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状况及去向的调查

作者:王宏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小学中有21.6%~32%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中职学校应加强对转型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心理教育作为一门应付性的课程,而应当切实教育学生过好中考关,和同学、老师、陌生人相处好,使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学会看待别人的成就,学会看待财富,等等。
  加强对流失生的管理流失生的管理应当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之中,在退学的学生中,处于无人管束状态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容易造成社会问题,如小偷小摸、敲诈、打架斗殴、结成势力团伙等等。学校应主动与退学学生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沟通,把退学学生的有关信息通报给他们,以加强对流失生的管理。
  把职业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从流失学生的去向分析,属于打工、家务、自由等情况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近两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学生的帮困力度,但还远远不够,现在一个中职生的学费、住宿费、书杂费等每年大约需要3500~4000元,加上最低生活费每月需要300~500元,每年开支将近1万元,这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较重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当把职业教育逐步纳入到义务教育中,或者是采用以工还贷的助学金形式,即学校推荐学生工作,用工资偿还学费,以解决目前技工及一线工人严重短缺的局面。
  加大教育投入,改进教学及管理方法(1)中职学校要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的添置、实习基地与实验室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2)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学校不能为了节省开支而不办或少办各类活动,相反,应当多组织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如辩论赛、书画展览、歌手比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文艺汇演等等,通过各类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才干,培养学生学文化、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能力。(5)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严防打架斗殴、抢劫勒索、偷窃等事件的发生。(6)开展对中职学生先做人再学技能、先做好人再做能人的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觉悟。
  实行分层次教育,提高就业质量中职学校的就业率一般在90%以上,但就业质量不是很高。根据笔者的调查,中职生在毕业之后一年内,仍在原单位工作的不到三成,这固然与毕业生的眼高手低有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因此,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办学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层次教育的模式,即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对那些文化基础差的中职生取消大部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代之以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其技能教育主要内容是一线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而对那些基础好、有潜力的中职生,以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为主,采取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输送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就业质量,吸引学生就读中职。
  地方教育部门应重视职业教育地方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职校生不是“差生”的代名词,技术工人也需要一定的甚至很高的文化素质,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及舆论导向上要向职校倾斜,升入高中的人数应与高校(不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人数相适应,坚决取消综合高中,职业技术学院应以招收中职毕业生为主,对于“3+2”的招生,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以上措施有助于缓解一年一度的高考压力。
  流失生问题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中职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因为对流失群体如果不及时加以疏理,必然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等都应重视流失生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王宏高(1957—),男,浙江省金华商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职学校的招生及就业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王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