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专业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于建海




  [摘 要]为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行动计划,不少职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本文就贯彻执行“三以一化”的总体要求、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下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依据。
  [关键词]专业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 工学结合
  
  为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不少职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课改工作中,贯彻执行了“三以一化”的总体要求,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观念转变、教师队伍建设、课堂实践、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发展性教育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在改革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寻求发展;构建与社会需要“零距离”、与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融合、与学生未来发展相适应的项目化、模块化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切实加强了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尚有一些方面还不太成熟、不太完善。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本轮专业课程改革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项目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并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样,教师不但要对项目课程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审核项目的选取等。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头脑,必须有广博而专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有科学把握和运用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必须有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新行为,必须有保证新课改任务顺利完成的高强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很好地完成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对课改理念和形式的理解还有待于完善
  
  由于专业课程改革采用了一些新理念,如“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等,教师如果对这些理念理解不透彻,就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在实践上与课改要求不合拍,在课改过程中就难免出现一些走偏、走调现象。如有的教师把“教学方式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认为教学时只要把学生从教室带到实习车间,就算实施了新课改;再如,“双师制”授课时(将一门项目课程分解成若干模块,有些模块由专业教师讲授,有些模块由外聘师傅指导),两种的类型教师讲课,各讲各的内容,衔接乏力。许多人都认为上述种种不正常现象是课改惹的祸,其实不然。“走偏、走调”的实质是没有真正消化理解课改理念,没有抓住课改的宗旨,导致了追求课改的外在形式、忽视其实质要求的倾向,这是当前课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课程改革评价、考核制度还有待健全
  
  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实践能力为本位,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主要以量化考核作为教育评价中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标准。虽然课改中已逐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考核制度的束缚。课程改革评价、考核制度的相对滞后,已经影响了课改的顺利实施。
  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提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质性评价为主导手段,以形成性评价为实施过程,突出改进和激励的功能。要把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程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学习过程中对身边事物、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各种学习能力(如表达、想象、动手、思维、自学能力等)的发展情况,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表现,积累的成果资料(如编写的教案、制作的课件学具、绘制的图表、完成的作业、考试卷等)以及从学生成绩的纵向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调动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水平,不少职校都加强了市场调研力度,抓住时机,多方出击,主动寻找机会,加大“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力度,探索与企业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学校能从校企合作中受益,如降低教学成本,扩大学生就业,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就企业而言,除了能够挑选优秀毕业生,现实的受益并不显著,因此,其积极性不够高。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加强研究,加强政策引导,如返还一定的教育附加费给企业用于新员工的培训、适当减少税收等,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五)项目教学内容还有待于更新
  
  当前先进技术发展迅猛,市场、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这个形势,项目教学不能滞后于技术发展,其内容应是动态的、是随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的。当然,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能力和知识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等,也要适应市场要求不断地修正。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完善制度,使课改形成常态工作。对教学过程要跟踪管理和研讨,注重效果,要善于总结,形成成果集成。
  本轮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实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阶段需要更新主题,将改革推向纵深发展。但要真正建立职业教育独特的课程理论、实践体系,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