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后现代教育技术解析

作者:陈维维 吴月华




  摘要 后现代思潮影响了现代教育,从而出现了后现代教育及其技术。本文在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困惑和后现代教育特征的基础上,从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这两个维度勾勒了后现代教育技术的轮廓,并揭示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技术 思维特征 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异化、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和自然环境的愈加恶劣等多方面的挑战,迫使人类不得不深刻地反思自身的生存价值和地位,并深刻地反思触及到久远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和事关人本的原初设定和选择。从而显示出巨大的“颠覆”、“解构”的力量和意义,这就是后现代思潮。它以否定、超越西方的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在精神文化上的反映,同时也对教育和教育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
  
  1、现代教育技术的困惑。教育与技术是相伴而生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互动建构,“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成为了教育和教育中的技术的发展状态和趋势。然而,当信息技术和海量信息涌进教育领域后,教育制度、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此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带动着教育技术迅速地更新,更使教育者措手不及;教育者在享受丰富资源和便捷手段的同时,却不能谙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教学规律,所以畏缩不前者有之,浅尝辄止者有之,简单重复者更甚。同样令人困惑的还有,以前以为会带来教育领域内彻底革新的、富含创造性的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却没能激发起教学艺术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大多仅成为知识灌输的工具、科学和理性的“附庸”。
  2、后现代教育与后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即使教育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存在很多困惑,但教育并未因此就收敛它的后现代步伐。由于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时空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拟教育情境的界限,使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对话机会,此外,教育的等级制度也不断消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得以充分张扬,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后现代教育呼之欲出:在个体发展上倡导“体美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从群体角度提倡实施平民教育,在目标上则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技术角度主张扩展教育网络,以加大虚拟教育。后现代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应是开放性的、自发组织的,是知识的传授、生成和创新过程,是师生、进行对话、并不断“反思”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个体在感知和体验中不断成长。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应教导学生去掌握发问的语言竞争规则。
  为适应后现代教育的要求,解构技术理性,并反思教育技术的不足,后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加以否定和批判,具有其独特的思维特征,在人文和自然向度上显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对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概念界定有违后现代的精神诉求,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还是力图从其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这两个维度勾勒其大致轮廓,以期给教育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二)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维特征
  
  与现代思维的结构化、理性化,以及盲目地相信主体和科学的力量不同的是,后现代思维具有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具有反思现代、多元化思维、否定思维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而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具有多元性、否定性、反思性的特征。
  1、多元性。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性思维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多学科交叉、多理论支撑、多技术融合、多方法研究、对技术效果的多方面审视、多类人才加盟、多领域应用等。如果说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学、技术学的交叉,那么,后现代教育技术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学、工程学、生态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在理论基础方面,后现代教育技术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伯恩斯坦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以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鉴了耗散结构论、混沌学、模糊数学理论、诠释学、不均衡理论等后现代理论。
  在技术方面,后现代教育技术则融合了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呈现了多媒体、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等特征。
  此外,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由原来的注重实证主义量化的研究方法,转向注重诠释与质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诠释学方法、现象学方法、批判诠释学方法、田野研究、参与观察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
  2、否定性。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否定性思维表现在概念的不断解构和重新界定,领域边界的不断模糊,核心技术的不断消解等方面。
  后现代思维反对任何观念、范畴、结构的绝对性。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义而言,在美国教育技术史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就有七版定义,新定义总是在对前者不断解构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建构。如对中国的教育技术定义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有媒体一工具论、手段一方法论、理论一实践论等多个版本,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阐释。
  后现代教育技术是多个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随着学科、视角的增加,教育技术原有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而与其它学科的边界在不断地被消蚀、模糊,研究对象也不断丰富,呈现出后现代的复杂性特征。
  后现代教育在技术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时,就会很快地被推介到教育中来,并与原有的技术共同构筑教育技术的大厦。但是,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各种技术因其教学、技术、经济特性的差异而平等地存在着,当一种技术不再适应教育需求时,就很自然地被淘汰。
  3、反思性。后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反思而不断成长,包括对现代和当前教育、技术理性、特别是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在教育技术的实践运用中,由于技术带有欺骗性,且非常逼真地对虚拟或现实进行再现,从而破坏了现实生活的平淡叙事性,录像主义造成的貌似一览无遗的、观光式的自信,脱离了实际和具体文化的背景,这是对现实的异化,使学习氛围日益朝着更加肤浅的方向发展。“技术决定论”对应用多媒体教学也时有影响,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从而导致了他们不能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方法和内容。这种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局限于多媒体技术的局面值得关注和反思。
  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技术观,教育技术虽创造了一个资源丰富的教育环境,提高了教育水平,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人的命运,也没有使人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