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澳大利亚TAFE课程能力观解析
作者:陈 犁
TAFE课程能力观的启示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TAFE体系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化了的个体品质,能够在相关的职业活动中得到外化,内在的变化与外显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经过多次观察和测量能对内在的变化作出恰当的推测。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过程,测量能力的最后结果就是对形成过程的验证。这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实施产学合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基础。
能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东西,具有客观性,但可以被个体领会、理解、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个性的能力特征。知识本位的教育以客观世界为目标,忽视了学习是个体内在变化的过程。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学生记住了大量的公式、定律但不会运用。能力本位的教育则把影响活动进行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即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把教育目标指向受教育的人本身。能力和知识又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学习和训练,能力就不能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知识掌握的快慢、深浅及难易程度。
职业能力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根据职业活动的针对性与迁移程度的不同,可将职业能力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行业通用能力(一般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和岗位特定能力。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迁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结构,既包括从长远考虑的个性发展所需的一般素质和能力,也包括指向近期职业流动的职业能力,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智力性的和操作性的。在职业教育中,可将这一综合素质结构称为“综合职业能力”。
对开发职业能力本位课程的建议
“能力本位”课程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职业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形成的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观点,即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如何处理诸课程领域的关系等,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开发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是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模式的迫切任务。
将课程目标由“知识导向”转向“职业导向”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指向客观的知识体,由此构成一个反映客观知识的目标体系,将较多的时间花费在概括客观知识,构建一个类似学科结构的知识体系并力求使其完整上。而能力本位课程观是将课程目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将学习目标指向充满生机的职业岗位,以及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将要发生的变化,并希望用职业能力指标反映这些变化。因此,能力本位课程的开发需要将时间大量花在研究行业职业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上,重点是考虑如何将其转化为系统的学习任务,使之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保持一致。
将教育任务由“单一教育专家承担”转为由“具有教育家素质的企业专家承担”传统的知识本位的职教课程是一种教育专家导向的课程,这是因为传统的职教课程完全是由教育部门没有经过职业实践锻炼的教育专家制定的。尽管他们主观上力求在课程中体现职业现实的需求,但由于其特定角色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普教课程模式的影响,侧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而职业能力本位课程是由企业专家主导的课程,课程开发主要是由产业界的权威代表作出决策,只有产业界代表才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于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专家需要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并要求有相关的教育专家参与,以便加深对各项职业能力的理解。
将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知识”逐步向“育人才”转化职业能力本位课程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课程是学生所要接受的东西,而不是教师有意呈现的东西。这种课程中心的转移必然导致教师作为知识、技能权威者的角色功能的削弱。在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成为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而且在能力本位教育中,课程可以不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而是强调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在建立了完善的学分制后,学生所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均能得到认可。
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课程体系现在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更为一体化的终身学习课程体系。终身学习课程体系不仅要覆盖正规教育,也要覆盖终身学习,在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和平台,满足市场的需要。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非正规教育培训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电力行业的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构建一体化终身学习课程体系的基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中心在职业教育中具有主导能力,电力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渠道畅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因此,学校应借助这些优势,继续扩大开发教育培训课程,实现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成人教育的相互衔接和沟通,形成一体化的终身学习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服务于社会、企业及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电力行业院校要借助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院校的交流、联合与合作,努力赶上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杰,等.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5,(4).
[3]黄日强.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职业教育[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2).
[4]张效胜.引进TAFE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新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5,(3).
[5]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TAFE体制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
陈犁(1971—),男,硕士,讲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部主任,研究方向为中澳职业教育合作及教育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