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关于“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研究

作者:熊 毅




  摘要: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中参与“半工半读”管理的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并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半工半读;效用;问卷调查;实证分析
  
  “半工半读”制度效用的构思背景
  
  在我国,每年都有不少初、高中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学、又缺乏一技之长而待在家中,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接受教育,影响了他们的成才就业,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可以解决学生学习期间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扩大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掌握生产技能,了解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要求,获得适应生产、服务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道德修养,形成综合职业素养,为他们将来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扩大了教学空间。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先进机器设备。此外,实行“半工半读”制度,能够让企业节省成本,不仅不会给企业增添负担,而且还能给企业有效地提供人力资源。学校可以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借助企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解决学校实习场地和实习设备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培养成本。
  
  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在各个行业第一线的工作实习,弥补缺乏实践经验,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的缺陷,有利于教师形成“双师型”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此外,通过“半工半读”制度,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结构的制定,及时并准确地指导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培养规模,从而有效地解决用人需求与育人供给相脱节的矛盾。
  
  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文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设计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对“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进行测量。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为研究个案,并以该校参与“半工半读”管理的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后,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84份。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在本校工作的年限会影响其对“半工半读”制度效用的评价,因而在此对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在本校工作的年限进行描述性统计,以了解研究对象的样本特征。
  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大学本科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76.19%,为最多数,其次,专科占15.48%,研究生占3.57%,专科以下最少,占1.19%。整体而言,专科及本科的样本数共占总样本数的9成以上,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特征。
  
  在本校工作的年限工作1~5年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51.19%,为最多数,其次,工作6~10年占22.62%,工作21年以上者占16.67%,工作16~20年的占7.14%,工作11~15年的占2.38%,为最少。整体而言,工作1~10年及21年以上的占总样本数的90.48%,呈现出“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
  (三)统计方法
  本文主要以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包括频数分配、百分比及加权平均等,并用表格对结果加以描述说明。
  统计分析与结果
  (一)对各项目频数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对问卷中15个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以“有很大改善”和“有所改善”表示有正效用,以“没有变化”表示没有效用,以“有所降低”和“有很大降低”表示有负效用,将测量等级的选择描述为对“半工半读”制度效用的评价,其结果统计如表2。
  (二)对各项目分值的描述性统计及各维度、各项目之间的比较
  根据量表的记分方法,通过对“有很大改善”、“有所改善”、“没有变化”、“有所降低”、“有很大降低”这五个测量等级赋值,可以得到各个项目的平均得分,以便于对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各个项目的平均得分如表6。
  根据平均得分,“扩展招生来源”、“扩大招生规模”与“扩大教学资源容量”平均得分最高,“保证专业对口”、“降低培养成本”与“降低跳槽比率”平均得分最低。可以看出,“半工半读”制度对“扩展招生来源”、“扩大招生规模”和“扩大教学资源容量”的正效用较强,对“保证专业对口”、“降低培养成本”和“降低跳槽比率”的正效用较弱。
  根据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可以得到“招生方面”、“培养过程方面”、“就业方面”、“教学资源方面”这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结果显示,“半工半读”制度对“招生方面”的正效用最强,对“就业方面”的正效用最弱。
  
  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总的来说,“半工半读”制度对职业教育具有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工作者对“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评价比较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从问卷结果统计可以了解到,目前,“半工半读”制度对“就业方面”的正效用较弱,对“降低培养成本”也还没发挥出“半工半读”制度的特殊作用。所以,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拘泥于现行的规定教材。在学习方法上,除强化实践教学外,课程教学要突出重点,时间安排要体现业余、自学的特点。
  (二)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其根本是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和前提,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又能利用企业的资源降低培养成本。推进校企合作,必须找准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建立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职业学校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必须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同时,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在管理制度和合作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在校企合作上,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例如,学校为企业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训环境;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将自己的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等。
  校企合作时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并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确保实习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规范制度建设
  推行“半工半读”制度,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顶岗实习各个环节的管理,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吸收企业参与学生学籍管理,探索学生“双学籍”管理制度。特别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要帮助企业建立学生档案,以便于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共同考查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和实习效果;鼓励企业按照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管理学生,注重实习期间的学籍管理与学校内学籍管理的衔接,让顶岗实习的学生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氛围和实际工作环境。其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特别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另外,职业院校和企业要为参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
  
  参考文献:
  [1]郭金耀,李艳华.半工半读学习制度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15).
  [2]刘长安.关于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思考[J].希望月报,2007,(12).
  作者简介:
  熊毅(1963—),男,重庆市人,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