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谈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者:李晓梅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财会类专业是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居于同等地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对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从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完善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来进行,同时要结合财会类专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
对象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到对象的需要,即学生的需要。既要考虑学生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实践”二字,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都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把学生需要的、想学的技能教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实践教学活动。
全程性原则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长时间积累,所以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规范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围绕某一门具体课程教学设计的。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随各门课程分散安排,多为基础性操作、知识的简单应用或模仿。如制作凭证和登记账簿,其目的是验证、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
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对学生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综合实训,通过模拟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操作、模拟案例、网络模拟等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如模拟企业某一时段的经济业务往来,经过设计和加工形成系统完整的会计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实际岗位分工(如财务总监、主管会计、会计、出纳、审计人员等)、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让他们掌握所属岗位的相关业务,履行职能,然后再与其他岗位上的人员进行轮换。这种操作过程实际上是将会计学抽象的概念、原理及核算方法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实际工作中的会计流程、岗位职责,使他们懂得如何整理复杂的原始单据、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由于实训资料是模拟有代表性的企业的经济业务,所用凭证、账本、报表均与实际相同,而且业务全面、系统,岗位分工明确,因而具有逼真、系统、趣味性强等特点。这种实际操作模拟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学课程内容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今后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自信心。
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学生对真实职业环境的重要体验,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课堂上所学理论和技能向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实习。即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为了对本专业有所了解而进行的参观性实习,让学生观摩企业的会计处理,如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处理流程等。认识实习主要是增加感性知识,是为学习理论课服务的,不强调培养操作技能。
2.顶岗实习。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随岗或顶岗实际操作。学生亲身到企业财务部门参与财务人员具体的业务处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还可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能熟悉企业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增强学生财务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
3.毕业实习。即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在毕业前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巩固、发展学生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财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正确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和技巧,并为做好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开展调研工作、资料收集等。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种形式多样、教学效果比较独特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是其他教学活动难以取代的。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到有关部门进行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学习做事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适应能力。让学生走向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全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使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实施与运行,必须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管理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使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用制度来保障实践教学整个过程及中间环节的顺利实施。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科研等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所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备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从事各类实践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建设要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逐步试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并加强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校外结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师资队伍建设要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财会类专业的教师应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在理论知识丰富的前提下,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要精通财务核算流程及操作。学校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允许和鼓励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到企业兼职等措施,使教师积累教学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还可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财会人员、注册会计师等到学校举办讲座或进行实习指导。
实践教材建设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材内容陈旧,范围狭窄,缺乏超前性,落后于会计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变化。因此,要构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需要组织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财会类专业教师编写实践教材,在学习国外优秀实践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适应我国新法律法规的内容,增加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内容,做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实践教材,而且形式应灵活多样。
总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构建完善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服务,培养出实用型的财会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茂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2005,(9).
[2]张浩良,等.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郑平.构建科学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职教通讯,2001,(12).
[4]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作者简介:
李晓梅(1969—),女,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税法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