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析左传的叙事手法

作者:赵 翔




  摘要 《左传》善于叙述错综纷繁的军事事件,使两百多年间庞杂的社会历史头绪清晰、条理清楚、浑然一体。这与作者高超的叙事手法分不开,尤其是以简驱繁、揭示因果、穿插补缀等手法的运用,使内容纷繁的社会历史史料有机地融合在有限的篇幅里,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历史面貌。
  关键词 左传 叙事 写作手法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事完整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详尽记录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254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籍,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巨著。其叙事工巧,手法精湛,“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达到了这个历史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
  
  (一)抓住重点、以简驱繁,叙述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左传》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事件,往往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以简明的文字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因果,抓住政权变更和政治关系中的重点为叙事主线,将纷杂动乱的社会历史表述得条理清楚、头绪清晰、有简有繁、详略适宜。如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的逃亡经过时,先以一句话“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交代出逃的原因,之后陆续写他“处狄”、“过卫”、“及齐”“及曹”、“及宋”、“及郑”、“及楚”、“送诸秦”。重耳逃亡19年,涉及方方面面,但作者抓住重耳历经磨练成就霸主这一重点,有选择地记录典型事例,来表现重耳逐渐成熟的经过。作者只写了“处狄别隗”、“过卫受块”、“齐姜醉遣”、“曹公窥浴”、“郑叔詹谏”、“楚子飨之”、“稽拜秦赢”这七件事,使重耳19年的千里行程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左传》不仅对历史事件大规模的叙述详略适宜,对谋杀、行刺、政变等急剧变化事件的小规模叙述也写得有声有色。如: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日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以作乱。连称有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汝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 “我奚御哉?”祖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杀之,而立无知。作者从事件发生的起因写起,在事变之前将参与谋杀的三方——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连称妹之所以谋反的原因作了交代,之后对徒人费、石之纷如、孟阳三人的叙写,完成了事变经过的叙述。
  
  (二)善于侧面描写、揭示因果来描述纷繁杂乱的军事战争
  
  《左传》突出的叙事成就还在于描述战争。统观《左传》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很少用大量的笔墨对战争本身(战场)作正面地叙写,而是通过战场之外,诸如战争性质、政治外交、君臣谋略、备战情况、人物评战等来表现战事,战争尚未开打,胜负已经分明。对于大规模战争,作者往往居高临下、俯瞰全局,围绕双方的战前情况来描写战争。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先写战前的酝酿过程。从晋伐遭、卫的外围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使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军退避三舍、晋文公占梦,之后才写两国正式交锋。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交战双方统帅的谋略,所以作者不断泼墨铺陈。晋国一方,君臣团结,上下一心,共谋大计,明确“取威定霸”的战略目标,因此事事有谋略,处处占主动;楚国方面,一开始诸臣之间就出现分歧,对子玉出兵多有反对意见。决策中楚王与子玉又君臣相悖,没有良策,仓促出战,处处被动。在对比描述战前的备战过程中,胜负已经明朗。而对于战场情况,仅用66个字来描述,不及叙述战前情况的十分之一。再如,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秦晋骰之战。《左传》并没有正面描写秦晋在骰山交战的情况,只是从侧面通过各种场面的描写来渲染和烘托战争的气氛。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骞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虽然此时尚未写到觳山之战,但已揭示了秦军必败无疑的结局。而对于觳山战场却只字不提,仅以一句“败秦师于觳”来点明结果。对于小规模战争,《左传》则通过个别场面和情节的描写来反映战争的全貌。如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从战事的发动到结束都是围绕曹刿的言行来写的。通过曹刿请见、与鲁庄公论战、同乘指挥战斗的前前后后,将这次战事的全过程展现出来。
  《左传》写战事,不只是写战场,而且是写战争的思想,把战争和政治、外交联系起来,注意战略思想的记载及其对战争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与《左传》同时代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是从理论上总结当时和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丰富的军事思想;那么,《左传》中所记述的战争,则是古代军事思想实际的、形象的演示和验证。《孙子十一家注》就有一百多条注释引用《左传》所述战例。可以说《左传》是用形象说话,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与《孙子兵法》同样的军事思想水平。因为自汉代以来,许多有名的军事家、战将都喜好读《左传》。如号称“武库”的晋代名将杜预就为《左传》作注。后世对《左传》军事思想的高度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左传》作者对战争描述的高超艺术。
  
  (三)善于穿插补缀、回环相扣地叙写庞杂事件的来龙去脉
  
  《左传》叙事,所载史实历时250多年,涉及许多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众多历史人物,一般按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如何把头绪众多、内容纷繁的史料有机的融合在有限的篇幅里,使之脉络清晰、井然有序,真实而全面地展现历史面貌,是需要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妥善处理史料的方法的。《左传》作者不愧为载剪大师,“纷者整之,孤者辅之”,“预提于前,补缀于后”,在主要按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叙事的基础上,穿插补缀材料,使纷杂的内容回环相扣,前后照应,使一些前因和后果隔上若干年的事情,来龙去脉依然清晰明了。穿插补缀手法的运用,在《左传》中比较明显的是用“初”字来引出所需补叙的内容,如宣公十五年载“魏颗受结草之报”一事:晋国将领魏颗在一次对秦国的战役中俘获了泰国大力士杜回,这在个人武艺和臂力在搏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时代可算是一件大战功。但是魏颗是怎样俘获大力士的,作者并没有直接交代,而是补叙战前一段关于魏武子的往事: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魏颗在辅氏俘获杜回,原来是魏武子嬖妾之父暗中相助。以“初”引出的内容,有人物的身世、遗闻轶事,也有事件发生的起因和预兆。通过穿插补缀相关材料,不仅增加了故事趣味,而且丰富了历史内容。全书“初”字的使用共有86处,充分表现出《左传》作者在剪载、组织素材方面的独具匠心。
  由于受到编年体结构、分年记事的限制,某个国家延续若干年的政治事件、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事迹,不可能以专章表述,只能通过分散在各年的记事中前后融合而成。虽然间断不连贯,但作者能紧紧围绕前事之因酿将成后事之果,围绕这一因果关系组织材料,使《左传》体现出前后照应、回环相扣的特点。如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到曹国时受曹共公的轻薄和僖负羁的礼待: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视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於诸侯。得志於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寘璧焉。公予受飨反璧。僖负羁之妻的远见成为事实。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亲自军攻打曹国: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人僖负羁之宫免其族,报施也。不断穿插补缀、前后回环相扣,成为《左传》叙事的一大特色。作者以此来载减史迹,组织材料,使250多年庞杂的社会历史得以在有限的篇幅里形象地展现出来。
  总之,《左传》善于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使内容纷繁的社会历史史料有机地融合在有限的篇幅里,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历史面貌,使两百多年间庞杂的社会历史头绪清晰、条理清楚、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