,其余的与色目人或其他民族通婚。这些统计数字足以证明元代移居内地的蒙古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状况。
  ①   见王■点校《庙学典礼》(外二种),载《元统元年进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②   弘吉解, 弘吉剌负■ 之误。弘吉剌■,蒙古语 gung kiradai 之音译。弘吉剌为蒙古大部。■(daidei)
  部名或人名之后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蒙古人中仍流行一夫多妻习俗。因而有些人娶几名汉人妇女为妻。如上述阿虎歹之父即是。而有些人妻妾娶自不同民族。如上述燕质杰之父执礼化台即一例。
  以上是蒙古人娶他族女为妻的实例。据史籍,在元代蒙古女嫁汉、色目人等他族者亦不少见。归附蒙古的汉人武官、文人娶蒙古权臣女或宗室女者大有人在。如,契丹人石抹也先,汉人张宏娶蒙女为妻。郑制宜(蒙古名纳怀)则娶 可烈真氏,烝相孛罗公之女 ①女真人刘德宁之子脱欢尚蒙哥汗孙女,竟结亲于皇族②。此类例子很多,不一一举例。
  在元代有些汉人入赘蒙古,充当蒙古家庭之一员。如,《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词曲?蔡中郎》条: 蔡中郎赘入牛府一事,人知贤者受冤,但其被诬之故,始终未明。或以为牛思黯之女,或以为邓生事附会,如王弇州、胡元瑞辈,皆有说甚辩,而未必实。然又闻有传为元人实有是事,盖不花丞相逼状元入赘,作此以讥之。因胡语以牛为不花也。 在元代,入赘不花丞相府,是一件荣耀无比的事。但到明代,成为被人讥笑的对象。
  终元一世,蒙古与高丽之间的婚姻联系也是频繁而复杂的。蒙古人同高丽人的婚媾,始于成吉思汗。《元史》卷一○六《后妃表》一载,成吉思汗第四斡耳朵有锁郎哈妃子。当时蒙古人称高丽为 锁郎哈 (S   ulangqa)。
  《蒙古黄金史》一书中记载了成吉思汗娶锁郎哈妃子的传说。可见元朝皇帝后妃中有不少是高丽人。但《元史?后妃表》中所载后妃,多语焉不详,无法考订她们的族属,故亦不能实指元廷后妃中有多少来自高丽的。其事迹更无从可知。惟元末奇氏后,史籍俱在,不难稽核。
  高丽奇氏完者忽都,为元顺帝第二皇后,后立为皇后,由于她是皇太子生母,权势颇大,她竟与皇太子或权臣勾结策划内禅。她 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女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高丽婉美,善事人,至则多奇宠。 ③《元史》卷三八《顺帝本纪》一亦云:至元元年(1335年)三月, 御史台臣言:' 高丽为国首效臣节,而近年屡遣使往选取媵妾,至使生女不举,女长不嫁,乞赐禁止。' 从之。 《高丽史》卷三七《忠穆王世家》: 丁亥(至正七年,1347年)正月……丁卯,元遣人取政丞卢頙三女以归,……冬十月……癸已,遣益城君婿如元献童女……,丙申,遣行省郎中李寿山如元献童女。 这一年中元廷已三次索高丽女子。
  可见元廷皇帝到达官贵人选高丽女人为妻妾之风不仅未煞,反愈演愈烈。由于高丽女大量嫁到元朝野,竟使元服饰文化发生变迁, 四方衣服鞋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 ①史载,元蒙古皇帝将公主下嫁高丽王室者亦不乏其例。《元史》卷一○九《诸公主表》 高丽公主位 载:世祖之女忽都鲁坚迷失适高丽王昛;显宗女卜答失利,适高丽王(沉王)王璋;世祖之孙营王也先帖木儿女亦怜只班,适高丽王(沉王)王焘;王焘又继顺宗子魏王女金童;显宗之子梁王松山女,适高丽王(沉王)王暠。上述举例说明,从成吉思汗到他的子孙后代,与高丽王室的姻娅一直不断。尤其是元末,这种关系已达到高潮。
  ①   《清容居士文集》卷 32 ,《忠宣郑公行状》。
  ②   《静轩集》卷 5,《刘氏先茔碑》。
  ③   《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6 页。此书称奇氏后为 祁后.①   《庚申外史笺证》,第 156页。
  元帝为什么把公主下嫁高丽王室呢?这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元统治者一直把高丽看作是属国,经常侵略或压榨。另一方面,为了笼络高丽统治者,使之伏首帖耳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服务。把公主嫁与异族或属国王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元代蒙古统治者亦学会此法,运用到高丽等国家或民族。
  2。回汉通婚元代回回为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诸国各族人民移居中国各地者,他们来到内地,同类相聚,自成坊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与汉人绝无相同。
  因此,一般看来回汉通婚的基础无几。但事实并不然。据史籍所示,有元一世,回汉通婚仍不少见。兹举几例说明。
  关于元代回汉通婚,前辈杨志■先生在《元代回汉通婚举例》①一文中举数例,并附申论,是最早研究回汉通婚的力作。
  (一)哈只哈心妻荀氏,子阿散妻张氏。据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哈只哈心为阿鲁浑人,本贯西域。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归降,至和林,元帅荀公妻以女,生二子,长阿合马,次阿散。后阿散继张氏为妻。荀、张俱汉姓,当系汉人无疑。
  (二)伯德那妻李氏。程钜夫《雪楼集》卷一八《大元河东郡公伯德公神道碑铭》:伯德那,西域班勒纥人,世为大家。蒙古军西征,取班勒纥,悉族来归。后妻京兆李氏。李为汉姓,当系汉人。班勒纥为今阿富汗北部一城,蒙古西征时属花剌子模国。其人民信仰伊斯兰教。
  (三)勘马剌丁妻蒋氏、周氏、龙氏。《至正集》卷五一《于阗公碑铭》载,勘马剌丁,于阗人,前妻牙里干氏卒,继蒋氏。有二子,沙哈不丁,出周氏,哈八石,出龙氏,四岁失母,蒋氏子之。蒋、周、龙,都是汉姓,她们当系汉人。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其人十世纪下半叶或十一世纪初皈依伊斯兰教。
  (四)职马禄丁妻冯氏。职马禄丁为丁鹤年之父。丁为元代诗人,诗集现存。他生母为冯氏,当系汉人无疑。
  除上述之外,《元统元年进士录》中亦有回汉通婚几例:乌马儿:本贯阿里马里,回回人氏,父阿思兰沙,母李氏、娶未。
  穆占必立,贯大都鹰房总管府籍,回回人氏,父揑古伯,母罗氏。
  扎剌里丁:贯嘉兴路崇德州,父阿里,母孟氏①。
  上录李、罗、孟皆汉姓,当系汉人。这些回汉通婚举例,仅史籍所载能稽核者数例而已,绝非元代回汉通婚全貌。但由上述,足见当时汉女嫁回回人者实不为少。其原因每人不尽相同,但一般来看,回回人来华居住,投进汉人海洋里,人口绝少于汉人,再加之,回回多为军人,男人居多,女人很少,因此,回回择妇,只能拘限在汉或其他民族中,此其一。有些回回归附后投靠汉人或其他民族权贵,主人往往赐女为妻,不好推辞,此其二。元代回回属色目人,位仅次于蒙古人,权势颇大。有些汉人慕其地位、财产,嫁女为妻妾。或回回之人依仗权势,不问愿否,强娶汉女,此其三。
  ①   《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56页。
  ①   札剌里丁,氏族原缺,但其名与曾祖,父名来看,当系回回人。
  以上回汉通婚举例尽为回娶汉女,不见汉娶回女。而史籍所示,虽说回嫁汉少见,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元史》卷一七八《王结传》云: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祖逖勤,以质子军从太祖西征,娶阿鲁浑氏,自西域徙戍泰陇,又徙中山,家焉。 阿鲁浑为元代回回之一族。此外《元朝名臣事略》中亦记有回女嫁江南商人事。
  总之,有元一代,汉女归回居多,而回女嫁汉少见。其原因之一,如上所述,元代入主中国的回女本少,本族亦不够娶,何言外嫁。其二,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之因,汉女归回,女从夫生活,尚无不便,而回女嫁汉,很难适应夫家生活习俗。其三,在各民族观念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作祟,须女从男,而无男从女之理,故汉女嫁回,从其夫,回女嫁汉,回回之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无论如何特殊,也不能男从女而改变其固有习俗。
  七、丧葬习俗
  元朝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封建大帝国。故与其他生活习俗一样,各民族的丧葬习俗也呈各异,多不相雷同。在众多民族中有特殊地位的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是在蒙古族及其先人漫长的游牧、狩猎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它是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习俗,自不待言。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丧葬习俗是垦殖于农业文化基础上的古老习俗,它主要是继承自前代。还有回回、畏吾儿等众多民族的丧葬习俗,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样。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介绍其中主要几种民族的丧葬习俗。
  (一)蒙古族的丧葬
  蒙古人丧葬习俗是在他们游牧、游猎生活中产生并发展演变而来。蒙古人分布地区较广,因此,各地区间丧葬习俗也有所不同。而且普通牧民与帝王丧葬,亦显各异。
  在医疗条件极度低下的古代蒙古社会中死亡率是较高的。当人患病时,身边人精心护理,当医治无效时,就在其毡帐前面树立一枝矛,并以黑毡缠绕在矛上,以示此帐内有病人。自此时起除看护者外,无人敢入其帐①。及死, 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 ②。蒙古人在长期同病魔的斗争中了解了疾病的传染性,因此,这也是防止传染的一种方法。人死,其亲人则痛哭,表示哀悼,并置肉乳于其前,亲友也都前来哀悼,并献食。但也有一些那颜(官人)贵族妻妾,夫死后以争夺遗产为务者。《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二 司马善谏 条: 翰林学士承旨阿目茄八刺死,大夫遣司马明里往唁之。及归,问其所以,明里云,承旨带罟罟娘子十有五人,皆务争夺家财,全无哀戚之情,惟正室坐守灵帏,哭泣不已。 蒙古人不管死在哪里,尸首一定要运至故地埋葬。帝王如此,平民也如此。彭大雅说: 其从军而死也,驼其尸以归。否则罄其资橐(tuó音驮,一种口袋)而瘗(yì音衣,埋尸体或随葬物等)之。 徐霆补注云: 霆见其死于军中者若奴婢能自驼其主尸首以归,则止给以畜产。他人致之则全有其奴畜产。 ③元代蒙古人中流行土葬和火葬。
  土葬: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中主要施行土葬。如果死的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他就被秘密的埋葬在他们认为合适的空地上。几种文字的文献均记载了蒙古人施行土葬时以死者生前的生活资料作为随葬品。普通人的随葬品只有帐幕、马匹、武器等。
  火葬:火葬不是蒙古人固有的习俗。蒙古人改宗佛教开始,施行火葬。
  据《析津志》记,大都 城市人家 在佛寺火葬死者, 烧毕,或收骨而葬 , 孝子归家一哭而止,家中亦不立神主。若望东烧,则以浆水、酒饭往东洒之;望西烧,亦如上法。初一,月半,洒酒饭于黄昏之后。 ①这是所说的 城市人家 ,指的是蒙古人,可见从元朝开始,蒙古人实行火葬,但并不普遍。
  随着佛教在蒙古人中的广泛传播,喇嘛们教以火葬,但当时多为帝王贵族、上层喇嘛和富裕的蒙古人中流行。贫苦民火葬者,限于传染病或产后病死者。
  葬法为,请喇嘛诵经超度之灵,脱去死者生前穿的衣服,洗净尸身,用白绸或白布裹尸,置放于坐棺中。然后用人力或驱车运至经喇嘛卜吉旷野,将死者与棺木一起烧掉。高贵者捡其骨灰,和以泥或麦粉,塑成小像,像外以金,银装裹,置于庙中。普通人,火化的第三天捡其骨,放于小木箱,并埋葬。
  有的把骨灰撒于山、河。
  ①   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蒙古史》,《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 页。
  ②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295 页。
  ③   《黑鞑事略》,《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第 30 页。
  ①   《析津志辑佚?风俗》,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0页。
  天葬,这也是蒙古人信仰喇嘛教之后施行的葬法。佛教徒将尸身布施给饥饿的禽兽充饥以此体现升华无我精神。天葬有两种:一种是,人死后,给死者穿上新装,用白布缠身,把尸体放在车上或用马、骆驼驮着,用鞭抽打牲畜,无人驾驭,让它任意奔走,任意颠簸。车走到哪里,尸体掉在哪里,无人管,直到第三天才沿着车辙,寻找尸体,找到尸体,如果尸体已被野禽、野兽吃掉,就认为已经升上了天堂。尸体原样,就要请喇嘛来念经,给他赎罪。二是,装尸体的车要有人驾驭,在旷野上仍让车任意颠簸,尸体在哪里落地,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马上用土块,石头把尸体圈起来,第三天仍与前述方法一样,去看尸体被禽兽吃了没有,如果被吃了,就高兴地把尸骨、遗物埋葬起来,如果没有被吃,如上述请喇嘛诵经。
  蒙古人信奉喇嘛教后,不管哪种葬法,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要给寺庙和喇嘛赠送牲畜等。
  (二)帝王葬俗
  元代帝王葬俗与前代帝王葬俗不一,并且与普通蒙古游牧民葬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其丧葬习俗是在中国帝王丧葬习俗史上很有特色的一节。
  据《元史》卷七七《祭祀》六记载: 凡帝、后有疾危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到毡帐房。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都内地之后,仍喜欢住毡帐,帝王都有居住的行宫即宫帐。帝后患病医治无效,移居毡帐,并殡殓其中,是一种回顾过去,不忘祖先的行为。
  元代帝王丧葬都入棺槨,而其棺槨形制与汉地又不同。 凡宫中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削人形,其广狭长短,仅容身而已。殓用貂皮■、皮帽、其鞋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殓以金壶瓶二、盏一,碗楪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簾,覆棺亦纳失失为之 ①。叶子奇谈到元代皇宫丧葬习俗时说: 元代送终之礼,用棺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②与《元史》中说法相近。
  按蒙古人习俗,元代蒙古皇帝死后,无论他死于何地,须运其梓宫于漠北安葬。从成吉思汗到元代诸皇帝皆然。对此,马可波罗说,蒙古皇帝死后, 按例应该葬在一座名叫阿尔泰的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甚至相距一百天的路程,也要把他的灵枢运送到阿尔泰去。这已经成为鞑靼皇族一种不可更易的传统风俗。 ①但马可波罗说元帝陵在阿尔泰山,不可信。因为,各种文献对元诸帝葬他说法不一,《元史》称元帝葬地均在起辇谷。而拉施特《史集》说葬于不儿罕合勒敦山。这个地方,蒙古语称作horig或horig ul,意为 禁地.此地在何处,现一说在肯特山,一说在克鲁伦河畔。起辇谷是否即不儿罕合勒敦,也无定论。因而对上述几种记载的可信性都值得怀疑。
  其原因是元帝的丧葬在绝对秘密情况下进行。尤其他族人士无法知其详细地方。
  ①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5 页。
  ②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中华书局本 1959 年版,第 60 页。
  元代诸皇帝皆行土葬,其丧事及葬法,汉文史料中有所描写。 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
  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②除上述外,其它史乘中亦言元朝蒙古皇帝墓无冢。叶子奇说: 送至其北园寝之地深埋之,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同平波,无复考志遗迹。 ③《黑鞑事略》中也说, 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 等到明年青草生,则葬处一片萋萋芳草,无任何遗迹,亦无人得知帝陵所在地方。唯在当年开穴下棺时,于其地牵一母驼和一驼子,当场杀一骆驼子,以后欲祭祀时,则将听杀驼子之母骆驼牵来为向导,视母骆驼踯蠋悲鸣之处,即可知道帝陵所在处了。
  那么,元代皇帝陵为什么无冢呢?元末人叶子奇说,皇帝陵无冢, 岂复有发掘暴露之患哉 ①。元代皇帝丧葬过程是绝对秘密进行的,因此,以护送皇帝灵柩途中遇到的人作为殉葬者和不立冢,都与其为避免 发掘暴露之患 之故。因此,从成吉思汗到元代诸帝陵地的具体地点,人们至今不得而知。
  元代皇太子、帝后乃至贵族的丧葬,大体与帝王丧葬相同。皇太子薨,亦附葬于帝陵,命官相及给事者五十八护太子灵辇往埋之。仍会官相等守陵致祭。《元文类》卷二三,闾复,《太师广平贞宪王碑》:月吕鲁死, 刳香木为棺,锢以金银,北葬于怯土山之原。 月鲁,即玉昔铁木儿(1242- 1295年),博尔术之孙。官至御史大夫。
  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中有蒙古帝王死后以金银珍宝为随葬品之外,还有人殉的记载。术外尼说,成吉思汗死后,以四十名美女殉葬;成吉思汗孙许烈兀死,以幼年美女盛饰殉葬②。马可波罗也说,把元帝的灵柩运往漠北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沿途遇到的一切人作为殉葬者。③但同一时期的蒙、汉文史料中未见有关元帝死后人殉的报道。加宾尼在他的游记中说,蒙古人埋葬他们的首领时,他们就秘密地到空旷地挖一个地下墓穴。在把尸体放入墓穴时,他们把他生前宠爱的奴隶放在尸体下面躺着,直到奴隶快要死去时再拖出来让他呼吸。然后再放到尸体下面。如此三次,这奴隶幸尔不死,成为一个自由民(darhan)。④很显然,这是一种人殉之俗的遗风。可见古代蒙古帝王死后,以人殉葬是有可能的。但对有关元帝人殉的报道,应慎重对待。
  ①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61 页。
  ②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6 页。
  ③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第 60 页。
  ①   《草木子》卷 3下《杂制篇》,第 60 页。
  ②   《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0、225 页,注(30)。
  ③   《马可波罗游记》,第 61 页。
  (三)汉族丧葬
  我国古代汉族中有 生有所养,死有所葬 的原则,把丧葬看做重大的庄严事情,元代也不例外。有元一世汉族的丧葬基本上承袭了周代丧礼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周代丧礼实在太繁复、琐碎,故而元代有所增改,还有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与其他民族间来往的加强,元代汉族丧俗中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1。葬式元代汉族的葬式主要有土葬、火葬。
  土葬:是我国古代通用的形式。元人也多采用此法。其葬法是用棺材盛尸,挖葬穴,深埋土中,以土丘为标志。
  关汉卿杂剧《五侯宴》, 楔子 : [正旦云:]我是这本处王屠的浑家。近新来我所生了这个孩儿。未及满月之间,不想我那妇主亡逝,无钱埋殡。因此上将这孩儿但卖些钱物,埋殡他父亲。 ①埋殡,出殡和埋葬,可见元代普通百姓中施行土葬。
  宫大用撰杂剧《范张鸡黍》,第三折《柳叶儿》,白: [众街坊云:]可早来这坟院中,埋了这棺槨,一壁厢掩土,烧纸烧纸。[做葬科卜儿云:]下了葬了。停留了也。 ②本戏文描写的是元代中上层人士埋殡之例。此类描述在元杂剧中多见,足证元人土葬习俗的盛行。
  元代汉人埋葬死者时,还有一些暖墓、引灵等种种程序。
  《元典章》卷三十,《礼部》卷三,《丧礼》, 畏吾儿丧事体例 条称: 一件,休似汉儿体例行者,……休煖墓儿者,休引灵者或是拣那个七条里。煖墓儿,即暖墓,说明元代汉人中流行暖墓、引灵等习俗。暖墓,在死者入葬的前一天夜里,家中去人在墓坑里过夜,旨在用活人的热气,驱走墓中的寒气,让死者安稳舒适地长眠其中,故名。引灵,也称引魂,又称讨五谷。把装有五谷杂粮的瓶子与口袋放进棺材随葬。此俗在明清两代有些汉族地区仍有流行。
  元代汉人也同前代一样,土葬必立冢,即土丘。一般按家族有坟地。元代称坟所、墓所。
  元剧《老生儿》第三折,白: 看了这坟所,好是伤感人也呵! 又同剧《鬼三台》: 则俺这坟所属刘,我怎肯着家缘姓张。 此例又说明元代亦有家族坟地。
  坟地围以墙,则曰坟院、坟园。上述《范张鸡黍》中例子即是。又《刘弘嫁婢》,第二折,《白鹤子》: 这孩儿为无钱缺着葬礼,他卖身体置那坟园。可见坟园是犹今公墓。
  ④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4 页。在蒙元时期的自由民享有种种特权。《南村辍耕录》卷 1: 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108页。
  ②   《元曲选》,第三册,第 965页。
  由于坟地面积大小不一,各类纠纷不断。元廷明文规定品官及庶人、寺观坟地面积。规定称: 一品、四面各三百步。二品,二百五十步。三品,二百步。四品、五品,一百五十步。六品下,一百步。庶人及寺观各三十步。
  若地内安坑坟茔,并免税赋。 ①地内安坑坟茔,指不立冢或挖掘地洞深葬。
  火葬:亦称火化,用火焚化死人遗体的葬俗。元代尤盛。车若水《脚气集》: 今贫民无地可葬,又被他说火化上天,葬礼已被夺了。 《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三: 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日知录》卷十五: 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 元代戏曲作品中,对汉人火葬多有描述。郑德辉杂剧《?梅香》,第二折,《六国朝》: [(正旦)云:]怕哥哥死时,削一条柳椽儿。(白敏中云:)削一条柳椽儿,可是为何。[正旦唱:]把你来火葬了。 ①元无名氏《膁蒯通》,第四折,《太平令》: 便做有春秋祭飨,也济不得他九泉下魂魄凄凉,倒不如早将我油烹火葬。 ②上例中的 削一条柳椽儿 和 油烹火葬 都是火葬中的习俗。明人杂剧《勘金环》,第二折: 把俺伯伯削一条柳棍,油甕里醮了,去他皮肤里签入去,把他斡葬了。 斡葬,即火葬。说明此俗在元明时已流行。
  在元代,佛教徒也举行火葬,称下火。元杂剧《度柳翠》,第三折《么篇》: [旦儿谒云:]五漏作形骸,半生不全不悟,脱却驴身马身,正果天堂路,今日遇真僧,烧衣便归去。弟子烧衣,师当下火。[正末云:]是,弟子烧衣,师当下火,烧了柳翠的衣服也。 ③《猿听经》,第四折,《沉醉东风》禅师白: 哎!谁想此人言下大悟真机,归空去了,贫僧就与他亲身下火。 据元人记载,娼妓死后亦采用火葬之法。亦称下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 与妓下火文 条: 钱塘道士洪丹谷,与一妓通,因娶为室,病且革,顾谓洪曰:'妾死在旦夕,卿须自执薪,还肯作一转语乎!夫妾,歌儿也……'. 又载道川为崑山倡周氏作下火文曰: 与君一把无名明火,烧尽千愁万恨心。 ④下火文,火葬时之祭文。说明元时火化人时,书下火文,以表哀思。
  宋元时期由于火葬盛行,还出现了火葬场,称作 化人场.化人场一般在城外。《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佛记》: 做了三日功课。至五日,扛去本寺后化人场。 《水浒传》二十六回: 一路上假哭养家人,来到场外化人场上,便教举火烧化。 元时把火化成的骨头称作骨灰或骨殖。尸体烧化后,把灰装进葫芦等器皿中,置于寺庙。《苍梧杂志》 望阙亭 : [李卫公(德裕)在珠崖],城南有小禅院,因步游之。见老僧壁内挂十余葫芦。公指曰:' 中有药物乎?' 僧曰:' 非也,皆人骨灰耳。'元时把盛骨灰的匣子叫骨殖匣或骨匣,犹今骨灰盒。元杂剧《哭存孝》,第四折,《水仙子》: 我将这引魂幡执定在手中摇。我将这骨殖匣轻轻地自背着。 ①《元典章》卷三十,《礼部》卷三《丧礼》, 畏吾儿丧事体例 条云: 休似汉儿体例行者,……烧了,收骨殖呵,休似人模样包裹者。 这说明元代汉人中有把死者骨灰 似人模样包裹 习俗。就是说,把死者烧掉后,抬起骨灰,捣碎成粉,再和以泥或麦粉,塑成人像,高贵者像外以金、银包裹,置于寺庙。但这种葬法在元代很少见。
  ①   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 42 页。
  ①   《无曲选》,第三册,第 1154 页。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 82 页。
  ③   《元曲选》,第四册,第 1346 页。
  ④   《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181页。
  烧埋:这是一种复合葬法。即先火烧死者尸体,然后过几天拾取骨灰,再用土掩埋。宋元汉人中流行此俗。《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选吉日良时,将你父母骨殖返乡,去认了伯父刘潻祥,葬埋了你父母骨殖。 关汉卿杂剧《蝴蝶梦》,第一折,白: [王大王二上云:]咱同母亲寻三哥尸首去来,母亲行动些。[正旦上云:]听的说石和孩儿盆吊死了。他两个哥哥抬尸首去了。我叫化了些纸钱,将着柴火烧埋孩儿去呵。 ②关汉卿杂剧《金钱池》,第一折《油葫芦》: 炕头上主烧埋的显通神。没事哏,檾麻头斜皮脸老魔君。 ①由于元代人死了即行烧化并埋葬,以 烧埋 简称之。《元典章》称 杀人偿罪仍征烧埋银 、 女孩儿折烧埋银 、 烧埋银不敷官司支与 ②以及《元史》卷五三《刑法志》四屡见 并征烧埋银 、 仍征烧埋银 、 招证明白者,仍征烧埋银 并可证。
  2。丧事元代汉族丧事,谓发送,多与前代重复。在此,我们仅介绍其中若干内容。
  元代汉人中,人死,在头前或脚后点油灯。称作随身灯,旨在阴曹地府内漆黑一片,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水浒传》二十五回: 王婆买了棺材,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那妇人做羹饭,点起一对随身灯。 在元代文学作品中又记述了办丧事过程中的口含钱、垫背等丧葬习俗。
  死人入殓时,放在死人嘴里的钱,谓之口含钱。又称含口,从古代含玉之俗演变而来。《乐府新声》卷中无名氏小令《满庭芳》: 枉乖柳青,贫食俄鬼,勤镘妖精,为几文口含钱,做死的和人竞。 垫背,人死入殓时撒于棺底,垫在死者背下,谓之 垫背.《看钱奴》,第四折《收尾》: 笑则笑贾员外一文不使,单为这口衔垫背钱文钱,险送了拽布拖麻孝顺子。 口衔垫背钱,即口含钱和垫背钱。有时人们以口含钱和 垫背 来形容极少的钱。《五侯宴》,第一折《尾声》: 哎,儿也!
