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钱小妹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高职护理 药理学教学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基础医学课改革的方向。药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因其涉及知识面宽且内容繁杂、规律性不显著,大多数学生学习时均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其中,高职护理生更属弱势群体。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满足护士行业对高职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实现“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任务教学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任务教学法即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作者在药理学教学中将任务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给学生设置不同任务。
第一阶段。开课前布置假期作业,要求每位学生收集5~6个不同药品的(中药除外)包装盒并带有药物使用说明书,其目的是激发学习主体对本课程的好奇和关注,并为第二阶段作好准备。事实上,当任务布置完后,学生便对药盒和说明书的用途及与药理课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教师作答。作者回答:这些准备之物是开课时要用的,详情到时便知。更引起了从未学过药理学的学生们的种种猜测。众所周知,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就会伴随急欲了解它的冲动。事后证明,每个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第二阶段。在首次课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药盒上标注的药品,当场完成下列书面作业:①在教科书上查找讲解自己所收集药盒标注的药品的内容出现在哪些章、节,同类别的还有哪些药物。②该药主要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对于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的药品,作者则告诉学生该药属于哪一类,让他们自己设法解决。本阶段任务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二是初步了解药物分类法及了解《药理学》教材章节设置的形式。面对一堆药盒和厚厚的教科书,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并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时,笔者便顺势而为,把问题抛给全体学生,寻求答案。最终问题在少数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的引领下、在其余学生或积极或被动的参与中得以顺利解决。诚然,其间教师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在课余认真阅读自己收集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并将看不懂的内容和急欲了解的有关药物使用方面的问题记录在案,最后将全部问题分类汇总,目的是着眼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刚开始时,较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看懂说明书并不困难。但经认真阅读后,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如为什么有些药服用时有饭前或饭后的时间要求?有些药并未注明服用时间,那么患者该何时服用?为何某种药可以治疗此病,而对彼病却禁用?等等。作者告诉学生,多数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中可以找到,通过学习便可知晓和掌握。有些并不属于药理学范畴的问题,则视培养目标和课程进展实情行事。
第四阶段。就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且与后期临床课中用药护理或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设置十个左右问题,如感冒时常用哪些药,感冒药能否治愈感冒?腹泻病人是否都应使用止泻药?高血压病人用降压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题,要求他们在课余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形式探究所选的问题,再把本组成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结论等相关内容制作成PPT,课程讲到相关章节时,由该组代表将PPT在课堂上演示、讲解,并回答其它小组成员的质询。
这一阶段任务的难度较大,要求也相对较高,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团队协作的精神受到考验和培养。因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小组成员各自的表现及合作。
2.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因为给出的问题不仅涉及药理学,还涉及病理学、病原学或其它学科,所以要看学生能否将相关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以找到并开启解题之门。小组成员要学会借助图书、网络及教师等各种资源,先吃透问题原旨,再着手进行下一步工作。如上述“腹泻病人是否都应使用止泻药”一题,焦点在于“都”字。如果首先弄清止泻药为什么能止泻,再结合引起腹泻的原因及相关知识点,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3.制作PPT的过程考察并提升了学生使用现代辅助工具服务于本职工作的能力。由于要求制作的PPT产品不仅形式美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更要求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具备问题陈述、分析及结论等要素。开始时学生有畏难情绪,既不知该如何制作,也不知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但大家通过反复探讨和改进,PPT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表现手法变化多样,意图表达也愈加准确,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均得到提高。事实证明,将这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本课程,师生均感收获颇丰。
4.在课堂上,各组演示、解说自己制作的PPT并接受质询,由此带动全场互动,这就考验了各组为公开展示成果而准备的充分程度、讲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使全体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质疑水平得到全面检阅。演示结束后,教师点评,纠正偏差,补充疏漏,进行问题整合,并给出相对完整的结论。
从本职工作做起,根据当前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逐步改革高职护理专业陈旧的教学模式,把“任务教学法”理论实践应用于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并用心尝试通过上述四阶段或独立或交叉的功能来实现教学目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在此过程中,经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习者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权,能通过任务举一反三,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热情和动机,创建了真实的教学环境。实践还证明,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所获知识是有效而持久的。较长时期以来本课程固化而陈旧的教学模式初步发生了改变,学习者逐步适应了主动学习,学风渐浓。执教者亦喜于此种变化,信心倍增,更加用心于教学方式的探求、总结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然,“任务教学法”应用过程中的做法并非完美。如有些小组投机取巧、上网下载“答案”,个别学生参与小组探求活动时态度消极,几乎是坐享其成,这些都亟待分析、探索、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秀葵等.探索任务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