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体育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误区与对策

作者:唐文玉




   [摘 要]本文分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的一些误区,并通过不断分析,找出了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为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 学习方式 误区 对策
  
  自体育新课程实施或实验以来,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但是,体育新课程在实施或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体育学习方式变革的进一步深化。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粗浅地剖析:
  (一)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变革的误区
  1.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存在形式主义。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们提倡在教学中转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方式,而应努力使他们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尽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只注重转变学习方式的形式,而忽视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和实质。从表面上看,学生已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实质上却根本没有达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效果。笔者曾观摩过一堂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武术套路教学。体育教师放置了9台电脑在上课场地上,要求学生借助电脑中的示范动作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一堂课就在乱轰轰的气氛中结束。在检验教学效果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连几个简单动作的组合都没有学会,可见,这类教学是有其形式,却并无实际效果。其次,尽管在教学传授过程中加入了合作、探究的成分,但只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缀,事实上,由于其实施过程缺乏系统性,并没有提高任何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根本宗旨。
  2.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全盘否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多强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习惯了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现在倡导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全盘否定了接受式学习,而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呢?根据上述纲要精神,可以这样理解:要改变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的最大意义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知识,如采用接受式的方式学习武术、健美操等内容,反而会提高教学效率。
  3.“放羊式”教学的客观存在。有的教师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在学习方式中着重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他们往往在布置了学习内容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去练,导致了课堂秩序混乱。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按照布置的内容去做,而是我行我素,此外,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相应的合作探究问题的环节,使学习过程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这种学习方式就称为“放羊式”教学。从表面上来看,课堂氛围挺活跃,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无效的教学,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的体育课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管理,必须彻底改变。
  4.体育学习方式变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迷失。在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多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迷失了方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充当起裁判者的角色。有的体育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得出的答案或技术,直接以“对”或“错”来加以判断,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在学生活动中出现了不作为现象。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既不指导也不参与,忽视了作为一名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应发挥的作用,阻碍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面对学习方式变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反思,以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并为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
  1.加深教师对体育学习方式变革理念的理解。体育教师对学习方式变革理念的理解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步入正确轨道的重要因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往往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在很多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理解不深所致。可见,变革学习方式不仅要在表面上进行,还应在运用时着重考虑学习方式的作用、内涵以及如何合理运用。换言之,就是要从单纯地模仿走向创造性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习方式的作用。此外,要使教师正确对待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关系,要使他们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在对待传统的接收式学习时,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看到这种学习方式的两面性,即运用得当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不当,也会阻碍他们的学习,同样,发现式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改变简单断定发现式学习是先进的、而接受式学习是落后的看法。
  2.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体育课堂上,教师只需示范并讲解动作技术,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就行了。这时,教师与学生间是一种传授与接受的关系,教师几乎不需要任何调控课堂的技巧。但在体育新课程的学习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自主性学习中,课堂教学的秩序容易混乱,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达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课堂调控的理论,以达到提高课堂调控能力的目的。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对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以适应体育新课程的需要。
  3.体育教师应完成角色重构。新体育课程强调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要表演者,而更应扮好课堂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尽快适应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并和学生真正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以适应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知识仅靠听讲、理解就可以掌握,如果硬要采用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反而会阻碍学习的进度。此外,如果拔高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科学家的标准来看待,也会导致学生丧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于现在的很多教师来说,课程改革仍属于新生事物,对于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的评价,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导致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研究学习方式的实质,而只是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对学习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已成了当务之急。
  只有理解了体育教学中改革学习方式的实质,并使之真正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基本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邬向明.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3]阚劲松.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