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作者:董必辉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我们认为,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能够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等与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全面实现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将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是教学内容紧跟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满足企业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模块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我们采取与有关企业人员互聘的方式,建设一支集教学、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师资队伍。例如聘请合作企业方的高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为专业顾问,定期组织这些外聘顾问同系部审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议题,听取他们对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为就业创业等方面所提供的市场信息,为办好我们的专业争取有力的支持。同时企业方也聘请本专业教师为技术顾问,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培训企业员工,向企业人员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科学知识。事实上,校企双方人员的互兼互聘既有利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第一手信息,实现“三赢”。
  坚持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必须有实际生产的环境。为此,我们采取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方式,根据职业技能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以及技能实践等来设计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生产现场讲授,跟班顶岗实习,让学生接受企业“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营造职业氛围。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使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实训、数控加工编程实训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也为本专业学生顺利就业、积累创业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校企合作与为企业服务相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表明,我院数控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不但能够为学院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为合作企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为校企合作双方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置身其中的校企合作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能够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起到拉动作用。
  总之,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自2003年开设以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了企业对机械制造技术特别是数控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就业市场对高等技术应用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创业、发展的需要。从各方面的大量反馈信息来看,我院本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声誉良好,有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创业的基础条件。可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作者简介:
  董必辉(1967—),男,江苏射阳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