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职业院校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作者:骆 琼




   [摘 要]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品格”的提高重视不够;注重对职业技术的训练,而对全面素质的提升重视不足。教育就是“育人”,是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活动。加强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职业教育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机遇 挑战
  
  (一)职业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再次强调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这对广大职业院校的师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力资源问题上出现了新的矛盾。一方面,新生的高新技术行业需要的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企业找不到合格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一般的人力资源又明显过剩,大量的民工找不到工作。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把人口压力转换为我国原本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要缓解就业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上都存在轻视职业教育,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有人甚至认为,技术工作是低级工作。加之当时职业学校学费偏高,对贫困生就学缺乏有力地支持,这些都导致了很多青少年不愿问津职业院校。
  如今,为了重振职业教育,中央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谋求从制度上根本解决职业教育长远的发展问题。“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经费将超过100亿元,这必将使职业教育的面貌有所改观。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疏通了就业渠道,有的学校同企业联合办学,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了一些大、中学校的毕业生到高、中职业院校“回炉”的现象。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职业院校录取分数线也有所提高,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新生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三类本科院校40分之多,生源的各项素质也比往年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是非常可喜的。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职业院校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新的矛盾新的挑战
  
  职业院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如办学条件的改善速度远不适应学生规模的增长;教学设备落后于教学和实习的需求;教材比较陈旧,有些新技术、新流程还未被吸收到教材中来;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双师型”(既有教师证又有专业证)的教师缺乏;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能力还比较薄弱;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或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逐步加以解决。此外,在办学的理念上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强调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的指导思想的同时,素质教育方面却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可以这样说,职业院校在盯住“职业”二字的时候,对于“育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抓得还不够紧。
  职业院校要不要加强素质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仅仅就是“就业教育”,只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一门技术,今后能得以维持生计就可以了,无须要求太高。因此,一些学生的眼睛也只盯住“职业”二字而不顾其它,认为“一技在身,吃遍天下”,从而缺乏应有的追求和理想;有些学生除了钱以外,对其他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有些不懂得自立自强,只知道怨天尤人。这些都暴露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注意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品格”的提高重视不够;注意了职业技术的训练,而对全面素质的提升重视不足。
  
  (三)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还提出,“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这句话无论是对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来说,都指明了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教育就是“育人”,是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活动。不同的是:普通院校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则侧重于应用、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无论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都不能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职业院校而言,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盯住“职业”二字,但又不能只盯住“职业”二字,还要盯住“人才”二字,因为掌握职业技能的是“人”,胜任职业的也是“人”。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尽可能地注重培育他们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等,使之在身心各方面,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区别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又区别于单纯的“职业教育”。单纯的“学历教育”就是为学历而学,其通病是重学历而轻能力,即所谓高分低能,学历高而不谙世事。单纯的“职业教育”就是为谋生计而学,其通病是重技艺而轻品格,即所谓艺高人品不高,头脑简单。为了适应当前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挑起建设精神文明的重担,加强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
  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就当前的状况,我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意见:
  1.提高认识,人人动手。要认识到加强素质教育并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职业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教育水平的关键。要让素质教育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人人重视,大家动手,从点滴做起。众所周知,优美的校园有助于陶冶情操,因此,就要搞好校园的建设,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来保持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探索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改革创新,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些都需要全体教师和职工的关注和实施。要营造尊师重教、师生融洽团结的氛围,把学校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管理的自觉行动,全体教师要起引导表率作用,而学生需要不断地刻苦实践。
  2.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职业院校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反对鄙视技术、轻视劳动、追名逐利、不讲诚信的错误思想。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刻苦奉献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掘和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和表演;深入企业、工厂参观、观摩;组织座谈会、演讲会,介绍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各项活动中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鼓舞先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当前职业院校的不少学生缺乏自尊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社会上也有一些人轻视体力劳动和技术工作,这不免对职业院校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其实在教育体制上虽然有层次结构的差别,普通院校侧重于培养学术性人才,职业院校侧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但是,作为教学来论,任何学校都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只要在某一层次上做到最好,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职业无贵贱,但技艺有高低,人品有优劣。我们要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力争先进,面向未来,放眼世界。 鼓励他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就业者”,还要要成为一名具有全面素质的光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搞好素质教育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应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努力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我深信,随着素质教育的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