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及启示

作者:金慧峰




  日本也同样重视企业在职业教育创新中的作用。松下电器公司在1995年提出了组织创新阶段论:视野的创新;创新思考培养;创新知识积累。在视野的创新方面,松下电器所用的方法是派设计人员参加展览会或参观博物馆。在创新思考培养方面,松下电器公司有两种方式,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拜访一些美学大师,讨论作品产生的思考历程;二是请销售成功的其他不同品种的产品设计师讨论设计的思考历程。在创新知识积累方面,松下公司也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实行师徒制,平时为上级指导下级;第二是教师培养制,选择较有创意之人定期开课,以产品设计为主题进行讲授。松下公司除了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创新教育外,对于新的设计人员还有特别的教育:(1)导入设计课程(包括电脑绘图、概念描图、模型制作);(2)基础设计课程(包括设计计划与报告、描图表现力、模型表现力、电脑自主设计);(3)开发设计课程(包括造型概念见习、造型手法与试作);(4)设计评价课程(训练高级人员对新设计产品的评估能力)。这些做法使企业与创新紧密结合,员工在一个充满创新的氛围中工作,创新意识较强,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较快。这些做法同样值得中等职业教育借鉴。
  现阶段我国尚未充分调动企业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还是由某一部门独家承办,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一些企业虽然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但这些合作尚处于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合作企业都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地位,仅仅为学校出资,未能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教育过程中。从长远看,这种状况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了第二届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1世纪展望——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书》(简称《建议书》),这次大会的主题就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在国际范围内,职业教育正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成为一种主流教育渠道,而不是像从前认为的那样,只是从普通教育体系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庞大的附属品。”职业技术教育不是孤立的、与其他教育无关的教育,也不是以一次性选定职业终身不变为前提的教育,而是一个由职业启蒙教育、职前教育、就业培训、职后教育等多方面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统一连续的过程。同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结点,而是个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关注,需要形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社会性创新体系。个人从最初接受教育时开始,就应接受创新教育,这一过程应持续一生,则人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想要在某一教育阶段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突破是不现实的。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全民性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整个国家以富于创新与创造为特征,正是因为这些国家把创新教育的精神渗透到了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的儿童在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成绩是平平的,但是美国却拥有世界上为数最多的创新人才,这与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始终贯彻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创新密不可分。在美国,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和信心。日本在培养全民性创新人才方面与美国极为相似,并且日本为培养公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日本政府在高科技应用与鼓励创造发明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设立了各种发明协会,颁布各种奖项,这对日本发明风气的提倡,对国民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成立于1904年的日本发明协会,目前有47个分会,16000名左右会员,日本发明协会下属134个少年儿童发明俱乐部,登记注册人数约8000人。1984年到1987年间,发明协会向企业界募捐10亿日元,作为少年儿童发明俱乐部的基金,每年参加活动的人约有90000人,参加者一律免费,费用由募集的基金利息及各地方政府教育委员会支付。少年儿童发明俱乐部向参与者提供场所、设备与教材,日本的少年儿童能自由发挥创作。日本发明协会还成立了妇女发明俱乐部,妇女是家居生活的高接触(hightouch)族群,其创意可为企业界用来开发新产品。日本的专利申请案每年约占全世界的40%,此项成果的取得,日本发明协会的努力当居首功。
  美国和日本都把创新教育贯彻在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重视全民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国家性、全民性和终身性的创新体系是两国成功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公民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仅中等职业学校要进行创新教育,整个终身教育体系内都要进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国民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梁忠义,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3]杨绪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认识与改革思考[J].机械工业高校研究,2002,(4).
  [4]周加仙.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6).
  作者简介:
  金慧峰(1977—),男,江苏无锡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教育硕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