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作者:包大宏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首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如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和Office、网络基础等,把计算机作为获取信息和与人们沟通的工具。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对基础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领会素质教育精神,使课程真正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学习目标的形式要新颖,新颖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巧妙地设疑,启发学生从疑难中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留给学生多一点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重视指导,善于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指导,这样易于学生克服操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决心。教师可开设信息技术咨询信箱,开办“信息技术园地”,不定期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举行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二)从方法入手,授之以渔
学习的方法是关键,这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一些根本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而应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应鼓励学生尝试从多角度、多渠道去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课本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其特点,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在课前教师应安排好学生做好预习,在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的内容如课本讲解的知识,这一步骤是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做好启发、提示。同时学生利用自学的知识解决与例题相仿的问题等,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以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重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解
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在教学中,教师可制作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库、图片资料库以及积件库,供学生自学。
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可设计了一些操作实践题,这些题由浅入深,实用性、技巧性比较强,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
首先,重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这些题都包含一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学生每次课应该完成的。在开始的两次课内,在多媒体教室,用菜单操作,利用投影演示。对于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在实践课时内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其次,注重上机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上,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最后,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必要的基本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篇文档,可以选取报刊、杂志的经典排版样式,也可自由发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请教教师,但必须以自己设计为主,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重视学生实践
教学要面向应用,注重学生实践。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如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来延伸课内的教学,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能力,在整合各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素质教育。通过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对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更强了。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重视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实践操作为核心,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