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对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郝素琴 李 莹
关键词: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北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使全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6所,开设专业60多个,在校生3.4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近1倍;市属高等职业学校有2所,开设专业20多个,在校生1.3万人;乡镇成人学校有78所,年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万人次;各类培训机构有300多个,年实施培训5万人次以上。全市基本上形成了层次结构较为合理、专业布局较为优化并与市场衔接较好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一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在青岛、大连、北京、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出现了秦皇岛市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的“品牌效应”。2006年5月,在河北省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秦皇岛市教育局等三个单位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如下。
政府重视,保障投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招商引资、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科教兴秦”、“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200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检查、督导职业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把握职业教育与市场的“链接点”,协调组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又将职业教育作为年度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考核县、区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资金投入方面,从2003年开始,市政府落实了国家关于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提取2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从2004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补助金,同时各县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配套资金。市政府还积极引导或争取金融机构与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事业,三年来,全市通过拨款、贷款、政策扶持、吸纳社会资金等措施,先后投入5.4亿元用于中、高等职业学校扩建与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的添置,新增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扶持,为全市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统筹规划,优化布局2000年,秦皇岛市开始对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对全市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布局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原来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17所技工学校和6所中等专业学校分别整合为4所技工学校和1所高级技术学院、2所中等专业学校,新建了一所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并进一步细化了有关部门及各类职业院校的职能和任务,促使各级各类学校步入高标准、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同时,十分重视优质资源的建设及辐射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校各5所,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有两所学校分别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有一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数控人才培养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变应需一是创新办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大胆探索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办学的路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到目前为止,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共与百余家市内及国内的企业、数家国外企业和外经公司、20多所学校实施了联合办学。二是多形式、多渠道招生,实行柔性化学制管理。本着职业学校以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为主的宗旨,在招生工作中坚持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录取学生不受分数、时间、年龄、地域与学历的限制,做到社会需求与学生志愿相结合、推荐与考试相结合、集中招生与常年招生相结合、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向全社会劳动者全面开放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2005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突破1.5万人,占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45%,职业院校各类培训人数超过5万人。一些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在学制管理上突破了正规学年与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实施了“长短并行”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岗位工作与接受技能培训兼顾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各职业院校均建立了专门机构或组织了专门力量,广泛深入企业、学校及劳动人事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增设或调整专业。2000年以来,全市各类职业学校调整或新增的专业有20多个。各学校还广泛与本地及外地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有些学校还与日本、韩国等国外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合同,每年输出境外劳务300余人。截止到目前,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已与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合作,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率达90%以上。四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不同需要因材施教,采取“单项技能模块教学”与“阶梯状模块教学”等方法实行分类教学。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推行工学交替,既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更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技能训练,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工作态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制度等融入教学之中,为学生日后融入企业打下基础。五是在考核管理上突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本位的特点,注重技能考核。对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实行学历教育毕业证、技能培训等级证与就业证相统一的“三证”管理,近三年来,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全部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通过率达到97%,其中中级工通过率达70%以上。
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各职业学校均成立了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城镇和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主动为学生牵线搭桥,广泛收集全市及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与择业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与跟踪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法有组织地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社会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存在偏见随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与普通高中不断升温,加之社会上在人才招聘、使用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重文凭、轻技能”的现象,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技能型人才算不上人才”、“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普通教育才是走向成才的正途”等错误观念,致使多数家长不惜高价让子女上普高、上重点高中,很多高考无望或初中毕业、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宁肯外出打工,从事“零技能”的工作,也不愿进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另外,不少企业聘用工人很少考虑其上岗资格与技术等级,更缺乏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计划与开支,这必然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