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高职教育“学习模式”新论

作者:马 斌




  针对性高职生所寻求和接受的教育,既不是理论研究型、学术探究型的教育,也非科普型、通识型的教育,而是操作性极强的高技能教育,因而其专业、技能、岗位、工序的针对性显著。正因为如此,高职生在学习时应当注重三个指向:一是针对自身,反思自己的悟性、理解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如何;二是针对职业岗位,需要哪些技能要素才能掌握它;三是针对师从对象(教师或师傅或其他),有无真本领,能从其学到什么真本领。
  高职教育学习模式创新的价值视阈
  高职教育学习模式的形成不是主观的,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受制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必然地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创新高职教育的学习模式,是高质量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其价值意义非同一般。
  学习模式创新,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的改进基于高职生职业岗位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选择必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即高职教学的一切,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牢牢抓住学生职业技能增长的核心,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职业需要。客观说来,没有强劲的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需要,便没有有效的高职教育;没有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正确的教学选择,也就失去或者弱化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高职院校之所以强调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基于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说,高职教学中必须首先考量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机构成,即高职生从业时用人单位究竟需要哪些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涵养,然后,打造出教学课程的“集成模块”,制定出教育教学、实训实践要旨以及设计出具体教学过程中诸多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等,以使高职生在较短的教学时数内能够迅速具备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为完成职业任务和吻合岗位资格所不可缺乏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即“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教师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该根据行业、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设计、加以取舍,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岗位能力培养,应根据职业岗位职责的需求加以确定,并据此开设相应课程及技能实训项目,形成理论和实践相融、“座位”与岗位相接的教学计划进程表。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把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最高原则的关键所在。一句话,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据,主动吻合实用性、效能型的高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创新,有利于整合学习资源,从根本上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学习模式的运行,不外乎主体(高职生:准职业者)、客体(学习对象:来自于职场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和介体(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师傅)的交互作用。这其中,介体不能自认为是主体,强化以我为主的中心作用;介体的关键作用则在于链接和服务,选择所有有效的学习资源集聚在主体周围,使得主体在实践中认识并捕获客体。学校作为介体中的“第一链”,应千方百计地连接企业的“第二链”,为主体征服客体打开通道。“链接”的使命,呼唤着高职院校从根本上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无论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还是学工交替、学做一体,都是富于特色的、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的高职学习模式的昂然前行。必然地,学校在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中,会更加主动地掌握企业、行业动态及其技术设备发展形势,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与企业双向“隧道”的贯通,应当成为校园和企业的文化自觉。
  学习模式创新,有利于高职生适应岗位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作为企业适用之才的高职生的质量。基于用人单位的性质和目标的需要,高职人才的规格定位,是建立在实用、“零”适应期之上的。高职生所需德行、技能、最终绩效目标及知识的构成与分解,是真正地、客观地来自于用人单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第一线”即职业岗位,职业岗位需要什么,高职生就应该懂什么,练什么,会什么,精什么,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上就不会含糊不清,否则,就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高职生的学习时数极为有限,因此,从其进校之日起,高职生就应当面向用人单位及其职业岗位,树立浓厚的职业意识、专业兴趣、行业观念、敬业态度,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以求迅速进入职业者的角色,又好又快地提高就业能力,尽早上岗作业。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66.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214-215.
  [3]曹丛坡.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9.
  [4]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
  作者简介:
  马斌(1962—),男,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研究、张謇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