  你寻些个口啣钱,赎买你娘那一纸放良书。 这说明当时死人嘴里放的钱确实甚微。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55 页。
  ②   明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二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644页。
  ①   《元曲选》,第三册,第 1253 页。
  ②   《元典章》卷 43 《刑部》卷 5《诸杀》, 烧埋.
  人死后,以布帛、衣服装殓尸体,元时称作 装裹.元剧《铁拐李》,第二折《正宫端正好》 [正末唱:]你道是我置下我死合穿,知他土坑中埋我多深浅,装裹杀也没人见。 ①元杂剧《对玉梳》,第二析,《滚绣毬》: [带云:]珠翠不戴呵,[唱:]莫不灵堂前要显豁。[带云:]绫锦不使呵。[唱:]莫不留着棺函中装裹。 ②死者入棺后,灵柩停放待葬,元时亦称: 停柩.民间移棺于宗族祠堂或公用厅堂的。穷苦百姓则无地停柩。元杂剧《合同文字》,第一折《油葫芦》: 量小生有甚钱!苦痛也波天。则为那家私生受了二十年,要领旧席铺停柩无一片,要领好衣服妆裹无一件。 ③但元时高贵之家大多停柩于家里中堂,立孝堂日夜守灵。一般三日内殡葬。但有些人为择时、择地,将灵柩停放数年不葬的。《元典章》卷三十《礼部》卷三,《丧礼》载:闽中地区有些家停丧不葬一二十年,有一家竟累至三四柩,足见此俗之盛。
  一般都采用丧车运灵柩去墓地或化人场。富足之家, 殡葬之际,彩结丧车,翠排坛面,鼓乐前导,号泣后随 , 布设路祭,乱动音乐,施引灵柩,远■正街 ④。路祭,亦称路奠。出殡途中在路旁设筵致祭,故名。每若干里站一路祭,灵柩过时,焚香纸致祭,并致祭词。一般经济宽裕之家设。
  元代这种大办丧事之风,受到朝廷的禁止。
  一般人家则出丧时,在灵柩前烧掷纸钱,称作买路钱。明田艺衡《留青日札》云: 今人出丧柩行之道,于前抛金银纸钱,名曰买路钱。 元杂剧《合同文字》,第一折,《那吒令》: 念不出消灾的善言,烈不得买路的纸钱。 (烈,烧、焚。)
  在丧事中多用钱,标志着人们金钱观念的加强。这些做法都未见于《周礼》。
  元代丧葬中的随葬品,因地区以及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江南盛行厚葬,凡有丧葬,珍宝、偶人、马车之器物、宝钞等都成为敛葬的对象。有些丧家随葬品中有纸糊房子、金钱、人马、彩帛衣服、帐幙等,足见元代有些地区丧葬 侈靡为孝 之风。
  元代汉人中还流行 七七 丧葬习俗。所谓 七七 是人死出殡后,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死者。依次七七四十九日而止。元时把这种习俗称之为 累七 、 垒七 或 累七修斋 、 垒七追斋 等,下面是元杂剧中的例子。
  《蝴蝶梦》,第四折,《风入松》: 我与你收拾垒七修斋。垒七 ,即累七。
  《老生儿》,第一折《膁煞尾》: 我这里自载划,也不索垒七波追斋,则那两件事敢消磨了我这半世的灾。 《昊天塔》,第一折,《后庭花》,白:到来日追斋累七,超度父亲和兄弟也。 《铁拐李》,第四折,《中吕粉蝶儿》: 大院深宅,闲杂人赶离门外,与亡灵累七修斋。 累七之第一七称头七。头七起,即设灵主,每日哭拜,并早晚献食如生前一般。《铁拐李》,第四折,《喜春来》: [孙福张千上云:]今日是俺哥哥的头七。请了几个和尚,买了一些纸札,与哥哥看经。 ①七七至四十九天而止谓断七。元杂剧《神奴儿》楔子: 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 这一天丧家召僧道诵经,丧事即了。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496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415 页。
  ③   《元曲选》,第二册,第 423页。
  ④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大德典章遗文》,第 50 页。
  3。丧服与服丧元代汉族丧服与服丧基本上与前代无异,但元人对丧服的解释和朝廷对服丧的态度政策也有所变化。
  (1)丧服元代汉族的丧服完全沿袭了固有的 五服 传统。元大型法令集《大元通制》,至治三年(1323年)成书颁行, 乃著五服于令 ②,在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把五服在法典中列有专条。
  汉族丧服,是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故为五服。五服中齐衰又分为四等,即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这四等连同斩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 五服八等.服制越重,其丧服形式也就越粗糙,以示不同程度的哀痛之情。
  元人不仅严格施行丧礼中的五服制,而且对五服也自有他们解释,主要以元人徐元瑞撰《吏学指南》为代表。对 五服 他解释道: 五服者,像天有五星,地有五岳,阴阳有五行,刑法有五等,故丧服有五名也。言死者既丧,生者制服,但貌以表心,服以表貌也。 ③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制成,断处外露,不辑边。丧礼中子与未嫁女为父母丧服,承孙为祖父母丧服,妻为夫丧服。徐元瑞释 斩衰 说: 丧服不言裁割,而言斩者,谓取痛之义。 五服中次重丧服 齐衰 ,是用粗生麻制成,剪断处辑边。为祖父母丧服一年。为曾祖父母丧服五个月,为高祖父母丧服三个月。对 齐衰 徐元瑞解释说: 裳粗辑而剪裁成也。 稍轻孝服 大功 ,系用熟麻布做成,为伯叔父母、及堂兄弟、未嫁姊妹丧服九个月。《吏学指南》释 大功九月 道: 功者,治布之功,有精粗也。九月者,应天道一时之气,如春种秋成也。 次轻孝服 小功 ,是用较细熟麻布制成,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外祖父母、母舅、母姨丧服五个月。《吏学指南》云: 小功五月,布精者也。为服于轻,不成一时也。 最轻孝服 缌麻 ,是用最细熟麻布做成,为从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姊妹,表兄弟、岳父母丧服三个月。《吏学指南》: 缌麻三月,服之轻者日缌,谓治其布缕如丝,其服容貌可也。 徐元瑞又附 无服 一节,曰 袒免 ,无服之亲也。 (2)服丧元代汉人与前代一样,人死,亲眷依礼俗披麻挂孝,以示哀悼。元代官方文件中也多有 以父母之丧三年,天下之通丧也 、 夫丧礼,斩衰、齐衰以至缌功,自有官服之制,轻重之差 等记载①。足见元廷对汉族传统服丁忧之制的承袭和继承。而民间也有挂孝、戴孝以及重孝、轻孝、带纸麻花等说法。如: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507页。
  ②   苏天爵编:《元文类》卷 42 ,《宪典总序》。
  ③   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88页。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丧礼》。
  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白: 五裂存孝一身亡,大小儿郎都挂孝。
  家将番官疼悲伤。 ②《水浒传》三十五回: 宋江见了兄弟不戴孝,心中十分大怒。 纸麻花,用白麻结成的戴孝标志。死者亲眷穿着丧服,还要戴纸麻花,以示悲哀。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金盏儿》: 你不脱了丧孝服,戴什么纸麻花。 ①人死后,亲属头上戴孝,身穿丧服,谓重孝,是与死者最亲的守孝标志,有别于轻孝。杂剧《合同文字》,第一折,《天下乐》: 妻也知他是你命难逃,我命蹇。我想从也波前。也是宿世缘。将重孝不披,轻孝来穿,想着你恩共情。 ②《水浒传》,第六十回: 中间设个神主,上写道; 梁山泊主天王晁公神主'.山寨中头领,自宋公明以下,都带重孝。 元汉族的三年服丧丁忧之制,与前代一样严格。丁忧,亦称丁艰,是指遭父母之丧。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大德八年(1304年)皇帝诏书称: 三年之丧,古今通制(原注:三年实二十七个月)。今后除应当怯薛人员、征戍军官外,其余官吏,父母丧亡丁忧终制方许叙仕,夺情起复不拘此例。 ③这里明确表示,在职怯薛人员、征戍军官不在丁忧之例。怯薛,蒙古语keS ig之音译, 犹言番直宿卫也 ,即元朝禁卫军。
  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一份材料载诏书称: 官吏等但是勾当里行的人每殁了父母呵,勾当里出去三年者,么道。行了诏书圣旨来,如今但是勾当里行的人每里头得用人每丁忧出去了呵,勾当里有窒确有于内匠官,阴阳人、医人等各投下勾当里行的人每也有似这般的人每不教丁忧。一一奏了教行呵,频烦圣旨的一般有三年再得勾当呵,人每也生受有,为那上头两个相等俺众商量来,如今丁忧的听从。他每呵怎生奏呵,那般者,圣旨有呵。 ①这是蒙古文诏书的硬译件,其意为,在职官吏父母亡,丁忧三年,但不许各投下匠官、阴阳人、医人等人丁忧。官吏丁忧三年,并许再叙。
  有关丁忧之制,元廷以后又有一些规定。延祐元年(1314年)五月,中书省礼部文件称: 至大四年三月二十八日钦奉诏书内一款:官吏丁忧巳尝著令,今后并许终制(原注:实二十七月)以厚风俗。朝廷夺情起复,并蒙古、色目管军官员,不拘此例。钦此。 ②并对终制起复,作出详细的规定。
  规定称: 官吏丁忧虽子职当为,终制起复亦国家之厚典。诸职官见任者从本衙门,已除未任者从元籍官司,随即给由,有出身吏官人等已及考者,一体起发文字,以达吏部,关会完备,依例照阕铨注,侯终制日照会合属起复从仕。外据未及考吏员人等,在内吏部,在内合干上司,籍记姓名,照阕先行贴补。都省议得职官服阙,不次铨注。吏员人等未满者,终制日先行贴补。
  余准部拟。 ③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54 页。
  ①   《元曲选》,第三册,第 1004 页。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 423页。
  ③   《元典章》卷 11 ,《吏部》卷 5《职制》2 ,《丁忧》, 官吏丁忧终制叙仕.①   《元典章》卷 11 ,《吏部》卷 5,《职制》2 ,《丁忧》,官吏丁忧听从丁忧并许终制.②   《元典章》卷 11 ,《吏部》卷 5,《职制》2 ,《丁忧》, 官吏丁忧听从丁忧并许终制.
  元廷又严惩不丁父母忧职官,以厚风俗。如,江西道■州路知事荘荣父母病故,不候服阙,匿丧之任,被决四十七下,服阙,降职一等叙用。黄州路录事司判官靳克忠 闻知父亡不即奔讣,又行饰词,不肯离职 被杖四十七下,解现任,期年后,降一级④。此类例子,文献中屡见下鲜,兹不俱举。
  总之元廷将汉族传统丁忧制度,著于律令,用律文来维护和施行。
  汉族丁忧制度对其他民族也有影响。有些蒙古、色目官员也进行效法。
  对此,元廷的政策也有所变化,在大德八年(1304年)曾规定蒙古、色目人也可以丁忧,但后来发生争议,在致和元年(1328年)曾予禁止。《析津志》称: 近年,亦有色目人不丁忧之例。 ①即是。
  元廷还对职官的奔丧迁葬的假限有详细的规定,称: 祖父母,父母丧亡并迁葬者系人子大事,合依旧例给假,并除马程,今将各各日限开具于后,所据给假合从户部议拟,为此扎付户部议拟得:职官奔丧迁葬人子大故,今既以人伦重事许给假限,其限内俸钞拟合支给。以厚风俗。若违限不到者勒停。 ②元廷规定的奔丧迁葬假限:祖父母、父母丧假限二十日,迁葬祖父母、父母丧假限二十日。
  (四)元代丧葬习俗的改变
  有元一世,统治阶级为了把丧葬礼制更加牢固地建立在忠孝观念之上,对汉族丧葬习俗,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有触于封建礼俗的所谓 伤风败俗 现象作宣明 或纠正。其原则与作法是 省察风俗,宣明教化,若有不孝不悌、乱常败俗,皆纠而绳之。其利害可以与除,及一切不便于民,必更张者。 ③
  1。禁停丧不葬停柩为汉族丧葬风俗。死者入棺后,灵柩停放待葬,故名。民间有移棺于宗族祠堂或公用厅堂的,但大多停柩于家中堂,立孝堂日夜守灵。一般三日内殡葬,有的则隔旬安葬。又有一些人,将灵柩停放数年不葬。文献记载显示,这种停尸不葬习俗元时颇流行。对此元廷以明令禁止。
  皇庆元年(1312年)三月,中书省一份禁令称: 江南风俗,但有亲丧,故将尸棺经年暴露,不肯埋葬,合准禁止。 ①延祐五年(1318年)五月,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一份文件中说: 且见,江南俗率多远丧稽葬,习以成风,是省察宣明者。有所未至耳盖尝闻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而丧,具称家有无。所以使贫富之葬咸送人鬼之道,俱安也。今闽中(今福建省福州市一带)此风盛行,停丧不葬,经一二十年。有一家累至三四柩者。……停棺不举,旷岁历月,使其流虫出汁,过者掩鼻。 ②停柩不葬的原因是 年月未到,下地未得,贫乏不能胜丧.对此中书省文件规定称: 按《礼》,诸侯大夫士葬,皆有月数,是古者不择年月矣;春秋九月丁已葬定,公雨而不克葬,戍午日下昃(zè,音侧,太阳偏西)乃葬,是不择日矣。郑葬简公司墓之室当路,毁之,则朝而定,是不择时矣;古之葬者皆放国都之北,兆域有常处,是不择地矣。《经》曰:丧与其易也,宁戚苟能尽其哀疼之情。
  称家有无,贫而薄葬,曷(hé,音何,怎么)害于礼?且纸衣瓦棺犹可全其孝爱,况且停于家者,已具有棺衣耶,而下贫之户不即营葬,辄作佛事欲为死者妄邀冥福。先贤有言: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今不以君子之道,待其所亲而以小人目之,岂得为孝爱乎!移饭僧所费为营葬之资,固不患不胜丧也。矧有附郭僧焚修之地,公然顿寄灵柩,尤为非宜。夫父子之亲兄弟之爱、夫妇之恩人皆有之,不幸遇其死亡,随家厚薄,以时而葬则为尽孝爱之道。 禁令认为,停丧不葬, 深乖古者之典,尤伤天理之和,是宜明白开论,即以月日使依期埋葬,以厚人伦之道,以长孝爱之风。 ①从文献记载来看,元廷这些规定似乎收到一些效果。但对整个中国丧葬习俗史的影响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③   《通制条格》卷 6《选举》, 终制.④   《元典章》卷 41 ,《刑部》卷 3《诸恶》,《不孝》, 荘荣不丁父忧.①   《析津志辑佚?风俗》,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0页。
  ②   《元典章》卷 11 ,《吏部》卷 5,《假故》, 奔丧迁葬假限.③《元典章》卷 30 ,《礼部》3 ,《葬礼》。
  ①   《大元通制》,《诸条格》,《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 74 页。
  2。禁约焚尸火葬,又称焚尸,是随佛教在我国的传入而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
  如前所述,元代汉人中火葬习俗尤盛,而元廷曾以明文禁止汉族的火葬之俗。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中书省文件称: 见北京路百姓父母身死,往往置于柴薪之上,以火焚之。照得,古者圣人治丧具棺槨而厚葬之,今本路凡人有丧以火焚之,实灭人伦,有乖丧礼,本省看详,今后除从军边远或为羁旅从便焚烧。……四方之民风俗不一,若便一体禁约,似有未尽。……
  除从军应役并远方客旅,诸色目人许从本俗不约禁约。外据土著汉人拟合禁止,如遇丧事,称家有无,置备棺槨,依理埋葬,以厚风俗。……若贫民无地葬者听于官荒地内埋了,若无人收葬者官为埋葬。 ②简言之,禁止汉人火葬,从军应役、远方客旅从便,诸色目人须从本俗,贫民无地者在官荒地埋葬,无主尸体由官方负责埋葬。
  从这些禁令来看,元廷对火葬的态度比较强硬,但从文献记载来看,有元一世,火葬习俗在汉族中不但没有受禁,反而随佛教的进一步盛行,火葬习俗愈演愈炽。此外,火葬是比较科学、文明、卫生的葬俗,受到各阶层人民的欢迎。这些是火葬习俗有禁不止的缘故。
  3。禁厚葬、倡薄葬元代中后期,丧礼的贫富差别、等级区分的色彩越来越鲜明,厚葬之风随之盛行,而江南尤盛。至大元年(1308年)江西行省一文件称: 坊见江南流俗,以侈靡为孝,凡有丧葬,大其棺槨,厚其衣衾(qīn,音亲,尸体入殓时盖尸体的东西),广其宅兆,备存珍宝、偶人、马车之器物,亦有将宝钞籍户敛葬,习以为风。非惟甚失古制,于法似有未应。 所谓古制, 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即行薄葬。于法未应,指的是厚葬有违于至元七年(1270年),元廷有关民间丧葬的规定。故江西行省文件称: 今后丧葬之家,除衣衾棺槨,依体举葬外,不许辄用金银宝玉器玩装殓,违者以不孝坐罪。 ①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3 , 禁治停丧不葬.①   《元典章》卷 30,《礼部》卷 3 ,《葬礼》, 禁治停丧不葬.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葬礼》, 禁约焚尸.
  丧葬之中用纸钱,纸房子是汉、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习俗,元代尤盛。《元典章》卷三十,《礼部》卷三,《丧礼》, 畏吾儿丧事体例 条称: 一件,休似汉儿体例行者,……休依汉儿体例纸做来的金银房、纸人、纸马、袄子休做者。 说明,元代汉人丧葬中用纸房子等盛行。
  元廷对此俗的态度很明确,除纸钱外,一律禁止。至元七年(1270年)
  十一月,中书省一份禁令云: 民间丧葬多有无益破费略举一节,纸房子等近年起置有每家费钞一两定钞,底至无益。其余似此多端。奉圣旨纸房子无疑禁了者,其余商量行者,钦此。都省议得:除纸钱之外,据纸糊房子、金钱人马并彩帛衣服帐幙等物,钦依圣旨事意,截日尽行禁断,咨情照验施行。 ①大办丧事,侈靡相尚,支破钱财也是元代出现的风气。晋宁路总管府一份调查材料称: 父母兄长初亡,殡葬之际,彩结丧车,翠排坛面,鼓乐前导,号泣后随,无问亲疏,皆验赙礼多寡,支破布帛,少不如意,临丧争竞。
  及追斋累七,大祥小祥,祭祀之日,遇其迎灵,必须置备酒食,邀请店铺亲朋人等,务以奢靡相尚。遂用百色华丽彩缎之物,纷然陈列,装锦绣梳洗影楼,金银珍翠坛面,杂以僧道,间以鼓乐,服丧之人随之于后,迎游街市以为荣街。 ②这种大办丧事之结果, 虚费于生民,其实无益于死者。……苟不如此,上下为之悭吝,莫不鄙笑。风俗之坏,以至于此。不惟于被丧之家,生死之际,两无所益,又富者倾资破产,贫者负债取钱,甚者不能办给,以致丧亡不能得葬.根据上述情况,晋宁路总府做出规定: 今后有丧之家管要依庶人之道,三日以里出送,不得彩结舆车神楼路祭,及不得用大乐坛面,亲者以轻重破服,疏者但助送死之资,不破孝服,■可止往,由当街巷出送。至于复三头七,只合诣墓祭奠,不可设筵邀客,丧主哀哀之际,奚暇及此。其后愿作斋者,不过馂馅粉羹而已,不得用脱食油饼里蒸之类。 规定称: 如有违犯之人,……许诸人陈告到官,丧主并奢靡行礼之人,各决三十七下。 ③
  4。正丧葬厚风俗与上述正相反,有些汉人居丧饮宴、行吉礼,更甚者居丧嫁娶或以公服代丧服。违反忠孝观念,破坏传统,同样遭到禁止。《大德典章》中一条称: 为人子弟者,凡遇尊长不幸,须当丧服行孝。或有不知居丧礼者,腰虽经带,辄入酒肆茶房,及行吉礼,而赴吉筵,公然饮酒食肉,习以成俗。……
  最其事切详此端,初由无耻之人亡其父母长上,未及卒哭,辄行吉礼。 在元代由于此风尤盛,已到了 见者恬不为怪 , 君子见之而不责,小人见之而争效 的地步。对此元廷的禁令称: 今后应有父母长上丧服者,毋得入酒馆茶房,及行吉礼,赴吉筵。……如有违犯,诸人捉拿到官,拟断三十七下。 ①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葬礼》, 禁约厚葬.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丧礼》, 禁丧葬纸房子.②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大德典章遗文》,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0 页。
  元廷的这些禁令,似乎奏效未见,反而愈演愈烈,因此,元廷于延祐元年(1314年)再颁禁令: 以父母之丧三年,天下通丧也。死敛葬祭,莫不有礼。……去古日远,风俗日薄。近年以来江南尤甚,父母之丧,小敛未毕,茄荤饮酒,略无顾忌。至于送殡管弦歌舞导引,循柩焚葬之际,张筵排宴不醉不已。泣血未干,享乐如此,吴天之报其安在哉。……今后除蒙古色目合从本俗,其余人等居丧送殡,不得饮食动乐。违者诸人首告得实,示众断罪,所在官司申禁不禁,罪亦及之。 ②与上述有关,居丧为嫁娶,元廷又以明令禁治。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尚书省的一份禁令称: 父母之丧,终身忧戚,夫为妇天,尚无再醀. 今随处节次申到,有于父母及夫丧制中,往往成婚,致使词讼繁冗……。 因此朝廷,根据旧例,颁布如下禁令: 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各离之,知而共为婚姻者,各减三等。 ①但对这种婚姻,元廷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政策,即 渤海、汉儿人等拟自至元八年正月一日为始,已前有居父母、夫丧内嫁娶者准以婚为定,格后犯者,依法断罪,听离。 ②但此后这种 乱败风俗 之事,屡禁不止,时有发生。至元十五年(1278年),行中书省据潭州路备录事司人户秦阿陈告,表兄杜庆病死,有嫂阿吴将兄骸扔于江内,改嫁彭千一为妻。潭州路拟将阿吴断杖七十七下,听离,与女真娘同居守服。断彭千一为违法成婚,决四十七下,媒人陈一嫂,撒骨灰于江者赵百三各断四十七下③,这些实例说明,元廷对居丧嫁娶采取严厉制裁的措施。以此达到 庶免词讼,似望渐厚风俗 的目标。
  元代的各民族丧服制度,基本上以各从本俗为原则。但汉族中严格禁止以公服代丧服,在质料上以绵布代麻布的做法。延祐二年(1315年)元廷一份文件称: 切见江淮之间习俗,丧服有戴布幞头、布袍为礼者。夫丧礼斩衰、齐衰以至缌功自有官服之制,辨有轻重之差。其幞头公服乃人臣服之,于朝廷拜贺之吉服也。今愚俗无知,乃敢以布素为之,于凶服之际揆之,礼经典故皆非所宜,理应禁捕。……方今丧服未有定制,除蒙古、色目人各从本俗,其余依乡俗以麻布为之。 ④
  ①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大德典章遗文》,第 52 页。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丧礼》, 禁居丧饮宴.①   《元典章》卷 41 ,《刑部》卷 3,《不义》, 居丧为嫁娶者徒.②   《元典章》卷 41 ,《刑部》卷 3,《不义》, 居丧为嫁娶者徒.③   《元典章》卷 41 ,《刑部》卷 3,《不义》, 焚夫尸嫁断例.④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丧礼》, 丧服各从本俗.
