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研究
作者:张 琛 杨 平 罗凤姿
关键词:高职生;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但是在学生来源、培养模式、就业定位等方面又有其显著特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职教育更应当突出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纵观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当今更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国际竞争激烈,劳动分工细化的当今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无论在内涵、规格、模式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素质的最本质和最核心的内容。
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看,高职学生不能囿于教材和教师的传授,应该善于提出质疑,批判地加以吸收。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学习为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求索,这样学来的知识就更加牢固和扎实。更为关键的是,创造性的批判式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都是有裨益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没有任何人能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运用终生,绝大部分的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工作和生活实践,在已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自我获取的。其次,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是全面的、复合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融合。从就业的角度看,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并在未来的岗位上发挥高职学生专业的特长和优势,就必须在大学阶段注重自身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的职业特点和需求。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而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侧重点的变革最终将落实到高校课程的改革上来。下面笔者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设置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应是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增强、人格品质的塑造、学生个性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统一、复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等。课程目标必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改革课程内容一方面,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提高创新的积极性。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无论是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会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课程体系也要突出实践教学,要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应组织教研室和专任教师深入到社会用人单位,贴近人才需求市场进行调查,了解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据此进行课程改革。
改进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建立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有其自身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所以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模式,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除要求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要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首先要改进考核方法。传统考核方式强调笔试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强弱。而创新型的考核方法是增加“案例分析”和“技能展示”的比重,锤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设置灵活的考试时间,采用多种考试形式,如开卷、闭卷、半开卷、单人单题(如工艺)、单人单机单题(如PLC)、口试、动手操作等。要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参与意识,让其更多地去感悟、总结、体验和实践,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另外,由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显示有其滞后性,因此,可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的关键在教师。从专业建设、调研到课程设置;从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到编写实践教学大纲;从专业理论到实习实训指导;从教学的改革研究到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推行,都必须由教师落实完成。因此,教师队伍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成效。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引进“双高”人才,充实并完善师资队伍。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引进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又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来任教,担任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提高师资水平。
2.外聘在职或离退休的具有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技师或高级技师,对学校教学给予指导服务。聘请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高职院校“前校后厂”实习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有利条件,组织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技术等级培训,定期组织技术等级鉴定。使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达到高级工或技师水平,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4.让教师在产学研中锻炼提高。通过教师参与企业产学研活动,带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
5.启动“教学名师工程”,加大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培养力度。注重打造教学的精品课程,为教学教师提高能力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支持。实习实训条件的好坏,实践教学设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办出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搞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营造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搭建仪器设备、软件、师资、管理人员的综合服务平台,使管理模式、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环境布置等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贴近职业岗位。深入研究实践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的教学内容,搞好产教结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要按照专业建设,对原有的不适应专业发展的实验室、实训室、实习车间进行改造和科学分类,对重点专业和新设置的专业加大投入等。其次,增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是将专业对口的企业引进校内,学校给企业提供空间,由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协商,以实现生产经营和完成实践教学为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实训基地内可以利用学院的师资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理论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利用校内企业的环境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双方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搭建选拔人才的平台。在学校周边选择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学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企业完成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
组织校本课程的编写,训练学生技能的掌握没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教材,是高职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制约高职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组织编写一批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所以,校本课程既要按照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还要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作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在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的同时,更需要相关的配套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高职学生综合培养方案,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家骥.创造教育论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2.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陈岩.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切入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7,(3):47.
[4]陈选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27-28.
作者简介:
张琛(1976—),女,甘肃兰州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高职教育。
杨平(1977—),男,湖南长沙人,工学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铁道工程。
罗凤姿(1964—),男,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