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优化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 岗




  
  
  四、以实践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给出条件及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
  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讲课要留有“缺口”,以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探索留有余地。如制图中的“一例多变”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已知物体的一个相似视图,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补出不同的第三视图。当然,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非常重要,教师必须首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相信他们都可以成才,更要相信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课前心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保证在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心境,从而把微笑带进课堂,献给学生;再者,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助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自信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基础,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创造的愿望和意识,因此,要鼓励学生相信“我能行”,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如在讲述圆柱截割的截交线,形状特征和画法后,可设计一组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题目(如图4),将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讨论,集体完成后,每组代表归纳回答以下问题: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交线的形状是什么?交线的形状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如何求作平面与圆柱相交的截交线?
  1.截交线的角度不同(a图)。举例目的:使学生掌握圆柱斜切的截交线画法。
  
  2.改变缺口大小,截至内表面(b图)。举例目的:截平面不仅与外表面形成截交线,而且与内表面形成截交线,要求学生掌握内表面的截交线画法。
  
   3.在圆柱中间开横槽(c图、d图)。举例目的:同样是经纵、横截,但从特殊视图来看,其由缺口变横槽。
  
   c图
  
  d图
  图4
  这样变动例题,使学生掌握了截圆柱体内外截交线的分析方法,培养了他们在实际解题中注意分析特征视图的习惯,从而避免因某些视图相似而产生思维错误。通过构思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学会了发散思维的方法,激发了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为今后从事专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其最终效应就在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热爱,甚至达到终生难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其昌.看图思维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夏华生.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技工学校统编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Z].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周建中.心理学[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8.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王兴南,张仲诚,黄定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