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陈 平 刘晓青




  专业模块训练由食品教研室负责,在校内食品加工厂、食品检验实训中心完成,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50%以上。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专业技能训练系列化目标,并细化分解成小目标。以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技能训练小组,使学生得到购买原料、生产、质量控制、销售、成本控制的全方位训练。
  要改革考核体系,在校办厂、实训室采用边讲边练、实际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考核上采取以证代考、答辩式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等强化技能要求的形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让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情境中体验工作,获得知识与技能。
  (三)就业与实训结合阶段
  浙江省对食品专业学生的需求迫切,学生进入第三学年,许多用人单位就会来校招聘食品专业的学生,学生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食品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工种的选择。学校根据社会对食品人才的需求,安排了食品检验师、营养配餐师、公共营养师、中西式面点师及肉食品加工等工种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选择1~3个工种考证,完成考证后,学生就可前往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在学生考证前进行招聘,可使学生考证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提高考证的通过率,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很满意。在第三学年,对学生实行用人单位与学校双重管理,企业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员工,学生实习由企业的负担变成了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因而积极性大增。
  我校2005、2006届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基本上被抢先来校的企业“瓜分”了,反馈情况表明,这批学生事业心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已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2~3个单位可供选择,就业率达100%,5年以上稳定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食品产业资本投入少,收效快,适合自主创业。不少毕业生回家乡自主创业,走上了企业主的发展道路,创办了金华火腿公司、焙烤食品连锁企业等,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学校坚持“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把推荐权留给学校,把决定权交给企业”,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就业推荐机制,及时公开就业信息、公布就业政策和推荐程序,做到“四个早”,即让学生早了解就业政策、早把握就业机制、早知晓就业信息、早准备就业方向。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教育成效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创新了教学机制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贯彻。以学校与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蒙牛”班为例,企业参与了招生宣传、教学计划与实习计划的制订、教师的聘用等,将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机地转移到企业的需求和利益上,解决了教学脱离社会、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提高了办学效益,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推动了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机制。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造就了一批知名教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培养了一批名师,我校食品专业有高级讲师6人,讲师6人,全部是“双师型”教师,均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门授予的高、中级“西式面点师”、“检验师”、“肉制品加工”、“营养师”等工种技能等级证书。有的教师被杭州食品企业聘为总工程师,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有的教师获得食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裁判员资格证书;有的教师被聘为金华火腿技师评审委员会评委;还有的教师获得了国家营养师培训师资格证书,被金华市政府聘为农村技术指导特派员。我校教师以教学改革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完成了多项教育与专业研究课题,近五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60篇,并有十余部专著、教材正式出版,还主持研究了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我校教师成了行业的名人、专家,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成为促进产教结合的原动力,为产教结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产教结合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培养了一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毕业生。实行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后,2003年和2004年,在金华市举行的四市三县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食品专业学生连续两次获得食品工艺与食品安全检测比赛项目团体一等奖,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到100%,相关专业多证书率达到90%。学生到企业实习,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就业。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形成了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格局实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有助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办学空间,学生在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学校可以多招三分之一的学生。现代企业需要有组织地吸纳经过专业学习的劳动力充实到生产岗位上,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将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学校与产业部门和企业合作,可以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简介:
  陈平(1963—),高级烘焙师,浙江省金华商业学校高级讲师,浙江省食品加工与检测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负责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