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统计实践活动在统计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何 丽




  摘要:从实施统计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统计实践活动在统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统计实践活动
  
  《统计学原理》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其教学内容通常以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统计指标计算为主,很少涉及统计实践活动。在多年的统计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统计实践活动对《统计学原理》课的教学有较好的作用,将统计实践活动融入统计教学中,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统计实践活动的意义
  
  统计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统计学原理》有许多抽象难懂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如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学好《统计学原理》很重要。我在讲授这几个概念之前,先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上学期英语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计算全班同学英语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同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这几对概念的异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很快领会到,在相同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全班同学,即为统计总体;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单位——每位学生,即为总体单位;“学号”、“姓名”和“英语成绩”是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全班学生的人数”、“英语总成绩”、“英语平均成绩”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数量名称和具体数字,即统计指标。每位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数学成绩各不相同,这种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不同表现,即为变异;变量就是变异的数量标志,“英语成绩”即为变量;每位学生具体的数学成绩如95分、80分称为变量值。通过简单直观的统计实践,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从而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了《统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
  统计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统计教学质量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指标、指数的分析计算是枯燥乏味的。在传统的统计教学中,学生听得多,动手实践少。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计算公式,学习效果自然不好。统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充满热情地完成统计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授总量指标的计算时,我带领学生到校门口,调查我校门前所在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搜集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在不同时点和时段经过的数量情况。然后将搜集的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各种有实际意义的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完成调查活动后迅速准确地掌握了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的不同,完成了相应总量指标的计算。在统计实践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统计实践活动中归纳总结统计基本理论及其运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所要掌握的知识。在统计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统计实践活动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思维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统计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工作的实际过程,熟悉统计工作的方法,激发就业意识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工作一般可分为四步: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学要教会学生通过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过程,把不确定现象变为确定认识的结论。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要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为自己从事的专业服务。在统计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他们才能体会到统计工作需要对各方面、各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如学生在实际动手做“统计调查”工作之前,会制定详细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在“统计整理”这一工作环节中,学生面对统计调查搜集来的杂乱无章的资料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并能在统计分析中更好地理解统计分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统计分析”这一工作阶段,为使自己的分析更详实全面,更具有说服力,学生会考虑运用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当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完成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总体而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抽象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可以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统计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统计实践活动是接触人和社会的一种活动。在统计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统计实践目的,或深入日常生活,或走进社会收集资料和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统计实践活动又是一个需要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这就需要每个人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才能使调查统计资料真实准确,统计结果正确完整。在统计工作中,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实践的内容和步骤,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互相配合,严格按照规范的统计程序执行。
  
  实施统计实践活动的途径
  
  统计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统计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补充。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调查、整理统计资料和统计数据,选择适合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处理,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找出比较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完整过程。统计实践活动可以贯穿于常规统计教学中,根据实施地点不同,统计实践活动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途径:
  课堂上的统计实践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指学生首次接触到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师将统计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过程。它融合在日常授课之中,较为分散,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密的交汇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活动。
  校园内的统计实践校园内的统计实践是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校园内以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在校生的消费水平情况调查、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大学生与网络的调查、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等等。作业形式的校园内统计实践弥补了课堂上统计实践时间、地点受限制的不足,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中的统计实践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具有现实意义的统计实践工作,如为交通部门统计高速公路收费处机动车的流量,为电视节目调查收视率,为公司产品统计市场占有率等等。社会中的统计实践以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数据资料为依据,让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统计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统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主要的是统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统计实践活动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以书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将统计实践活动融于统计教学中,师生都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