  (五)其他少数民族丧葬
  元代各族丧葬,以各从本俗为原则。元代各种文献中也记载了一些民族的丧葬习俗。
  1。畏吾儿人丧葬畏吾儿人丧葬,在《元典章》卷三十,《礼部》卷三,《丧礼》, 畏吾儿丧事体例 条中记录了数项。
  一件,断了气后头,交穿衣服者,那害的人自心索要衣服呵,与穿者。即人死后,给死者尸骨穿寿衣的人,愿意索取死者生前衣服,允许与之。 交 ,即 教 之讹。
  一件,女孩儿、媳妇儿每带白孝,散发者。内于若有亲眷孩儿每,做和尚合带的孝呵,交肩甲上挂白财帛者。俗人每散发者。 即,死者女儿、媳妇带白孝、散发,亲眷子弟中有当和尚的,在肩甲上挂白财帛,俗人散发。
  一件,人死呵,体推着做享发的茶饭,杀马、杀牛羊者,伴灵聚的人每根底与素茶饭者。 即,人死,宰马、宰牛羊,做饭茶,祭飨亡灵,而 伴灵聚的人每 者,即守灵者,与以素茶淡饭。意思是以美味佳品,享与死者,而孝眷以素茶淡饭,以 自惩 表示孝心或悲哀的心情。
  一件:棺子上贴的画的打磨子刻来由太岁头、双祭物、单祭物有者。
  合胲上、乳头上、肚脐上放的金子。牵驮驰马根前拿大丧盘子的、挂甲的、走灵马唱的或是扬了应的,浇奠路祭的坟上■答的、立坟地的、埋葬的或扬了骨殖的齐和尚念经者,已上应合用的都教有者,依着这体例里量气力行的他每识者。 本段大意:棺槨上须帖和画 打磨子刻来由太岁头、双祭物、单祭物 等。在死者合胲上、乳头上、肚脐上放有金子。在牵驮驰马等灵车前拿 大丧盘子 、挂甲等丧礼的全过程由和尚念经举行。
  从上述记载可知,元代畏吾儿族施行土葬,立坟。土葬限于富贵人家。
  在丧礼过程中,棺槨上刻有太岁头等,灵车前树大丧盘子,挂甲、唱走灵马、浇奠路祭等程序。
  一件,休似汉儿体例行者,塔麻花挂孝,穿团头都休穿带者,烧了收骨殖呵,休似人模样包裹者;休煖墓儿者;休引灵者或是拣莫那个七条里;休以汉儿体例纸做来的金银纸房、纸人、纸马、袄子休做者。 即,禁仿效汉人体例丧葬。
  上述说明元代畏吾儿人先把死者遗体火化,然后并收骨殖,土葬。
  元廷三令五申,畏吾儿丧葬,从本俗,禁止效法汉人。中书省准许咬老瓦思、八撒海迷失、脱列脱因纳等人所呈文字,称: 畏吾儿田地里,从在先传留下底各自体例有来。这汉儿田地里的众畏吾儿每丧事体例有呵,自己体例落后了。随着汉儿体例,又丧事多宰杀做来的勾当每。上位听得上头帖薛不速蛮也丧事里依各自体例行有。从今已后,这汉儿田地里的众畏吾儿每丧事里,只依在先自己体例行者。汉儿体例休随者体例宰杀者。从今已后不拣那里畏吾儿丧自(自,事之讹)里自己畏吾儿体例落后了,汉儿休例随呵,宰杀呵,那里畏吾儿底家缘一半断了者,么道,圣旨了也。依着了底圣旨畏吾儿底丧事里合做底体例写了和这文书一处将的去也,只依这体例文字教知者。钦此。 这里反复强调移居汉地的和其它地区的畏吾儿人丧葬要从本俗,改变 自己体例落后了 的状况,如有违反,把家产一半没收。这反映了元代移居内地的西域民族人民丧葬习俗,受汉族的影响,传统习俗发生变化的事实。
  2。唐古忒、汪古人丧葬唐古忒(tangut),是 党项 一词的蒙古语音译,亦称 唐兀 、 唐兀惕 、 唐忽惕.唐古忒人居住在黄河以西,史称河西。元唐古忒人居住区为黄河以西,汉籍称河西。元代唐古忒人仍保留包括丧葬习俗在内的固有的文化风习。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期间,载录了唐古忒人的丧葬习俗之某些内容①。
  元代唐兀忒人施行土葬和火葬。他们是佛教徒,对死去的人有一种特殊的殡葬仪式。当一位贵族去世,在等待安葬入土时,他的亲属请来一些星占家,告诉他死者出生的年月日,星占家根据这些来观察天上的星宿,等到确定了星座或标志,即死者出生时的那颗星在星座里面,然后才择定日期举行葬礼。如果这颗星当时不是上升,星占家要求遗体停柩一周或一周以上,有时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能安葬入土。死者亲属须等星占家择定的日子,是为了趋吉避凶。
  唐古忒人为死者,用厚度十厘米的木板,制作棺材,像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箱,制作十分坚固。因为有时停柩时间过长,他们采取一些方法防止尸体腐烂。他们在棺材外面涂上一层油漆,接缝处填上沥青和石灰混合物,然后把整个尸体用布帛、绸缎装裹,放进棺槨里,撒上大量的香树胶、樟脑和其它药材。在家中停柩时,亲属每日数次以酒食致祭。
  出殡时,如果星占家观察星相认为,灵柩不易从大门出,于是亲属们只能把棺材从旁门,有时还必须穿墙而出。
  火葬场,一般都在城外。灵柩发送城外时,在必经之路,每隔一段距离,必须建造一种简棚屋,装饰彩绸,作为临时停柩之地。灵柩每过一处,都必须摆设筵席,直到灵柩到达葬地。这种路设筵席的目的是能够让死者的灵魂得到休息,恢复疲劳,有力气跟着前进。这种习俗,犹汉族路祭。
  唐古忒人火化死者时,把大量的绘制男女、马匹、骆驼、钱币和衣服图形的树皮纸等同尸体一起火化。他们认为死者在阴间地府,将会享受纸片上所画人物和乘骑、钱币和衣服。举行殡葬仪式时,所有乐器全部击响起来,霎时间吵闹喧嚣,震耳欲聋。
  汪古等民族丧葬习俗:汪古是散居于阴山以北的部落。亦称白鞑靼。部人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部落首领、望族多为突厥人后裔,故丧葬习俗中有与突厥人相同者。《蒙鞑备录》称: 所谓白鞑靼者容貌稍细,为人恭谨而孝。遇父母之丧则■面而哭 ,故而 腮面有刀痕 ①。
  ■面是古代北方突厥、匈奴、回纥、女真等一些民族丧葬风俗。死者亲属以刀划面,以 血泪俱流 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思。
  在元代,西域一些民族中仍有此俗。如薛儿客速人中一种风俗: 当一个人的父亲死去时,由于悲哀,他就在脸上从一只耳朵到另一只耳朵剥下一条皮,作为哀悼的表示。 ②这里描写的无疑是与汪古部 ■面而哭 同样的习俗。
  3。云南少数民族丧葬在元代,云南居住着白人、罗罗、金齿百夷、末些蛮、土僚蛮、斡泥蛮、蒲蛮等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民族人民的丧葬习俗也载于史乘,传至今日。
  白人丧葬习俗,元代白人是汉、唐时期僰人,是今白族的先民,居住在中庆、威楚、大理、永昌以及丽江路、鹤庆路、元江路、临安路、■江路、曲靖路、武定路等地。
  ①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1 页。
  ①   《蒙鞑备录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行本。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30 页。
  元人李京《云南志略》载: ……人死,浴尸,束缚令坐,棺如方柜。
  击铜鼓送丧,以剪发为孝,哭声如歌而不哀。既焚,盛骨而葬。 浴尸,古代丧葬习俗,为死者沐浴之礼。先洗头、洗身,然后用巾揩干,再剪指甲,修须发,古代汉族亦有此俗。棺如方柜,是指一种坐式棺。把死者尸体坐于棺内而葬,故须把尸体 束缚令坐.元代白人施行火葬,并拾骨灰埋葬。
  罗罗人丧葬习俗,元时罗罗,今彝族先民。元代罗罗人多数居住在顺元、曲靖、乌蒙、乌撒、越嶲等地区,即今云、贵、川交界地区。
  关于元代罗罗人丧葬之俗,李京《云南志略》载: 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毕,……祭祀时,亲戚毕至,宰杀牛羊动以千数,少者不下数百。可见元代罗罗人中流行火葬。
  末些蛮人丧葬习俗,元代末些蛮人是今纳西族先民,其分布地域较广。
  李京《云南志略》称: 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元代末些人中通行火葬。李京《云南志略》中说: 人死,则用竹箦(zé,音则,竹席)舁(yú,音鱼,共同抬东西)至山下,无棺槨,贵贱皆焚一所,不收其骨;非命死者,则别焚之。 土僚蛮人丧葬习俗,土僚蛮为今仡佬族、僮族先民。元代的土僚蛮居住地大致方位,叙州南、乌蒙北,即今四川宜宾和今云南昭通。
  关于土僚人丧葬习俗,《云南志略》中说: 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颠崖之上。 说明元代土僚人中流行崖葬。马可波罗在中国西南地区巡视时,也曾注意到土僚人的这种丧俗。
  元代还有很多民族丧葬习俗,由于篇幅所限,未能详述。
  八、祭祀习俗
  祭祀,供奉神鬼、精灵及祖先的各种仪式。元代的祭祀活动,包括在元代有特殊地位的蒙古族祭祀和以汉族传统祭祀的主要内容兼及 国俗 的宫廷祭祀,此外还有其他诸民族和部落的祭祀活动。这里主要介绍前几项内容。
  (一)蒙古族的祭祀
  元代蒙古人祭祀主要是祭祀天体等自然物、祭成吉思汗等,还有 烧饭 等特殊的祭祀仪式。
  1。祭天 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玄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 ①元代蒙古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把日、月、雷电、火炎、山川、土地和树木等都奉为神灵。但所有这些神灵中, 长生天 (mngketengri)已经作为高出于诸神之上的尊神而加以崇拜。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说: 其俗最敬天,每事必称天。 南宋另一位使臣彭大雅说: 其常谈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皇帝的福荫。彼所欲为之事则曰:天教惩地;人所已为之事,则曰:天识著。无一事不归之天。 因此 长生天 是蒙古人顶礼膜拜、崇敬致祭的对象。
  加宾尼也说: 他们相信只有一个神,他们相信他是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他是世界上的美好事物也是种种艰难困苦的赐予者。然而,他们并不妨碍他们拥有仿照人像以毛毡做成的偶像,……他们相信这些偶像是家畜的保护人,并能够赐予他们以乳和马驹的利益。……他们经常把每一头乳牛和母马第一次挤出的奶供奉他们的偶像;当他们将要进饮食时,首先拿一些食物和饮料供奉偶像。当他们屠宰任何动物时,他们把它的心放在杯子里供奉……偶像,他们把心留在那里,直至早晨,这时他们才把它从偶像面前拿开,煮而食之。 ①这是十三世纪蒙古人祭天的记载。
  在文献中多次提到成吉思汗祭天。宪宗蒙哥即位之二年(1252年)在漠北的日月山祭天 .后来又在岁甲寅(1254年)会诸王,在颗颗脑儿(kknuur,意为 青湖 ),军脑儿(g{nnuur,意为 深湖 )之地祭天。忽必烈即位之后,中统二年(1261年)亲征北方,于夏季四月己亥,亲自祭天于旧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之西北。后来每年六月二四日在上都祭天。祭天时, 曰:' 托天皇帝福荫,年年祭赛者'②。
  祭物主要是马湩、马、羊、布帛等。元初主要用白马湩。张德辉《岭北纪行》中云: 至重九日,王师麾下会于大矛(牙字之误)帐,洒白马湩。……
  其什器皆用禾桦,不以金银为饰,尚质也。……四月九日,率麾下,复会于大牙帐,洒白马湩。什器亦如之。每岁惟重九、四月九,凡致禁者再,其余节则否。 由于祭天多用马湩,所以也 谓之洒马奶子.但是后来在上都举行的六月二四日祭天,不但用马湩,还要 用马一、羯羊八,彩缎练绢各九匹,以白羊毛缠若穗者九,貂鼠皮三 ①。主持祭奠者往往是 蒙古巫觋及蒙古、汉人秀才达官四员.
  ①   《元史》卷 72 《祭祀志》1 ,第 1781 页。
  ①   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10 页。
  ②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4 页。
  蒙古人还对他们所崇拜自然物致祭。加宾尼在《蒙古史》中说: 他们尊敬和崇拜太阳、月亮、火、水和土地,把食物和饮料首先奉献给它们,特别是早晨在他们进食以前。
  2。成吉思汗祭成吉思汗祭祀,是元代蒙古人重要的祭祀活动。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倥偬,统一了近百部落和民族,奠定了横跨欧亚大陆帝国的基础,蒙古族人们共同体从此形成,在蒙古人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他去世后,蒙古人不再把他看成普通人,而把他当作心目中的神灵,顶礼膜拜的圣主。 当时蒙古人相信,天上只有一个长生天,地上只有一个君主成吉思汗——天子 ②。所以成吉思汗死后不久,窝阔台汗时期就开始祭祀成吉思汗。蒙古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祭祀他的神灵,他们为他做一个偶像,把偶像放在一辆车子里,这辆车子则放在皇帝宫帐前面的敬礼偶像的地方。 他们向这个偶像奉献许多礼品。
  他们向这个偶像奉献马匹,这些马没有人敢骑,直至它们死去。他们也向这个偶像奉献其他动物,如果他们屠宰这些动物,以供食用,他们不弄碎这些动物的任何骨头,而把这些骨头放在火中烧掉。他们向这个偶像鞠躬,像向神鞠躬一样,而且他们让正在访问他们的其他贵族也这样做。 ①可见贵由汗时期,蒙古人成吉思汗祭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及制度。
  但蒙古人大规模祭祀成吉思汗是在忽必烈即位,在中原建立元帝国之后。蒙古皇帝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在上都祭天的同时祭成吉思汗, 又呼太祖成吉思汗御名而祝之 ②。忽必烈于至元三年(1266年)在大都建成太庙,在这里祭祀成吉思汗和其他蒙古皇帝,祭祀基本上按照中国王朝的传统礼制进行,但仍旧具有一定的蒙古特色。我们在下面的元朝太庙祭祀一节一并记述。
  3。烧饭祭祀烧饭祭祀,元代蒙古人特有的祭祀礼俗。是以焚烧酒食、生活用品祭祖、祭亡灵。
  ①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4 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0 页。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0 页。
  ②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3 页。
  辽、金二代契丹、女真人中也有焚烧祭祀所用酒食之俗。辽金元三代这种礼俗汉语白话泛称 烧饭 ,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非契丹、女真、蒙古语。当时蒙古人称之为 ineru.《元朝秘史》第七○节: 那年春天,俺巴孩可汗的夫人斡儿伯与莎合台两个人,在祭祖之地,烧饭祭祀,诃额仑夫人到晚了。因为没有等候她,诃额仑夫人就对斡儿伯、莎合台两个人说:' 你们认为,也速该?巴阿秃儿已经死了,我们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你们为什么在分领祭祖的胙肉和供酒之时,故意不等我呢?'该文 祭祖之地 ,原文作 也客薛?合札鲁(yekeseghajar); 烧饭祭祀 ,原文作 亦捏鲁 ,旁译与译文同。 胙肉 ,原文作 客石格徹必列兀列徹 (keshig- echebileür- eche),旁译为 分子内馀胙.keshig,并不是 分子 ,而是经过神祇、祖先祝福或长辈所赐食品,也可作 恩赐品 或 福泽 解。
  而bileur在这里是祭祀祖先食物余剩。 供酒 的原文为 撒儿忽答察 (sarqud- acha),sarqud在此指祭祀祖先之酒余剩。
  《元朝秘史》中又一处记载元代蒙古人 烧饭 习俗的片断。该书第一百五十九、一百六十一节:成吉思汗、王汗与乃蛮将可克薛兀撒卜剌黑对阵于巴亦答剌黑之地,逮夜,王汗移营去,天明,成吉思汗看王汗立处无人,说道: 他将我做烧饭般撇了。 做烧饭,原文, 土烈食连 tülcshilen。
  该动词词根为tüleshi,有两种意思:一为燃料,二是为祭祀祖先、亡灵所烧的酒食衣物等。故 土烈食连 一词有 作燃料烧 之外还有 烧饭致祭 之义。可见元代 烧饭 ,蒙语有 亦捏鲁ineru 和 土烈食连tüleshilen 两种说法。前者在现代蒙语中已不使用。
  在元代,烧饭仍是蒙古皇宫祭祀祖先、帝王神灵的主要形式。关于它的内容,《元史》卷七十四《祭祀》三: 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蒙古巫祝致词,盖国俗也。 自世祖朝,修建太庙,定期举行烧饭祭祀。
  《元史》卷七七《祭祀》六 国俗旧礼 ,记蒙古皇家的烧饭祭祖: 每岁,九月内及十二月十六日以后,于烧饭院中,用马一,羊三、马湩、酒醴,红织金币及里绢各三匹,命蒙古大官一员,偕蒙古巫觋,掘地为坎以燎肉,仍以酒醴,马湩杂烧之。巫觋以国语呼累朝御名而祭焉。 这是在烧饭院中进行的祭祖活动。
  烧饭院,即烧饭园。是《元朝秘史》第七十节出现的yekesgajaru(祭祖之地)变化而来。元廷烧饭园地址几经变化。初在海子桥南,后废为官祭场。烧饭园移至蓬莱坊南。蓬莱坊在天师宫前。关于烧饭园,《析津志》称: 由东门又转西即南园红门,各有所主祭之,树坛位。其园内无殿宇。惟松柏成行,数十株森郁,宛然莙高凄怆之意。阑与墙西有烧饭红门者,乃十一室之神门,来往烧饭之所由,无人敢行。往有军人把守。每祭,则自内庭骑从酒物,呵从携持祭物于内。烧饭师婆以国语祝祈,遍洒湩酪酒物。以火烧所祭之肉,而祝语甚详。 ①烧饭师婆,即主持烧饭祭祀仪式的女萨满,国语,即蒙古语。
  在元代,帝、后死后,仍以烧饭致祭。《元史》卷七七《祭祀》六 国俗旧礼 : 凡帝后有疾危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外毡帐房。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葬后,每日用羊二次烧饭以为祭,至四十九日而后已。 而这种祭祀一般不在烧饭园内举行。《元史》同篇又 凡宫车宴驾,棺用香楠木……
  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复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上述史料说明,元代蒙古人烧饭祭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祭祖,另一种是祭祀死人,即丧葬致祭。前者是定期的,而后者临时的。最隆重的是烧马祭祀。明初人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集: 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烧马。
  ①   《析津志辑佚?古迹》,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5页。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人祭祀活动中巫觋、巫媪。巫觋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巫,蒙古男女萨满的总称;巫媪,女萨满,称为ytu-gan;巫觋即男萨满,称之为b .这就说明蒙古人烧饭祭祀与萨满教有很深的缘由。萨满教是蒙古人所信奉的古老的原始宗教,它的主要教义是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认为人虽然死去,但仍在彼世继续生活,仍需要酒食,衣服、什物,因此活着的人除把这些东西作为随葬品埋葬之外,还为这些灵魂定期供奉。其方法就是把供物烧掉。因为萨满教崇拜火炎,认为火能够净化一切不洁之物,并能把有形之物酒食、衣物、马匹等变成无形之物转送到彼世。这可能是 烧饭 之俗的由来。故我们可以以此理论解释烧饭祭祖中另外一些现象,如 掘地为坎 致祭。我们认为,掘地为坎 是为祖先或亡故者之灵 筑屋.因为在彼世生活的灵魂不仅需要食物、衣物、马匹等,而且还需要住室。这些也是蒙古先民们掘地窖而居宿的物质生活的反映。这种 掘地为坎 的祭祀习俗至今遗留在蒙古人中间。但已不是 掘地为坎 ,而是 画地为室.现在蒙古人的祭祀一般都在黄昏时举行。在荒野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燃起篝火,将酒、肉、布缕之类东西,丢入火里烧掉,但在这之前一定要在其外围划一圆形或四方形的环线,作为 房屋.并 房屋 要有一扇门,即一缺口。蒙古人相信,烧饭之礼结束后,祖先之灵一定要来享用这些供物,因此他们需要住屋。元代 掘地为坎 就是为祖先或亡灵准备的 住室无疑。
  (二)宫廷祭祀
  《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 益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孝,孝莫大于祭。 元廷尤重祭祀,又较繁复。元廷祭祀基本上按照中国王朝的传统礼制进行。包括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岳镇海渎以及风师、雨师、雷师。《元史》称: 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诸古。 但是元朝祭祀的内容还是形式,蒙古风俗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1。郊祀中国传统祭天地一般都在京师南、北二郊进行。但由于看法和传统不一,有的朝代是 南北二郊为一.元代祭天都在南郊进行。至大三年(1310年)
  间,大臣虽商议立北郊,但后来由于 帝谦逊未逞 ,遂废不讲。忽必烈即位以后,元代皇帝一般祭天的同时祭地。《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亦载: 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建坛合祭天地五方,九年始立南郊,专祀昊天上帝,泰定中又合祭。 后来由于汉族祭祀传统中天地应分祭还是合祭,历来无定论,元朝后来实施的仅仅是祭天礼仪。
  元朝郊祀坛壝址在丽正门外丙位,面积总共三百八亩有奇。坛三成,每成高八尺一寸。上成纵横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阶午贯地子午卯面四位阶有十二级。外设二壝。内壝离坛二十五步,外壝去内壝五十四步。
  还有燎坛,在外壝内丙巳之位,高一丈,四方各一丈。
