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作者:吴 云 龚云登 向大育 姚茂桂 谭仕旦

牧局所属兽医站一年一度的春秋两次防疫工作结合起来,将每学期两周的动物疾病诊疗技术实训列入教学计划,学生通过春防和秋防开展疫病调查,学习疫病诊疗技术。实习期间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下到兽医站,由兽医站安排每个兽医带1-2名学生,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派实习指导教师轮流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上的问题。通过3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得到了学生与兽医站兽医的好评。
  
  加强“双证”沟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劳动用工制度越来越规范。因此,我院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双证”毕业的要求,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同时还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毕业。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动物疾病诊疗许可证、动物防治员资格证、动物检疫员资格证、检化验员资格证等至少两种资格证考试,动物疾病诊疗许可证为必考,其他选考一种。从2004届开始,我院对学生均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每年的报考率为100%,通过率为95%以上。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训 动物医院每天轮流派两名学生值班,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动物疾病的诊治,同时随教师出诊,训练学生的动物疾病防治技能。根据不同的季节,轮流选派学生到校内实习养鸡场、实习养猪场开展实训,参与鸡、猪生产的全过程。由鸡场、猪场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既能学到知识,还能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职业特长生培养 畜牧兽医教研室制定了职业特长生培养方案,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由教研室组织选拔理论基础较好、吃苦敬业、对专业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由教研室指定教师进行专门培养,并送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单项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特长,如猪生产技术、奶牛生产技术、禽养殖技术、宠物疾病诊治、宠物护理保健等。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30%在二年级第二学期采用这种途径进行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总之,经过3年的实践。我院深刻认识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在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并对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新模式、新路子进行了积极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健康有序的开展,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零适应期”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