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运动会新探析
作者:王爱民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学校运动会 校园体育文化 与时俱进
(一)问题的提出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运动会在全国中小学是体育赛事的盛会,学校举办运动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事实上中国学校的运动会已变成了少数人之间的一种竞技,它让大多数学生成为了观众,这种现象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多次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逐步形成学校的体育传统与特色,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多种多样的融趣味性、参与性、竞赛性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竞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当前学校运动套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只重视发挥少数体育尖子生的运动技能,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比赛内容也无法体现娱乐性、健身性、集体性,组织形式、评价体系也很单一。由于大多数学生无法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那就更谈不上全体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也就是一句空话。改革前后学校运动会的主要区别见表1。
从表1的改革前后的运动会的特点,可以清楚地分析出传统学校体育运动会在本质上存在的问题。
(三)运动套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以往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难得有系统接受体育教学的机会。
1、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运动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每个学生能充分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2、运动会的改革可以把单一组织方式转变为多渠道地为学生搭建健身活动的舞台。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把竞技性转变为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知识性,调动学生的愿望和兴趣,从而达到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的目的。改革将局限性转变为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学习自信心都能得到充分增强,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将把以教师为主线转变为以共同参与为主导,充分发挥个体与集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改革将以满足学校某方面需要的模式,转变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的有效措施,从而加快实施新课标的步伐,对新课标过程实施更有效的评介服务,从思想上、形式上、观念上以及目标上与新课标接轨。
(四)新课程背景下校运会的构建
学校运动会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参与意识,锻炼体育能力,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认识并体验到体育的价值,从而为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明确运动会的目的。改变原有运动会“少数人干、多数人看”、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的竞技型比赛模式,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大众化的竞赛项目。营造一个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的良好的运动环境,又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的模式。
2、改革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应通过师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来大胆革新,并确定运动会的特色项目。过程中要淡化“竞技体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要减少竞技性强的项目,保留学生喜欢的项目,如100米、4x100米、跳高等田径项目,具有鲜明的竞技性,感官刺激性强,代表了体育运动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要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需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设置运动会的项目,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可将50米、800米等项目放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以班级平均成绩排名纳入运动会的总成绩当中。要通过集体项目体现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会更高,态度会更积极,整体素质也会大幅度提高。
3、多元评价比赛结果。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评价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尊重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运动会的举办不仅是为了决出比赛的结果,更是为了参与过程。因而运动会结束后的评价不能仅以成绩的优劣来论英雄,应对运动会过程中的各种积极现象进行全面评价,多设一些奖项,尽量让大多数参加者得到鼓励性的相应评价。
(五)结束语
要改变过去传统学校体育运动会与教育部所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的现状,切实扭转竞技运动化的倾向,只有明确运动会的目标,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改革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学校运动会体制的真正改革,从而让全体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从学校运动会中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将“少数人”的运动会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运动会,才能使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延伸为终身体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