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团队精神与教师绩效管理

作者:郑绪卿




  团队是一个具有目标、内容、架构、评估等要素的人的集合体。团队精神,就是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的、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心理取向形式。简单说来,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成员兴趣,发挥个体特长,其核心是成员之间协同合作,凝聚向心,目标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大限度的统一。
  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的预期利益,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绩效管理是一种提高组织绩效、挖掘个人潜能、开发团队精神、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具有整合意义的管理方法。
  不难看出,团队精神与绩效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打造团队精神是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绩效管理是打造团队精神的有力形式。虽然一个是心理行为,一个是管理方法,但如果能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教师管理就会事半功倍,学校工作也会得心应手。
  (一)团队精神有利于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
  学校管理制度的形成应当融入团队精神。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一所学校也是一个团队。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应该是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是综合校长的管理经验和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过程。学校的现代管理理论把作为法人的校长与其领导的学校教师视作一个团队,并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呈现出来。因此,团队精神的融入无疑是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的。索尼公司二十世纪的成功和二十一世纪的衰败即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团队精神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性。
  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融入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倡导,或以制度形式将其固定,或在制度中体现团队精神的要义,后者是最明确的方法。成功的团队不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相反,它十分尊重成员的个性,重视成员的不同想法,并注重发挥成员的不同特征,从而使每一个成员真正以不同的特征融入团队,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像一支球队,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发挥场上不同位置、不同球员的特性,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以形成攻防一体的战斗团队。
  (二)绩效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绩效管理的强大动力。学校的发展必须合理配置人、财、物的比例,但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团队精神就是将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调动,使之产生最大的规模效益。用经济学的公式表述就是1+1>2的模式。虽然学校教育是一份创造性的工作,教育过程难以实现量化,但教育结果是可以量化的。当然,这个结果不是某教师的个人所为,而是一群教师,甚至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即一个团队创造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
  团队精神是绩效管理的有力保障。优秀的绩效管理制度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内涵,团队精神的建立可以保证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通畅、透明、多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是团队精神的主要特征。这种信息交流在日本或者国内某些企业已成为了重要的管理制度,但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形成这种信息交流的有效机制,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使决策失去了科学依据,管理制度成为了空中楼阁。同样,自律精神也是团队精神的本质特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行为观念,教师的教学形式都在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而制度建设却严重滞后。可见,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屏弃这些落后的制度。
  (三)打造团队精神,实现学校、个人共赢
  首先,要尊重教师个性,锤炼教师的团队基础。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而是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工作任务不是生产越多越好的机器零件,而是要将学校的学生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工作过程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了生成性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所以,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张扬他们的个性,这是打造教师团队精神,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基础。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第一CEO,在他的自传中提出的“区别对待”团队成员的理念,其真谛就是尊重团队成员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区别对待”是团队成功的关键,也是学校教师绩效管理可以借鉴的经验之一。
  其次,要倡导合作意识,打造教师团队的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合作意识。没有合作,任何群体都将是一盘散沙,个体再优秀也只能是一粒较大的石子而已。成功要靠自己,但完美要靠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发挥个性特长,实现个体成功,但事业更需要的是整体的成功。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优质的沙子、水泥和钢筋,还需要钢筋混凝土。
  成功的教师绩效管理,不是学校收罗了多少名师,更不是多少名师的简单组合,而是学校能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挖掘出他们的个体潜能,并合理科学地进行组合,从而激发协作合力。由NBA明星组成的美国篮球梦之队屡屡在奥运会上夺冠,就可以看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要强化向心能力,提升教师团队的境界。向心能力,或者凝聚能力,是团队组织的灵魂,是团队精神的源动力。所谓向心,就是一个团队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确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共同目标,然后以这个目标为中心,所有团队成员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并坚持追求,而这种努力追求是全体成员内心愿望的表达,是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念的体现。这是一个团队从个体集合走向团体协作的标志,也是一个团队从一般到优秀的升华过程。
  任何团队组织,都要大力强化这种向心力、凝聚力,以提升团队的精神境界。在没有展示机会、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团队中,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的;在没有合作意识、不能科学协作的团队中,也不能激发出真正的凝聚力;在没有相同愿景、不能统一价值取向的团队中,更不会迸发出真正的源动力。只有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利益与自我利益的一致,并使他们完全觉悟到自己的劳动权利和主人地位,教师才可以摆脱一切社会关系的束缚,获得人格的完善和自身的解放,才会培养起真正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意识。
  西方注重公理(即体制)对人的控制。而东方人虽不排斥理,但更注重情,只有晓之以理,化理入情,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我们相信,有了尊重、合作和向心力,就有了团队精神的基石,就会使学校的凝聚力更强,教师的归属感更强,教师的绩效管理就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
  成功的教师绩效管理,要积极打造团队精神。要建设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培育和谐向上的事业精神。要以道德培育精神,以礼仪规范行为,用活动调谐心灵,用真情唤起共鸣。团队精神的成功打造,能给教师的绩效管理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