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浅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古志华 古翠凤
(三)要及时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并适时充实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把握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把握本地区与服务地区(东部、中部地区)的需要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作好专业定向,确定相应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大体相同的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和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要有机结合起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应有不同的侧重。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发挥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功能,这是与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深入研究当地的传统工农业、民族特色工农业、民族特色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据此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新的多元适应性课程观要求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模式,当前的职业技术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科学地灵活运用的问题。
在保证专业基础性课程得以实施的同时,应及时充实与专业有关的高新技术知识,力争做到既能保证传授基础理论与技能,又能让学生掌握现代高科技前沿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才能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处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必须把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适应性教育,改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性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上,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共性,不同的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还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过程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态度与风俗习惯有机结合,增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不断探索与创新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特殊的环境,其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和合作,这已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所证明。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企业往往难以完全承担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难以支撑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这些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外部发达地区的企业(行业)。在结合方式上可以借鉴当前比较成功的“订单式”培养之路,将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产业特点与学生的适应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切合本地实际的、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多处于经济的后发展地区,往往缺少必要的资金。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建立投资主体与经费渠道多样化机制,制定政策,搭建筹集资金的平台,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中外企业以及个人的办学投入,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办学与投资主体上缺乏灵活多样的方式,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定规模的优秀师资队伍。民族地区由于地缘上的劣势,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少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本区域中心城市的优秀人才,一些适应民族特色工业发展要求的技术熟练者和手艺人才都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加以培养。
在培养对象的来源与就业输出方面也要有灵活创新的机制。在吸引生源方面应该以本地生源为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劳动力转移的比例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为提高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做出贡献。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产业结构和促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力量严重不足,这决定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创造外向型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和输出劳动力方面更多地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模拟工作环境、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这种外向型的人才合作要以本地的发展为目的,以东部发达地区为重要的借鉴与输出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立足本地、面向先进发达地区、动态跟踪社会需求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方舟.中国职业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05,(28).
[2]邢益平.对普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7).
[3]吴亚萍.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9下).
[4]王根顺,王成涛.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六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5]赵显宁.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6]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7]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8]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
[9]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10]杨勇承.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2,(11).
[11]倪筱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2,(6).
[12]王新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作者简介:
古志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古翠凤,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