  如前所述,元代郊祀是大体按照前代传统礼制进行的。但也能看到蒙古的旧有特色:一、常馔以外 参用国礼 ,增加了羊鹿野豕兔等野生禽兽①还有葡萄酒和尚醖马湩等②。按着传统,郊祀应由皇帝亲自举行, 然自世祖以来,每难于亲其事。英宗始有意亲郊,而志弗克遂。久之,其礼乃成于文宗 ③。《明太祖实录》卷三十载: 文宗至顺以后,亲郊者凡四,惟祀昊天上帝。 文宗亲祀南郊是在至顺元年(1330年)十月辛酉。这一天皇帝 始服大裘冕,亲祀昊天上帝于南郊,以太祖配 ①。《庚申外史》记载,顺帝于 至正三年(1343),卤簿冕服新成,亲祀南郊,时春二月也。 ②《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 至正亲祀南郊 条载: 至正三年十月十七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太祖皇帝配享,如旧行仪制。 《庚申外史》又言:至正三年(1343年)冬,十月十有七日,有事于南郊 ③。顺帝于至正三年,亲祀南郊二次,必有因。第二次可能属于非常祭祀,所以 南郊礼毕,大赦天下,蠲民租五分 ④。这可能与元代后期政治经济形势有关。这说明元代郊祀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那就是从摄祀到亲祀,有时还举行非常祭祀,以安慰民众稳定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至元六年(1269年)革去重五九拜天之礼,认为女真人立国之初重五拜天于鞠场,重九拜天于都城外,此系亡金体例,拟合革去 ⑤。
  2。太庙忽必烈即位后,在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奉安神主于太庙,初定太庙于七室制。皇祖、皇祖妣第一室,皇伯考、伯妣第二室,皇考、皇妣第三室,皇伯考、伯妣第四室,皇兄、皇妣第五室,皇兄、皇后第六室,皇兄、皇后第七室。冬十月祭祖礼在太庙举行,尊皇祖成吉思汗为太祖。从此中原蒙古宗室祭祀祖先活动,真正转入了中原王朝祭祖轨道。但仍旧保存了一些蒙古的或时代的特色。
  历代庙制,俱各不同,但多以七庙、九庙之制,而元代实施八庙制。至元元年(1264年),初定太庙七室之制后,三年秋九月,始作八室神主,设祏室,冬十月太庙建成。命平章政事赵壁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
  列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荘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 十一月,奉安神主于祏室,岁用冬祀,如初礼。 ①初礼,包括 凡室以西为上,以次而东 ②。这是蒙古人尚右 国礼 的一种表现。
  这种八庙制,在蒙古人中间一直延续到最近。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白八室,形式上采用了八庙制。
  ①   《元史》卷 72 ,《祭祀志》1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792 页。
  ②   《元史》卷 73 ,《祭祀志》2 ,第 1811 页。
  ③   《元史》卷 72 ,《祭祀志》1 ,第 1781 页。
  ①   《元史》卷 72 ,《祭祀志》1 ,第 1792 页。
  ②   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 6月版,第 40页。
  ③   同上书,第 42 页。
  ④   同上书,第 42 页。
  ⑤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礼制》, 革去拜天.①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32 页。
  ②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32 页。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命国师僧在太庙作佛事七昼夜, 始造木质金表牌位十有六,设大榻金椅奉安祏室前.这是元朝在太庙作佛事的开始,也是历代 郊庙之仪 中所没有的。并且七年十月, 敕宗庙祝文书以国字. 国字 即蒙古文字。
  元朝太庙之神主的排列,始终存在着蒙汉文化对立中发生的矛盾。 周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昭处于东,穆处于西,所以别父子亲疏之序,而使不乱也。 而蒙古尚右,恰与周制相反,所以,汉人看来这是 昭穆不分,父子并坐,不合《礼经》.有人主张,元朝太庙制度,不依唐宋之制,惟当以昭穆列之。太祖室居中,睿宗居太祖之东,为昭之第一世,世祖居西,为穆之第一世,裕宗居东,为昭之第二也。兄弟共为一世,则成宗、顺宗、显宗三室皆当居西,为穆之第二世。武宗、仁宗二室皆为居东,为昭之第三世。英宗居西,为穆之第三世。昭之后居左,穆之后居右,西以左为上,东以右为上。这样排列, 则昭穆分明,秩然有序,不违《礼经》,可为万世法。 ①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经中书省建议,皇帝批准,按上述方法排列了太庙神主,共十室。
  元朝社稷和宗庙方位排列上,宗庙居东方,而社稷居西。此与《礼经》同一。
  元朝太庙祭祀还有若干蒙古的特色。
  凡大祭祀,尤重马湩。 ②掌管牧养系官马匹、供给官用马事务的太仆寺挏马官专管马湩,每当致祭时 奉尚饮者革囊盛送焉 ③。除马湩之外, 牲斋庶品 中也有天鹅、野马、塔剌不花④、野鸡、鸧、黄羊、胡寨儿(原注:其状如鸠)、葡萄酒等具有蒙古特色的祭物。并且这些祭品 以国礼割奠.所谓 国礼割奠 是蒙古的祭礼。《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 国俗旧礼 条云: 每岁,太庙四祭,用司禋监官一员,名蒙古巫祝。当省牲时,法服,同三献官升殿,诣室户告瞃,还至牲所,以国语呼累朝帝后名讳而告之。明旦,三献礼毕,献官,御史、太常卿、博士復陞殿,分诣各室,蒙古博儿赤跪割牲,太仆卿从朱漆孟奉马乳酌奠,巫祝以国语告神讫,太祝奉祝币诣燎位,献官以下復版位戴拜。 ⑤礼毕,以割奠之余撒在南棂星门外,名曰 抛撒荼饭 ⑥。凡大祭太庙,行割奠之礼,以国礼行事,以示隆重。
  按照传统,太庙祭祀,应由皇帝亲自举行。但元帝 亲享 的不多,往往就由巫祝主持,叫做摄祀。摄祀仪,其目有九,一曰斋戒;二曰陈设;三曰习仪;四曰迎香;五曰省牲器;六曰晨裸;七曰馈食;八曰酌献;九曰祭马湩。此九项中第九项 祭马湩 仪制,前代所未有。祭祀中, 礼直官引献官诣神座前,蒙古庖人割牲体以授献官。……太庙领取案上先设金玉爵斝马湩、葡萄尚醖酒,以次授献官,献官皆祭于沙池。 ①最后 奉胙进于阙庭,驾幸上都,则以驿赴奉进。 ②
  ①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40 页。
  ②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41 页。
  ③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41 页。
  ④   塔剌不花,原注:其状如獾,即 tarbuga,土拨鼠。
  ⑤   《元史》卷 77 《祭祀志》6 ,第 1923 页。
  ⑥   《元史》卷 74 《祭祀志》3 ,第 1841 页。
  3。社稷 社 指土地, 稷 指谷类。社稷祭祀是中国古代帝王重要的祭祀。
  元帝遣使致祭社稷。元代的社稷岁祭是从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开始的。
  至元三十年(1293年)正月,听御史中丞崔彧之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始建社稷坛。总面积四十亩。社坛在东,稷坛在西。相去约五丈。社坛用土青赤白黑四色,正方形,中间实以常土,上面以黄土覆之。依方面从五色泥刷饰。
  四面,各设一阶梯。稷坛一如社坛之制,惟土不用五色,纯用一色黄土。
  元廷于至元十年(1273年)为地方社稷坛制作了规定。规定称: 社稷五土,五谷之神,虽是以时致祭坛壝制度未行,于礼有阙。乞遍喻府州依法修理。 ③府州社稷坛,筑城西南,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阶四等,筑围墙,四面开门,于内社在东,稷在西。
  社稷祭仪之节有六,多与宗庙祭同。
  4。先农先农指农神。元代先农之祀,始自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其仪如社稷。至元十四年(1277年)二月,忽必烈亲祀先农于大都东郊。十五年(1278年)二月,祀先农,耕籍田。耕籍,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亲自耕田之礼,以示重视农业。但元朝皇帝很少亲至。自此多 以蒙古胄子代耕籍田 ①。权衡《庚申外史》言:顺帝亲耕籍田。②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夏四月,从大司农请始建农神,蚕神二坛,二坛之式与社稷坛同,规模不一。元先农,先蚕坛在籍田内。
  5。宣圣宣圣为孔夫子的尊号。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襄成宣尼公。自汉、唐以来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而后来诗文中多称宣圣,元沿用此称。
  元宣圣庙,太祖成吉思汗始置于燕京。忽必烈汗时期宣圣庙祭祀已形成制度。据陶宗仪云: 内翰王文康公鄂,字百一,开州东明人。国初,自保定应聘北行。时故人马云汉,以宣圣画像为赠。即达北庭,值秋丁,公奏行释奠礼。世祖说,即命举其事,公为祝文,行三献礼。礼毕,进胙于上。上既饮福,熟其胙,命左右均沾所赐。自是春秋二仲,岁以为常。盖上之所以尊师重道者,实公有以启之也。 ③元宫廷大规模祭宣圣,始于至元十年(1273年)。这年三月,中书省命春秋释奠。执事官各衣其公服,陪位诸儒襴带唐巾行礼。成宗始建宣圣庙于大都,大德十年(1306年)秋,庙成。至大元年(1308年)秋七月诏加号于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皇庆二年(1313年)六月以许衡从祀,又以先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从祀。延祐三年(1316年)秋七月,下诏设宣圣春秋释奠,并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至顺元年(1330年),以汉儒董仲舒从祀。后来元廷又加封一些先圣先儒。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元代蒙古统治者对儒的态度,反映了他们汉化的程度。
  ①   《元史》卷 75 《祭祀志》4 ,第 1872 页。
  ②   《元史》卷 75 《祭祀志》4 ,第 1872 页。
  ③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社稷坛.①   《元史》卷 76 《祭祀志》5 ,第 1891 页。
  ②   《庚申外史笺证》第 40 页。
  6。岳镇海渎元宫廷岳镇海渎之祭,始于中统二年(1261年)。而亦遣使代祀。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称,元廷 山岳河海,惟遣使致祭.五岳四海五镇四海,凡十九处,分五道。以东岳、东海、东镇、北镇为东道,中岳、淮渎、济渎、北海、南岳、南海、南镇为南道。北岳、西岳、后土、河渎、中镇、西海、西镇、江渎为西道。 既而,又以驿骑迂远,复为五道 ,每道遣使二人,集贤院奏遣汉官,翰林院奏遣蒙古官,出玺书给驿以行,秩有常祀。
  元帝颇重视祭岳镇海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月,忽必烈谓中书省臣言曰: 五岳四渎祠事,朕宜亲往,道远不可。大臣如卿等又有国务,宜遣重臣代朕祠之。汉人选名儒及道士习祀事者。 ①并颁有祭令: 诸岳镇名山,国家之所秩记,小民辄僣礼犯义,以祈祷亵渎者,禁之。诸五岳、四渎、五镇,国家秩祀有常,诸王公主驸马辄遣人降香致祭者,禁之。 ①至元三年(1266年),元廷依据圣旨,封号于岳镇海渎。封东岳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南岳为司天大化昭圣帝,西岳为金天大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大贞玄圣帝,中岳为中天大宁崇圣帝。加封江渎为广源顺济王,河渎为灵源弘济王,济渎为清源善济王,东海为广德灵会王,南海为广利灵孚王,西海为广润灵通王,北海为广泽灵祐王。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二月,加封东镇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南镇会稽山为昭德顺应王,西镇吴山为成德永靖王,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宁王,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 敕有司岁时与岳渎同祀 ②。
  元帝为何如此重视岳镇海渎之祭呢?这是与蒙古人原有萨满信仰和祭祀山川习俗有关的。故在这些沿袭中国王朝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也可以找到若干蒙古风俗的相应因素。
  元代还祭祀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和风师、雨师、雷师。风、雨、雷师之祀,自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大司农请于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东北郊,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师于西南郊。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乃即二郊定立坛壝之制③。
  ①   《元史》卷 76 《祭祀志》5 ,第 1900 页。
  ①   《元史》卷 103,《刑法志》2 ,第 2636 页。
  ②   《元典章》卷 3《圣政》卷 2,《崇祭祀》。《元史》卷 76 《祭祀志》6 , 岳镇海渎.③   《元史》卷 76 《祭祀志》5 ,1903页。
  (三)官府及汉族民间祭祀
  有元一世,朝廷重视帝王祭祀,而且颇注意各级官府的传统祭祀活动。
  此外,广大汉族人民中流行着很多种类的祭祖或祭神活动。这些活动的大部分也是世世代代流传的固有习俗的延长和继续。
  1。官府祭祀从至元初,元廷屡颁律令,督促地方官府做好各种祭祀活动。尤其对名山大川的祭祀更加重视,至元九年(1272年)元廷一份文件称: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地、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者,所在官司岁时致祭,钦此。 ①至元十三年(1276年)皇帝平定江南诏书亦云: 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许毁拆。 ②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钦奉诏书中再次强调官府祭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同时要求 长吏除常祀外,择日致祭.长吏,即正官。自此,登宝座、改元、上尊号等诏书中三令五申致祭名山大川。
  元廷又要求地方官府祭祀风师、雨师、雷师。大德五年(1301年)八月圣旨: 岳镇、海渎、名山大川、风师、雨师、雷师当祀之日,须以本处正官斋洁行事。有废不举祀,不敬者,本道廉访司纠弹,钦此。 ③后来也多次强调官府长吏、正官亲自致祭。
  但元廷又同时规定: 聚作社者并皆禁断。余社皆禁。所祀典未尽举行是宜,照依钦奉到诏书,检举旧例,诸载社祀典者,合行致祭,以广祈祷之礼。 这里 聚作社 ,指聚众作社。即不通过官府私自组织的祭社。
  在元代流行先圣的祭祀,先圣包括三皇、宣圣的祭祀。
  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原为道教供奉的神,古籍中有多种说法。元朝所采用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在文献中多载有关地方官府祭祀三皇之例。
  元廷一份文件中称: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祭祀三皇,自唐以来载在祀典、依释奠至圣文宣王礼仪官为致祭相应,咨请依例施行。准此。 ①文献中又载,三皇之一神农致祭尤为重视。至元九年(1272年)中书礼部一文件称: 神农,高辛已上系圣帝明王及三代开国之主,皆以功及万世,泽被生民。故历代载于祀典,礼未尝废,拟令所在官司三年一祭。 ②高辛,亦古帝王、号帝喾,黄帝之曾孙,尧之父。
  在元代有关配享三皇问题上,有争议。有人主张以十大名医配享。为此,大德三年(1299),中书省礼部、太常寺博士等议: 《唐会要》所载三皇创物垂范,候言藻鉴,宜有钦崇,于是伏羲、神农、皇帝俱有庙貌之设,春秋二时致祭,仍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各附配享之位。稽诸典礼定规,虽百世不易也。况所谓创物垂范是即开天建极立法作则之义。今乃援引夫子庙堂十哲为例,拟十代名医从而配食,果若如此,是以三皇大圣,限为医流,专门之祖揆之,以礼似涉太轻。兼十代名医考之,于史亦无见焉。……今后配享三王,宜从太常寺所拟相应,具呈照详得此,都省仰依上施行。 ③以后规定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等神为三皇配享之位。但对勾芒等神的服色、坐次又是如何呢!至大二年(1309年)中书省吏部称: 三皇开天立极,泽流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祀。自唐天宝以来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力牧配。按礼记月,令春三月,其帝太皞,其神勾芒;夏三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又《史记》称:黄帝得风后、力牧以治民。其配享坐次宜东西相向,以勾芒、祝融居左,风后、力牧居右。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当依古制以木为主,书曰:《勾芒氏之神》、《祝融氏之神》、《风后氏之神》、《力牧氏之神》。 ①可见元代以勾芒等神配三皇,以及定坐次,自有其时代特色。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祭祀典神祇.②   《元典章》卷 3,《圣政》卷 2,《崇祭祀》。
  ③   《元典章》卷 3,《圣政》卷 2,《崇祭祀》。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祭祀三皇钱数.②《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祭祀典神祗.③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配享三皇体例.
  上述 十代名医 ,亦称十大名医。至大二年(1309年)中书省礼部规定称: 所谓十大名医比依文宣大儒从祀之例列置,雨庑如此,先后之序似为不紊。 ②宣圣的祭祀,是元代官府及民间的尤其是各级庙学很重要的祭祀活动。
  中书省,于至元六年(1269年)四月的一份文件称: 今移文各路、遍行所属,如遇朔望,自长吏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率领僚属吏员,俱诣文庙烧香。 ③早在元初,元廷就开始重视祭孔,中统二年(1261年)圣旨称: 先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恒令洒扫修洁。 ④这里先圣庙即孔子庙。
  在元代,除帝王宫廷主要祭祀活动之外,各级官府的祭祀仪式也很频繁。
  因此,用于这些祭祀活动的费用也是庞大的。至元九年(1272年),元廷在原来基础上再次拟定各路年例祭祀社稷、风雨、雷师,释奠至圣文宣王钱数⑤。
  元贞二年(1296年),又根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建议,重新确定祭三皇及医学祭祀的钱数。后来由于物价日贵,祭祀费用短缺,因此,元廷也不得不考虑增加各路、府、州祭祀用钱数。延祐四年(1317年)把大德九年(1305年)所定诸路祭祀钱添加如下:三皇并宣圣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一定,这次添钞一定,通作二定。
  社稷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三十两,这次添钞三十两,通作一定一十两。
  原来风、雨、雷师祭各中统钞二十五两,这次添钞二十五两,通作一定。
  散府、上中下州,大德九年规定钱数添加为:三皇、宣圣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二十五两,今添支钞二十五两,通作一定;社稷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二十两,添支钞二十两,通作四十两;风雨雷师每祭,原来各中统钞一十五两,今添支钞一十五两,通作三十两①。上述数目表明元廷每年对于各路府州祭祀活动的费用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元朝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3 ,《祭祀》, 三皇配享.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3 ,《祭祀》, 三皇配享.③   《庙学典礼》(外二种)卷 1,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第 12 页。
  ④   《庙学典礼》卷 1, 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第 12 页。
  ⑤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祭祀社风雨例.①《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礼》, 添祭祀钱.
