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谈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者:陈士云 孙大勇
(一)改革教学方法,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上,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建塑。新课程突出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统一。因此,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课程生活化,坚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数学、科学……使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符号、概念、公式,让知识注入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价值。
(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树立学生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我们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对“优生”的要求要略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垂直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低起点、小梯度地对他们实行要求,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不良心理现象。
(三)以史为鉴,以历史人物熏陶学生人格的形成
优秀历史人物的优良品德和行为各种各样。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天下为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诚实正直、行己有耻等等。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是说一个人的日后成就和作为与其少年时期的立志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戚继光年仅十七就承文职,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敌临亡身”之士,还写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日后成为名垂史册的民族英雄。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造就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亲学的道理。惨遭车裂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成为兵革强大,诸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根据,“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领先于时代,并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四)率先垂范,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要加强修养、诚实正直、宽厚待人、为人师表,要遵纪守法、勤学善思、严谨求实,以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要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关心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矫正自己不良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生动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在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帮助他们去积极探索取得成功的路子,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创新”的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和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优秀的健全的人格培养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