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中职《基础会计》项目课程教学实践初探
作者:周 平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课程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但趣味性不够。传统的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有较大的距离:理论课程多且要求偏高,但技能训练不足,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容易与实践工作岗位脱节,从而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门会计专业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知识奠定基础,这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根据自己的《基础会计》项目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课程目标
要讲好《基础会计》,就必须明确它的课程目标。中职《基础会计》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认知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产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能准确按照会计的核算方法处理会计基本业务;具备初级会计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继续学习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教师应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做好新生入学初的专业教育,公开教学计划,带领学生观摩实习场所,从而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使他们明白在三年的学习中要具备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奋斗目标。
(二)课程教学思路
1.课程结构模块化。中职《基础会计》项目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考试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具体学习项目的编排要以项目单元为基础,把每个项目单元分为几个模块,并在每个模块下设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及难点、相关知识、相关实践、考核方式等。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理解”、“能”、“会”等表述。
2.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以及情感的综合上。实现“综合”的关键是使课程载体具体化。课程载体应当来自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为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为一体。它不仅是课程开发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 中职生源基本为普通高中选择后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中考分数都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据调查:近年来,大中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主要是出纳、记账、材料、固定资产等专项核算以及担任单位下属机构或驻外机构的核算管理,还有一部分则从事收银、销售、统计、保管等间接会计工作。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时要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单项实训、全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等。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即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后,让学生及时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问题。如在讲会计凭证、账簿时,应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看看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等,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此来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完该课程全部内容后,学生对会计学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应集中安排一周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操作,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这一实习过程可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分组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
此外,进行课程改革时还要加强会计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近年来,会计虚假案件屡屡发生,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要从《基础会计》教学入手,把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课程实施一体化
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这三个方面。就实施主体而言,要在教学中做到工学结合,融学校、企业为一体。在工作中,要能主动进入会计实践场所,把握会计实践的新变化,贯彻新政策、新制度,吸收新观点,对原教材规定的内容做适当调整,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并适当补充和提高课程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如会计时事、人物、故事、学会、学术等。就教学过程而言,要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实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为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在教学中,要努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快速地调整和修正,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教学场所而言,要做到传统教室和专业教室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模块教学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的快节奏、高效率要求,《基础会计》课程应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组织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课件,对课程力求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内容由高深转向通俗,由抽象转为形象,由复杂变得简单,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课件、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源传到网上,以便学生查阅。
(四)课程评价开放化
为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教学中,不仅要改革教学方式,还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方式,单独考核实训,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基本业务则通过凭证、账页、报表等具体操作完成。要注重平时成绩,注重动手能力。中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重点是抓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考核方法采用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客观定量的方法,如通过率、考试成绩等,又要有定性的方法,如教师的综合评价认定、个人的自我评价等。
会计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其课程设置、内容、教材等都形成了固定模式,教师的观念也已根深蒂固,但项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内涵的认识还处在探索、总结阶段,在实施项目课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障碍和挑战。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按照观念先行、理论先导、示范引导、总结推广、上下结合、全面推进的思路,通过学习,不断探索、总结应对挑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