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顾问式提问与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 华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其他能力一样,重在积累。因此,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以产品英文说明书、公司英文简介、旅游景点英文介绍、英文报导等短小文章为起点,不断加大英语的阅读量,并询问其在词汇和语篇结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了解学生对教材中阅读材料主题的涉猎情况。在每个阅读单元训练前,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英文资料,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和理解,另一方面,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一篇题为“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的阅读训练前,通过询问了解到部分学生欣赏Google公司轻松自由的办公环境,部分学生感慨在麦当劳用餐时所享受到的快捷优质服务,等等。在叩问环节,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程度和不同的关注点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他们陈述对企业管理基本理念的理解。可用中文复述大意,也可将英文资料朗读出来,亦可用英文叙述。问题有“How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rking atmosphere in Google?”,“Which is the best quick service restaurant in the world? Why do you think so?”等等。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周围社区的关系到如何实现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再教育之间的平衡等各个角度对企业管理进行讨论。在引问阶段,在叩问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教师和学生一起系统总结企业管理的要点,如教师提出问题:“Why did the Shell establish a fund in 1997 to spons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study in the UK and the Netherlands? Why did the Fedex send large amount of materials to the tsunami-stricken areas of southeastern Asia in 2005?”引导学生总结出“Organizations should give back to the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y live and work.”与此同时,分类总结相关词汇,如“have commitment to”,“deliver one’s promise”,等等。由于在询问阶段更好地了解了上下文,学生更易把握关键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较之孤立地详细讲解词汇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进一步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在复述过程中,巩固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用法的掌握。
  (三)顾问式提问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训练中的运用
  在询问环节,教师可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该课程的讨论板等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所关注的问题。在训练学生写作公司新产品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of New Products)时,笔者根据询问的结果,根据英语写作水平和兴趣的相近程度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写作电脑、化妆品、减肥糖果等新产品调查问卷。然后,在叩问环节,了解不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并协助其克服。这一阶段结束后,每组选出一篇文章,用投影仪等展示给全班学生,教师通过引问,和学生探讨每篇文章中的优缺点,如“In this questionnaire of a diet candy,the author uses two paragraphs to choose the luck person for prize. Do you think i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questionnaire?”总结该类文章的写作框架,如“From the articles I showed you,please tell me what items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questionnaire.”总结该类文章的套语以及常用词汇,如“Let’s seewhat words and expressions ar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these questionnaires.”最后,全体学生恢复到分组状态,教师通过转问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精髓。较之传统的提问方法,顾问式提问运用于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日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Robert E Slavin.教育心理学[M].姚梅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Leslie P Steffe & Jerry Gale.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余陈乙.由交际法看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6).
  [5]骆北刚.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教学月刊,2006,(5).
  [6]屈社明.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6,(9).
  [7]张耀华.课堂提问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8]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9]朱东初.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文教资料,2005,(27).
  作者简介:
  李华(1975—),女,河北邯郸人,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综合英语、秘书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