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国内外信息若干则
作者:家月朗辑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1685所,比上年增加153所;在校学生43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310.91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招生747.82万人,比上年增加92.16万人;在校生1809.89万人,比上年增加209.85万人。
(新华网)
顶岗实习应成为中职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不仅是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要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认真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一种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光明日报》
农民培训经费平均不到0.1元
200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农民培训立法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阻碍中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应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日程,完善农民培训法律法规。
从培训经费上来看,我国农民培训经费主要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很少参与,导致培训经费成为制约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国家现在每年拿出5000多万元农民培训经费,但平均到每个农村劳动力还不到0.1元。
从农民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来看,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专门的农民培训法,仅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了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应加速专项立法工作,以加快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并为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并修改现有的与农民培训相关的法律,重新确立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地位、实施和管理等,使其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中国网)
新疆:农村中学开设职业技能课程
从今年开始,新疆将把农村普通中学的职业教育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后农村中学将推行“双证制”,学生离校时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据介绍,新疆将对农村普通中学实行教育分流措施,推广在初二年级开设一门职业技能课程的“2+1”模式和在高三毕业前再接受几个月职业技能培训的“3+X”教育模式。对“2+1”和“3+X”培训模式毕业的学生,离校前必须掌握1至2门技能,既要取得初中或高中毕业证书,又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今后凡是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学校必须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自治区要求各地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来抓。
为此,自治区要求在农村普通中学全面开设理发、烹饪、缝纫、农业、林果业、畜牧养殖等职业技能课程,对农村中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村中学毕业生转移就业,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的家庭收入。
《中国教育报》
宁夏: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
近两年,宁夏自治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质量持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中职、高职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万多人,每年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10万多人次。
2006年,自治区下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区共有职业院校43所,校均规模近2000人。中职招生规模连续4年快速增长,递增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2.1万人,中职在校生6.4万人,在校生三年内增加了一倍多。
目前,宁夏将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从每年的25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并开始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高计划”等4项计划。同时,自治区还建立并完善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制度。
(宁夏日报集团)
重庆:中职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高位
重庆市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6年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辖以来,重庆市中职学校共培养输送了60余万中等技术型人才。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重庆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56所,中职在校生达44万人。全市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3所,在校生13.7万人,占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6.4%。去年重庆市中职招生达19.5万人,首次超过18.4万人的普通高中招生数。
《重庆晨报》
上海:10个领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上海市将在电子信息、机电数控、交通物流、建筑、轻工、化工、旅游、现代艺术、现代护理和现代农业等10个领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上海市教委发布相关意见,鼓励以品牌职业院校、示范性职业院校为龙头,联合社会办学单位、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对口支援地区学校等,与社区、企业(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专业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广西:大学生对技能缺乏自信
广西人才市场最近进行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能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缺乏信心。83.33%的受访者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超过5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对职业规划较模糊,甚至有5.6%的受访者坦言根本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有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求职能力一般。
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学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其次分别是竞争激烈、就业期望过高、缺乏社会关系、用人单位要求太高和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过窄。调查还发现,重新接受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渐渐多起来。
这个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10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其中本科生占55.6%,专科生占44.4%。
《中国青年报》
(家月朗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