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杜威的“从做中学”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作者:唐晓曦
杜威的上述思想对于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有许多启示。笔者此前参加了驾校的学习,在考完“交规”后,按规定在车上进行了一系列练习。上车后,教练分别交待了刹车、油门、离合器等的位置,同时还交待了离合器要“快踩慢抬”,并要求在汽车起步及倒车时采取半联动,即离合器踩至一半,否则,汽车将会熄火。我也按照这些要求进行了反复练习,却没有考虑其中的原因,只是机械地、紧张地按教练的要求去做。当我操作熟练后,就对此产生了疑问和兴趣,主动向教练及熟悉汽车机械的“同学”请教,理解了个中原由,之后,就不再是小心翼翼地强记这个动作了,而是“用心去体验”离合器与发动机的关系,使这个动作“水到渠成”。学习汽车驾驶是一个“从做中学”的典型个案。按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就可能是先学汽车的构造、各部件的作用,再对各部件进行操作,这个过程机械而枯燥,学员不会产生兴趣,也不易记忆。而驾校目前这种先教会学员开车,再使他们了解汽车机械的教学形式,会让一个对汽车及汽车驾驶一无所知的人对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见,促使学生在做中学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我想到了职业教育中的技能训练。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先介绍目的,再介绍用物准备,最后教师一步一步边讲解,边示教,操作结束后才交待注意事项,这就把一个完整的操作割裂开来,使学生获得的都是些教条式的东西,而对操作过程缺乏整体认识,这是一种“心”、“身”分离的教学,不利于操作定向的形成。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使学生实现“先会后懂”。
“先会后懂”是“从做中学”的体现,对于职业教育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很适用的。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中,要让学生先学会操作,感受到成功后再思考其原因,以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就是“经验”过程。就是说,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就学到了东西。他把行知统一了起来,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的。
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要解放学生的身体,让他们动手去做。“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我们不应该把身体活动看做是与精神活动毫无关系或是对精神活动的一种干扰。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一味地制止他们活动,即使使他们“安静”下来了,也不能使他们真正“专心”地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展、成长。
现在,科技高速发展,选择并学习有用知识的能力远比积累知识要重要。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引导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积累有用的知识。要注意培养实际运用知识即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与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样,才能使学生胜任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