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八种意识
作者:周建新
合作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合作学习的因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三:第一,“示范+模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任务简单,缺乏挑战性,不需要小组协作。第二,“教师中心论”追求课堂秩序的整齐划一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开展小组协作,势必打乱这种格局,挑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第三,学生不习惯协作,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屑于合作,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羞于合作。即使分了小组,也是一人操作、多人观看,教学效果很不明显。
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像信息技术这样需要协作。一件作品的完成或一个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很多步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停滞不前。事实上,由于接受能力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一个人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另一个人却把它当作小菜一碟,“会”与“不会”之间仅仅是一念之差。这时,如果有人适时地点拨一下,那个“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教师必须认识到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要加强有关小组协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学会协作,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智慧。
反思意识
经验+反思=成长。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积极性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思考”,它不仅是对学习过程的一般回顾,而且是对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思路、策略的探究。大凡缺少反思的学习都是低效的学习,大凡没有反思的经验都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
回顾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学生相对容易忽视和疏漏的一环。由于反思意识的缺乏,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经常敷衍了事,作品粗制滥造;在网络学习中恣意漫游,迷失方向,以虚拟感性经验代替现实的实践经验。反思意识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效益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3W提问法”,即“What?”(“现在在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Why”(“为什么要这么干?”)、“How”(“实际效果如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停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在干什么,有没有走弯路,有没有无效操作,关键的步骤是什么,在思维出现停滞、方向迷失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任务完成后,要分析实际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与教师要求或作品范例出现偏差,改进的措施是什么,如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有没有更简单、更完美的设计方案,如果局部要求发生改变能否很快拿出设计方案,通过本次任务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如何把最新的技能和方法应用于今后的操作实践等。
创新意识
“示范+模仿”一直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为了准备一个范例,从构思到设计可能要花去几天的时间,但在课堂上却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甚至有些学生在作者一栏中还不忘打上教师的名字。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由于范例的展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由于是教师没有提出创新的要求,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在于给学生展示了多少作品,传授了多少技能,而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好奇心强、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的原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构思巧妙的作品,唤醒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展示良莠不齐的作品,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通过展示精美的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心理;通过展示不够完美的作品,鼓动学生的超越心理。同时,还要容忍学生的叛逆心理,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动学生的超越心理,提倡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作者简介:
周建新(1968—),男,江苏泰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