  2。民间祭祀元代汉族民间祭祀活动包括祭祖和祭神灵等。所包括内容很多。
  元代汉人祭祖活动主要是在每年清明节前或清明日以及死者亡故之日(忌日),其家属亲友到坟前以酒食、果品等致祭。对此元代戏曲作品多有描写。如:武汉臣撰杂剧《老生儿》,第二折,《煞尾》: 在生呵奉养父母何须道,死后呵祭奠即先灵你索去学。 同剧第三折白: [张郎同旦儿上云:]时遇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我将着这春盛担子,红干腊肉……
  上坟去来。 这是剧中描写的一富足人家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情景。同剧中又描写了一穷读书人的祭祖情况。
  第三折,白 [引孙上云:]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酒店门首又讨了这半瓶儿酒,食店里又讨了一个馒头,……在邻舍家借了这把儿铁锹,到祖坟上去浇奠一浇奠。烈些纸儿,添些土儿。也当做拜扫,尽我那人子之道。……则一个馒头供养了公公婆婆,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倘若争这馒头闹将起来可怎么了。这也容易,劈作两半,一半供养公公婆婆,这一半供养父亲母亲。奠了酒,烈了纸钱,祭祀已毕,我可破盘咱。 ①从上述戏文可知,元代人清明祭祖以食物祭奠,用酒浇奠,并焚烧纸钱,以供祖先神灵在地府享用。最后还一种 破盘 的程序。破盘,吃祭祖后酒食之谓,元杂剧《杀狗劝夫》亦有例。
  元代人除清明上坟祭祖外,还冬月上坟祭祖,称小上坟,以别于清明祭祖。元剧中亦有描写。如:岳伯川撰杂剧《铁拐李》,第二折,《倘秀才》: 或是祭先祖逢冬遇年。[云:]到那冬年时节,月一十五,孩儿又小。上坟呵。大嫂,你可出去见人么?[旦儿云:]我不去,着张千引着孩儿坟上烧纸便了。 ②又,《水浒传》三十二回: 当时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月上坟。 可参证。
  在元代,死者亡故之日(忌日)致祭也很普遍。元无名氏杂剧《度柳翠》,楔子: [牛员外诗云:]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 ①即一例。
  据文献记载,祭亡灵也是元代汉族民间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元杂剧中的几则例子: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叨叨令》,白: [正旦云:]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②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快活三》: 我为甚的瀽一碗浆饭水。
  烧一陌纸钱灰,则为咱行军数载不相离,会与你刎颈为交契。[韩信云:]蒯文通,你敢疯了!你怎生将纸钱水饭在我跟前烧泼,可是为何。[正末唱:]:《朝天子》:我说知就里。想蒯彻也无他意。趁着你在日浇奠理当宜。若死了空迎祭。 ③(瀽,泼、倒之意。古代祭奠死人时,把酒食洒倒在地上,叫做瀽)。
  ①   《元曲选》,第一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377页。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 498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335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510 页。
  元代汉人祭祀神鬼的内容也很多。其形式也丰富。而对元代普通人来说,不论祭祖、祭亡灵或祭神鬼,以焚烧纸钱,用水饭浇奠,是一个通俗。以上二例之外,还有元杂剧《老生儿》,第二折,《紫花儿序》: 他添不到那两锹儿新土,烧不到一陌儿银钱,瀽不到有那半碗儿的凉浆。 即一例。凉浆,浆水饭即凉水饭。
  在元人中以焚烧纸钱、纸马祭祀,尤为普遍。烧纸钱,除上述诸例外,再举几例:《西厢记》一本,二折:《朝天子》白: 小生湖海■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元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四折,《小梁州》白: [包待制云:]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所以进来不得。张千你去取将金钱银纸来者。[诗云:]……金钱银纸速安排,邪鬼外道当拦住,单把屈死冤魂放过来。[张千做烧纸科云:]我烧了一陌儿纸钱,你看好阵冷风也。 ①这种以纸寓钱之俗,始于汉唐,起源颇古。并一直流传至现在。
  纸马,绘有神像、马匹等供祭祀焚烧用的冥纸。赵翼《陔余丛考?纸马》: 《天香楼偶得》云:俗于纸上画神像,涂以彩色,祭赛既毕则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所凭依似乎马也。 元杂剧中多有描写焚烧纸马致祭,祭祀对象也较多。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白: [冯太守云:]兀那梢公,便与我开船去。[梢公云:]知道,只等那船头上烧了利市纸马,分些神福,吃的醉饱了,便撑动篙来,开起船来。 ②(利市,犹言吉利。)《西游记》,一本一折,《胜葫芦》,白: 夫人,才下船要利市,饶他初犯罢。 即是。神福,船家在开船前,把祭告水神,请求保佑的祭品之谓③。
  《小张屠》,楔子,白: 我不合将人上了神灵的纸马,又将来卖与别人还愿。 由于人们在祭祀时大量用纸马纸钱等冥纸,出现了专售此类冥器的商店,曰纸马店或纸马铺。元杂剧《老生儿》,第三折,白 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 就是一例。《东京梦华录》卷七 清明节 : 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 说明宋时已有买纸冥器的纸马店。而且庙宇中皆备有焚化冥纸的炉盆,称作纸炉或焦盆、火池。《小张屠》,第四折: 望东岳神祠一郡,格幼子喜孙儿火焚在焦盆。 即是。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香炉内蝼蚁营巢;狐狸常睡纸炉中。 亦是。
  元代亦有以 血食 祭祀鬼神之俗。血食,即杀死的牛、羊、豕等三牲。
  元杂剧《刘弘嫁婢》,第三折,《鬼三台》,白: 小圣生前正直无私曲,死后复承上帝宣,典祀城隍西蜀郡,血食香火至心虔。
  ③   《元曲选》,第一册,第 77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407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740 页。
  ③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今晚若下船时,明早祭了神福,等一阵顺风,不日就吹到了。 可参证。
  《张协状元》十六卷《剔银灯》: 吾血食一方却最灵。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 八日祠山圣诞 条: 自梁至宋,血食已一千三百年矣。 足见血食 之俗之久远。
  元代还有以 神羊 祭神鬼的习俗。神羊,亦称 神羊儿 ,祭神的死羊。此俗在元代文学作品中亦有反映。
  《小张屠》,第一折,《青哥儿》: 仰告众人,许下明香,做神羊儿。《词林摘艳》卷六,无名氏散套《汲沙尾南。金殿锁夗央》: 捧瑶觞,赛神羊,将往事苦都撇漾。 用神羊祭神时,把羊的两条前腿在杀死后弄得向后弯曲,似屈膝作跪状。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煞尾》: 我着那厮磕着头儿一番。恰便似神羊儿忙跪膝。 ①便是一例。
  3。元廷有关祭祀活动的若干规定元代的祭祀活动,基本上朝廷不加干涉,但有一些祭祀活动受到了限制。
  如,女真族的拜天习俗被革去②。此外,聚众祭星,被受禁治。其原因是诸处阴阳人每多因点照祭星,别生事端。 禁令称: 今后教省家遍行文字样禁约了呵,免致别生事端。 ①但元廷对有些民间祭祀活动,以明令放行。如 霖雨不止享祭 即一例。
  霖雨是久下不停的雨,霖雨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因此,人们幻想着以享祭神灵来实现愿望。至元十年(1273年)元廷的规定称: 如霖雨不止去处祭享施行。 ②元廷还规定,久旱遇风,可以用羊酒祭祈,但不支破官钱③。
  朝廷还禁止聚众作社,举行祭祀活动,但 人家或因灾病,有许口愿,赴寺观庙宇祷祭之类不在禁限。 所以元代普通百姓到寺观庙宇祭祷之风甚盛。《析津志》载大都北城齐化门外岳庙每年祭祷盛况时云 每岁自三月起,烧香者不绝。至三月烧香酬福者,日盛一日。比及廿日以后,道涂男人□□赛愿者填塞。廿八日,……齐化门内居民,咸以水流道以迎御香。香自东华门降,遣官函香迎入庙庭,道众乡老甚盛。 ④这是大都一隅之民间祭祷场面,其他庙宇寺观想必皆然。
  ①   《元典选》第四册,第 1662 页。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①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②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③   《元典章》卷 30 ,《礼部》卷 3,《祭祀》。
  ④   《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4 页。
  九、宗教信仰习俗
  元代的各民族宗教信仰习俗是他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民族众多,经济、社会生活各异,决定了元代信仰习俗的五花八门、丰富多采。
  但是这些习俗的大多数是从古代原始思维那里代代传袭下来的具有神奇色彩的观念。而有些是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这些信仰习俗的大部分是带着较浓厚的迷信色彩,只有少部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有益于人们心理和社会进步的俗信。因此,对我们来说,也有一个批判地对待的问题。
  (一)蒙古族的信仰
  元代蒙古族的信仰习俗是他们整个习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蒙古人社会生活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产物,尤其是与古代萨满教的联系更为密切。
  元代蒙古人的信仰习俗内容多与他们经济生活相关的自然崇拜、偶像崇拜和一些迷信活动有关。
  1。偶像的世界古代的蒙古人经济文化落后,对自然界的天地、风、雨、水、火以及动植物不能正确地、科学地加以解释,从而只能用幻想来猜测判断,有时便产生畏惧和不安全感,认为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超人的力量,人们对它是无能为力的,而只能祈求来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一切顺心如意。祈求的方法之一就是给它们塑造偶像,顶礼膜拜,虔诚祭祷。从而蒙古人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神的偶像。
  蒙古人首先为长生天做偶像,他们认为,天是 一切可见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他是世界上的美好事物也是种种困苦的赐予者。 ①因此他们为了生活的幸福、牲畜安全,为长生天做了许多偶像,加以崇拜。这些偶像的制作当然是 仿照人像.其材料是毛毡和绸料等。 当他们愿意制作这些偶像时,住在不同帐幕的所有主妇们都聚会到一起,非常尊敬地制作它们,当他们制作完毕时,杀一只羊举行会餐,并把羊的骨头放在火上烧掉。 ②蒙古人把有些偶像放在帐幕门户两边。而把有些偶像放在帐幕门前的一辆美丽的有篷的车子里面。如果任何人偷窃车子里的任何东西,他就被处死,决不宽恕③。他们又为成吉思汗制作了偶像,也放在一辆车子里,这辆神车则放在一座帐幕前面的敬礼偶像的地方。
  他们经常把每一头乳牛和母马第一次挤出的奶供奉偶像。当他们将要吃饭时,首先拿一些酒食供奉偶像。当他们屠宰任何动物时,他们把它的心放在杯子里供奉神车里的偶像。他们把心留在那里,直至早晨。这时他们才把它从偶像面前拿开,煮而食之。他们也向成吉思汗的偶像奉献许多供物,包括一些马匹和其它动物。这些马匹蒙古人称为翁衮马(onggunmori),即献给神的马。这些马没人敢骑,直至死去。允许吃其它献给神的动物肉,但不弄碎这些动物的任何骨头,而把这些骨头放在火中烧掉。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0 页。
  ③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0 页。
  蒙古人房屋内,还有一些偶像供奉。 在男主人的头上方,总是挂着一个像洋娃娃一样的用毛毡做成的偶像,他们称之为男主人的兄弟。另一个同样的偶像挂在女主人的头上方,他们称之为女主人的兄弟。这两个偶像是挂在墙上的。这两个偶像之间的上方,挂着一个瘦小的偶像,这是整个帐幕的保护者。 ①在帐幕内,妇女们这一边的入口处,还挂着另一个偶像,偶像身上有一个母牛的乳房,这是为挤牛奶的妇女们做的。因为挤牛奶是妇女们的工作。在帐幕内男人的这一边,挂着另一个偶像,偶像身上有一个母马的乳房,是为挤马奶的男人们做的。他们在一起饮宴时,首先把饮料洒在男主人头上边的偶像身上,然后依次洒在所有其他偶像身上。这种把饮料洒在偶像身上的仪式,蒙古语叫做saC   ulisaC   uqu。汉籍中称作 洒奠.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记述了元代蒙古人偶像崇拜习俗。他说,蒙古人还信奉一种名叫纳蒂盖(lyatigay)的神,它的神像是毡子或其它布匹盖着,每家都供奉这种神,他们还为这种神塑造妻儿子女,左边摆妻子,前边摆儿女,俨如一家。他们认为这种神主管地面的祸福,能够保护他们的子女,照顾家畜等。他们对这种神十分敬信,每逢吃饭时,总要先夹一块最好的肉放在神像的嘴上擦擦,然后依次擦神的妻儿子女②。
  蒙古族汗王宫帐一斡耳朵中有很多占卜者在服务。在节日或每月第一天,他们把偶像拿出来 在他们帐幕里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排成一个圆圈。然后蒙古人来到帐幕里,向这些毡像鞠躬行礼。 ①总之,有元一世,蒙古人中偶像崇拜甚盛,其根源在于蒙古族经济文化落后,原始的畏惧自然而祈求自然思维占据着人们的头脑。
  2。自然崇拜的遗风蒙古人还崇拜太阳、月亮、水、火和土地。他们称 月亮为大皇帝,并向它下跪祈祷。他们且说,太阳是月亮的母亲,因为月亮是从太阳那里得到它的光辉的。 ②因此, 当天空出现新月,或月圆时,他们便着手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彭大雅《黑鞑事略》亦称: 其择日行事则视月盈亏以为进止,胐(fěi,音匪,新月开始发光)之前、下弦之后,皆其所忌。见新月必拜。 《心史?大义略叙》: 秋出兵,春休兵,岁岁验中秋夜月明为利,即兴兵;若中秋夜风雨晦冥为不利,即不兴兵。 这种 视月盈亏 而行事之俗,其源甚古,《史记?匈奴传》: 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说明此俗可以追溯到古匈奴时期。
  火也是蒙古人崇拜的对象,他们相信,火是圣洁的象征,世上万物万事都可以用火净化的。因此, 当使者们或王公们或任何人来到他们那里时,不论是谁,都被强迫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以免人们可能施行了巫术,或者带来了毒物或任何的有害的东西。 ③蒙古人这种通过火堆之间,以祛除不祥习俗,西方著作中亦有记载。据《罗斯托夫编年史》: 汗与拔都还有如下习惯:当有人欲觐时,他并不令将那人领来觐见;他吩咐巫师领着通过火间,向矮树丛,火及偶像行拜礼;又从献给王的全部礼物中取一部分投入火中,礼物拿走后才被允许去觐见王。 ①拔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4页。
  ②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4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59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3 页。
  ③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3 页。
  此外,人死了,其亲属及住在他帐幕内的所有的人都必须用火加以净化。
  蒙古人用火净化的仪式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 他们烧起了两堆火,在每一堆火附近树立一枝矛,用一根绳糸在两枝矛的矛尖上,在这根绳上系了若干粗麻布的布条;人、家畜和帐幕等就在这根绳及其布条下面和两堆火之间通过。有两个妇女,在两边洒水和背诵咒语。 ②这两个妇女是蒙古巫婆即女萨满。
  蒙古人所信仰的古代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因此他们向地神、山神等万方之灵祭祷。其方法之一就是把酒食奉献给他们。特别是早晨在他们吃饭以前。如果他们要饮宴,一个人拿着一杯子和一些饮料走出帐外,向南方洒饮料三次,每一次都下跪行礼,其次是向东方,然后向西方,最后向北方。向南方是向火敬礼;向北方是致礼于死者。当男主人举起酒杯准备喝的时候,首先洒一些饮料在地上,作为给地喝的部分。然后才开始举杯畅饮。
  赵珙《蒙鞑事略》, 祭祀 条称: 凡饮酒先酌之。 这些都说明,元代蒙古人自然崇拜习俗之普遍。
  3。占卜吉凶元代的蒙古人极为重视占卜吉凶、预言未来、使用巫术等迷信活动。而这些多由男女萨满来完成。
  萨满(saman)一词属于通古斯满洲语,意为 激奋者 、 癫狂者.萨满教者,指北亚诸游牧民族或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一个共有的原始宗教形态。蒙古语中没有saman一词,但萨满教与蒙古人孛额(be)信仰,在内容和形式上同属一类,故汉文与其它外文著作中,习惯于用saman——萨满一词来代替蒙古语的be。
  在蒙古语中,男萨满也称孛额(be),女性萨满为依图根(idugen)。
  按萨满教的解释,男女萨满是该教最高一级的神长生天(mongketengri)的使臣。他们来往于人间和苍天之间,解天意、占卜吉凶。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有叫阔阔出的男萨满,号称 帖卜?腾格里 (teb- tenggeri)。他自称能通天,是上天的使臣。
  在蒙元时期,为皇宫服务的男女萨满——占卜者很多。当宫帐——斡耳朵迁移时,这些占卜者走在他们前面,他们决定宿营地点,并首先卸下他们的帐幕,在他们之后斡耳朵才卸下来。占卜者中的首领总是把他的帐幕安置在宫帐前面,相距约一掷石之远。其余的占卜者则住在宫帐后面指定的地方。
  据鲁不鲁乞叙述,这些占卜者中, 有些人熟悉天文学,特别是他们的首领,他们预言日蚀和月蚀的时间。当日蚀或月蚀将发生时,所有的人们都贮藏食物,以便届时不需走出家门。在日蚀和月蚀的时间里,他们打鼓并吹打乐器,使之发出巨大的嘈杂声和噪音。 ①他们还通过占卜,宣布有利于或不利于做各种事情的日子。因此,除非他们同意,蒙古人不进行军事演习或征伐。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73 页,注 12.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 14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217页。
  占卜者们的另一项职责是把送到宫廷去的一切东西,都须由他们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净化。他们也将这些留下一部分,作为他们应得的份额,如果任何东西由他们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时跌落到地上,那么这些东西就归占卜者所有。他们还负责把死者的所有寝具通过两堆火之间,加以净化。
  占卜者还为刚生下来的男孩预言他的命运。鲁不鲁乞在蒙古期间,蒙哥汗的正妻生了一个男孩,占卜者们被叫来,预言这个小男孩的命运。他们都预言小孩有好命运,说,他将享有长寿,并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君主。结果,几天以后,小孩死了①。同样,当任何人生病时,占卜者们也被叫来。他们念咒语,并宣布这病是自然的疾病,还是由于巫术所致。据《元朝秘史》第二七二节载,兔儿年(1231年),窝阔台汗征伐金国时忽然得病,昏愦失音。
  命师公即孛额、卜人卜之, 言乃金国山川之神,为军马虏掠人民,毁坏城郭,以此为祟。许以人民财宝等物禳之,卜之不从,其病愈重,惟以亲人代之则可 (总译)。最后以皇弟托雷替代,喝巫师 咒水 而死去。说明古代萨满教的野蛮和残酷性。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种烧焦牲畜或兽类胛骨占卜吉凶的习俗,蒙古语称dalutalbiqu。汉人称为 烧琵琶.烧焦的多为绵羊、羚羊、麋鹿、驯鹿胛骨,蒙古语称 答鲁 (dalu),汉文典籍中称 羊骨扇 、 枚子骨 、 琵琶骨 等。
  对这种习俗,各种文件记载甚详。《蒙鞑备录?祭祀》: 凡占卜吉凶、进退、杀伐,每用羊骨扇,以铁椎火椎之,看其兆坼以决大事,类龟卜也。 《黑鞑事略》: 其占筮则灼羊之枚子骨、验其文理之逆顺,而辨其吉凶,天弃天予,一决于此,信之甚笃,谓之烧琵琶,事无纤粟不占,占不再四不己。 徐霆补注云: 霆随一行使命至草地,鞑主数次烧琵琶以卜使命去留,想是琵琶中当归,故得遣归。烧琵琶即钻龟也。 鲁不鲁乞在蒙古期间,一天去觐见蒙哥汗,当走进宫帐时,一个奴隶正走出来,手里拿着几块烧得象煤炭一样黑的羊肩胛骨。他对于把这些羊胛骨烧焦的目的大为困惑不解,当后来询问,才知道蒙古人欲做任何事情,必须先向这些骨头请教。因此他详细记录了这种占卜习俗。他说: 当蒙哥汗想要做任何事情时,他就吩咐拿给三块未曾烧过的羊肩胛骨。他拿着这些骨头,心里想着他想要知道做还是不做那件事。然后把这些骨头交给奴隶去烧。……
  当这些骨头被烧黑时,他们就被拿回来给蒙哥汗。于是他察看这些骨头受热后的裂纹是否呈纵的直线。如果是这样,他就可以做这件事。不过,如果骨头是横的裂开,或是裂成碎片,那么他就不可以做这件事。……如果,在三块骨头中,有一块裂为直纹,那么他就做那件事。 ①把元代蒙古人 烧琵琶 之俗与古代汉族的龟卜相比较,颇饶兴趣。蒙古以直纹为吉,汉族则以横为吉。此外,国内彝族亦也类似 烧琵琶 之俗,称 约格及 ,汉人称 羊骨卜.他们认为,若裂纹纵直呈十字,则吉;斜倾作叉状或作零乱的若干细线,则凶。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219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82页。
  4。呼风唤雨古代蒙古萨满自称能够致风雨,改变天气。加宾尼说: 占卜者们也要用他们的咒语来扰乱气候。 ②《黑鞑事略》: 无雪则磨石而祷天。 马可波罗也说:大汗的占卜者中有些人能够呼风唤雨。 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八日,这些星占学家就奏请大汗,将这些马乳临风飞洒,祀奉他们敬奉的神祇和偶像。当祭神的时候,星占学家们……表演的术法,其态千奇百怪。例如阴天多云,眼看着倾盆大雨即将降临,术士们这时就登大汗居住皇宫的屋顶,一旦作起妖法,天空立即云开雾散,风平雨收。在四周的地方,雷鸣电闪,正下着疾风暴雨,而皇宫的所在地却毫无雨意。 ①这显然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描绘。
  但是古代蒙古、突厥等北方民族中流行的这种法术,在其它文献中也有记载。蒙语称 札答 (jada),其动词形为 札答剌浑 (jadalaqun)。
  《元朝秘史》第一四三节载,成吉思汗军与札木合军在阔亦田之地对阵。札木合军中不亦鲁黑、忽都合两人知札答之术,想要顺风雨,击成吉思汗军,不料风雨逆回,天地晦暗,札木合军不能前进,多坠涧中。
  据说札答 乃走兽腹中之石.方观承《从军杂记》: 蒙古、西域祈雨以楂达石浸水中,咒之,辄验。植达生驼羊腹中,圆者如卵,扁者如虎胫,在肾似鹦鹉嘴者良。色有黄白。驼羊有似则渐羸瘁,生剖得者尤灵。 楂达,即札答。元人陶宗仪也说: 往往见蒙古人之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于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
  其大者若鸡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辄有雨。豈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遇人耶,抑果异物也。石子名曰鲊答,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 ②鲊答,即札答。这种迷信活动,在有些蒙古地区至今仍在流行,有人自称能行札答之术。
  (二)皇宫的迷信活动
  元朝皇宫中,与前代一样有诸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迷信活动,其中有一些是前代所没有的。如, 游皇城 、 射草狗 等等。
  游皇城:据《元史》卷七七《祭祀》六, 国俗旧礼 ,至元七年(1270年),世祖忽必烈采纳帝师八思巴的建议,在大明殿御座上置一白伞盖。顶部用素缎,上书写金字梵文,意为 镇伏邪魔护安国刹。 定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举行启建白伞盖佛事,以各色仪仗导引,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谓与众生驱除不祥,导引福祉。
  正月十五日,先由宣政院会同中书省奏请圣旨,后移文至枢密院,准备各色仪仗队,八卫拨伞鼓手一百二十人,殿后军甲马五百人。抬举监坛汉关羽神轿军及杂用五百人。宣政院所辖官寺三百六十所,掌供应佛像、坛面、幢幡、宝盖、牛鼓、头旗三百六十坛,每坛由二十六人抬举,钹鼓僧十二人。
  由大都路提供各色金门大社一百二十队,教坊司云和署提供大乐鼓、板杖鼓、筚■、龙笛、琵琶、筝、■等七色乐器的四百人,兴和署提供妓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提供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风司提供汉、回回、河西三色细乐,每色各三队,凡三百二十四人。凡参加者,皆由官方提供鎧甲袍服器仗,俱以鲜丽整齐大尚,珠玉金绣,装束奇巧,首尾排列三十余里。
  由吏部官员检点诸色仪仗队,刑部官员维持秩序,枢密院官员分守城门,中书省官一员总督视之。先二日即二月十三日,于西镇国寺迎太子游四门,然后抬举高塑像,仪仗入城。十四日,帝师率梵僧五百人,于大明殿内做佛事。
  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置于宝舆中,诸仪仗队列于殿前,各种仪仗、佛坛、乐队、戏队等列于崇文门外,而迎伞盖出宫。先至庆寿寺,具吃素食,食罢,周游皇城内外。其线路为从西宫门外恒海子南岸,入厚载红门,由东华门过延春门而西。皇帝及后妃公主,于玉德殿门外,搭金背吾殿彩楼观赏。
  大都的居民沿途聚观。
  ②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220页。
  ①   《马可波罗游记》,第 76 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 4, 祷雨 ,中华书局版 1980 年版,第 52 页。
  游皇城结束,诸仪仗队、佛坛、乐队、戏队送伞盖还宫,仍恭置于御座上,帝师僧众做佛事,至十天结束。每年举行,如果有因而辍,再找时机举行。每年夏六月中,皇帝在上都,又举行一次。
  射草狗:元代皇宫祈福禳灾仪式之一。每年十二月下旬,选择一天,在西镇国寺内墙下,洒扫平地,由太府监提供彩币,中尚监提供毛毡和针线,由武备寺提供弓箭环刀,束秆草为一人形和一狗形,剪杂色彩段做其肠胃,由达官世家之贵重者轮流射之。非别速、札剌尔、乃蛮、忙古台、列班、塔达、珊竹、雪泥等氏族不得参加。把草人和草狗射得糜烂,然后以羊酒致祭。
  祭祀仪式结束后, 帝后及太子嫔妃并射者,各解所服衣,俾蒙古巫觋祝讚之,祝讚毕,遂以与之,名曰脱灾。国俗谓之射草狗。 ①脱旧灾、迎新福:每年一二月下旬,选择一天,用白黑羊毛线,把帝后及太子,自顶至手足缠系了,坐于寝殿,由蒙古巫觋念呪语,在银槽中烧米糠酥油,以其烟熏他们身体,毛线断了,纳于诸槽中。他们又用手撕裂数寸长的红帛, 唾之者三,并投入火中。即解所服衣帽付巫觋,谓之脱旧灾、迎新福云 ②。
  从以上礼俗来看,元代皇宫宗教信仰礼俗有些是来自佛教即喇嘛教,有些则从蒙古固有习俗演变而来。但不管它们的来源如何,都带有很浓厚的迷信色彩,是相当落后的礼俗事象。
  (三)汉族民间信仰习俗
  元代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习俗内容较为丰富,其大部分内容承袭于前代,而有些则是在当时条件下产生的。我们在这里仅介绍其中若干内容。
  1。地府鬼曹奈河,是元代汉族中流行的宗教信仰习俗之一。人死后亡灵走向阴间的路上必须经过一条河,河上有座桥,叫做奈河桥。人生前作孽,不行善,死后阴魂过不去奈河,永坠其中受苦受罪而无可奈何。故曰奈河(奈何)。元人中流行此俗,在戏曲作品中多有反映,如:
  ①   《元史》,卷 77 ,《祭记》6 , 国俗旧礼.②   《元史》,卷 77 ,《祭祀》6 , 国俗旧礼.
