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作者:刘翠萍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和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1)强化校企合作联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应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积极主动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收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优秀人才。学校主要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招生、组织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而合作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标准,设置必备软、硬件环境,并参与实践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生毕业后接受企业的挑选。学生在顶岗期间完全按企业的员工要求进行管理,并获取报酬。(2)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性强,在实践课程环节上,我院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实践课程内容要贴近生产和管理实际,贴近生产、管理一线。针对岗位群所需的技能,借助于生产管理一线的实际,组织安排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规程和标准。借鉴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普遍实行的“三明治”教育体制,即对学生实施在校学习、企业实习、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把物流软件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策划、国际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同实验、实习、运用结合起来,并能够解决企业运转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与创造能力。当前我们开设的主要实践课程有:市场调研实训、数据库设计、物流仓储配送业务实训、物流营销实训、单证训练、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物流业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使他们明确了就业方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何静,等.“三出三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举措[J].教育与职业,2007,(21).
[2]王玫.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刘联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2).
[4]沈杰.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作者简介:
刘翠萍(1971—),女,安徽潜山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网络营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