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学习钢琴要从基础抓起

作者:徐金凤




  [摘要]本文从钢琴学习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着手,探讨分析了钢琴学习的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钢琴学习 基础训练 弹奏方法
  
  钢琴是一门集乐理、视唱、伴奏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课。如果把钢琴学习比做盖楼房,那么基础训练就是打地基。因此,“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关系到钢琴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钢琴学习中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
  
  1.正确的弹奏姿势。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对准钢琴正中,即座位高低以小臂和键盘为同一水平,座位前后从肘弯略大于直角为宜。双脚置于踏板前,右脚稍前一些,有利于随时保持在必要时就能立刻踩下踏板的姿势。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微前倾,肩背放松,板凳约坐三分之一,要感觉到臀部和脚对身体重心的支撑。手臂要好似在身体两侧自然垂下的形状,从肘部把前臂提高,肘部不可太靠紧身体,或是过份远离身体,要使双手左右充分地伸展。良好的手型也是学习钢琴弹奏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弹奏方法的练习。手的姿势应当自然呈圆形,掌关节突出,手腕自然放平。可以总结为:指尖站、手掌圆、手腕稳、双臂通、肩松驰、腰支撑。
  2.掌握正确钢琴弹奏的发音。钢琴弹奏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弹奏的优劣,关系到音乐的风格、思想、内涵等音乐意境的表达。所以,从弹奏钢琴所发出的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弹奏法,这样就能弹奏出具有穿透力、感染力、丰满、淳厚的声音。
  3.培养读谱能力。在读谱中应养成首先看清谱号、调号和拍号,尤其是养成将调号牢牢印在脑海中的习惯;同时,养成看、读、记大谱表同一拍点上各种与音高、时值、奏法、指法、表情及有关符号的习惯;还要提前看、读、记横向进行的各种符号,不要看一个音符弹一个键,眼睛要有“提前量”,与手要有时间差,让眼睛走在手的前面,养成用耳朵检查音响是否与乐谱吻合的良好习惯。这样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钢琴学习初级阶段的基本弹奏方法——触键
  
  现代钢琴的弹奏方法应该说是依靠身体、肩、臂、腕的重量和力量的结合来实现的。但任何的触键形式都是经过手指传递到琴键而发声的。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学好最基本的触键方法至关重要。初学阶段接触的奏法一般有三种: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和跳音奏法。
  1.非连音(断奏)。非连音的练习是连音弹奏以及各种演奏技法的基础。只有保证了非连音的练习质量,才能为将来弹奏复杂的旋律打下基础。非连音的音色特点在于:由于指尖具有快速反弹的力量,能发出敏锐、灵活、清脆、明亮的声音。初学者为了体会弹奏时身体、肩、臂放松后自然下垂的重量,非连音奏法非常有效。其具体做法为:在弹奏第一个音前,先用手臂带动手腕提起,然后松弛地落在要弹的琴键上,触键时手掌关节及手指的一、二关节都要站稳,不能凹陷,手腕与手掌成水平位,受型呈半握状。在弹奏时要求音与音之间抬手,把每个音都断开弹奏。对于非连音的训练首先从三指开始,因为三指是五个手指中最有力、最容易指挥而且又在手的中央重心较稳的手指,最容易体会到手掌的支撑感。在三指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后,可加入二、四指,它们与三指的情况基本一致,易于掌握,然后再加入五指、一指的训练。
  2.连音(连奏)。所谓连音奏法,即连续地弹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时,不抬起手臂和手。它要求先用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弹奏第一个音,将该音保持在琴键底部,再打开掌关节抬起所要弹的第二个音的手指,向下快速触键的一瞬间前一个音的手指离键。要避免过迟离键造成前后两音同时发响、过早离键前后两音断开不连贯的现象。连音奏法的关键是重心转移。要特别注意音与音的连接,后一音未弹下去之前,前一个手指不能离键,否则弹出来的音就不连贯。相反,后一个手指触键后,前一个手指要及时离开,否则弹出来的音就混浊不清。力量的重心应从一个手指尖移到另一个指尖,手腕也要跟随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稳移动。连音的训练应当从两个音开始,第一个音弹下的同时抬起第二个手指,像走路一样,重心转移,然后弹奏第二个音,紧接着像弹奏非连音一样将手再次提起。在连奏的训练中,手指有准备地抬起来然后结合手臂的运用把声音有力地送到指端,手指的独立性会渐渐增强,声音也会渐渐饱满起来,手指轻松地抬起快速有爆发力地触键,下键后的放松,能使声音富有弹性和颗粒感。经常这样训练五个手指能增强其灵活性,减少手指间的相互依赖性,手掌关节会变得越来越灵活、有支撑力,因此,这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3.跳音(跳奏)。跳音就是用手腕主动发力,抬起来迅速下键,手指触键后立即反弹离键。跳音的音色特点在于:短促富有弹性。最初的跳音比非连音更为短促,弹奏起来要轻巧、放松、富有弹性。练习跳音时可同非连音奏法联系起来,先用非连音奏法弹,然后将音符时值减短,像拍皮球一样将音符弹成跳音。学习三种奏法后,可将三种不同的奏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练习。这时常常需要双手同时用不同的奏法弹奏不同时值和不同音高的音,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特别强调分手的练习,在分手练习准确熟练后再进行双手弹奏,避免走弯路,避免练习中的重复错误。
  
  (三)学琴中因缺乏基础训练而导致的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钢琴学习过程必须始终以基础训练为主,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打好扎实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钢琴知识的最基本的教育,就是钢琴的启蒙教育。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初期要慢、要自然、更要有耐心。但初学者通常由于忽视了钢琴基础训练的重要性,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犹如沉疴痼疾,很难纠正。针对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钢琴基础训练应以放松、坐姿、手型训练、节奏、连音及跳音训练、读谱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为主来贯穿于钢琴学习的全过程。
  1.放松。钢琴弹奏中的放松包括身与心的放松。“心”的放松指弹奏时心里不紧张,不怯场,在弹奏过程中,心脑始终只与乐思相联系,不受外界影响。“身”的放松是指从手指、手、肩背乃至整个躯体的上部全面放松,即从指键的支撑点到臀凳的支撑点,都应保持自然,放松。弹琴时的动作要协调,避免多余动作。教师要直观形象地讲解、示范,让学生领会到手型最放松的式样就是人手最自然的式样。
  2.坐姿。什么是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呢?必须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势、脚支点、手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以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自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在于坐势高度。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由于少儿年龄不—,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同,要适应—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因此,坐凳高度是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3.基本手型。弹钢琴要求手放松,自如地呈半圆形,手指略向里弯曲。试着先轻轻握拳,然后慢慢放开,直至手形成一个半圆状,这就是演奏钢琴的基本手型,过于平直和过于勾曲都会造成紧张。弹钢琴的手型,是几百年来人们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在学习中要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如果手型过于固定、死板,也会产生另一种偏向。特别是当学习到一定程度,演奏不同时代、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和不同性质的乐曲时,由于音色的不同需要,弹奏时要有不同的指触感,对手型的要求也必然更自由。不管怎样,即使是一个成熟的钢琴家,他们的演奏也必然有一个基本的手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