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

作者:艾尼瓦尔.阿皮孜




   [摘 要]职业院校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及实训基地建设来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在许多行业和地区出现了对应用型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对我国传统的单一类型的高等教育来说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要靠职业教育的培养来缓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足的矛盾。
  职业院校要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把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和实际就业岗位工作结合起来,为将来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打下基础。为了达到有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我认为职业院校要解决好如下问题: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通过实践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理论课程,学生对实践课程更感兴趣,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理论课程够用的前提下,多开设实践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课程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实践技能不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就可以学会,如简单机械设备的拆装,钳工中的锉或锯等,因此,可以把这样的环节安排在理论课程学习之前,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有一些技能是必须学好理论知识后才能掌握的,如电器设备安装、零件图测绘、机床加工操作等,把这样的实践环节就要安排在理论课之后或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可以在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3.让学生养成探索性实践的习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指导教师只是讲一讲实践进行过程,或让学生模仿指导教师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即使可以完成实践课的要求,但由于不是探索性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所以他们不能牢固地掌握技能,也不能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分配的任务要贴近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所学理论知识,养成探索性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目的,也不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为将来尽快适应就业岗位打下基础。
  4.严格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和理论课考核相比,学生对实践课考核的重视度不太高,这和没有严格的实践课考核标准及考核制度有关。为了切实达到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考核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质量、动手能力、探索性实践能力,并严格按考核标准评定成绩。另外,在学生认真掌握各环节实践技能的前提下,为了反映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取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实际就业岗位进一步贴近,并以此作为实践技能评价的一个标准。
  
  (二)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课效果的好坏与指导教师有很重要的关系,指导教师对实验实训设备的使用要十分熟悉,要能根据实验实训设备的情况提出贴近就业岗位的实践课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水平。现在,在一些职业院校中存在实践课指导教师知识老化、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技能不强、实践课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等现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是要对现有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学习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二是要把有实践技能特长,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充实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中;三是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要从社会、企业中选聘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实践课。除此之外,还要经常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不断改进和提高知识水平,并把学到的和就业岗位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要有和专业及社会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教学设备作后盾,因此,职业院校要舍得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虽然现有实验实训设备有一些是老化的,但还有一些是比较先进的,因此要做好设备的整合工作,老设备可用于学生认识、拆装等教学环节;二是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购置新设备,购置的新设备要有先进性还要和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实践技能型的,因此购置的新设备不应以验证性为主,而应该具备工艺性、设计性和生产加工性等教学功能;三是设法与社会企业联合,创建校办企业,达到资源共享、企业和学校共赢的目的,这样不仅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还能使学生通过实训或实习得到工厂化生产的锻炼,学到更贴近就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吸纳毕业生就业,为其创造就业机会。
  
  (四)走校企合作道路,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职业院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可能把所有设备都购置进来,把学校建成设备齐全的工厂或企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来购置设备,即使设备齐全,但如果不和市场、企业联系,闭门办学,也将脱离市场,最终达不到办好学校的目的。因此职业院校要始终与企业联系,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跟上市场的发展,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要跟上企业的生产发展步伐。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掌握就业岗位技能;二是了解企业的发展,时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三是开展科研活动。而企业的目的有二:一是学校为企业的生产革新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服务,为企业创造财富;二是学校为企业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人才。虽然校企合作双方都有利益关系,但由于企业考虑到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不大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为此,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为企业的科研攻关及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如果有新的科研成果,首先要转让给合作企业,同时为企业培训员工,让企业优先选择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校方要加强学生管理,使实习学生按企业要求开展实习,并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通过采取这些办法,学校能取得企业的信任,并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和企业互惠互利及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职业院校只有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2]程江平.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3]傅新民.试论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的内涵与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4]黄日强,张霞.职业教育与企业相互影响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