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略论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王贵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高等院校和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对如何实施奥林匹克教育,为以后的奥运会提供高素质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高校体育 人才培养
  
  (一)北京奥运会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1.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服务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业不仅指体育器材、设施的生产和销售、体育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体育表演、比赛、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博彩和体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体育信息的交流以及技术咨询和培训等。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及举办,为我国高校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为举办奥运会,国家投巨资兴建了一大批场馆设施,从而产生了扩张内需的“乘数效应”;其次,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体育系统自办各类服务业,更新了体育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单纯的技能培养转变为全方位的运动与组织并重的综合型体育教育,为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北京奥运会对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这一特定范围内,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娱乐健身、运动竞赛等其它体育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表现。
  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口号,以“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为主题的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了具有东方神韵的奥林匹克文化。它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给我国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动力。它不仅丰富了校园的体育文化,还构成了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所特有的景观,对中国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1.北京奥运会促进了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我国的教育理念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的体育教育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将继续与社会教育的发展相协调,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个性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相融合,这必定会成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北京奥运会的三大奥运理念即“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它与高等教育的“科教兴国”、“环保教育和绿色思想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奥运、参与奥运。通过奥运这种教育形式,有助于高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2.北京奥运会完善了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结合,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更多的奥运项目进入中国,为高校体育开发出了新的体育课程资源,从而加速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自北京申奥成功后,我国高校有关奥林匹克课程建设的研究就一直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这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还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向上发展。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扩大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提供了许多体育教学可以借鉴的方法。如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体育的教育功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突出特征,所以,奥运会上总是有丰富多彩的大型艺术表演和各民族文化的艺术展现。体育教师也可利以用体育与艺术结合的方法,通过播放体现本项目特点的音乐或观看影碟等方式,适当地把音乐和美术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
  3.北京奥运会丰富了高校的体育活动项目,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体育不仅是竞技体育,还是国民体育。这不仅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体育意识,大大丰富了高校的体育活动项目。具体来说,在学校广泛开展的多数体育项目都是西方的竞技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跆拳道等都是奥运会项目,这些都得益于其自身的运动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传播。中国通过北京奥运会接受了新的文化,使更多的体育项目进入中国,这就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
  4.北京奥运会刺激了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随着奥运会的发展,对服务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类人才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北京奥运会输送专门的服务人才和通才作出了努力,同时也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育内容,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以适应社会的多方需要。这次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启示我们,高校要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就必须确立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学习权利,并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性发展,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实施奥林匹克教育,为奥运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1.领会奥林匹克精神,实施我国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
  首先,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不同于奥林匹克计划。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是为实施奥林匹克教育、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而制定的周密计划。我们要按照奥运会的需求,制定奥运会的参赛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计划。同时,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弘扬奥林匹克文化,要制定普通大学生的教育计划,使奥林匹克运动扎根中国,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我国对奥林匹克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已先后成立了奥林匹克研究所和奥林匹克文化研究所,但国家体育总局还未形成一支研究队伍,学术活动也比较贫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奥林匹克的研究工作将有重大进展。
  再次,实施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还应重视对志愿者服务群体的精神培养。总结北京奥运会培养志愿者服务群体的经验,要在精神层面上加强对志愿者的培养。从精神培养来看,应积极培养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和培养一支真诚、热情、礼貌、周到、懂专业知识且具备服务技能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
  2.开发学科交叉课程,培养国际型综合性体育人才。
  首先,高校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学科交叉与学科综合。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这一状况,要求教育者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学科交叉,培养通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开设专业的技术课程,还要广泛开展世界文化、世界历史等文化课程,让学生在了解本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同时,初步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
  其次,高校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国际型体育人才。高校必须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培养国际型体育人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我们要结合实际,正确对待这种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培养国际型体育人才。
  再次,高校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培养综合性的体育人才。北京奥运会对体育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也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念,针对当前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使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在科教兴国的旗帜下,加强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与高等教育的文化互动。
  3.提高教练队伍的水平,改进运动员训练的整体质量。
  首先,要全面提高教练队伍的整体水平。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决定运动的训练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和科研能力,规范他们的管理和进修制度。要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既要发挥教练员个人的特长,又要注重发挥教练组集体的智慧,从而达到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其次,要改进运动员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应继续发挥“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优势,既注重对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开发,又重视他们智能素质的提高。在训练中,要把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尝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
  再次,完善竞赛制度,实现以赛代练。运动的竞赛制度是制约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奥运的备战工作中,我们改革了旧的竞赛制度,实现了比赛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国际交往,为运动员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比赛机会,达到了赛、练结合,以赛促练,使运动员在竞赛中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提高了自身的心理水平,并最终在奥运会上赛出了好成绩。
  奥运会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还给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改变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改革机遇。因此,要领会奥林匹克精神,实施我国奥林匹克的教育计划;开发学科交叉课程,培养国际型的综合性体育人才;提高教练队伍的水平,改进运动员训练的整体质量,等等。只有这样,我国的体育人才的培养计划才能进一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书元.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影响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6).
  [2]汪英.北京奥运会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7).
  [3]高湘红.北京奥运会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5).
  [4]刘宏刚.北京奥运会对推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13).
  [5]赵红丽.北京奥运会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2).
  [6]刘俭.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3).
  [7]于振峰.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