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利用DIS电压传感器研究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作者:杨志卿 仲扣庄




  电动势和内电阻是电源的重要参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中介绍了3种测定方法,对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作了重点介绍。根据公式U = E-I·r改变外电阻,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两组数据,解方程得出结果,或是测量更多组数据,作出U-I图像。其优点是图线的物理意义清楚,但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而笔者只用一个DIS电压传感器,运用DIS系统实时采集、处理实验数据,对所得图像作线性拟合,进而求得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运用单个DIS传感器测量也可以减少由于仪器自身问题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一)实验原理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设R两端的电压为U,电路电流为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易得:
   E=I·(R+r),U=I·R,变形得 =·
  + ,将 作为横坐标, 作为纵坐标,作出的
  - 图像为一条直线,通过该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可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二)实验器材
  DIS数据采集器,电压传感器,一号(1.5V)干电池1节,J2361-1型变阻箱1只,单刀单掷开关1只,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按照图1连接电路,将电压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2.打开软件,打开“计算表格”,点击“变量”输入变量名称R代表电阻箱阻值,开关断开时,将电压传感器调零。
  3.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利用传感器测量相应电压值U并记录到表格中,本实验测量7组数据,如图2所示。
  
  4.分别增加变量A和B点击“公式”,分别输入自由表达式,作A-B图,即 - 图。
  5.对A-B图进行线性拟合,如图3所示。观察直线方程,记录方程的斜率k和截距b。
  
  (四)实验结论
  由拟合所得图像可知,直线方程为Y=0.1925X+0.6724,根据 = · + ,其中,k= ,b
  
  (五)注意事项
  1.由于干电池的内电阻较小,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会损坏仪器和电池,因此调节变阻箱时要防止电阻为零的情况发生(变阻箱阻值最小取3Ω,确保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
  2.实验中使用电动势为1.4V左右半新电池效果较好。如果是新电池,电动势在1.55~1.58V之间,使用前应用小电流放一下电,是电动势降到1.5V,并稳定下来。
  3.实验时为了不使在外电阻较小时,电路中的电流长时间超过干电池的正常放电电流(0.3A),应使通电时间越短越好,只是在读取数据时让电路接通,否则容易损伤电池。
  (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关系
  根据以上方法,笔者利用同一节干电池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测量出不同时期的电动势和内阻的20组数据,如下表。
  
  在DIS计算表格中新建变量E和r,将测得的20组数据分别输入表格中,再以r为X轴,E为Y轴绘图,最后作线性拟合,实验结果显示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电动势逐渐减少,内电阻逐渐增大,发现比较符合对数拟合,拟合曲线方程为Y=-0.6011lnX+0.6132,如图4所示。
  
  以上方法较为精确的测量了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且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电池电量的消耗,电源电动势逐渐减少,电池内阻逐渐增大。本实验利用单个DIS电压传感器测量数据,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研究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的设计及数据评估上。并且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新颖、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建钊.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三条思路[J].物理教学探讨,2007,(1).
  [2]拾景忠.精确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J].物理实验,2003,(5).
  [3]周静芬,孙爱民.也谈“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J].物理教师,2000,(2).
  [4]国家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研究所.高中物理学生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