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学生基础差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影响
作者:费丽兰
关键词: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基础差异
当前,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已被视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上海市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一般以主流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为主体,涉及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等方面,覆盖范围较广,但不涉及艰深的理论,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基础差异现状及其成因
在高职院校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学起来比较困难,希望老师能够讲解得更细致、更慢一些:然而又有学生说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希望老师能够讲快点或者跳过,这类学生中会有少数人因对重复性内容不耐烦而“不肯再学”。
在学生中产生这种显著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之前所打下的基础不同。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有数年,全国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所以,很多中学生曾经学习过与计算机基础应用相关的部分知识,即使这类学生在升入大中专学校时有些内容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但他们在本课程学习中仍然比没有基础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理解力和更快的掌握速度。
然而,在中小学推广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强制规定应知应会的内容和中学阶段必须达到何种应用水平。所以,这些有前期学习经验的学生,在知识面宽窄、掌握程度以及遗忘多少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中,有的人学过演示文稿制作(或其他),而有的人却没有: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所熟悉的往往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上网、娱乐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其他方面因为不重视或很少应用而显得陌生;虽然不少人学习过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但所学较浅,对于函数计算之类的稍高级的应用基本没有掌握。这些情况都使学生的基础差异变得比较复杂。
重视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起点(前期基础)距离终点(教学目标)越远,达到目标所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开设任何课程时,都会指定先修课程,即选修该课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前期知识基础,然后再根据教学对象既定的前期基础和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因此,当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该课程所假设的前期基础存在较大的差距时,就会引起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例如,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生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仅仅根据“学生大部分应该有一定基础”去安排教学学时和进度的话,很可能会产生下面两种教学矛盾。
第一种矛盾:过高估计学生的前期基础,教学进度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在高估情况下所安排的教学,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难度较大,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甚至有些学生会畏难而退,放弃进一步学习。另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补习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不大擅于自学。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往往会不得已减缓教学进度,但总的教学时间已经定下,不能临时增加,所以要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就只能降低难度、削减内容,最后当然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种矛盾:假定学生都没有基础,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这样做的本意是不让一个学生落下,让有基础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但在实践中却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曾经学过”带来的好处是当学生再次接触相关知识时领悟和掌握速度较快,所以,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时间在入门阶段,而应该将更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学习更高层次的应用知识上:另一方面,重复的内容加上过慢的教序进度会使有基础的学生产生重复学习的厌烦感,这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不愿听课,如果就此养成不认真听课的习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但新知识没有学到,而且“学过的东西”也没有得到巩固。
由上可知,忽视学生的基础差异而“同等”对待所有学生,实际上是忽视学生,不重视教学规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不能轻视或回避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必须认真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
改变学生基础差异状况的对策
学生的基础差异在教学中必然会引发矛盾,下面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方式:分级教学。将学生按照前期基础水平划分为两三个级别,按级别高低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按此思路去做明显可以缓解基础差异问题,只是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首先处理好一个关键问题,即划分级别。学生人数众多,用入学摸底考试判定学生的基础水平是较为实际的方法。所以,摸底考试就成为能否合理划分级别的关键。
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多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所以,对摸底考试的内容必须精心选择,否则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综合水平。另外,考试成绩毕竟是一次性、综合性的,即使学生摸底考试成绩较好,也难免在之后的教学中遇到部分内容之前完全没有学过。现在学习起来有困难,希望转到低级别去学习的情况。
分级教学方案中另一个问题是:为各级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应该相同。如果各级别安排相同的课时,即设置高低不同的教学目标,固然可以控制教学成本、减轻学习压力,但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保证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至少都能达到高职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能打折扣。
第二种方式:开设提高班。重点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某几部分应用知识,例如网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开设专项性质的课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上普通班或提高班。这种做法同样需要先进行摸底考试,然后为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另一种选择——提高班,但教学重点仍放在基础较弱的学生身上。对于综合基础较好但是某些方面不足的学生,设置对应的提高班正好可以针对弱点,有效地弥补不足。根据教学实际,这种“只需要提高某一方面应用水平”的学生较少,所以该方法的适用面较窄。另一方面,提高班的内容也并不容易确定,开设什么样的提高班需要先分析学生的基础,统计摸底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没做到这一点,提高班可能就会成为兴趣班,从针对学生弱点转变为发挥某些教师的强项。另外,开设多种提高班还会增加教学成本。
解决基础差异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现有的做法各有优缺点。虽然没有完美的对策,但是通过分析问题的起源和现状,结合现有的处理办法,可以比较合理地处理这种基础差异问题。
首先,应确定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现阶段的学习应该掌握什么、达到何种应用水平。不论学生基础如何,必须保证的是最终的教学目标;然后,尽量准确地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存在何种差异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据此拟定教学方案。通过之前的探讨,在此建议采用分级教学。不过,为了避免摸底的判断失误,应提前告知学生不同级别的教学方案,摸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做好心理准备。
这里所说的分级,是指按进度快慢分成慢速班、中速班等(根据实际情况,以多数人为准绳拟定标准班的教学进度,可以用摸底考试作为参考)。为不同的班选择不同的教材,设置不同的教学进度。所谓慢速是指课时量多,在入门层次的基础知识上比快速班花费更多的时间,针对的是基础差的学生:而快速则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仅粗略复习一下基础性的知识,将教学精力集中在更进一步的应用上,达到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较少,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这些学生设置超越一般教学目标的提高性内容。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前期基础体现出比较复杂的差异性,并且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引发了不少问题。目前,虽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教学部门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重视,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就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普及,将来信息技术类课程可能会真正像传统课程一样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并统一教学内容,这样的话,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就有了学生前期基础的可靠参考,有望消除学生基础差异的复杂性带来的教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