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探讨

作者:卢小红




   [摘 要]职业意识淡薄是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梳理了高职院校在职业意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改革路径提出探讨,以期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意识教育 存在问题 改革路径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究其普遍原因,一些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处理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在职场中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导致了就业质量不佳。此外,职业意识淡薄,对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和行业特性认识模糊,单纯以收入为择业标准,急功近利、肆意跳槽,缺乏职业基本知识以及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心态,与“职业人”的要求相差甚远,也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意识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梳理了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意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改革路径提出探讨,以期对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实效有所帮助。
  
  (一)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职业意识教育认识不足,观念落后。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以职为本”,而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出发,只关注职业对专业技术、理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而未能从培养“职业人”的角度关注职业意识的要求。忽视了职业意识对就业的影响,忽视了职业意识教育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性教育作用。
  2.职业意识教育缺乏整体系统性,往往重视一个点却忽视一条路。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缺乏对职业意识教育的系统研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学校没有把学生三个学年的职业意识教育作为一项整体系统工程来加以研究与实践。在总体布局上,职业意识教育缺乏全程化设计,甚至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导致了职业意识教育“零敲碎打”;在教育内容安排上,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意识的训练;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忽视了职业意识教育的基础作用;重视就业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的本质区别。具体体现为:对职业基本知识、职业价值意识、职业情感以及职业态度教育的忽视。造成职业意识教育内容的缺失、学生就业准备的不足、毕业生质量和就业质量不高。
  3.职业意识教育措施不力,方式单一。高职院校对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能在校园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全员化、全程化的共识和氛围。目前,职业意识教育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就业指导课的职业意识教育的作用,忽视了学科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意识教育的日常渗透功能。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的路径探讨
  
  1.转变思想观念,走出职业意识教育的认识误区。一所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意识的认识与态度,决定了该校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走向和力度。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增强对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争取在学校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全员化、职业化的共识和氛围。要真正从“以职为本”的职业意识教育误区中走出来,把人才培养工作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轨道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加强职业意识教育。
  2.深入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首先,构建以职业价值意识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的职业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加强基本的职业知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价值观等一系列职业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平等观、职业价值观和“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观;其次,加强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职业意识决定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又决定职业道德、敬业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把职业当成事业来经营,才能形成健康的职业人格。
  3.把职业意识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职业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职业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养成教育,必须把它作为一项内容、形式和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在各学年中全面推进。第一学年以学习、掌握国家关于职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基本职业知识为侧重;第二学年以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认定等形式,有目的地实施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为侧重;第三学年以职业指导为侧重。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连续三年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创新职业意识教育方式。首先,强化高职德育课程对学生职业意识教学的渗透功能。一个人的职业意识是受其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的。强化高职德育教学对职业意识的渗透功能,就是要在加强“两课”教学的同时,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的培养上。要防止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引导学生认清当今时代是个尊重和高扬人的创造价值的时代。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价值,使他们明白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取决于职业岗位,而取决于每个人做人、做事的精细与执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意识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断地让学生身临其境,用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用职业责任规范职业行为,既增强他们思想上对未来职业直接而又深刻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随着这种感性认识的积淀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会实现飞跃,逐渐理性化,从而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正确设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再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许多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偏颇或不成熟,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校方加强教育是不够的。更多地是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发,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校方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主题班会和校园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对职业认识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真正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宰者。
  
  参考文献:
  [1]许晟.高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职教论坛.2006,(3).
  [2]祝世娜.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