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课程及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司徒荣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是职业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科学确定是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方向、能力培养和任务导向
  
  1.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第一,育人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并充分调动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那种不能很快被机器取代的能力,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就是要培养他们能够体面就业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后,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能够胜任一个班组长或部门经理的工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要对他们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求,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主要考虑三个维度,即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职业发展的需要。
  2.专业课程研究的方向:在课程及教学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就要对重复、陈旧的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并确定各专业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和基本课时。在第二个阶段,即教学设计阶段。则要确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专业课程的研究方向是任务导向性教学(情景、项目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化基础课的研究方向是为学生打好稳固的文化素质基础,并找到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契合点,以把握好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难易程度。为了搞好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这一阶段应首先解决好如下问题:教什么?(针对教学内容和职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的要求);教到什么程度?(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怎样教?(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什么时候教?(针对教学内容传授的时间顺序);在哪里、用什么教?(针对所使用的媒体设施)。
  3.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运用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认识技能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学校教育相对于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世界范围的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即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加强其思维品质与素质的培养,并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学。职业教育是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确定职教课程的内容时,必须以保证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为目标。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做到以职业问题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4.任务导向。在内容的组织和实施中,要采用以任务为导向,学习目标先行和学习兴趣诱发等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导向性的教学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真实环境来设计,以使他们内心产生真实的需求,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学习目标先行,则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只要明确了课程目标的价值意义,学生学习目标的诱因性就会大大增加,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二、教学及课程的改革
  
  针对中职学校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这一定位,应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符合职教要求、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要调整课程结构及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操作课的比例,加大专业课和实操课的比重,并突出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以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训练。因此,必须在教学及课程上进行改革。
  1.对文化基础课进行课程教学延伸,以充分体现基础文化课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宗旨。如语文在一学期后外延为普通话、阅读写作(应用文)、口才训练等。数学在一学期后增加了趣味数学、珠心算等内容。基础英语和普通英语会话于一学年后在二年级(三四学期)开设了专业英语口语,如酒店服务英语口语、秘书英语、服务人员英语口语等。政治课程则在第一学年加强了学生思想、行为品德的教育,第二学年则侧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并于第四学期从政治课程延伸为就业指导课程。
  2.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并编写校本教材。对过多、过深的理论内容进行删减,对重复性内容、学科间交叉性内容进行重组或剔除,以使宝贵的教学时间向技能操作训练和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倾斜,从而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为了适应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开设了基本的素质训练课程,如形体、礼仪、书法、计算机基础、五笔打字等。应针对不同专业对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的不同方向,采用不同侧重点的授课内容。礼仪方向:公关礼仪(文秘专业)、酒店服务礼仪(旅游酒店专业)、服务礼仪(财经类及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方向:在OFFICE软件应用的授课中,文秘专业侧重学习WORD、财经专业侧重学习EXCEL、幼师专业侧重学习POWERPOINT。至于五笔打字,则要求专业班的学生达到80字/分钟、非专业班的学生达到60字/分钟的速度,以充分体现基础素质课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的宗旨。
  4.为了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并使他们具备上岗后就投入实际工作的能力,就应在学期间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并要求各专业的学生于第三学期到实践岗位上进行1个月或4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各专业还要形成校内专业模拟室、实习单位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训练平台。不仅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还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聘请行业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参与指导和授课。通过岗位实践学习,缩短了学生“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意识。返校后的第四个学期,再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专业能力上成长更加迅速。
  5.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其目的是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才艺,并拓展其专业能力。第二课堂开设的课程为知识、才艺类和专业类,学生可交叉选修,鼓励他们通过第二课堂选修课的学习,掌握一至两门新的专业技能,并取得资质认证证书,从而拓展就业范围。选修课采取“长”、“短”结合的课程设计体系,长期班解决学生跨专业选修的问题,以拓展就业渠道;短期班则开设讲座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利用二课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行为品德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以提升其整体素质。
  6.选派专业教师到岗位参加实践,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职教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仅有陈旧的知识和过于理论化的师资队伍,是无法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的。所以,需要定期或业余安排,并选派不同专业的教师到实际岗位参加工作实践,以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掌握最新的技术及行规,从而充实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职教培养的人才规格愈来愈适应和贴近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这种适应和促进作用,正是活力的源泉。综上所述,课程在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过程中,起着中介的催化作用。职教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改革课程,才能实现职教的培养目标。才能引领职校学生借助于新的课程,实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