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困难生如何学好物理

作者:孙 沂




   [摘 要]在物理学习中,有不少困难生。教师应先分析困难生的类型,并根据他们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此外,还要采取转化困难生的措施,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使他们最终走出差生的行列。
   [关键词]困难生 教学方法 措施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已逐步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就应更新观念,重视、爱护困难生,研究困难生,了解困难生的心理障碍,并从中发现规律,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
  (一)困难生的情况分析
  1.物理学习中困难生的类型。
  (1)可塑型。这类困难生整体成绩居中,由于对物理不感兴趣,成绩始终提不上来,这并不是智力原因造成的,只要老师正确引导就可以提高。
  (2)无自控型。这类困难生占了一半以上,他们由于无心学习,行为易受外界干扰,自控能力差,导致了成绩差。
  (3)思维力弱型。这类困难生占的比例很小,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差,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4)无好胜心型。这类困难生所占的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低,求知欲、意志力和好胜心都不强。因此,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都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2.困难生的心理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还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创造过程。而心理障碍是导致主体偏离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它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和思维障碍这两个方面:
  (1)意识障碍。人的意志会受到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影响,就多数困难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理想、目标,自觉性较差,且认识不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此外,多数困难生学习物理的毅力和耐力都比其他学生差,对问题也不愿进行长时间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一旦做错了题目,也不寻找原因,只是听之任之。还有一些学生觉得物理概念抽象、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难掌握,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了成绩越来越差,继而在思想上对自我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最终成为了学习的失败者。
  (2)思维障碍。思维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障碍最多的心理活动。物理思维能力具有概括、间接、深刻、抽象等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差,首先是对物理知识的体系了解较少,有局限性,不能拓展运用;其次是思维能力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缺乏跳跃性,常处于茫然状态;此外还由于思维灵活性差,对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因而造成了思维障碍,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二)改进教学方法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1.增加图片演示。教师可以将枯燥的物理知识体系,用图片演示的方式放给同学们看,让他们在轻松、娱乐中将物理知识印入大脑,并自主寻找相关知识,逐步充实、扩大知识面。
  2.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应穿插小实验,让学生参与。对于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应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写出实验报告,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融入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掌握易记易学的方法,以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4.突出学生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的能动作用。如讲“摩擦力”时,我采用了学生先授法,即让学生自己看书后,结合日常生活,想一下作为老师应如何讲“摩擦力”,大家都踊跃发言。这种学生经过积极准备后,再组织语言讲课,最后教师点评并总结所讲内容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5.激励困难学生。对于困难学生,教师应多关心他们,在学习要求上应适当降低要求,并随时给予鼓励,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努力就能有所提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耐心指导他们作业,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以克服心理障碍。
  (三)转化困难生措施
  由于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情况不同,我们应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好转化工作。
  1.养成学习的自觉性。有些学生自制力差,来到职业学校后,他们不愿再像初中那样认真,且自我放纵,又容易人云亦云。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使他们从实验中看到奇特现象,学会使用和维修家用电器,能够解释自然现象。只有使讲授的知识贴近生活实际,并把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到学习上来,才能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困生往往由于成绩不好,经常被家长批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类学生多对老师抱有愧疚感,他们不会主动向教师提问,长期下去,问题会越聚越多,思想负担也越来越重,学习就越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困难生,要常找他们谈心,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他们传递理解和信任的信息。如可以选择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请他们回答,答对的,要及时给予表扬;答得不全的,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最终使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以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3.训练学生思维。思维障碍存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且只是间接地反映在他们的智力作业中,学生自身也不一定能意识到,因而既不能通过外部观察或从学生的内省报告直接得到,也不能在他们的作业中直接测出。鉴于此,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训练,通过回答问题、作业、做实验等方式进行思维练习,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简单化,突破思维障碍,寻找规律,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以提高物理学习的成绩。
  总之,困难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采取防范措施,关心、热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困难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