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大学生素质评估应与社会人才评估接轨

作者:蒙家宏




   [摘 要]大学生素质的评价意义在于评估素质教育的成果,更在于引导学生的个人成长方向。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因此,大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应当与社会人才评估接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人才 素质 素质评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资源开发的核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成为第一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素质教育的发展状况必将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更多地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并且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上人才观念的变化,凸显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的素质教育评估提出了新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量化评价体系。它的主要优点是: 第一,体现了全面评价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第二,实现了量化评价的可能,提高了对大学生素质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全面成才的积极性;第四,发挥了评定功能,为大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和就业推荐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评价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既反映在理论上,也体现在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评价主体上,目前的大学生素质评价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他评”系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评价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反馈,使评价本身失去了目标性的指导意义。
  第二,目前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只考察考试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并按一定权重进行量化计算后,依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却不考察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行为化、人为量化的指标体系,只需通过感知就能获得所需信息,再经过简单的算术运算就做出所谓的价值判断。其实,这种评价方式是把事实判断当作了价值判断。美国学者格朗兰德(N·E·Gronland)认为:评价=量(或质)的记述+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但事实判断并不等同于价值判断,必须介入“人的需要”等深层的原因后,才能做出价值判断。很显然,这种以事实判断为根本的评价系统,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发展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
  第三,因评估工具及理念的滞后,使大学生素质评价流于表面化。由于大学生素质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心理现象来体现的,因而它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不一定在大学期间有明显表现,而需要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境下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样的评估方法往往预测性不高,也不能说明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实际表现。
  第四,在评价视角上,主要评价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却不考察个人在实际和社会中的表现和能力。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学生未必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这样的评价系统对学生未来的个人成长和人生规划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究竟有怎样的表现才配称“优秀大学生”,在这里是值得讨论的。从这些问题中寻找改进的思路:即建立以大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素质为评价内容、以心理测量为主要评价手段、并以“他评”和“自评”相结合为评价方式的一套全新的评价系统。与社会相适应的素质要求,提示我们要将研究的眼光由封闭的校园转而投向广阔的社会,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方式方法。心理测量的方式让评价不再是表面的成绩考核和行为考量,而是深入了解个人的实际能力和个性因素,即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这也使“自评”成为可能。
  专家预测第三次失业高峰将要到来。区别于前两次的是,这次高峰将使更多的青年人进入失业大军。研究表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失业原因并不是就业机会不够,而是由于他们的素质结构、操作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择业上存在观念及认识上的问题等原因。
  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估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估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明确奖惩,还在于向被评估者昭示今后的发展目标及改进方向。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素质评估体系,就难以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化。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估检查体系”。只有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只有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系统,并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方向引向“正途”。当前的学生素质评价方式往往因为观念上的疏忽,而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合理评判,使得学生被灌输的观念中或者想象中的能力根本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生存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合理的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既可以对教育活动发挥导向作用,又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校和社会为评估主体,以大学生个人及群体为评估客体的一种评估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教育单位的评估,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本人的科学评价。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素质评价体系,并将它用于大学生素质评估及自我评价中,必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引导大学生自我培养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文汇报,1999,(6).
  [4]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