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夏晓峰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就业
(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受高校扩招、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等影响外,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明显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高专毕业生供给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高专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专门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数量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近年来,许多大城市就出现了高级技工奇缺的现象。但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上却仍未能按市场需求设置,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差。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一方面,不能保质保量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以致供大于求。
(二)学生要确立就业导向的学习观
高职学生在面临就业时,需要的不仅是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树立新的就业导向的学习观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观是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高职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将取决于在校期间个人学习上的竞争。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关键看其能否在校期间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是否更适应社会就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意识和观念,积极树立新就业导向的学习观。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重点。可以尝试把开展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学生活动中渗透就业教育,进行就业指导。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就对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拥有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高职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应该具备自学的能力,学会自己从社会资源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而这种能力需要在三年的学习和活动中时时启发培养才能逐步具备,仅仅依靠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是根本不够的。
2.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社会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并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仅仅为了赚钱。同时,毕业生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单位负责的责任感,是受到用人单位选择的主要标准。
3.团结合作精神。现代大工业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走上工作单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能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与同事团结合作、配合默契,是自己能否被单位接纳并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职院校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
1.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高职学生在择业时,要认真考虑所学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要让学生做好健康的求职心理准备。在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他们树立新的就业理念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立足于展现自己的实力,做好敢冒风险、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非专业对口不选也是一种择业的误区,应该让这些学生知道,事业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学的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2.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高职学生的自卑感或盲目自傲都是自我认识失调的心理反映。因此,应学会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和心理测试,在择业中要减少盲目性,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
3.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很多,如合理宣泄法、自我慰藉法、情绪转移法、自我激励法、理性——情绪疗法、松弛练习法等。大学生在择业中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要善于从中分析,抽取非理性的观念,综合、概括出理性的看法,并比较个人对两种观念的不同内心感受,使自己走出非理性的误区。
4.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锐意创新的精神。高职学生因为涉世不深、阅历肤浅,再加上心理不够成熟,在求职择业方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创业的艰辛,大都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所以,教育他们树立起艰苦创业的思想非常重要。首先,要彻底抛弃奢求洁净、高雅、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其次,要懂得创业的艰辛。凡事都有成本、都有代价,青年人求职就业过程中要付出的就是吃苦和精神上的磨练。要教育学生正视困难,树立信心,把压力当作进取的动力,把挫折看作人生的洗礼,把吃苦当作人生的精神财富。
5.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面试应聘技巧指导。毕业当年,分析就业形势,弄清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研究职业热门和冷门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结合自己的学识专长、兴趣爱好和体能状况,以适当超前的意识选择基本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作为就业制度改革的主体,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五)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构建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素质,并使他们尽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从而开创更广泛的就业前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常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顺势发展,对诸多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构建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具有比较灵活的办学特点,能够紧密围绕当前的市场需求,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但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使高职毕业生能更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干旭,程静.大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赵铁生,苟增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现状与职业指导关系的探讨[J].职业圈,2008,(3).
[3]刘剑勇,贺朝晖,魏明.以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4]陈小悠.高职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5]丁欣友.高职学生应确立就业导向的学习观[J].商业文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