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农村中职学校数控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 伟




  摘要:由于农村中职学校面临经费紧张、师资薄弱等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数控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农村中职学校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转变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构建项目课程、创办教学工厂,是提高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中职;数控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与开拓精神的生产一线的“蓝领”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农村中职学校由于面临经费紧张、师资薄弱等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数控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了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面临的问题,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提高农村中职学校数控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
  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一是理论教学不完整。虽然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加上学生基础较薄弱,导致理论教学前后连贯性差。如CAD/CAM课程与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不能正常开设,数控机床与编程的教学还很薄弱。二是实践技能训练不够。农村中职学校实训的重点在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上,而在刀具的选择和刃磨、切削用量的选用、工装的选择与调试、数控自动编程等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明显不够。三是现有数控技术专业教材形式单一、内容落后、实践性差。正在使用的统编教材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根本不适合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对实践教学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数控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而且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制约着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数控实训设备数量不足且使用率低我校有数控车床4台,数控铣床1台,加工中心1台,数控线切割机1台,数控仿真40个工位,除数控车床每周使用30个学时外,其余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现在有7个班级300多人参加数控车工实训,最多时达到20多人一台机床,因此只能是一人操作,两人观察,其余的学生无所事事。既增加了车间管理难度,又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危险性,同时极大地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一天下来,每个学生实际上机床时间不足20分钟,每学期一个学生实际上机床时间最多360分钟(按18个教学周计算)。可想而知,在短短6个小时的时间里,学生能掌握多少数控编程与操作的技能,又怎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中级工呢?每当学生参加等级证考核时,教师都左右为难,如果严格按照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则会有大批学生不能通过考核;而如果让这些学生通过考核,则会使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无论是哪一种结果,最终都会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与经济效益。
  
  数控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增加实习设备的投入技能的掌握是反复训练的结果,保证教学必需的实训条件是技能培养的物质基础,要办好职业教育,实训设备和场地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在数量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设备,几十个学生挤在一台机床上进行实训是练不好技能的,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的实训设备;在质量上,实训设备的配置要尽可能体现最新技术,要及时更新、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不仅要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还要与优质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设备的选择上,应以小型数控车床为主,适当选用高档车床。不论选择小型数控车床还是高档数控车床,数控系统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主要的教学工作是围绕数控系统的功能与操作展开的。对数控系统应要求功能齐全,G、M、T代码与PLC指令丰富,固定循环和宏指令功能强大,可设置的系统参数、轴参数、补偿参数丰富,能支持开环、半闭环和全闭环控制方式,能覆盖国内外主要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最好能有加工轨迹三维图形仿真校验与动态显示、局域网接口和二次开发扩展接口,以便学生更好、更方便、更安全地掌握数控编程和操作技能。
  优化课程设置、加快项目课程开发职业教育既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也要为学生毕业后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训内容脱节的现象。要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课题任务教学课时,通过实训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避免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数控车工的编程与操作可以针对学校现有设备,将《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车工编程与操作》、《机床操作说明书》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要培养技能过硬的学生,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较高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校有一批站到讲台上能“说”,走进车间里会“做”的专业教师。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并应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及时更新、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独当一面,成为行业的专家。要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教师中造就一批技术大师和工艺大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要经常性地开展技能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市各级技能竞赛,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
  创建教学工厂,推行工厂化管理要解决实践教学中高耗低效、设备利用率低、教与学相脱离、前后不连贯的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专业技术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学校教学与生活世界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教学时间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已建成相当规模的实训基地,拥有车、刨、铣、钻、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价值四百多万元的设备,并正在实施企业“6S”管理方法,已经具备推行教学工厂管理模式的客观条件。教学工厂就是把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使二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实践性、操作性的现场教学模式,就是按照职业实践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在工作情境中展开教学过程,把专业教育的课堂搬进工厂,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体会企业的工作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学到实际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成长为符合企业需要的现代职业人,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比如,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可实行“三班”工作制,可采取“小班化”教学,也可采用调休的方式,安排学生星期六和星期日到工厂实习。
  改革实训评价制度,提高学生锻炼技能的主观能动性农村中职学校要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意识,激发学生锻炼技能的主观愿望,提高学生锻炼技能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改革实训评价制度,采取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创优评价与创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书”制度,并严格推行技能鉴定制度,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出刚性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至少一门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才能准予毕业。引入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一个客观评价标准,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总之,只要农村中职学校更新观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好专业实训基地,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数控技能实践教学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增杰.创办教学工厂对培养数控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8,(3):17-20.
  [2]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12-15.
  作者简介:
  张伟(1971—),江苏铜山人,江苏省徐州市机电中心教研组副组长,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机电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控教学及相关项目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