  《看钱奴》第一折,白: 我想尘世人心性迷癡,不知为善,只看那奈河潺潺,金桥之上并无一人也呵! 《度柳翠》第二析,《牧羊关》: 你跟我去呵,我着你上明晃晃一条金桥路;你不跟我去呵,便索向翻滚滚千丈奈河流。 同剧第四折: 有力之人登彼岸,无力人落奈河。 此外,在元杂剧《硃砂檐》等戏曲作品中也描写了奈河。这些例子说明,元人把神话中的奈河桥称作金桥。这些戏文中把奈河和奈河桥描绘得具体逼真,表现了民间宗教信仰习俗的特征。
  元代汉族民间还流行 分界牌 、 望乡台 、 迷魂寨 、 鬼门关 等鬼魂迷信。
  分界牌,古代人相信,人死了就从阳间去阴间。而阳间和阴间中间有一道分界线,此处立有一分界牌。元代戏曲作品中描写了这些内容。如:关汉卿杂剧《蝴蝶梦》,第四折,《驻马听》: 想着你报怨心怀。和那横死爷相逢在分界牌。[带云:]若相见时呵。[唱:]您两个施呈手策,把那杀人贼推下望乡台。①郑廷玉杂剧《金凤钗》,第三折,《二煞》: 赤紧的敬客坊紧靠迷魂寨,莫不状元店连着分界牌!?多管是鬼门关榜动选场开!?莫不住着太岁凶宅!?②望乡台,谓阴间有望乡台,人死后可登台望见阳间家中情况。对此迷信元代戏曲作品中有所反映。如,除上举《蝴蝶梦》中一例之外,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中又描写了屈死的窦娥鬼魂在阴间地府,在望乡台上遥望阳间,寻找机会申冤报仇的情景。
  迷魂寨,传说,人死后鬼魂到阴间迷魂寨,再也不能随意到阳间了。鬼门关则是指通往阴间的门。上举《金凤钗》一例之外,元杂剧中也有一些描写。如: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赚煞》: 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 ③有关此类阴间鬼曹的信仰习俗在元人中颇流行。再如,元杂剧中出现较多的所谓 鬼力 是阴间的衙役,相当于阳间的张千、李万、董超一类人物,它执行着阴府阎神的命令。
  元无名氏杂剧《冤家债主》,第四折,白:[鬼力上云:]张善友,阎神有勾。[正末警起科云:]怎生阎神有勾。我正要问那阎神去哩。[下]。[阎神引鬼力上诗云:]……鬼力,与我摄将那张善友过来。 ④对于鬼力、阎神,在元剧《度柳翠》,第二折中也有描写。这里不一一举例。元代民间流行的还有一种迷信说法,人冤死,魂不散,随旋风四处飘荡。如:元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四折,《小梁州》,白: [包待制云:]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所以进不得。……老夫心下自裁划,金钱银纸速安排,邪魔外道当拦住,单把屈死冤魂放过来。[张千做烧纸科云:]一陌纸钱。你看好阵冷风也,[魂子随风入跪科]。 ①这种冤魂随风飘荡之说法,至今*在一些地区民间流传。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 644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197页。
  ③   《元曲选》,第三册,第 1064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407 页。
  2。民间诸神在元代汉族民间迷信的各种神祇很多。这些神祇区别于宗教的神灵,富有民间信仰的特征,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位神祇. 勾芒神:汉族民间信仰的农事之神。《山海经》中言其形象为 鸟身人面,乘四龙.《元典章》载,官府以勾芒神配享三皇。《析津志》又载:每年立春,宛平县或大兴县,依上年故事塑春牛、勾芒神。 立春之日,质明,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勾芒神入祀。 ②这些仪式标明朝廷官府重视农事。
  关于勾芒神的容貌服色,《元典章》中说: 依春牛经式,造作土牛、芒神色相施行。其芒神貌像服色装束及鞭縻等,亦就年日干支为其设施。 在民间,每年立春日,由人扮勾芒神,其首用木雕成,套在人头上,下穿红色或白色长袍,胸部开一洞口,可以往外看。在举行迎春活动中,牵牛或驱牛而行,象征勾芒神督促春牛努力耕种,预示来年丰收。《元典章》中所说的 芒神色相 指的就是人们在迎春活动中装扮此神者所戴木雕。
  门神: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祇,即传说中把守门户的神。元时把这些神的画像贴于门上,以避鬼祟。比如,在元杂剧《盆儿鬼》,第四折中有如下描写; 《红绣鞋》,白: [魂子云:]老的也,不是我不过去,只被那门神户尉当住,不放过去那。[正末云:]即如此,何不蚤说,待我再叫。……只要分付那■■懆懆狠门神,休当住咱玎玎珰珰盆儿鬼。[唱:]只为你那门神户尉一似狠那吒将巨斧频频搯。……[包待制云:]是是是。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 ①戏文中描写了一屈死鬼魂欲入包待制府申冤,但被门神户尉阻挡,不能进。
  一般认为,在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门神有两种。比较早期的是神荼、郁垒,唐代以后门神形象改为秦琼和尉迟敬德。民间将他们的像,彩印于纸,贴于门上。我们从上述戏文中描写可知,元人中流行的门神为秦琼和尉迟敬德。因为戏文中出现的门神是手执巨斧的 ■■懆懆狠门神 ,这恰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的形象。
  据记载,元代民间流行的门神不只是上述秦琼和尉迟敬德,还有一些人家或官府有时用 八仙 中的汉钟离、吕洞宾为门神,画于门额。而有些酒槽坊,门首多画四公子: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 ②元代民间还有一些人家,在门上画鸡以避鬼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张国宝杂剧《罗李郎》,第三折,《金菊香》: 恰离了招商打火店门儿。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好门面好铺席好库司,门画鸡儿,行行买卖忒如斯。 ①人们为什么在门上画鸡呢!这可能是古老的图腾有关。此外, 鸡 的读音谐 吉.还有鸡能报晓,引出阳光,从而把一切魑魅魍魉吓跑,禳灾祛邪,平安无事。
  ②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2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406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 1577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577 页。
  杜康神:元代汉族民间还流行信仰杜康神的习俗。以元杂剧中描写为证。
  马志远《岳阳楼》,第一折,《天下乐》,白: [正末云:]小儿哥,你供养的是甚么神道?[酒保云:]这是初造酒的杜康。我供养着他,这酒客日日常满。[正末唱:]……我待和你唤上,那登真的伯阳,你觑当,更悬壶的长房,不强似你供养那招财的杜康。 ②同剧中数次提到杜康庙。这些都说明,元时不但有人即酿酒或售酒的人信仰杜康神,而且还有专门供奉杜康神的庙宇。
  八仙:这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的八位神仙的通称。后为道教所信奉。今天人们熟知的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的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宋文人记载。元代也有很多有关八仙的传说故事,有人把这些传说故事编写成杂剧,搬上舞台,更加速了八仙在民间的传播和敬信。以八仙为题材的杂剧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有马志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简称《岳阳楼》)和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简称《铁拐李》)。
  八仙作为群体的神仙,是在元代形成的。但群体的人选还没有固定下来。
  马志远《岳阳楼》中就无何仙姑,而有徐神翁,岳伯川《铁拐李》中还是无何仙姑,却又多了张果老。表现了民间诸神产生的随意性。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 615页。
  十、禁忌习俗
  禁忌是一定社会信仰、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的产物,是关于神圣或不洁事物约定俗成的禁制,表现在人们语言和行动上。有些禁忌是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经验总结,在规范人们言行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而更多禁忌刚建立在相信神灵和巫术观念的基础上,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在元代的各民族中也流行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同样具备上述特色。此外禁忌也不是单一的民俗事象,而是存在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整个民俗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本文的其它章节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元代的各种禁忌的内容。但禁忌作为一种自然形成的人们言行禁制,自有其区别于其它民俗事象的特征。因此有必要以专门章节来叙述元代蒙古族和汉族中流行的各种禁忌进行一些整理和叙述。
  (一)蒙古族禁忌
  在元代的蒙古人中流行着许多禁忌,我们不妨把它们分成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生活方面禁忌等两大类。
  1。物质生活方面元代蒙古人物质生活包括他们所经营的游牧经济与日常衣食住行等。
  服饰禁忌:首先,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下,被看作是一种灾难将要临头的预兆。这种记载在文献中屡见。据《元朝秘史》第二百四十五节载:成吉思汗弟斡惕赤斤与帖卜腾里萨满相搏时,帖卜帽子掉在炉灶旁边,其父亲急忙把他的帽子拾起,一吻放在怀里。帖卜这次被杀死。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情节,但这确实说明元代蒙古人流行帽子坠地禁忌。元权衡《庚申外史》中也记述了蒙古人的这种禁忌习俗①直至今日蒙古人中亦有此俗存在。
  系腰,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人忌讳穿长袍不束带。元代蒙古人亦如此。向神灵祷告时须 将系腰挂在项上,将帽子挂有手上 ②。这是尊敬神灵的最高礼节。与此相反,审问或惩罚罪犯时,首先 去了冠带 ③。
  食俗禁忌:元代的蒙古人禁忌 把奶或任何饮料或食物倒在地上。 ④ 他们认为,如果任何食物或饮料被允许以任何方式加以浪费,是很大的罪恶,因此,在骨髓被吸尽以前,他们不允许把骨头丢给狗吃。 ⑤蒙古人的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现在。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种怪俗。如果任何人吃入一口食物,由于不能咽下去,而把它吐出口外,那么,就要在帐幕下面挖一个洞,把他从那个洞里拖出来杀死。这种极残酷的习俗,入元后不久绝迹。
  ①   参见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30页。
  ②   《元朝秘史》,第 103、245 节。
  ③   《元朝秘史》,第 103、245 节。
  ④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2、17 页。
  ⑤   同上。
  居住禁忌:在元代蒙古人中流行的有关帐幕的禁忌尤为繁多,兹举数例。
  如1282年成书的《心史?大义略叙》中称,北人 门高仅五尺,出入必低头,或脚犯户限,俱犯札撒。 札撒,蒙古语 jasag之音译,意为法禁、惩罚规定、条例等。还有帐幕里大小便等都被看作是罪恶。就禁踩门槛一项,当时出使蒙古地区的彭大雅、加宾尼、马可波罗等人都有记载。这些使臣觐见蒙古帝王时,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们不许踩踏门槛。马可波罗说,为了防止脚踏门坎,忽必烈汗宫殿大门两旁站着两名手执棍棒的侍卫。人们出入宫殿时,必须跨过门槛,如果有人犯禁,严惩。对不懂这些禁例的宾客,给他们引导和告诫。但醉酒的人也难以执行这种禁令①。马可波罗解释说,违犯这种禁忌, 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也有人则解释为脚踏门槛,无异于脚踩主人的咽喉。
  有趣的是汉族民间有新娘子绝对不能脚踏在门坎上的习俗。平时有人进入家门时也忌踩踏门坎②。
  蒙古人帐幕里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他们平时尚右,帐幕内则中为上,右次之,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男人居右,女人居左。坐次错乱,是一大禁忌。同样男人所需什物置右,妇女所需什物置左。所以鲁不鲁乞说: 男人们走进一座帐幕后,绝对不能把他们的箭袋挂在妇女这一边。 ③在蒙古人中还流行着一些有关草场、马匹等物质生产或交通工具方面的禁忌。如,禁忌 草生而■地者,遗火而   草者,……箠马之面目者。 ①草场是游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所以严禁破坏草场,据《史集》记载,因为札剌亦儿部人在土敦一蔑年的妻子莫拏伦草场上掘草根,掘出了很多坑,因而引起残酷的战争。
  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生活的好 帮手.所以蒙古人倍加爱护马。上述有关马的禁忌,可能由此而来。《黄金史》载,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有一天一同赶路,成吉思汗的马突然失脚,他便用鞭子抽打马的头部,札木合见之,讥笑成吉思汗为不懂道理。这虽然是一个在元代蒙古人中流行的传说,但确实说明了上述有关马的禁忌是不论任何人都应严格遵守的。
  2。在精神生活方面元代蒙古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禁忌,多与他们的萨满信仰有关。如,蒙古人最敬天,他们认为天上雷鸣闪电,是天在发怒,因此最怕雷电。春夏两季,他们竟不敢在河中汲水洗手,甚至不在原野上晒晾洗过的衣服,其原因是怕上天发怒。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言:蒙古人 闻雷声则恐惧不敢行师,曰:天叫也。 《黑鞑事略》云: 遭雷与火者尽弃其资畜而逃必期年而后返。 徐霆言:蒙古人害怕雷电, 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亸(duò,音躲,下垂)避状。 ②这些都说明蒙古人忌讳雷电之俗之深厚。
  ①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00页。
  ②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0页。
  ③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 113页。
  ①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第 17 页。
  ②   《黑鞑事略》。
  蒙古人也信仰火和水,因此蒙古人的水和火的禁忌名目繁多而施行严格,且来源也颇古。它可能是人类对水火的幼稚的认识所产生。蒙古人相信,水和火是极纯洁,严禁任何方式污染水或触怒火的神灵。如,拿小刀插入火中,或拿小刀以任何方式去接触火,或在火旁拿斧子砍东西,或灰里大小便等都被看作是污染圣洁的火或触怒灶神。火可以净化污秽和灾邪,办法是烧起两堆火,从中间通过。有关水的禁忌有:在水里大小便,夏季在河水中脱衣服,甚至用手汲水,都看成对水的污染。这些对水和火的禁忌,初由习惯法来保护,后来成文法中又加以肯定。
  有关习尚的禁忌,如:严禁宫帐斡耳朵右上方行走, 骑马相向者其左而过则谓之相顺,食人以肉而接以左手,则谓之相逆 ①,这些都与蒙古人尚右习俗有关。还有一些 以盈为吉 的习俗。如古匈奴人 月盛则攻战,月亏则退兵的习俗在元代蒙古人中依然保存, 视月盈亏以为进止 ②,对此各种史书有详细载录,恕不一一举例。此外,蒙古人空手去他人家,视为不吉。有些西方旅行家不懂得这种习俗,惹出很多麻烦。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些来历不明难以解释的禁忌。如《黑鞑事略》记载:轴毳簾而外者责其心。 据记载,在祭祀成吉思汗时,迎驾成吉思汗 遗容 的御车轮子不许外露。据主持成吉思汗祭典的世家——达尔哈特人传,这是从成吉思汗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③。可见当时实有此俗。
  有些史料表明,元代蒙古人中已经形成了下属或晚辈不能直呼尊长的名字。如,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拔都,以 喝醉酒,敢提我的名字 为由,将察阿歹之孙不里杀死。又如托雷(成吉思汗四子)死后,人们回避他的名字,改称他为 大那颜 ,甚至把蒙古语中的 托雷 (toli,镜子)改用突厥语同义词 库兹古 (kzg{)。后来将此俗由官方条文形式固定下来,至元九年(1272年)八月明文规定, 上位的大名字休题者,那般胡题着道的人,口里填土者 ①。又如,'薛禅' 二字,人皆可以为名,自世祖皇帝庙号之后,遂不敢用。 ②薛禅,蒙古语sechen之音译,为蒙古官号。后为忽必烈蒙古语庙号。说明,在元代蒙古人回避御名的用字,渐趋制度化。
  (二)朝廷民俗杂禁
  有元一世,朝廷官府颁布了很多有关民俗方面的禁令。这些禁令与元代各族人民中流行的各种禁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禁忌事项在元代法令上的反映。在这里介绍几项内容。
  1。官民仪礼禁忌元廷规定的许多禁令中有不少涉及到封建等级仪礼。如元廷一禁令称: 诸公筵不得令妇女及无官人预坐。 ③又如,诸人行路街巷,贱避贵,诸军民公吏遇职官,须下马回避。
  ①   《黑鞑事略》。
  ②   《黑鞑事略》。
  ③   《成吉思汗祭典》,民族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29页。
  ①   《通制条格》卷 2,《仪制》, 臣子避忌.②   《南村辍耕录》卷 2, 权臣擅政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9 页。
  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6 、35页。
  在姓名方面也有一套讳法: 诸人姓名与古王及周公、孔子同者,并合回避。若同音及复名单犯或单名复犯者,不在此限。 ①并规定诸人名字不得犯官称及龙字。
  在诸人书信来往中禁用 万福 字样。 万福 初为汉族贵妇相见或书信来往中所用的礼仪词,后为社会各阶层人士中广泛使用。这次朝廷禁 万福 是犯 万岁 所致。在元代官吏所用书袋质料、尺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违者并委所司纠察.在元代,对品官车制也有禁限,如, 诸车者,一品官所用银,螭头,二品、三品不得施银,准凉棚柱竿月板许用银狮头。四品、五品狮头,六品以下云头,庶人平佩。 ②在住室方面,禁忌私人不得用纯黄纯红帐幕。 除寺观五岳四渎孔子庙许红门外,余并禁断。 ③在服饰方面,元廷还规定: 若经宣赐銮舆服御,与日月云肩龙风文、红黄服、玉鞘服,皆须更改(原注:龙去一角,鞘一眼之类),即服用物上亦不得近似龙,违者没官。 ④元廷对品官命妇的服饰禁限是 宗室及外戚甚品命妇衣服用明金,依使品官之官妇女唯首冠、霞帔、领袖、系腰用明金,衣服用金条压绣,余并禁。 ⑤这些是至元年间的禁限,后来顺帝时,又有进一步的禁忌。后至元四年(1338年), 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 ⑥元廷对马及马鞍的装饰也有禁限,如至元八年(1271年)闰十一月, 禁缯缎织日月龙虎,及以龙犀饰马鞍者 ①。至正四年(1344年)十一月, 禁外官民宴会不得用珠花。 ②朝廷不仅对品官等有种种禁限,又对民间的一些活动也有禁令。如 诸民间祈赛迎引,皆不得用龙凤旗帜、兵林及清江黄明金衣服。 ③此类有关民俗杂禁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
  2。动物诸禁元朝是由北方蒙古民族统治的封建帝国,而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狩猎民族,他们中间流行很多有关与游牧狩猎生活相连的动物禁忌。蒙古人始信佛教以后,这些禁忌又发生一些变化或产生新的禁忌内容。在元代,蒙古人的这些禁忌往往以朝廷禁令的方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上。
  宰捕孕畜禁忌:元廷在至元年间的一禁令称: 诸杂畜有孕皆不得杀(原注:猪羊亦同)。其野物春月含羔时分,亦不得采捕。若有误杀含羔窠羊者,于尚良义改。其外路令所在官司陈首。 ④对孕畜的宰捕,元蒙古皇帝亲自下令禁止。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八月皇帝圣旨称: 自正月至七月,为野物的皮子肉歹,更为怀羔儿的上头,普例禁约有。 ⑤
  ①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6 、35页。
  ②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品官车制 ,第 36 页。
  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寺庙 ,第 38 页。
  ④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私家车服 ,第 38 页。
  ⑤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民俗杂禁 ,第 41 页。
  ⑥   《元史》卷 41 ,《顺帝纪》2.①   《元史》卷 7,《世祖纪》4.②《元史》卷 41 ,《顺帝纪》4.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民俗杂禁 ,第 41 页。
  ④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禁宰孕畜 ,第 38 页。
  元廷不但对蒙古人、汉人的打捕孕畜、围猎有禁令,而且对色目人也有禁限。至元三十年(1293年)五月元廷禁令称: 依在先圣旨体例里,正月为头怀羔时分,河西每、憨哈纳恩、阿陈每、汉儿人每,不拣谁休围场者。 ①河西人、憨哈纳思人、阿陈人都为元代的色目人。围场是一种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如果不得时机,野兽肉不好吃,毛皮容易蛀虫,尤其是对野物的繁殖颇有影响。所以元帝圣旨云: 那期间围场呵,肉瘦,皮子虫蛀,可惜了,性命无济有,野物呵也尽了去也。 ②在古代蒙古人中流行禁忌宰捕孕畜的习俗,始信佛教之后,宰杀孕畜又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
  有元一世,朝廷还多次颁布屠禁日期。如至元十七年(128O年)十二月,中书省的一文件称: 今年正月五月里各禁断拾个日头宰杀来,新年里依着那般体例禁断宰杀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③说明,在元代,从至元十七年,每年正月、五月各屠禁十天。
  此外,夏历三月初八是 佛降生的日头,当月十五日佛入涅槃的日头 ,而三月初三日皇帝圣节,因此,元廷规定, 三月初一日为始至十五日,大都为头各城子里禁断宰杀半月,羊畜等肉休教入街市卖者,也休教买者。 ④并把此项禁令,以文字形式颁发到各行省,作为一种禁忌固定下来。元廷还规定, 寺观内并禁宰杀,……诸国忌日,公私皆断宰杀。 ⑤此外,还规定 初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以上六日如遇日月蚀,并不杀生,禁酒乐断屠。 ⑥这些都说明元代的各种屠禁日期名目繁多,其中多与宗教迷信有关。
  元廷还规定禁捕益鸟珍禽。如秃■、天鹅等。大德三年(1299年)七月十八日,中书省奏:扬州淮安农田生蝗虫,这时飞来五千多只秃■,吃蝗虫。
  它们并不害怕打蝗虫的农民,吃饱蝗虫,就吐出来,又接着吃。这些秃■在飞来飞往中用翅膀打掉很多蝗虫。有人把秃■画下来呈送皇帝看,并断言, 自来不曾听得这般勾当,皇帝洪福也者.于是皇帝圣旨称: 这飞禽行休打捕者。好生禁了者。 ①元廷还规定禁捕天鹅、鹚、■、■、雁、鸭等禽类。但后来有人提出异议, 江南百姓食用雁、鸭,养喉嗉急有,都禁了呵,他百姓每食用甚么! 后来元廷不得不下令,只禁捕天鹅、■、鹚、■②。天鹅是在蒙古人眼里是一种神鸟。元以前有些蒙古部落还以天鹅等飞禽当作图腾加以崇拜。上述有关天鹅等飞禽的禁忌是来自蒙古人中的这种古老的信仰习俗。
  ⑤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围猎 ,浙江古籍出版计 1986 年版,第 302页。
  ①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围猎 ,第 303页。
  ②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围猎 ,第 303页。
  ③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屠禁 ,第 306页。
  ④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屠禁 ,第 306页。
  ⑤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寺庙 ,第 38 页。
  ⑥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 日月饰六条 ,第 42 页。
  ①   《通制条格》卷 27 ,《杂令》, 禁捕秃鹙 ,第 278页。
  ②   《通制条格》卷 27 ,《杂令》, 禁捕天鹅 ,第 278页。
  3。汉族民间禁忌元代汉族民间,想必流行许多禁忌。但由于种种原因,载于史乘,传至今日者甚少。这里我们只得主要以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所记元代汉族中流行的若干禁忌事项为依据,作一简略叙述。
  (1)饮食禁忌《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事项。书中首先认为: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 ①这些饮食禁忌与忠告,对今天的人来说也具有借鉴之处。以下分别记述该书中的有关饮食避忌。
  食物避忌:《饮膳正要》卷一记述的在元代汉人中流行的食物禁忌有:一,凡热食有汗勿当风,发痉病,头痛目涩多睡。
  二,夜不可多食;一日之忌,暮勿饱食。
  三,本命日及父母本命日,不食本命所属肉。
  四,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五,凡早皆忌空腹。
  上述数条中,大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见,这些禁忌是人民大众饮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应该认真对待。但忽思慧毕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尚未发达时期的人,因此,他对元代民间流行的禁忌事项的采录是欠缺正确分析的,上述第三条即是。
  饮酒禁忌: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饮酒避忌》中记录了元代民间流行的有关饮酒禁忌。这也是该书中采录最多的禁忌习俗。首先,他对酒的性味作一番评论之后说: 酒…少食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 ②因此,饮酒时禁忌以下事项:一,醉勿酩酊大醉,即终身百病不除。
  二,酒不可久饮,恐腐烂肠胃,渍髓蒸筋。
  三,醉不可当风卧,生风疾;醉不可向阳卧,令人发狂。
  四,醉不可令人扇,生偏枯;醉不可露卧,生冷痹。
  五,醉而出汗当风,为漏风;醉不可卧■穰,生癞疾。
  六,醉不可强食嗔怒,生痈疽。
  七,醉不可走马及跳踯,伤筋骨。
  八,醉不可冷水洗面,生疮。
  九,醉不可高呼大怒,令人生气疾。
  十,晦勿大醉,忌月空;醉不可饮酪水,成噎病。
  十一,醉不可便卧,面生疮疖,内生积聚。
  十二,大醉勿燃灯叫恐,魂魄飞扬不守。
  十三,醉不可饮冷浆水,失声成尸噎。
  十四,饮酒,酒浆照不见人影勿饮。
  十五,空心饮酒醉,必呕吐。
  十六,醉不可强举力,伤筋损力。
  十七,酒忌诸甜物;酒醉不可食猪肉,生风。
  十八,饮酒时大不可食猪羊脑,大损人,炼真之士尤宜忌。
  十九,酒醉不可当风乘凉、露脚,多生脚气。
  二十,醉不可卧湿地,伤筋骨生冷痹痛。
  二一,醉不可澡浴,多生眼目之疾。
  二二,如患眼疾人切忌醉酒食蒜。
  以上有关饮酒禁忌,大多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有些禁忌所包含的合理性,待于分析研究;其余则是迷信色彩较浓的禁忌事项。在此不一一讨论了。
  ①   《饮膳正要》卷 1,《养生避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9页。
  ②   《饮膳正要》卷 1,《饮酒避忌》,第 48 页。
  妊娠与乳母食忌:《饮膳正要》第一卷中又记述了有关妇女妊娠和乳母食忌。前者如下:一,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食山羊肉,令子多疾。
  二,食鸡子、干鱼,令子多疮;食桑椹鸭子,令子倒生。
  三,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不顾羞耻。
  四,食鸡肉,糯米,令子生寸白虫。
  五,食雀肉豆酱,令子面生点黯。
  六,食龟肉,令子项短;食驴肉,令子延月。
  七,食冰浆绝产;食骡肉,令子难产。
  乳母食忌如下:一,夏勿热暑乳,则子偏阳而多呕逆;冬勿寒冷乳,则子偏阴而多咳痢。
  二,母不欲多怒,怒则气逆,乳之,令子颠狂。
  三,母不欲醉,醉则发阳,乳之,令子身热腹满。
  四,母若吐时则中虚乳之,令子虚羸。
  五,母有积热盖赤黄为热乳之,令子变黄不食。
  六,母勿太饱乳之;母勿太饥乳之;母勿太寒乳之;母勿太热乳之。
  七,子有泻痢腹痛夜啼疾,乳母忌食寒凉发病之物。
  八,子有积热警风疮痬,乳母忌食湿热动风之物。
  九,子有疥癣疮疾,乳母忌食鱼蝦鸡马肉发疮之物。
  十,子有癖疳■瘦疾,乳母忌食生茄黄瓜等物。
  以上诸禁忌中,妊娠禁忌,多流行于民间,并能在元以前的古俗中找到根源。比如,第一条,《论衡?命义篇》云: 妊妇食兔,子生缺唇, 可见汉代已有此俗存在了。这种禁忌是民间的一种 同类互感 的巫术迷信思想的反映。又如,第六条, 食龟肉,令子项短 ,则是乌龟常将头缩进龟壳中的联想;孕妇如果吃了驴肉,会如驴的怀胎期一样,会超过十个月而到十二个月。诸如此类,其它禁忌事项,大多能够以 同类互感 观念来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乳母食忌中的多数为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俗信。
  (2)养生禁忌在元代的汉族中还流行一些保健养生禁忌,又以《饮膳正要》一书中记录为证。除上述有关饮食禁忌之外,该书中采录的养生禁忌有:一,立不可久立,伤骨;坐不可久坐,伤血;行不可久行,伤筋;卧不可久卧,伤气;视不可久视,伤神;食饱勿洗头,生风疾。
  二,沐浴勿当风,腠理百窍皆开,切忌邪风易入。
  三,大风大雨大寒大热,不可出入妄为。
  四,勿望远极目观,损眼力,坐卧勿当风、湿地。
  五,怒不可暴怒,生气疾恶疮。
  六,避色如避箭,避风如避仇。
  七,凡食讫,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
  八,盛热来,不可冷水洗面生目疾。
  九,凡枯木大树下久阴湿地不可久坐,恐阴气触人。
  十,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乐不可极,欲不可纵。
  以上各类中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是古代汉族民间养生之道的结晶。但该书中的养生禁忌,不一定都如此。请看以下数项。
  一,不可登高履崄,奔走车马,气乱神警魂魄飞散。
  二,夜勿燃灯睡,魂魄不守;昼勿睡,损元气。
  三,食勿言,寝勿语,恐伤气。
  四,凡遇风雨雷电,必须闭门端坐、焚香,恐有诸神过。
  五,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六,虎豹皮不可近肉铺,损人目。
  七,立秋日不可澡浴,令人皮肤粗燥,因生白屑。
  不言而谕,以上禁忌事项,大都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的俗信。虽然有的禁忌事项的目的中包含一些合理部分,但其解释是迷信的。比如第五项。唾液是口腔中分泌的液体,作用是使口腔湿润,使食物变软容易咽下,还能分解淀粉、有部分消化的作用。因此,现代科学提倡不吐唾沫。而古代民间俗以为唾液中含元神和魔力的。因此一般禁忌吐唾沫。上述第五项禁忌是在这种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其它一些禁忌的来源则是人们宗教信仰观念,此不一一说明了。
  (3)大小便与房事禁忌便溺是人们生理所必要的行为。但自古人们对便溺存在着亵渎的忌讳心理,因而出现了种种禁忌。并且这些禁忌在很多民族或时代是共同的。元代也不例外。
  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记录了元代汉族民间流行的几条有关大小便的禁忌。
  一,勿向星辰日月神堂庙宇大小便。
  二,勿向西北大小便。
  三,醉不可忍小便,成癃闭膝劳冷痹;醉不可忍大便,生肠澼痔。
  以上第一、二项是有关便溺的方向和处所的禁忌。星辰日月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神堂庙宇则是祭祀祖先、神灵的场所。所以人们禁忌向着它们便溺。
  勿向西北大小便 ,则是人们信仰北斗星有关。
  上述有关便溺禁忌则是从健康的角度去考虑的,如第三条。且不说该项禁忌的合理性到底占多少比重。但确实是从人们的防病强身去考虑的。现代医学也告诫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忍大小便,对人的健康是无益的。
  房事指性行为、性生活。在元代汉族民间也流行房事方面的禁忌。又以《饮膳正要》中记载为证,如:一,终身之忌,勿燃灯房事。
  二,如患目赤病,切忌房事,不然令人生内障。
  三,醉不可接房事,小者面生点、咳嗽,大者伤脏、澼痔疾。
  四,新房事劳伤,乳之,令子瘦痒,交胫不能行。
  在中国民间有性行为为不洁的观念,其来源主要是妇女不洁的观念引起的。由于认为性行为不洁的,所以又产生了性行为忌讳直露人前的观念。即是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性生活也不外露的,因此一般行房事还要避开日月灯光能照耀到的地方。以上第一条禁忌是在这样观念的背景下产生的。上述禁忌中第二、三条则是出于养生考虑的,第四条是乳母行房事,对婴儿发育可能造成影响等方面去考虑。但这些解释似无科学依据。
  十一、娱乐习俗
  在元代,各民族人民中流行各式各样的嬉戏娱乐活动。它们主要流行在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人娱乐节目之中以及宫廷和上层社会人士玩乐中。
  元代的娱乐活动种类繁多,其中多为从固有习俗沿袭而来,而有些则是在当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蒙古族的娱乐
  元代蒙古人娱乐活动主要是在他们所经营的狩猎、游牧等生活中产生。
  因此,其内容多与他们经济生活有关。其形式也丰富多采。
  1。摔跤摔跤,蒙古语称bke。是北方民族体育或娱乐的一种形式,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匈奴时期,从陕西长安汉上林苑(今沣西客省庄)发掘的匈奴墓中发现了长方形铜牌,铜牌的透雕花纹是两人互相搂住对方的腰部和一腿作摔跤状①可见匈奴族有摔跤的习俗。有关13世纪蒙古人的摔跤习俗在《蒙古秘史》中记述较多。当时已产生了有名的摔跤手。如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是有名的摔跤手,他 如常相搏 ,赤裸右膀走。不里孛阔(孛阔,bke,力士,摔跤手)是主儿乞部的有名的摔跤手。
  元代蒙古人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之后必有摔跤表演或比赛。摔跤表演的健儿们, 皆穿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布七八层密缝之,使之坚韧不可碎.这种摔跤服,蒙古语叫做 卓铎克(jodok)。卓铎克,式样各地不尽相同。有的用白毡帖花镶边精作的。边上嵌上一排闪闪发光的大铜帽钉。
  其背部多用团文图案装饰,穿起来像盔甲一样威武壮观。摔跤裤是肥大的外罩贴花套裤,也有的贴花、绣花结合,绣上各式盘肠、云纹。力士一般脚登传统的布利阿耳鞋,或自制的马海绣花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并在脖颈上挂有五彩飘带(jangga)。
  蒙古摔跤规则, 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参赛者 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俟隙取胜;继则互相纽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而仆矣。即仆,则敛手退,胜者跪饮一卮而去 ①,有时败者与胜者一同绕场作 祃克式舞而去②。比赛不分等级,采取依次淘汰式的方法。最后决出头、二孛阔。
  2。骑射骑射,即竞赛骑马射箭,是蒙古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匈奴时期。《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载: 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辽宁西丰匈奴墓出土青铜饰件,更有匈奴人的走马、射箭等诸形象。元代,骑射在蒙古人中很兴盛。男女老少皆喜欢。汗或那颜贵族也以骑射为乐。徐霆亲眼看见,窝阔台汗同随从数人在帐外射箭娱乐,汗 射四五箭,有二百步之远射,射毕即入金帐 ①彭大雅说: 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长也,四时业田猎。凡其奔骤也,跂立而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二三,疾如飚至,劲如山压,左旋右折如飞翼,故能左顾而射右②。
  ①   见《1955-57 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 10 期。
  ①   赵翼:《簷暴杂记》卷 1. ②   贾敬颜:《民族历史文化萃要》, 打莽式与跳步札.
