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小议高职《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实践

作者:孙焕新 赵便华




  (三)课堂小结
  我们常常在一节课的结尾用总结法来巩固新知识,但这种方法如果反复运用,就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应当设计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因为好的结尾能使学生对整堂课的内容有深刻的记忆。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环节好好利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向一个新高度。另外,课下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思考题,或让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实践环节
  
  《汽车构造》课程的实习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实操演示操作指导两个方面。该课程现有的实习主要以观摩为主,然而观摩课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为完成教学进度,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课后独立操作造成很大的影响。(2)缺乏观赏性。例如,在演示汽车构造实习中,发动机拆出来的零件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齿轮,内容很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实习通过观看录像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3)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师在专注于演示拆装过程和讲解的同时,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观摩时,也无法照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4)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或者对拆装操作不熟练,就会影响学生对该课题的掌握程度。
  针对现有实践课程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措施:(1)教案由多位讲授实践课经验丰富的教师研讨,制定出统一的操作要领及标准,制定出实习指导书,便于学生学习及操作。(2)教师提前拆卸一些实物,由一位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提前拍摄录像,上课时可对照录像及相关零部件,分步骤地给学生讲解。(3)讲解具体实物时,应当先复习相关知识及图片,或者在讲解前,先补充相关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4)不断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操环节动手能力的训练。
  总之,《汽车构造》本身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出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来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桑楠.《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6).
  [2]胡青.《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9).
  [3]胡群,等.“汽车构造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4]黄顺好.关于职校《汽车构造》实习指导课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
  孙焕新(1980—),辽宁丹东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汽车专业教学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