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基于心理健康普查的大学新生受资助心理研究

作者:于建业




  摘要 贫困大学生的扶困助学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各种形式的捐助,贫困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大学新生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笔者在连续5年的大学新生心理调查中,针对他们的受资助心理进行了专项研究。
  关键词 心理普查 大学新生 受资助心理 研究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学习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的改变,他们必将遇到一系列问题,并面临着心理、情感、精神、行为上的真空期和困惑期,以及心理转折的危险期。如果心理准备不足,他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就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材。
  自2003年起,盐城工学院就开展了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专题分析和研究,其中,大学新生的受资助心理分析就比较有特色和研究价值。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情况介绍
  
  1、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新生心理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通过普查,学校可以了解新生入学时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为高效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了客观的量化参考资料。②通过心理普查,可以早发现、早干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依据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③通过普查,大学新生可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调节心理状态。
  2、工具。新生心理普查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又称大学生心理卫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和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其中,UPI调查表是由日本大学生学会会长松原达哉介绍到国内的,它是为及早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调查表格。SCL-90则对于神经症或心理咨询门诊的受检成年人有较好的自评效果,是能够较快了解病人自觉症状的有力工具。目前,上述两个量表经过了较为系统的修订,国内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常备并每年使用。
  3、样本。普查以帮助大学新生“识读大学、适应大学、融入大学”为主要目的,选取当年的所有大学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测试调查系统,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普查,一般网络调查由学生个体单独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几个较为典型的调查结果
  
  1、人际关系的适应。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并获得友谊,从而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快地适应与他人的交往,但也有一些学生不能适应。在刚进人大学时,同学是新的,老师也是新的,彼此都不熟悉,因此,就需要一个了解、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对新生而言,每个人适应环境所需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见表1)。
  
  2、学习适应。中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学什么,做多少作业,都由教师规定。而高校教师讲课只是一种引导和启示,学生据此去阅读参考书、去思考,就需要自己学会安排学习计划,学会读书、思考,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大一新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就读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志愿,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对大学的教法和学习方法感到茫然,甚至元所适从。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学习,有一小部分学生则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见表2)
  
  3、校园生活的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在中学时,他们大多离家较近,放学回家后,生活都由父母包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大学后不能每天回家,要住学生公寓,起床、吃饭、睡觉、个人卫生等都要自己来管。刚进大学时,环境是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是别样的,许多人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种种不适感。由此可见,调整好心态,并找准定位,以积极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是大学新生应该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面对崭新的生活环境,只有极少数同学不适应。(见表3)
  
  (三)普查中显现出的大学新生的受资助心理的类型
  
  1、理性面对型。这些学生是主体部分,他们能正视国家、企业和社会给予的热心帮助,受助后往往非常感激国家、社会和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给予的支持和关心,他们经常说, “我深知学校和社会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信念的支持,使我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挑战。我接受了资助,也要同样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他们还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捐助人的殷切希望,待完成学业后,加倍回报国家和社会。
  2、心态麻木型。这部分学生大多都曾经或正接受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开始时,他们往往心存感激,但后来因参加各种公开活动并被要求表达感激之情,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这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贫困学生用尊严换得学费,捐助者则用金钱换取名誉,以致在生活、思想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重压之下,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在交往中也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甚至出现了交往恐惧感。
  3、坚决抵制型。这部分学生在一些公开的捐助仪式上,承受着心理压力。他们曾按校方要求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捐助,并说一些感激的话,这样,他们就产生了较重的自卑心理,如再受到别人无意识的语言刺激,就更会产生受歧视的感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捐助。
  4、自暴自弃型。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困难,但当他们看到周围一些家庭富裕的同学享有手机、电脑、MP4等高档物品时,心理就十分不平衡,又不愿低人一等,所以宁肯把仅有的钱用在“包装”自己的行头上,此外,他们还觉得自己也应该和贫困学生一样享有被资助的权利。
  
  (四)贫困大学新生受资助心理研究的启示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实现自身健康稳步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而又需要破解的难题。
  1、捐助群体有必要端正资助心态。捐助人心态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受助人的心态。有些个人募捐和机构捐款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真正意义上的资助应该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因此,捐助人一定要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能力建设,关注他们个人的良好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受助人的全面成长和提高,而不仅仅是经济资助。此外,学校也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要使“学习互助、经济支持、精神支持、群体认同、奉献爱心”的捐助理念深入人心,并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学生自觉克服“不拿白不拿”的错误思想,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2、构建立体化的社会助学体系。近年来,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和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于国情和教育现状、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体系、规范管理,从而真正实现大学资助工作的最大效益,并保证捐款真正落实到贫困学生手中。同时还要真正体现资助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帮助,使每一笔资助都能发挥助学、育人的作用。
  3、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扶贫”教育的力度,不能忽视受助人的压力。在资助过程中,要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正视困难,并懂得珍惜学业的重要性,还要营造师生共同关心支持困难学生的氛围。给学生工作的机会,以适当减少他们内心的自卑感,同时也避免了不劳而获心理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