  骑射又是蒙古人比试箭术臂力与马技的竞技手段。据《元朝秘史》载,成吉思汗两个儿子发生争执,拙赤对察哈台说: 我与你赛射远,你如胜我时,便将大指剁去!我与你相搏,你若胜我时,倒了处再不起! 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是神箭手,合撒儿子也松格也是神箭手,早在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战败花剌子模,在布花苏其海之地,举行盛会,比赛骑射,也松格射三三五步,中的。后为他立碑纪念③。
  3。打球 打球 ,也叫 击鞠 或 击球 ,是蒙古人自古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它的历史也回溯到古匈奴时期。球是用皮制作的,中间塞绒毛。游牧民骑在马上打这种球。契丹、女真族亦有此俗。十三世纪蒙古人中 打球 之俗甚盛。赵珙在他的《蒙鞑备录》中说,蒙古人 击鞠止是二十来骑,不多用马者,尔恶其閧闹也。击罢,遣人来请我使人至,彼乃曰:' 今日打毬,如何不来?'答曰:' 不闻钧旨相请,故不敢来。' 国王乃曰:' 你来我国中,便是一家人,凡有宴聚打毬,或打围出猎,你便来同戏,如何又要人来请唤。因大笑而罚大杯。 文中所说的 国王 是蒙古军统帅木华黎。木华黎国王将打毯与狩猎等游戏相提并论,足见这项运动受到蒙古人喜爱。
  蒙古人入主中原,统一全国以后,此项运动仍在他们中流行。元代人熊梦祥《析津志》,《风俗》中言: 击球者,今(金?)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上召集各衙万户、千户,但怯薛能击球者,咸用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索缀镜铃、狼尾、安答海,装饰如画。玄其障泥,以两肚带拴束其鞍。先以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球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球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而球子终不坠地。力捷而熟娴者,以球子挑剔跳掷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马走如飞,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当其击球之时,盤屈旋转,倏如流电之过目,观者动心骇志,英锐之气奋然。 ①对元宫廷击球活动描绘得活灵活现,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元代分封在外的蒙古贵族每遇节庆也要举行击球比赛:《析津志》又载:如镇南王之在扬州也,于是日王宫前列方盖,太子、妃子左右分坐,与诸王同列。执艺者上马如前仪,胜者受上赏;罚不胜者,若纱罗、画扇之属。 ②明初,朱元璋之孙同宪王朱有燉撰《元宫词百首》,其中一首: 王孙王子值三春,火赤③相随出内闉。射柳击球东苑里,流星骏马蹴红尘。 ④朱有燉词中 元宫中实事 ,来自 元后之乳姆女 所述,故史料价值,自然很高。
  上述记载说明,元代贵族在重阳、端午或 三春 之时举行击球比赛,作为节日庆贺活动。
  ①   《黑鞑事略》。
  ②   《黑鞑事略笺证》,第 18 页。
  ③   道布,《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民族出版社 1983 版,第 3页。
  ①   《析津志辑佚》,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第 203页。
  ②   《析津志辑佚》,第 204页。
  ③   火赤,蒙古语 qor i   音译,元文献中常作 火尔赤 ,意为持弓者,指怯薛执事人员之一种,充当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蒙古族的击毯或打球与汉族的 蹴鞠 有区别,击球或打球者,骑马打球,故有人称之为 马球. 蹴鞠 者用脚踢球。
  4。射柳射柳,是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皆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其方法: 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①元宫廷射柳之戏颇盛,上述朱有燉词中描绘甚是。宫廷中如此,分封在外的蒙古贵族每遇节庆也要举行射柳比赛: 剒柳者端午日,质明镇南王于府前张方盖,与王妃偕坐焉。是时覃王妃同在,诸王妃咸坐焉。仍各以大红销会伞为盖,列坐于左,诸王列坐于右。诸王行觞为节令寿。前列三军,旗帜森然。武职者咸令剒柳,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帊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剒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 ②其赏罚如打球。剒(cuò,音措,斩;割)柳,即射柳。
  这些都说明,射柳是元代的达官贵族所喜爱的一项游戏活动,是一种精彩的骑射比赛,获胜者不但具备高超的骑术,还要掌握娴熟的射技。所以称其为 武将耀武之艺 ①。
  5。玩石阿石阿(S aa),是蒙古族古老的游戏之一。汉语称打髀殖(又称髀石)。
  石阿即髀石,羊等动物内踝骨。其四周形状尽不同,可为玩具。玩石阿之风,渊源颇古。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宝贝梁山沟挖掘出的北魏砖墓中发现了铜制髀石一具,长3。1厘米。②《辽史》载, 穆宗应历六年(956)十月,与群臣水(冰)上击髀石为戏。 ③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红格尔之宫胡同等处金代墓葬中,也发现羊髀石一枚④。
  有元一世,玩石阿之风尤盛。《元史》卷一《太祖纪》:成吉思汗祖先咩撚笃敦第七子纳真去押剌伊而部,路逢牧者童子数人, 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据《元朝秘史》一一六节载, 帖木真十一岁,于斡难河冰上打髀石时,札木合将一个郤子髀石与帖木真,帖木真郤将一个铜灌的髀石回与札木合,做了安答 ⑤。可见,石阿不仅是蒙古成人,更为蒙古儿童的玩具,而且也是人们相互间赠送的礼品。
  的护卫侍从。
  ④   《宫词小纂》,《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0页。
  ①   《金史》卷 35 《礼志八》。
  ②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4页。
  ①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 204页。
  ②   《内蒙古文物资料选集》,119 页及图版 32 页。
  ③   《辽史》卷 68 《游幸表》,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1043 页。
  ④   《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
  玩石阿,后来已经流传到元朝各地。老幼喜玩。反映元代其他民族生活的杂剧描写为证,如: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后庭花》: 你饿时节挝肉吃,渴时节喝酪水,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 ⑥郑德辉《三战吕布》: 某正在本处于小厮每打鹘殖。 ①李寿卿撰《伍员吹箫》第一折,白: 我如今着我大的孩儿费得雄。他也是个好汉,常在教场中和小的们打髀殖耍子。我如今着人叫他来。 ②《九宫八卦阵》,第一折,白: 闲来所事都不做,帐房后头打髀殖。 上述实例说明打髀石之戏,在内地流行较广,仍然是深受各阶层人士所喜爱的游戏。至于它的玩法,《帝景物略》卷二称: 是月(十月)羊始市,儿取羊后胫之膝之轮骨,曰' 贝石' ,置一而一掷之。置者不动,掷之不过,署者乃掷;署者若动,掷之而过,胜负以生。其骨轮四面两端,凹曰' 真' ,凸曰' 诡' ,勾曰' 骚' ,轮曰' 背' ,立曰' 顶骨律' ;其顶岐亦曰' 真' ,平亦曰'诡'.盖真胜诡负而骚背间,顶平再胜,顶岐三胜也。其胜负也以贝石。 贝石即髀石。
  6。鹿棋鹿棋(bogenjirge):自古以来,蒙古民间流行着叫做 吉日格 (jirge)
  的棋类游戏,据吴金宝、苏德必力格等人搜集整理的《蒙古儿童传统游戏》一书介绍,这种游戏种类多至二十多种。鹿棋是其中之一。
  鹿棋来源甚久,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盖山林同志在阴山岩洞里,竟发现了一幅鹿棋棋盘的凿刻画面。据考证,这种岩画属于公元七八世纪。可见鹿棋至今已有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据陈弘法的《鹿棋探源》,1948年至1949年期间,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蒙古帝国古都哈剌和林窝阔台汗宫废墟中,出土了一幅鹿棋棋盘。其格式与现在流传的完全一样。据《元史》记载,窝阔台汗1235年建成行宫,名曰万安宫。在此废墟中发现鹿棋棋盘,说明鹿棋是当时行宫中的娱乐活动之一。
  鹿棋的运行法一般有五套,由简至繁,反映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比如,一鹿棋 或 羊羔棋 ,就比较简单的,适合于儿童的游戏。其棋盘是三角形的,由三角形中十字交线形成七个点,三角形顶端有一座山,形成平顶形,也有若干个点。这种棋由两人对弈。一方持一子,叫做 鹿 (bog),一般用石块或木块代替。另一方持七个子,叫作 狗 (noqai),一般用小木块、杏核等代替。开棋前,鹿摆在山上某点。对弈开始,狗先走一格,然后鹿走,鹿跳过一只狗,就算把这只狗跳杀了。但是遇有两只狗横在面前,鹿就不能跳杀,只好向空点移动。持狗子的一方,每次可在棋盘内添入一子,设法造成两只狗相连的局势,以阻止鹿向前跳杀,并限制鹿的行动。最后持狗子者如堵死鹿,就胜。如果持鹿者吃掉两只狗就获胜。鹿棋游戏中叫做四鹿棋比较复杂,适合于成年人。
  ⑤   安答(anda),义兄弟之意。结安答,契丹、蒙古之俗。结安答必以交换礼物为条件。
  ①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 467页。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 647页。
  (二)汉族的娱乐
  元代汉族的娱乐习俗,基本上与前代同。但也有受到其他民族影响,新产生的习俗,以上章节中已涉及到了上述内容,这里仅介绍汉族传统的娱乐游戏若干。
  1。竞技艺元代汉族赛技艺竞技内容的游艺活动,以各种棋类为代表。这里仅介绍围棋和双陆等几种。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起源甚古,先秦时已有之。从戏曲文艺作品中描写来看,元代人也喜爱围棋,如:元剧《百花亭》第一折,白: 他便是风流王焕,据此生世上聪明,今时独步。围棋递相,打马投壶,……端的个天下风流,无出其右。 李文蔚撰杂剧《蒋神灵应》第二折,白: ……相公请坐,老夫闻知相公善能围棋。令人将过围棋来者,我与老相公手谈数着咱。[卒子云:]理会的。[做抬棋卓上科云:]围棋在此。[王坦之云:]可矣可矣。丞相请着棋。[做下棋科:][王坦之云:]老丞相围棋之间,可请令姪谢玄观棋,有何不可?……
  [正末云:]叔父,唤您姪儿来有何事?[谢安云:]谢玄,我唤你来观棋。[王坦之云:]小将军勿罪。小官与老丞相下此一盘棋请将军观棋。[正末云:]观棋之意,如用兵之法。方圆动静,可得闻乎。[唱]《牧羊关》:这棋布关天象。似星分运斗枢。[王坦之云:]这方圆动静可是如何。[正末唱:]有方圆动静亲疏;静埋伏暗计包藏;动交战功城必取。[王坦之云:]小将军,你观此棋,如排兵布阵相似也。[正末唱:]圆用兵如棋子,方下寨似棋局,倚亲者添雄壮,接疏情势似孤。 ①从该戏文前后内容来看,这里围棋完全用于军事。这也许是元围棋的一大特色。
  在元代围棋理论到实践经验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对此,杂剧《蒋神灵应》的作者,通过剧中人物 老丞相 之口,阐述了有关围棋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围棋的设制等问题:围棋棋盘的四角,按四时春夏秋冬设制。上有方圆动静,方者为盘,圆者为子。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棋有一十九路:一天,二地,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星,八方,九州,十干,十一冬,十二支,十三闰,十四相,十五望,十六松,十七生,十八却,十九朔。此外有五盘小棋势:小巧势、小妙势、小角势、小机势、小屯势。棋盘有三百六十路,按一年三百六十日制订。又有二十四盘大棋势,这些大棋势是:独飞天鹅势、大海求鱼势、蛟龙竞赛势、蝴蝶绕园势、锦鲤化龙势、双鹤朝圣势、黄河九曲势、华岳三峰势、寒灰发焰势、枯木重荣势、彩凤翻身势、游鱼脱网势、虎护山峪势、两狼斗虎势、七熊争霸势、六出岐山势、七擒七纵势、九败章邯势、对面千里势、兔守三穴势、野马跳涧势、批亢摀虚势、三战吕布势、十面埋伏势。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248页。
  其次关于下围棋者的技艺:一安详,二布置、三用机、四捨弃、五温习、六究理、七自见、八知彼、九从心、十远意。但是远不可太疏,疏则易断,而近不可太促,促则势微。欲下一子,先观满盘。从初至末,着着当先。追杀,不可太过;妙算,恭心却战;认真,弃少就多。初间布置张罗,次后往来规措。攒三聚五死难移,角盘曲四休疑,误内外相连,周围四顾。
  其三,关于棋手的心理素质和棋风:首先气清意美,生智添机,须观紧慢,要见迟疾,外静内动,身定心逸,喜中隐怒,安里藏危。省语者高,强语者低,自强者败,本分者宜。赢了的似那无声之乐,无故生欢,讴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戏,冷语相搀,精神抖擞,语话谦谦。而输了的似那无丧之疼,嗟叹哀憐,速速的胆战,紧紧的眉攒,双关里胡撞,死眼里胡填,打劫处胡纽,虎口里胡钻。这些都是下棋者为戒①。
  最后, 老丞相 以一首诗总结前述,曰: 数着残棋用意深,包藏天地在其中。周智施谋生妙算,局中已有定乾坤。 元人的这些论述,深入显出,富有哲理,分析精细,规劝入微。可知元代围棋之兴盛。
  打双陆:双陆,古代一种棋名。打双陆,即玩双陆。双陆之戏唐时已有。
  从元杂剧等文学作品来看,元代仍流行双陆之戏,有时称打马。如,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白: 他说道明早叫俺这几个管军的元帅都到香山赏玩。
  安排筵宴款待俺。前人赐与我的一领小宝珠衣。明日穿到香山去。我与四丞相不射箭。和他们打双陆,将我这八宝珠衣,睹他那锦袍玉带。他必然输与我也。我若赢了他呵,便是我平生之愿[诗云]我一生好唱曲,弓马原熟。明日到香山,只与他赌双陆。 ①秦简夫撰杂剧《东堂老》第三折《中吕粉蝶儿》: 谁家个年小无徒,……
  出来的拨琵琶打双陆,把家缘不顾。 ②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白:小可人酆州人氏,姓牛名璘. 家中颇有些资财,……平日之间,好打双陆、下象棋、析牌道字,顶真续麻、无所不道,无般不晓。 ③《盛世新声》,《南吕一枝花?心怀雨露恩》: 行乐时柳营内调丝弄竹,消闲时花阴外打马藏阄。 从上述几项举例来看,元时的双陆之戏,在 管军元帅 、家中颇有资财者或 风流王焕 等上层社会中流行。而普通老百姓则 不会投壶打马、则惯拨麦看牛。 ④因此,元代打双陆不是老百姓之戏。
  至于双陆的玩法:在一个木制盘子上,左右各画十二路,叫做梁;用木头做成三寸多长,上细下粗,形如棒槌的棋子,叫做马,黑白各十五枚。两人对下,用两粒或三粒骰子,掷彩而行;白马从右到左,黑马从左到右,先走到对方的,就算得胜①。《太平乐府》卷七周德清散套《斗鹌鹑?双陆》其序云: 四角盘中,三十骑里。多少机关,包藏见识。席上风前,花间树底,起斗则,各论智,盘样新奇,声清韻美。 其[三台印]云: 两家居安营地,施谋智。似挑军对垒、等破绽用心机。色儿似飞沙走石。汉高皇对敌楚项籍,诸葛亮要擒司马懿,那两个地割鸿沟,这两个兵屯滑水。 ②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打双陆之戏。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251页。
  ①   《元曲选》,第三册,第 902页。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 222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883页。
  ④   《太平乐府》卷 9,无名氏散套《要孩儿?拘刷行院》,见《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第 342页。
  ①   打双陆的玩法,参见《元曲释词》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9 页) 打双陆 条。
  2。竞技巧以技巧为主要竞赛内容的娱乐项目,在元朝各地流行。包括蹴踘、捶丸、击毬、踢气毬、打秋千等等。
  蹴踘,亦称蹴鞠、蹋踘、蹴球。古代民间足球游戏。鞠是一种古代足球,用皮子做成圆形球,内塞毛发。比赛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
  有元一世,蹴踘之俗甚盛,《析津志》称,每年二月的大都, 游玩无虚日,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香风并架,花靴与绣鞋同蹴,锦带与珠襦共飘。纵河朔之娉婷,散闺闱之■妮,此游赏之胜事也。 ③说明元代上层社会中,蹴踘是一项主要娱乐项目之一。此又得到元杂剧等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所证实,如:元王君宝杂剧《曲江池》第一折: 东君堪羡,买春兄满地撒榆钱。你看那王孙蹴踘,仕女秋千,画屧踏残红杏雨,绿裙佛散绿杨烟。 ①乔孟符撰《金钱记》第一折《那吒令》: 宽绰绰翠亭边蹴踘场,笑呷呷粉墙外秋千架。 文艺作品毕竟是当时生活的反映。因此我们也能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元代蹴踘之戏流行情况。元代大作家关汉卿喜爱蹴踘活动,他在散套《越调斗鹌鹑?女校尉》中写道: [寒儿令]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古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踘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风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 ②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蹴踘之戏的爱好和闲熟的技艺,这里反映了元代一代文人或不得志文人蹴踘消愁的真实情形。
  打   拾:这是元时流行的一种踢气毬的活动。   拾,气球踢得好,亦以为气球的代词。此戏在元文艺作品中多有反映。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楚天遥》,白: 官人忙便罢,若闲时,家来教你打几个   拾。 ③《度柳翠》,第三折,《上小楼》,白: [旦儿云:]母亲,将过气毬来,我和师父踢一抛儿咱。[卜儿云:]下次小的每,将过气毬来者。[做取气毬科][正末云:]柳翠,这个唤做甚么?[旦儿云:]师父,这个唤做 难当的,……师父这里面有个表,这个为三添气,郎君子弟要难当作耍呵,吹一口气,添上些水润这表,倾了那水。再吹一口气,拴了这葱管儿,便做难当作耍,去了抛索儿,褪了那口气,便难当作耍不的了也。 ①上述二例反映了元人中流行打   拾之戏情况和气球制做方法。元代有些文学作品中则描写了打   拾的情景,如:《雍熙乐府》卷四散套《村里迓鼓?仕女圆社气球双关》: 你看他打拾云外飘,蹬圆光当面绕。
  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版 1987 年版,第 267页。
  ③   《析津志辑佚?岁纪》,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16页。
  ①   《元曲选》,第一册,第 264页。
  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 7,第 265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842页。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842页。
  在元代,不仅男人踢气球,而且有些妇女也喜爱这种活动。当时称踢气球的女将为 女校尉.校尉本古代武官之称。元时盛行气球之戏,称球员为校尉,女校尉犹言女将。如:邓玉宾《村里迓鼓?仕女园社》套: 解卸了一团儿娇,稍遍起浑身儿俏,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 《太平乐府》卷七,关汉卿散套《越调斗鹌鹑?女校尉》: 打得个桶子膁特硬,合扇拐偏疾。有一千来   拾,上下泛匀匀的论道儿。直使得个插肩来可戏。板老巢杂,足窝零利。 ②以上两例中作者以满腔热忱盛赞了踢球女将之雄姿和娴熟的技艺。
  捶丸:古代球类游戏,从步打球发展而来。与今天的高尔夫球有些相似。
  球场有基有窝。基谓置球起击之处,窝谓球所落处。参加者旁树彩旗,用棒从球基击球入窝分胜负。元代文学作品中有多处描写,如:《百花亭》第二折: 折莫是捶丸气球,……买快探,锦筝   ,白苧讴,清浊节奏,知音达律,磕牙声嗽。 《庆赏瑞阳》第一折《醉扶归》白: 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里描写了一场射柳捶丸比赛。从这些记载来看,元代捶丸活动一般都与射柳之戏同时进行。
  还有不少记载中也提到了元代流行 打球 或 击球 之戏。如,张昱的《辇下曲》中一首: 闲家日逐小公侯,蓝棒相随觅打球。向晚醉嫌归路远,金鞭梢过御街头。 ①迺贤的《羽林行》: 羽林将军年五十,盘螭玉带悬金虎。黄鹰白犬朝出游,翠管银筝夜歌舞。珠衣绣帽花满身,鸣驺斧钺惊路人。东园击球夸意气,西街走马扬飞尘。 ②元代诗人宋褧在《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序中说: 于笔札砚墨雅好精致,棋槊射猎击球等事,虽尝间作,亦视之泊如也 ③。这些史料都说明,元大都的贵族子弟以 击球 为乐,能 视之泊如也 者只是极少数,所以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如元王结在《善俗要义》中列有 戒游惰一条: 颇闻人家子弟,多有不遵先业,游荡好闲,或蹴踘、击球、或射弹、粘雀。 ④无名氏《元宫游戏图》有击球一幅,供后人观赏,足见元上层社会击球之戏之盛。
  踢■子:也称踢毽子、踢箭子、踢■子。这是流行较早的一种娱乐性体育活动。由古代蹴鞠运动变化而来。其踢法和比赛式样较丰富。元时流行各地,以元杂剧中描写为证,如:马志远《荐福碑》,第一折,《金盏儿》: 一个个拴缚着纸■子,一个个妆画着闷葫芦。 ⑤《紫泥宣》,第四折,白: 我们正在帐房里踢■子耍子儿。
  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第 266页。
  ①   《张光弼诗集》。
  ②   《金台集》卷 2. ③   《燕石集》卷 8. ④   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第 364页。
  ⑤   《元曲选》,第二册,第 580页。
  一般,■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钱孔中插上鸡毛。而上例中出现的是 纸■子.上例还说明元时 住帐房的人 中也流行踢■子之戏。
  至于其踢法,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 有里外廉、拖枪、■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 可参证。
  打秋千:亦作 伴仙之戏.秋千为体育运动器材和游戏用具。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活动时,人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之前后摆动,越荡越高。
  在元代,此戏称 打秋千.元熊梦祥《析津志》云:每年二月,在大都,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红女之事殆庶几焉。 ①说明打秋千是元各阶层人中较普及的一项娱乐活动。对此在元代文学作品中亦多有描写。元代诗人张小山撰一首乐府《秋千》: 住管絃,打秋千,花开美人图画展。翠髻微偏,锦袖轻揎,罗带起翩翩。…… ②这里把上层妇女们打秋千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元代的打秋千在文献中经常与斗草并举:元剧《金安寿》,第二折: 佳人斗草,公子妆么。秋千料峭,鼓吹游遨。 《调风月》,第二折: 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萧淑兰》第三折: 嫂嫂待将咱病审。我无语似害痳. 是前日打秋千斗草无拘禁。 从上述记载表明,元代的打秋千,在上层妇女中流行尤甚。
  3。智能游戏在元代,文化人中流行一种利用汉字结构特点,以必要的组合或拆开来进行娱乐的习俗。如,顶真续麻,拆白道字等等。
