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对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

作者:朱顺乐 顾沈明




  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验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强化综合性、设计性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教研室应结合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可以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考试应采取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方式。这样既可以比较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同时又引入了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能力考核方式应采用上机考核与面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考试+上机考核+面试”的综合考核方法能较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加强资讯的引导,淡化教材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淡化教材的作用。这要求教师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实用、发展的角度,适当选择、增删、补充教材内容和调整教材的结构体系。由于计算机课程课时的限制,大量内容不可能、也没必要都由教师仔细讲解,可在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可以是学生方便获取的参考书、网站、刊物论文,也可以是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是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提供丰富的、已精选过的信息资源,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选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计算机科学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来武装文科大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能更好地运用计算机,以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青.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89-91.
  
  作者简介:
  朱顺乐(1977—),男,湖南娄底人,讲师,浙江海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