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SIYB创业培训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作者:彭百哲




  要开办企业,就必须有资金支持。政府的小额担保贷款是大学毕业生开办小型企业一份有力的资金支持。政府从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发,不断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制定了面向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了扶持创业的力度和范围,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都给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降低了创业门槛,减少了创业成本和风险,为大学毕业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SIYB创业培训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创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培训学员的创业成功率上:一是培训促进企业开办的效果,即在原来没有开办企业的学员中,开办企业学员数占培训合格学员数的比例,以及企业规模、经营收入和利润、新开办企业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比例等。二是培训促进自谋职业的效果,即培训后成功实现自谋职业的人数占培训合格学员数的比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创业培训可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就业环境的形成。
  扭转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下降的趋势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十五”期间下降到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大学生在毕业时,如果不是等着国家或企业给自己提供工作岗位,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艰苦创业,不但自己是创业者,还能带动众多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人实现就业。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下,一个人创业一般可以带动五个人就业。
  鼓励以大学生为主的新生劳动力积极创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我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是2.5个,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少22~27个。企业数量少,就业的容量当然也就小。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其他城乡新生劳动者,就业时或是赶场各种招聘会,或是托亲靠友,希望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去创业,去办企业。教育部门统计表明,2005年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4%。北京作为全国的“人才大本营”,2006年在17.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也仅有146人,还不到毕业生总数的0.1%。这表明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创业精神还很不适应扩大就业的要求,必须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学有所长、精力旺盛的大学毕业生大胆创业。
  我国人口多,就业任务重,就业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要扩大就业,不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劳动者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更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包括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加强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创业培训的成功率。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国家就业促进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SIYB创业培训,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学毕业生如能成功创业,就不是社会的就业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创办你的企业:创业意识培训册、创业计划培训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山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从改变高等教育模式着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01-07.
  [3]杨宜勇.创业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N].人民日报,2008-01-04.
  作者简介:
  彭百哲(1956—),男,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改革。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