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李 洁
[关键词]机械基础 课程改革 初探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本门课程包含内容广泛,涉及学科多,内容较抽象,不仅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还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教学内涵、知识面、实践能力等等。但是,即使这些要求都做得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仍感到教学内容枯燥,灌输知识多,缺乏生动性。笔者从事该课程教学十几年,使用的教材先后换了五个版本,虽然教学经验愈加丰富,但教学效果仍感“事倍功半”。笔者一直致力于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讨,结合教学体会和虚心学习,在教材编排、教学思维、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学尝试。
(一)教材编排更趋科学化,便于学生吸纳
不论采用哪种版本教材,该课程的主要章节均包括概述、金属材料学、工程力学、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气压传动等六个部分。这相当于五门课程的综合,各章具有相对独立性,也有内在联系。这五门课程又分别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按部就班地教授,就不能将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鉴于这种情况,本人以利于教师教学为出发点,将教学顺序作如下调整。
1.概述——概括本门课程基本内容,是基础。概述主要涉及机械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名词介绍,是进入机械专业的必经之路,必须第一部分学习。
2.金属材料学——是机械制造的皮肤。机械工作离不开材料,而其中大部分是金属材料。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对刚入门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低,有利于学生起步阶段学习。
3.工程力学——机械安全工作的保证。这章内容涉及物理、数学知识多,而中专生的薄弱点就在于此,所以教学难度大。放在第三部分学习,一方面是学生已基本适应中专学习生活,畏难情绪不会太大,另一方面相关课程也已进入主要部分教学,便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4.机械零件——是制造单元。有材料的支持和安全的保障,才能制造零件。这样的顺序自然顺理成章,教学脉络十分清晰。
5.机械传动——是运动单元。机械零件组成机械传动部件。作为机械运动的基本部分,本章传动种类繁多、趣味性强,利于学生学习。
6.液压、气压传动——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在前几章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地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也为今后专业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转变教学思想,适应教学新环境
进入新世纪,教学也进入了崭新的环境。教学对象更具个性、和创新意识,他们不满足教师生硬的讲解,满堂灌只会造成学生昏昏欲睡,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有些教师抱怨现在学生素质低,安于享受,厌学情绪重,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就像“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本人认为,老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把过时的“教师主体”式教学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式教学,增强教育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上帝”,“以质量求生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机械基础》的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更要重视与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学习轮系知识时,有些学生不理解轮系的运动过程,这时老师就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将静止的内容变成运动形式,增加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学中,笔者将课堂移到实习室,提出首末齿轮的转向和转速有何关系?汽车怎样变速?等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也可使学生亲自组装一个简易的轮系,使他们从实践中获得学习自信心。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是生存之本”这句企业的至理名言同样是老师的生存之道。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课程更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1.情景化教学。创造教学场景,设计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可使教学生动起来。如: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时,笔者给出一缝纫机的工作场景,提出如果你在使用缝纫机,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对缝纫机难以掌控,踩踏很困难等感受,我就告诉学生这就是学习的内容——死点。然后进一步提出死点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等学习要点,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互动教学可以顺利展开。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本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多媒体就会以快速、简便、明了的形式弥补实践缺乏的遗憾。它在减时增效、扩充课堂教学的有效容量,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明显优势和自身特色,真正实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本课程中的传动部分教学,依托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平台,可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改善一人说了算的授课局面。
3.参观型教学。这是教学与实践的一种有机结合。通过参观可增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便于后续教学。比如机械零件和液压的教学就可采取此方法。
4.实践性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中专生的专业学习也是实践学习,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十分高涨,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比如金属材料学和机械传动两部分教学,可模拟工厂车间建立实验室,作基本的热处理练习。如对菜刀、锉刀的热处理,体会热处理的意义所在;有条件的学校去有关工厂实习一段时间则更能开阔视野,全面了解机械传动特点、应用场合、加工方法等内容,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公正
过去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都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教师照本宣科的局面,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中专教育是能力教育即素质教育,所以要客观评价教学,就必须摒弃老一套评价体系,以更科学的评价激发教师工作激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本课程特点而言,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1.既评理论教学,又评专业技能。中专教师要求是“双师型”教育,因而从这两个方面评价教学能力会更公平。
2.既评学习能力,又评创新能力。教师是学生答疑解惑的指路人,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是个真正称职的老师。
3.既评教师能力专一化,又评知识的博采众长。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片海洋。要迎接新的考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总而言之,《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它是一项科学、严谨、复杂的系统工程。上述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今后的专业教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世维.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符颖示.机械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