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汽车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材的研发
作者:严安辉 于仕斌 邓育年
关键词:汽车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材;研发
编写职业活动导向
一体化教材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职业教材几乎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压缩版,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要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很多现用教材所含知识和技术滞后于现代技能的发展,未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工艺发展水平、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
为此,我校借助《构建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同步推动校本教材开发,紧跟当今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以贴近市场、贴近就业、贴近学生为原则,以学生好学、教师好教为基本出发点,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本系列校本教材。
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学及教材特色
《汽车专业职业活动一体化系列化教材》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内容结构注重“知行一体化”。项目设置源于企业经营过程、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针对性和适用性较强,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备了职业活动导向教材的特色。高质量的一体化课程教材基本特征是“在学习的内容中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其载体是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其教材有如下特点。
以任务引领,特色鲜明本系列教材根据《汽车后市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设置教学项目,确立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并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的相关技能训练为主线,链接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或技能要领,实现以实际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理论为技能训练服务的特色。
内容结构注重知行合一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教材的内容结构、训练项目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实现了知识、技能和工作之间的融合。
教学形式实现“九位一体”我校实行一体化教学以来,教学实现管理机构一体化;构建了一体化学习站或工作室,实现了学习与工作情境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一体化;采取边做边学、边教,实现工作、学习、教学一体化;开发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等教学文本一体化;学习站(或工作室)与车间一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合称为九位一体。
按项目化结构组编的教材将《汽车后市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中相关岗位的若干工作任务组合为相应教学项目,若干工作项目整合为相应的工作学习领域(或课程模块)。
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编的教材对于《汽车后市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链接的知识要素或技能要领较少的典型工作任务,按“明确目标——接受任务——教学准备(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学习成果展示——检测与效果评估”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组织编写。
开发职业活动导向
一体化教材的核心技术
本系列教材设计编写方面有较大创新,在教材的开发方法和手段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在实践上具有显著成效。
工作任务描述是第一个核心技术项目课程是一种按照工作的相关性组织内容的课程,工作任务就成了项目课程的核心要素,其设计与描述成为项目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开发项目课程时一定要重视对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具体可参照企业任务书的形式。
知识负载是第二个核心技术项目课程要求把知识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要真正实施项目课程,必须保证每个项目的内容在一个教学单位内可以完成。彻底地以项目为单位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在项目逐个完成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如何设计好综合性的典型工作项目与任务是个技术关键。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是第三个核心技术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职教课程中是技术从经验水平发展到理论水平的必然结果。在项目课程中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关系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要真正实现两类知识的整合,必须找到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整合的技术就是设计实践性问题,并从问题中引申出理论知识。
开发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材的操作流程
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的开发流程根据我们的探索与研究,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应包括社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校本教材(学材)的编写、教案的制定、干部与教师的培训、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新课程的改进与完善等10个步骤。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步骤如图1所示。
认真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在进行课程开发之前,一方面,广泛调研汽车维修企业、品牌汽车4S店、汽车配件营销等单位,摸清汽车后市场适合我校学生就业的岗位种类、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岗位薪酬等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区域交通运输有关部门、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部门的联系,收集区域汽车后市场企业分布、行业法规、行业发展规划等信息。同时对学校汽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设想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准确地定位汽车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
构建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的关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行业专家(一线生产主管、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骨干教师)、课程开发顾问(从事课程开发研究的专家学者)三方面的人士召开论证会,分别对汽车各专业岗位进行真实、详尽的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每个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获得了该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进而提炼出岗位能力,综合形成条理清晰的职业能力,为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做好了前期铺垫。汽车后市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流程如图2所示。
构建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的核心——课程结构分析按照课程结构分析技术要求,根据“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原则,设计课程结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模式,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系列化文件。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结构的构建是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根据工作项目转化为课程的相关原则,确定汽车专业课程开设的门类、顺序以及相互间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结构如图3所示。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为了与教学改革前的教学计划有所区别,名称上称为《专业教学标准》。它彻底改变了“三段式”的模式,按照职业能力的基础性、核心性、专业性进行设计。《专业教学标准》文本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就业领域)、工作任务分析、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实训(实验)装备、说明等项目。
建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核的依据,是基础性的教学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时间,并针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清晰地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在编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使用“行为动词+名词”的表达形式,表达教学过程中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