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生活与数学教学
作者:奚宁平
[关键词]生活 数学教学 兴趣
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认为数学像天书、太抽象,甚至认为学了这些“数字游戏”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什么实际价值。追根究底,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脱节,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老师们或迫于升学压力,或惰于投入精力,上课只是生搬硬套,一味地赶进度、钻“题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本该是一门活生生、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却变得远离生活、枯燥乏味、令人讨厌。其实,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生活情节,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20世纪后期,就有一批数学教育家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批评,强调“学生不应该只学习数学专业知识,而应该有能力借助数学工具分析现在与未来的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主宰自己的行为。只有当数学为这个一般目标服务的时候,它才能被作为教学内容而接受”。《数学课程标准》建立的课程新体系也明确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那么,如何改变教学与生活脱离的状况,使日常生活走进数学教学的课堂呢?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重要措施: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记得在上“组合”新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栋教学楼共有四层,每上下层之间都有两个楼梯可走。同学们天天都在走,有没有留意过从一楼走到我们所在的四楼共有几种走法?”学生们饶有兴致,个个都琢磨起来,很多人还拿起笔画了起来,很快有了几种答案。我趁热打铁:“如果是一百层,又有几种走法呢?”显然,画图不能解决问题了。同学们顿时屏气凝神,期盼着“组合”这个新式武器的出现。在讲不等式的基本定理时,我又以一巧买巧卖的生活情景引入:两个人相约去同一家店铺买两次苹果,假设苹果的价格是变化的,且两人购买的方式不一样。甲每次总买5斤苹果,乙每次总拿出5元钱来买苹果。你知道谁买的方式更合算?如此长期地引导,我发现一些拒绝数学的学生也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了。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亢奋。这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生活,促进思考
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一小学生曾问我这样的题:今年父亲比儿子大28岁,明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5倍,父子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两人的年龄差始终不变,这是生活经验。就是因为缺乏这经验,影响了小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还记得大学的一位教授向小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情景,他说:“你早晨去帮妈妈买5个包子5个油条,是不是先买1个包子,再买1个油条,再买1包子,再买1油条,再……”小学生会意地笑了,多么通俗易懂!近20年了,我仍记忆犹新。要达到这种教学境界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思考,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事实上,这样做,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三)服务生活,巩固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创设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学过“一元二次不等式”后,我紧接着宣布:下面请大家分析一起交通事故。很多学生即刻瞠目结舌,以为老师上课犯糊涂,这不等式与交通事故会有什么关联啊。可是当老师接着展示“在一个限速为40km/h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察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2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m)和车速x(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问:“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破案还能用上了数学。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上黑板做“福尔摩斯”。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教材,要注重生活实际,把数学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在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总之,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数学化”,并不断地把生活中的知识、现象和单调的数字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会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更形象,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就会更乐学、更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