  顶真续麻,古代一种文字体制游戏。亦称: 顶针续麻 、 续麻针顶 ,简称 续麻.元代流行此戏: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第一折,白: 老身……止有这个女孩儿。叫做宋引章。俺孩儿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金线池》,第三折,《普天乐》: [众旦云:]妹妹俺这等吃酒,可不冷静。[正旦云:]待我行个酒令,行的便吃酒,行不的罚金线池里凉水……
  [众旦唱:]诗句里包笼着尾声。[众旦云:]我不省得。[正旦唱:]续麻道字真真顶。[众旦云:]我不省的。[正旦唱:]正题目当筵合笙。[众旦云:]我不省的,则罚酒罢。[正旦云:]拆白道字,顶真续麻,……你都不省得……。 《青衫泪》第四折: 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顶真续麻。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白: 此女甚是聪慧,莫说顶真续麻、拆白道字、恢谐嘲谑,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 以上诸例说明,在元代顶真续麻这一文字游戏,仅限于文人墨客或大家闺秀中流行。当时人们把它与 拆白道字 、 走笔题诗、出口成章 相提并论,成为衡量人们修养才华的标准。此戏也一般用于行酒令或诗词、曲中。
  至于这种游戏的玩法,元杂剧《玩江亭》,第二折中说,顶针续麻、 连麻头、续麻尾.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中有一项例子: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又见例于任讷《元人曲论》: 描不就天然俏,俏形容尘世少,少一枝杨柳净水银瓶,瓶对比观音更好。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6页。
  ② [元] 杨朝英选:《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 1987 年 4月版,第121 页。
  拆白道字,亦称折白道字、折牌道字。这是与顶真续麻一类的文字游戏,元代也流行。酒令中往往有拆白道字。它是把一个字拆做两个字,或变成一句话。
  从元代戏曲作品来看,元时拆白道字游戏流行较广。其例 顶针续麻 一节已举,此不赘。
  拆白道字在元代戏剧作品中不乏其例,如:范子安撰《竹叶舟》,楔子,白: [行童做入见科,云:]师父,外面有个故人,自称耳东禾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这厮胡说,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这厮敢风魔了,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行童云:]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折白道字。耳东是个陈 字,禾子是 季 字,即夕是个 卿 来了也。 ①王实甫《西厢记》五本第三折: 你值一分,他知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辩与你个清浑。[净云]这小妮子省得甚么拆白道字。你拆我听。[红唱:]君瑞是个肖字,这壁著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② 肖 著 立人 ,即拆的是 俏 字, 木寸 拆的是 村 字, 马户 拆的是 驴 字, 尸巾 拆的是 ■ 字。戏曲中红娘通过拆白道字,以 俏 赞美张生,以 村驴■ 奚落郑恒。
  4。助兴游戏在元代,汉族各地流行很多种类的助兴游戏,把它们主要用于节日聚会饮宴。
  行酒令,宋元时称 打令 、 行令.《梦粱录》卷十九: 闲人:旧有百业皆通者,如纽元子,……唱词,白话,打令,商迷。 行酒令,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张可久《上小楼?春思》曲: 东风酒家,西施堪面,行令续麻,攧竹分茶。 有关行令,《事林广记》癸集卷十二: 《卜算子令》:先取花一枝,然后行令,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行罚酒。 可参证。
  猜枚:古代酒令游戏之一。俗称猜单双,法类猜拳。清翟颢《通俗编》卷三十一《俳优猜拳》: (宋孙完■)《东皋杂录》:唐人诗有:' 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搏拳握松子。' 乃知酒席猜拳为戏,其来已久。 元代也盛行此戏。
  元无名氏杂剧《醉写赤壁赋》楔子,白: 今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和夫人猜枚吃酒去也。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白: 众老大儿每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 ①此戏玩法:任取席上可以数的莲子、瓜子、松子等小果品或黑白棋子,握于手中,供人猜单双、颜色、数目。凡三猜以角胜负,负者罚饮。
  ① [明] 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三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041 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 317页。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 1024 页。
  藏阄:古代一种游戏。亦称藏钩。多用于节日、饮宴。其玩法是:把许多人分为两方,一方把钩藏在手里,叫另一方猜,以猜中与否判赢输。晋周处《风土记》载其玩法,参加者, 分为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以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牙中,曹人当射知所在。 元代流行藏阄之戏,以元代诗词、剧文中描写为证: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梁州第七》: 他诸余可爱,所事儿相投,消磨人幽闷,倍伴我闲游。偏宜向梨花月底登楼,芙蓉烛下藏阄。 ②《盛世新声》,《南吕一枝花?心怀雨露恩》: 行乐时柳叶内调丝弄竹,清闲时花阴外打马藏阄。 《雍熙乐府》卷十关汉卿散套《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上述三项实例说明,元时藏阄之戏往往与文人墨客消遣消愁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与前代不同。在辽宋时,在宫中皆有藏阄仪,而在元代,不再是宫廷仪制了。
  投壶:我国古代宴会礼制。也是士大夫的一种游戏。以席间酒壶的壶口为目标,宾主在离壶5至9尺外,用矢投入。矢有三种长度:室内用二尺,堂上用二尺八寸,庭中用三尺六寸,以投中多少次定胜负,负者须饮酒。元代也流行此戏。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白: [小二云:]他便是风流王焕,据此生世上聪明。今时独步。围棋递相,打马投壶撇兰攧竹,……九流三教事都通。 ①《太平乐府》卷九无名氏散套《耍孩儿?拘刷行院》: 不会投壶打马,则惯拨麦看牛。 从上述几项举例来看,元代投壶之戏,主要是人们消遣娱乐时进行,完全摆脱了古代礼制的束缚,转变为游戏。
  5。杂艺活动在元代汉族民间,与竞技相近而不同的娱乐活动项目,我们称之为杂艺活动。如:斗鸡、斗雀、斗草等多种游戏。在此介绍斗草和禽戏两种。
  斗草:亦称斗百草。汉族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一般都在端午节到野外踏青时举行。玩时以草为比赛对象,故名。
  据记载元人斗草之戏之盛,不逊唐宋。每年二月,在大都, 北城官员、士庶妇人女子,多游南城,爱其风日清美而往之,名曰踏青斗草。 ①元代文学作品中也多有斗草之戏的描写,如:关汉卿撰《调风月》第二折: 年例寒食,邻姬每门束邀会。去年时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贾仲名撰《萧淑兰》第三折: 嫂嫂待将咱病审。我无语似害痳. 是前日打秋千斗草处无拘禁。脱衣时敢被风侵。 元剧《梧桐叶》第三折: 若耶溪西施戏瓢,九龙池玉环斗草,凤凰台秦女吹箫。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 5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 1427 页。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 216页。
  上述实例说明元代斗草之戏,一般在清明节或端午节前后踏青时进行。
  有些人打秋千、斗百草到天黑。参加斗草的人,不是佳人就是美姬。
  禽戏:在元代,有些人训练各种兽禽类,耍戏为生,这种用动物表演的游戏有人称作禽戏。
  乌龟叠塔,元人陶宗仪在杭州看到过一个表演禽戏者。他养了七只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乌龟,他把这些乌龟放到桌子上,起鼓点指挥它们表演。先见最大的一只踱到桌子中心趴定,第二大的又跟着过去爬上那最大乌龟背上。接着又是按大小一个接一个地登上去,直到最小的那第七只爬上第六只的背上,并把身子倒立起来,尾巴向上,七只乌龟好象一座小宝塔,谓之 乌龟叠塔 ②。
  蛤蟆说法,《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二载,陶宗仪在杭州还看到一个人驯养了九只蛤蟆表演禽戏。表演时,他先在席中心置一小墩,再把这些蛤蟆放上去,最大的蹲坐在小墩上,其余八只蛤蟆分作两行,对列左右。最大的蛤蟆,叫一声,其它小蛤蟆也齐声叫起来,大的叫几声,小的也叫几声。接着小蛤蟆们一个接一个地跳到大者前面,点点头,叫几声后退下,其状如行礼,谓之 蛤蟆说法.陶宗仪在松江还看到一个全真道士寄居在太古庵,一天他取出两条鳅鱼,一条是黄色的,另一条是黑色的,大小相等。表演时,他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子,涂上药,把两条鳅鱼拦腰斩断,再把它们交叉着接起来,两条鳅鱼首尾异色,放到水里浮游如故。当地的一人把这两条鱼养在一个水盆中,竟活了半个月才死去。
  对上述禽戏,陶宗仪议论道: 叠塔说法,固教习之功,但其质性蠢憃(chōng,音冲,愚笨),非它禽鸟可比,诚难矣。若夫断而复续,死而复生,药欤?法欤?是未可知也,但戏剧中似此者,果亦罕见。 ①
  ②   《南村辍耕录》卷 22 , 禽戏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70页。
  十二、结语
  习俗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且是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俗的产生和传承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习俗各种事象既形成和传承又对社会产生影响。对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元一代,各民族生活方式、习俗对元代乃至后世的社会产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影响。
  (一)习俗与政治
  在元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与元代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作为统治民族的蒙古人的生活习俗对元代政治的影响尤甚。
  十三世纪初,北方蒙古各部被成吉思汗统一,建立了蒙古帝国。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代表的蒙古族上层集团以帝王将相的身份入主中原,开始了对国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统治。与此同时大量的蒙古普通百姓作为 国人 移居内地。他们把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特色的习俗带进内地。这些习俗事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发挥其新的作用,对元代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忽必烈建国,在中原定都之后,施行两都巡幸制。元诸帝在每年,从四月到九月,在上都避暑。有元一代,围绕皇帝在大都和上都之间轮回巡幸,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元代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又如,蒙古族建国以前就有朝会制度,即忽力勒台制。元朝建国后,这一制度在元宫廷中施行,对元廷制定方针政策,以及笼络控制宗王、诸那颜贵族,巩固政权,起到了很大作用。再如,中原皇帝以及蒙古帝王历来就有对臣属或他族人士赐姓赐名的习俗,在元代,蒙古皇帝对汉人、色目人等异族将领、贵族以及英雄豪杰的赐名,也对元朝统治者,收买人心,巩固统治发挥了很大作用①诸如此类,元代蒙古人习俗对政治影响之例,在文献中屡见。兹不赘。
  其次,在元代,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对元代政治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
  首先,在元代的不少法律文献记载显示,汉族固有的很多习俗事象,由朝廷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颁布于世,使人们遵照执行。比如,五服是我国汉族人民在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的一种丧服。至治三年(1323年),元廷大型法令集《大元通制》成书颁行时 乃著五服于令 ②,在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把五服作为专条列入法典中;又如,元代汉族婚姻礼制是根据 汉儿人旧来体例 ,参照朱熹《家礼?婚礼》, 酌古准今 拟定下来的,元廷又把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颁布,使汉人遵照施行③。此类实例,在《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元代法律文献中屡见不鲜,表明元代汉人的传统习俗与元廷政策法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元代汉族生活习俗,对元廷政治法令的建立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服饰习俗对元代政治的影响尤为明显。元代有严格的服色等第, 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违者,职官解见任,期年后降一等叙,余人决五十七下。违禁之物,付告捉人充赏。有司禁治不严,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究治。 ①服色等第中规定:庶人等不得服赭黄,帽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样,等等。又规定,蒙古人、充怯薛诸色人等不在禁限,但是汉人、高丽、南人等充怯薛者,并在禁限。所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元代社会封建等第差别和民族不平等现象。这是元代统治者,把服饰习俗,利用到政治领域的一例。在元代习俗的其它领域中也有很多此类实例。由于篇幅所限,仅仅至此而止。
  (二)习俗与经济
  狭义的经济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的物质生产即农业、畜牧业、狩猎业、渔涝业、交易和交通运输、工艺制作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来,习俗的产生与人们的日常物质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又反过来为经济生活产生影响,这符合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在元代,经济与习俗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很突出的,但这恐怕是中国各民族习俗史上所共有的现象。
  所以无庸赘述。值得提出来的是随着元代各民族习俗文化的交流,创造了甲民族的习俗影响乙民族经济,乙民族的习俗又影响甲民族经济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对元代各民族习俗与经济交叉影响的史实作一简要的分析。
  首先,北方蒙古等游牧狩猎民族习俗影响了内地汉族农业经济。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北方游牧狩猎文化与内地农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对立上。早在蒙古人建国时期,有些蒙古贵族就想将中原良田变为牧场,遭到耶律楚材及蒙古大汗的阻止。随着大量蒙古、色目人的移居,北方狩猎习俗也传至内地。从而内地不少地区出现了狩猎民,以及大规模围猎活动。
  据中统三年(1262年)中书省一文件,中都四面各五百里地内,居住着不少以狩猎为业的打捕人户,朝廷 依年例合纳皮货 ①。甚至乐实宣慰司所辖益都府、济南府、般阳路、宁海州、泰安州、东平府等也有些部族以打猎为生。尤其是农作物欠收时不论蒙古、色目人,或是汉人都以狩猎来补充生活资料。但蒙古人中有一种习惯法,那就是正月至七月间野生动物繁殖时期,不允许进行大规模围猎。这种古老的习俗也影响了内地的狩猎业。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八月的皇帝圣旨云: 自正月至七月,为野物的皮子肉歹,更为怀羔儿的上头,普例禁约有。 ②上述游牧民族习俗,是影响内地经济的实例之一,其它方面,这里无法详述。同样,内地人民的物质生产、生活习俗影响了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
  据《元朝秘史》记载,色楞格河流域篾儿乞人就有了田禾和加工粮食用的舂碓等工具。漠南地区的汪古部和弘吉剌部,早已 能种秫、稷 , 食粳稻.尤其是元朝时,随着屯田制度的实施,蒙古地区的耕作面积扩大,内地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工具、人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蒙古地区,这样汉族农业生产习俗,使得一些蒙古人学会了农耕。
  在元代,随着各民族之间来往的加强,汉族、唐古忒(党项)等定居民族的城镇及宫室习俗文化也逐渐渗透到蒙古人居住生活。自成吉思汗到元诸帝,蒙古族居住区的城镇建设空前发展,出现了喀喇和林(karaqorom)、镇海(jingqai)、上都、应昌府等大小城镇和规模空前的宫殿。这些城镇虽然在被元末战火中毁尽,但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证明,这些城镇及宫殿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基本上是汉式的,说明,元代内地农业习俗文化对北方游牧经济及物质生活的影响。
  (三)习俗的改变与社会进步
  人们的生活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相对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绝不是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变革及民族交往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的变化。
  这些发展变化,又影响于社会,使社会向前发展。元代的习俗改变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蒙古民族,建国以前,处在奴隶制阶段,因此在婚俗、丧俗、宗教信仰等很多风俗习惯方面,即残存氏族制的遗迹。但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封建国家,实行领户分封制,彻底打破了氏族血缘纽带关系残余,从而使分散的部落文化向统一的封建文化过渡。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又领蒙古人西征中亚东欧,南进入主中原,实行 汉法 ,为蒙古人学习西方及中原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蒙古人的习俗文化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详细经过及其内容,非本文所能详述。故仅举几例说明。
  在饮食习俗方面:蒙古人建立元帝国的前夕,大部分人仍饮马乳, 食肉而不粒 ①,而至元代,由于内地汉人和西域各族人民来往的加强,部分蒙古人开始食用农作物食品,饮用阿剌吉酒(烧酒)、葡萄酒。移居内地的蒙古人与汉人一样饮茶,后世蒙古人极为喜爱的奶茶从此在他们中流行。此由忽思慧《饮膳正要》一书中的记载为证。所有这一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元代部分蒙古人的饮食结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烈性酒的大量饮用,对有些蒙古人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在婚俗方面,蒙古人收继婚的改变、异族通婚的始行,以及在丧俗方面火葬的施行等对蒙古人来说,都是新鲜事情。反映了元代蒙古人中移风易俗的趋势以及社会的进步。在宗教信仰习俗方面,元代的蒙古人改宗始信佛教,消除了古萨满教大量宰杀牲畜以祭等恶俗,对畜牧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元代,汉族生活方式以及习俗,多承袭了前代。但仔细观察,也能发现他们的生活习俗的改变。
  首先在道德习惯方面,忠孝观念比前代更趋加强和巩固。当然尊敬祖辈,恭孝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元代有些人把它歪曲了,因此出现了很多愚昧而残酷的事情。如,至元三年(1266年),松州林部落寨梁清与弟重兴为母病割肝行孝;至元七年(1270年),新城县杜天儿为伊嫡母患病割股煎汤行孝;至元八年(1271年),东平府汶上县田改柱为母病,在寒冬腊月脱掉衣服,卧冰行孝。这些仅仅是文献中记载的数例而已,以此窥见元代这种 行孝 之风之盛。对此,元廷的政策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元初朝廷鼓励割股、割肝行孝, 以劝孝悌 ①。但从至元三年(1266年)以后的法律条文中以明令禁止②。这个禁令消除了元代汉人中的残酷而毫无科学根据的恶俗,对元代乃至后世中国道德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元代习俗又有一些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俗方面的变化。比如,元廷依据 汉儿旧来体例 和参照朱熹《家礼?婚礼》拟定了元代汉人婚姻礼制,在有些方面,简化了汉族传统 六礼 ;男女双方既定婚姻,议定写立婚书文约;禁约汉人中的一夫多妻制、收继婶母、同姓婚姻等等,都对当时社会中发挥了作用,对元代婚姻史上产生了影响。
  在丧俗方面,元代的各族人民中火葬的普及是中国丧葬习俗史上的一场革命。元初,朝廷申明禁止汉人火葬,但由于火葬习俗本身以及宗教的原因,此俗始终未能禁止。后来元廷也不得不承认了此俗的合法性。此外元廷三令五申禁治厚葬,提倡薄葬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之,有元一世,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之变化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刻的。考察和研究这些变化,可使我们看到了元代汉族人民生活习俗文化如何影响蒙古族等其他民族,蒙古族的习俗文化又如何被汉族等其他民族所吸收的过程,并且这些习俗又怎样影响社会,反映了元代社会进步的史实。
  ①   参见拙文《元代汉人蒙古姓名考》,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2 年第 2期。
  ②   苏天爵编:《元文类》卷 42 ,《宪典总序》。
  ③   《庙学典礼》,《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婚礼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第 149页。
  ①   《元史》卷 78 ,《舆服志》1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944 页。
  ①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 28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01页。
  ②   《通制条格》卷 28 ,《杂令》, 围猎 ,第 302页。
  ①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清华学校研究院刊本,第6 页。



 

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