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学习需要分析与高职教学改革

作者:杨娅玲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在地方教育中迅速凸显出特色和优势。但在迎来机遇之余,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欣欣向荣的景象仅仅是形式和外延,而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才是高职教育存在的生命线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必须通过学习需要分析,以更科学地把握社会需求,并时刻跟随时代的脉搏进行专业设计,调整教学目标,不断缩短现实和期望的差距。因此,学习需要分析在高职教学设计和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可或缺。
  
  一、学习需要分析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中的特定概念,指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其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是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以形成教学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学习需要分析主要是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是通过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确定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三是分析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明确教学设计方案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要素和重要准备,它论证了教学设计是否为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能否解决问题,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
  
  二、基于学习需要分析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
  
  1.更新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风向标”。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地方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整合升级而成,从中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的时间尚短,教育教学的研究也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从本科院校“复制”,稍加浓缩;二是由教学管理部门给定框架,专业教师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集体讨论课程开设计划,再结合评审委员会的意见、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方案和现行专业班级课程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不论哪一种,人才培养目标在其中都只是培养方案的一个“小”部分。制定方案的主要思路是:“这个专业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知识?”和“将来学生能从事什么职业?”如将它回归到哲学中问题和方法的辩证关系上,即是掌握方法后去寻找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分析问题后去寻找解决方法。显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应用型的,不能单纯以内部的专业需求为参照,社会、职业和自身需求的结合才是最适合的参照标准,前者较为主观、片面。通过发挥学习需要分析的功用,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征集他们对专业计划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调查专业对应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将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综合得出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期望,而学习期望与入学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都是在分解目标等级的基础上,再结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而设置的。学习需要分析给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提供了事实资料和科学依据。
  2.重置高职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解决“教什么”是教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综观高职高专大部分教材,较之同课程本科教材,只是理论层次有所降低,内容有所缩减,其它则大同小异,根本不能体现高职教学的特色。倘若教师再不加选择地完全照本宣科,那就纯属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了。教材怎样创新?内容来源于哪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编制者们放弃学科型教学体系,深入到学生中,深入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中,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组织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相应的内容、相关的技能和素质训练资料进行教材编著。使学生体会到物有所值,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课堂教学的内涵才会更加丰富。
  3.促使高职教师重视教学理论,并积极投身研究,向教研发展。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建设一支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须是技术能手的“双师型”队伍。学校不仅要引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还要引进技术尖端人才和企业一线能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以良好的政策鼓励教师继续攻读高学位或参加双师培训,这是可喜的现象,符合社会和职业需求,定位准确。但根据学习需要分析,学生需求也不可忽视。教师的知识和技术不等于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术,而只是他们获得知识和技术的前提。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不是师范出身,缺乏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修养,往往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在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同时,也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并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以成为研究型教师。
  4.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和谐校园。不少高职学生不明确课堂学习内容,不清楚课堂教学目的,常常缺乏学习信心,忧虑、怀疑、反叛使他们成为“素质低”的专科生。学校虽采取了各种强制性措施,学风仍难见好转。在学习需要分析充分考虑各种需求的基础上,高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力求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有目的、有计划、有收获,学得开心,学风建设自然事半功倍。
  5.激励高职校本课程的研发,并塑造良好的校园形象。国家课程因其共性特点与局限,不可能充分考虑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兼顾每个学习者的认知需求和学习特点,更无法在教学策略、技术培训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学习需要分析能够有效地鉴别教学问题的根源,并寻找出适合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高职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专业建设、资源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一种理论,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永无止境的系统调查的过程。高职教育在执行政策、总结经验、借鉴典型的同时,还要针对地域特点、学生状态、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学习需求分析,制定适合自身的有效改革方案。毫无疑问,学习需要分析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养成的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